第八十章 伤心离去
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菊梦潇湘妃子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残菊蕉下客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众人看一首赞一首,彼此称扬不绝。李纨笑道:"等我从公评来。通篇看来,各人各人的警句。 今日公评:第一,第二,第三,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恼不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了;然后次之。 "宝玉听说,喜得拍手叫"极是,极公道!"黛玉道:"我那首也不好,到底伤于纤巧些。 "李纨道:"巧得却好,不露堆砌生硬。"黛玉道:"据我看来,头一句好的是‘圃冷斜阳忆旧游‘,这句背面傅粉。 "拋书人对一枝秋‘已经妙绝,将供菊说完,没处再说,故翻回来想到未折未供之先,意思深透。 "李纨笑道:"固如此说,你的‘口齿噙香‘一句也敌得过了。"探春又道:"到底要算蘅芜君沉着,‘秋无迹‘,‘梦有知‘,把个‘忆‘字竟烘染出来了。 "宝钗笑道:"你的‘短鬓冷沾‘,‘葛巾香染‘,也就把簪菊形容得一个缝儿也没了。 "湘云笑道:"偕谁隐‘,‘为底迟‘,真真把个菊花问的无言可对。 "李纨笑道:"你的‘科头坐‘,‘抱膝吟‘,竟一时也舍不得别开,菊花有知,也必腻烦了。 "说得大家都笑了。宝玉笑道:"我又落第。难道"谁家种‘,"何处秋‘,"蜡屐远来‘,"冷吟不尽‘,都不是访,"昨夜雨‘,"今朝霜‘,都不是种不成? 但恨敌不上"口齿噙香对月吟‘、"清冷香中抱膝吟‘、"短鬓‘、"葛巾‘、"金淡泊‘、"翠离披‘、"秋无迹‘、"梦有知‘这几句罢了。 "又道:"明儿闲了,我一个人作出十二首来。"李纨道:"你的也好,只是不及这几句新巧就是了。 "大家又评了一回,复又要了热蟹来,就在大圆桌子上吃了一回。宝玉笑道:"今日持螯赏桂,亦不可无诗。 我已吟成,谁还敢作呢?"说着,便忙洗了手提笔写出。众人看道: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 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却无肠。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黛玉笑道:"这样的诗,要一百首也有。 "宝玉笑道:"你这会子才力已尽,不说不能作了,还贬人家。"黛玉听了,并不答言,也不思索,提起笔来一挥,已有了一首。 众人看道: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多rou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对斯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宝玉看了,正喝彩,黛玉便一把撕了,令人烧去,因笑道:"我作的不及你的,我烧了它。 你那个很好,比方才的菊花诗还好,你留着它给人看。"宝钗接着笑道:"我也勉强了一首,未必好,写出来取笑儿罢。 "说着,也写了出来。大家看时,写道是:桂霭桐阴坐举殇,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看到这里,众人不禁叫绝。宝玉道:"写得痛快! 我的诗也该烧了。"又看底下道: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众人道:"这是食螃蟹绝唱,这些小题目,原要寓大意,才算是大才,只是讽刺世人太毒了些。 "说着,只见平儿复进园来。不知作什么,且听下回分解。第三十九回村姥姥是信口开合情哥哥偏寻根究底话说众人见平儿来了,都说:"你们奶奶作什么呢,怎么不来了? "平儿笑道:"她哪里得空儿来。因为说没有好生吃得,又不得来,所以叫我来问还有没有,叫我要几个拿了家去吃。 "湘云道:"有,多着呢。"忙命人拿盒子装了十个极大的。平儿道:"多拿几个团脐的。 "众人又拉平儿坐,平儿不肯。李纨拉着她笑道:"偏要你坐。"拉着她身旁坐下,端了一杯酒送到她嘴边。 平儿忙喝了一口就要走。李纨道:"偏不许你去。显见得你只有凤丫头,就不听我的话了。 "说着又命嬷嬷们:"先送了盒子去,就说我留下平儿了。"那婆子一时拿了盒子回来说:"二奶奶说,叫奶奶和姑娘们别笑话要嘴吃。 这个盒子里是方才舅太太那里送来的菱粉糕和鸡油卷儿,给奶奶、姑娘们吃的。 "又向平儿道:"说使你来你就贪住玩不去了。劝你少喝一杯儿罢。"平儿笑道:"多喝了又把我怎么样? "一面说,一面只管喝,又吃螃蟹。李纨揽着她笑道:"可惜这么个好体面模样儿,命却平常,只落得屋里使唤。 不知道的人,谁不拿你当作奶奶、太太看。"平儿一面和宝钗、湘云等吃喝,一面回头笑道:"奶奶,别只摸得我怪痒的。 "李氏道:"嗳哟!这硬的是什么?"平儿道:"钥匙。"李氏道:"什么钥匙? 要紧梯己东西怕人偷了去,却带在身上。我成日家和人说笑,有个唐僧取经,就有个白马来驮他;有个刘智远打天下,就有个瓜精来送盔甲;有个凤丫头,就有个你。 你就是你奶奶的一把总钥匙,还要这钥匙做什么?"平儿笑道:"奶奶吃了酒,又拿我来打趣着取笑儿了。 "宝钗笑道:"这倒是真话。我们没事儿评论起人来,你们这几个都是百个里头挑不出一个来,妙在各人有各人的好处。 "李纨道:"大小都有个天理。比如老太太屋里,要没那个鸳鸯如何使得? 从太太起,哪一个敢驳老太太的回,现在她敢驳回。偏老太太只听她一个人的话。 老太太那些穿戴的,别人不记得,她都记得,要不是她经管着,不知叫人诓骗了多少去呢。 那孩子心也公道,虽然这样,倒常替人说好话儿,还倒不依势欺人的。 "惜春笑道:"老太太昨儿还说,她比我们还强呢。"平儿道:"那原是个好的,我们哪里比得上她。 "宝玉道:"太太屋里的彩霞,是个老实人。"探春道:"可不是,外头老实,心里有数儿。 太太是那么佛爷似的,事情上不留心,她都知道。凡百一应事都是他提着太太行。 连老爷在家出外去的一应大小事,她都知道。太太忘了,她背地里告诉太太。 "李纨道:"那也罢了。"指着宝玉道:"这一个小爷屋里要不是袭人,你们度量,到个什么田地! 凤丫头就是楚霸王,也得这两只膀子好举千斤鼎。她不是这丫头,就得这么周到了? "平儿笑道:"先时陪了四个丫头来,死的死去的去,只剩下我一个孤鬼了。 "李纨道:"你倒是有造化的。凤丫头也是有造化的。想当初你珠大爷在日,何曾也没两个人。 你们看我还是那容不下人的?天天只见她两个不自在。所以你珠大爷一没了,趁年轻我都打发了。 若有一个好的守得住,我倒有个膀臂。"说着,不觉滴下泪来。众人都道:"这又何必伤心,不如散了倒好。 "说着,便都洗了手,大家约着往贾母、王夫人处问安。众婆子、丫头打扫亭子,收拾杯盘。 袭人便和平儿一同往前去,袭人因让平儿到房里坐坐,再喝一杯茶。平儿说:"不喝茶了,再来罢。 "说着,便要出去。袭人又叫住问道:"这个月的月钱,连老太太和太太还没放呢,是为什么? "平儿见问,忙转身至袭人跟前,见左近无人,因悄悄说道:"你快别问,横竖再迟两天就放了。 "袭人笑道:"这是为什么,唬得你这样?"平儿悄悄告诉她道:"这个月的月钱,我们奶奶早已支了,放给人使呢。 等别处的利钱收了来,凑齐了才放呢。因为是你,我才告诉你,可不许告诉一个人去。 "袭人笑道:"她难道还短钱使,还没个足厌?何苦还cao这心!"平儿笑道:"何曾不是呢。 这几年拿着这一项银子,翻出有几百来了。她的公费月例又使不着,十两八两零碎攒了放出去,只她这梯己利钱,一年不到,上千的银子呢! "袭人笑道:"拿着我们的钱,你们主子、奴才赚利钱,哄得我们呆等。 "平儿道:"你又说没良心的话。你难道还少钱使?"袭人道:"我虽不少,只是我也没地方使去,就只预备我们那一个。 "平儿道:"你倘若有要紧事用银钱使时,我那里还有几两银子,你先拿来使,明儿我扣下你的就是了。 "袭人道:"此时也用不着,怕一时要用起来不够了,我打发人去取就是了。 "平儿答应着,一径出了园门来至家内,只见凤姐儿不在房里。忽见上回来打抽丰的那刘姥姥和板儿又来了,坐在那边屋里,还有张材家的、周瑞家的陪着,又有两三个丫头在地下倒口袋里的枣子、倭瓜并些野菜。 众人见她进来,都忙站起来了。刘姥姥因上次来过,知道平儿的身分,忙跳下地来问"姑娘好",又说:"家里都问好。 早要来请姑奶奶的安,看姑娘来的,因为庄家忙,好容易今年多打了两石粮食,瓜果、菜蔬也丰盛。 这是头一起摘下来的,并没敢卖呢,留的尖儿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 姑娘们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腻了,这个吃个野意儿,也算是我们的穷心。 "平儿忙道:"多谢费心。"又让坐,自己也坐了。又让张婶子、周大娘坐,又命小丫头子倒茶去。 周瑞、张材两家的因笑道:"姑娘今儿脸上有些春色,眼圈儿都红了。 "平儿笑道:"可不是。我原是不吃的,大奶奶和姑娘们只是拉着死灌,不得已喝了两盅,脸就红了。 "张材家的笑道:"我倒想着要吃呢,又没人让我。明儿再有人请姑娘,可带了我去罢。 "说着,大家都笑了。周瑞家的道:"早起我就看见那螃蟹了,一斤只好秤两三个。 这么两三大篓,想是有七八十斤呢。"若是上上下下只怕还不够。"平儿道:"哪里够,不过都是有名儿的吃两个子。 那些散众的,也有摸得着的,也有摸不着的。"刘姥姥道:"这样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 十斤五钱,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 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家人过一年的了。"平儿因问:"想是见过奶奶了? "刘姥姥道:"见过了,叫我们等着呢。"说着,又往窗外看天气,说道:"天好早晚了,我们也去罢,别出不去城才是饥荒呢。 "周瑞家的道:"这话倒是,我替你瞧瞧去。"说着一径去了,半日方来,笑道:"可是你老的福来了,竟投了这两个人的缘了。 "平儿等问怎么样,周瑞家的笑道:"二奶奶在老太太的跟前呢。我原是悄悄的告诉二奶奶,‘刘姥姥要家去呢,怕晚了赶不出城去。 ‘二奶奶说:‘大远的,难为他扛了那些沉东西来,晚了就住一夜,明儿再去。 ‘这可不是投上二奶奶的缘了!这也罢了,偏生老太太又听见了,问刘姥姥是谁。 二奶奶便回明白了。老太太说:‘我正想个积古的老人家说话儿,请了来我见一见。 ‘这可不是想不到天上缘分了!"说着,催刘姥姥下来前去。刘姥姥道:"我这生像儿怎好见的! 好嫂子,你就说我去了罢。"平儿忙道:"你快去罢,不相干的。我们老太太最是惜老怜贫的,比不得那个狂三诈四的那些人。 想是你怯上,我和周大娘送你去。"说着,同周瑞家的引了刘姥姥往贾母这边来。 二门口该班的小厮们见了平儿出来,都站起来了,又有两个又跑上来,赶着平儿叫"姑娘"。 平儿问:"又说什么?"那小厮笑道:"这会子也好早晚了,我妈病着,等我去请大夫。 好姑娘,我讨半日假可使得?"平儿道:"你们倒好,都商议定了,一天一个告假,又不回奶奶,只和我胡缠。 前儿住儿去了,二爷偏生叫他,叫不着,我应起来了,还说我作了情。 你今儿又来了。"周瑞家的道:"当真的,他妈病了,姑娘也替他应着,放了他罢。 "平儿道:"明儿一早来。听着,我还要使你呢,再睡得日头晒着屁股再来! 你这一去,带个信儿给旺儿,就说奶奶的话,问着他那剩的利钱。明儿若不交了来,奶奶也不要了,就索性送他使罢。 "那小厮欢天喜地答应去了。平儿等来至贾母房中,彼时,大观园中姊妹们都在贾母前承奉。 刘姥姥进去,只见满屋里珠围翠绕,花枝招展的,并不知都系何人。只见一张榻上歪着一位老婆婆,身后坐着一个纱罗裹的美人一般的一个丫鬟在那里捶腿,凤姐儿站着正说笑。 刘姥姥便知是贾母了,忙上来陪着笑,福了几福,口里说:"请老寿星安。 "贾母亦忙欠身问好,又命周瑞家的端过椅子来坐着。那板儿仍是怯人,不知问候。 贾母道:"老亲家,你今年多大年纪了?"刘姥姥忙立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 "贾母向众人道:"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健朗。比我大好几岁呢。我要到这么大年纪,还不知怎么动不得呢。 "刘姥姥笑道:"我们生来是受苦的人,老太太生来是享福的。若我们也这样,那些庄稼活也没人做了。 "贾母道:"眼睛牙齿都还好?"刘姥姥道:"都还好,就是今年左边的槽牙活动了。 "贾母道:"我老了,都不中用了,眼也花,耳也聋,记性也没了。你们这些老亲戚,我都不记得了。 亲戚们来了,我怕人笑我,我都不会,不过嚼的动的吃两口,睡一觉,闷了时和这些孙子、孙女儿玩笑一回就完了。 "刘姥姥笑道:"这正是老太太的福了。我们想这么着也不能。"贾母道:"什么福,不过是个老废物罢了。 "说得大家都笑了。贾母又笑道:"我才听见凤哥儿说,你带了好些瓜菜来,叫她快收拾去了,我正想个地里现撷的瓜儿、菜儿吃。 外头买的,不像你们田地里的好吃。"刘姥姥笑道:"这是野意儿,不过吃个新鲜。 依我们倒想鱼rou吃,只是吃不起。"贾母又道:"今儿既认着了亲,别空空儿的就去。 不嫌我这里,就住一两天再去。我们也有个园子,园子里头也有果子,你明日也尝尝,带些家去,也算看亲戚一趟。 "凤姐儿见贾母喜欢,也忙留道:"我们这里虽不比你们的场院大,空屋子还有两间。 你住两天,把你们那里的新闻故事儿说些与我们老太太听听。"贾母笑道:"凤丫头别拿她取笑儿。 她是乡屯里的人,老实,哪里搁得住你打趣她。"说着,又命人去先抓果子与板儿吃。 板儿见人多了,又不敢吃。贾母又命拿些钱给她,叫小ㄠ儿们带他外头玩去。 刘姥姥吃了茶,便把些乡村中所见所闻的事情说与贾母,贾母越发得了趣味。 正说着,凤姐儿便令人来请刘姥姥吃晚饭。贾母又将自己的菜拣了几样,命人送过去与刘姥姥吃。 凤姐知道合了贾母的心,吃了饭便又打发过来。鸳鸯忙命老婆子带了刘姥姥去洗了澡,自己挑了两件随常的衣服命给刘姥姥换上。 那刘姥姥哪里见过这般行事,忙换了衣裳出来,坐在贾母榻前,又搜寻些话出来说。 彼时宝玉姊妹们也都在这里坐着,他们何曾听见过这些话,自觉比那些瞽目先生说的书还好听。 那刘姥姥虽是个村野人,却生来的有些见识,况且年纪老了,世情上经历过的,见头一个贾母高兴,第二见这些哥儿姐儿们都爱听,便没了话也编出些话来讲。 因说道:"我们村庄上种地种菜,每年每日,春夏秋冬,风里雨里,哪里有个坐着的空儿,天天都是在那地头子上作歇马凉亭,什么奇奇怪怪的事不见呢。 就像去年冬天,接连下了几天雪,地下压了三四尺深。我那日起得早,还没出房门,只听外头柴草响。 我想着必定是有人偷柴草来了。我爬着窗眼儿一瞧,却不是我们村庄上的人。 "贾母道:"必定是过路的客人们冷了,见现成的柴,抽些烤火去也是有的。 "刘姥姥笑道:"也并不是客人,所以说来奇怪。老寿星当个什么人? 原来是一个十七八岁极标致的小姑娘,梳着溜油光的头,穿著大红袄儿、白绫裙子...."刚说到这里,忽听外面人吵嚷起来,有说:"不相干的,别唬着老太太! "贾母等听了,忙问怎么了。丫鬟回说"南院马棚里走了水,不相干,已经救下去了。 "贾母最胆小的,听了这话,忙起身扶了人出至廊上来瞧,只见东南上火光犹亮。 贾母唬得口内念佛,忙命人去火神跟前烧香。王夫人等也忙都过来请安,又回说"已经下去了,老太太请进房去罢。 "贾母足足的看着火光熄了,方领众人进来。宝玉且忙着问刘姥姥:"那女孩儿大雪地里作什么抽柴草? 倘或冻出病来呢?"贾母道:"都是才说抽柴草惹出火来了,你还问呢! 别说这个了,再说别的罢。"宝玉听说,心内虽不乐,也只得罢了。刘姥姥便又想了一篇,说道:"我们庄子东边,有个老奶奶子,今年九十多岁了。 她天天吃斋念佛,谁知就感动了观音菩萨,夜里来托梦说:‘你这样虔心,原本你该绝后的,如今奏了玉皇,给你个孙子。 ‘原来这老奶奶只有一个儿子,这儿子也只一个儿子,好容易养到十七八岁上死了,哭得什么似的。 后果然又养了一个,今年才十三四岁,生的雪团儿一般,聪明伶俐非常。 可见这些神佛是有的。"这一席话,实合了贾母、王夫人的心事,连王夫人也都听住了。 宝玉心中只记挂着抽柴的故事,因闷闷的心中筹画。探春因问他"昨日扰了史大meimei,咱们回去商议着邀一社,又还了席,也请老太太赏菊花何如? "宝玉笑道:"老太太说了,还要摆酒还史meimei的席,叫咱们作陪呢。 等吃了老太太的,咱们再请不迟。"探春道:"越往前去越冷了,老太太未必高兴。 "宝玉道:"老太太又喜欢下雨下雪的。不如咱们等下头场雪,请老太太赏雪岂不好? 咱们雪下吟诗也更有趣了。"林黛玉忙笑道:"咱们雪下吟诗?依我说,还不如弄一捆柴火,雪下抽柴,不更有趣儿呢! "说着,宝钗等都笑了。宝玉瞅了她一眼,也不答话。一时散了,背地里宝玉到底拉了刘姥姥,细问那女孩儿是谁。 刘姥姥只得编了告诉他道:"那原是我们庄北沿地埂子上有一个小祠堂里供的,不是神佛,当先有个什么老爷。 "说着又想名姓。宝玉道:"不拘什么名姓,你不必想了,只说原故就是了。 "刘姥姥道:"这老爷没有儿子,只有一位小姐,名叫茗玉。小姐知书识字,老爷太太爱如珍宝。 可惜这茗玉小姐生到十七岁,一病死了。"宝玉听了,跌足叹惜,又问:"后来怎么样? "刘姥姥道:"因为老爷、太太思念不尽,便盖了这祠堂,塑了这茗玉小姐的像,派了人烧香拨火。 如今日久年深的,人也没了,庙也烂了,那个像就成了精。"宝玉忙道:"不是成精,规矩这样人是虽死不死的。 "刘姥姥道:"阿弥陀佛!原来如此。不是哥儿说,我们都当她成精。 她时常变了人出来各村庄店道上闲逛。我才说这抽柴火的就是他了。我们村庄上的人还商议着要打了这塑像、平了庙呢。 "宝玉忙道:"快别如此。若平了庙,罪过不小。"刘姥姥道:"幸亏哥儿告诉我,我明儿回去拦住他们就是了。 "宝玉道:"我们老太太、太太都是善人,就是合家大小也都好善喜舍,最爱修庙塑神的。 我明儿做一个疏头,替你化些布施,你就做香头,攒了钱把这庙修盖,再装潢了泥像,每月给你香火钱烧香岂不好? "刘姥姥道:"若这样,我托那小姐的福,也有几个钱使了。"宝玉又问她地名庄名,来往远近,坐落何方。 刘姥姥便顺口胡诌了出来。宝玉信以为真,回至房中盘算了一夜。次日一早,便出来给了茗烟几百钱,按着刘姥姥说的方向、地名,着茗烟去先踏看明白,回来再做主意。 那茗烟去后,宝玉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急得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好容易等到日落,方见茗烟兴兴头头的回来。宝玉忙道:"可有庙了? "茗烟笑道:"爷听得不明白,叫我好找。那地名坐落不似爷说的一样,所以找了一日,找到东北上田埂子上才有一个破庙。 "宝玉听说,喜的眉开眼笑,忙说道:"刘姥姥有年纪的人,一时错记了也是有的。 你且说你见的。"茗烟道:"那庙门却倒是朝南开,也是稀破的。我找得正没好气,一见这个,我说‘可好了‘,连忙进去。 一看泥胎,唬得我跑出来了,活似真的一般。"宝玉喜得笑道:"她能变化人了,自然有些生气。 "茗烟拍手道:"那里有什么女孩儿,竟是一位青脸红发的瘟神爷。"宝玉听了,啐了一口,骂道:"真是一个无用的杀才! 这点子事也干不来。"茗烟道:"二爷又不知看了什么书,或者听了谁的混话,信真了,把这件没头脑的事派我去碰头,怎么说我没用呢? "宝玉见他急了,忙抚慰他道:"你别急。改日闲了你再找去。若是她哄我们呢,自然没了,若竟是有的,你岂不也积了阴骘。 我必重重的赏你。"正说着,只见二门上的小厮来说:"老太太房里的姑娘们站在二门口找二爷呢。 "要知端祥,下回分解。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话说宝玉听了,忙进来看时,只见琥珀站在屏风跟前说:"快去吧,立等你说话呢。 "宝玉来至上房,只见贾母正和王夫人、众姊妹商议给史湘云还席。宝玉因说道:"我有个主意。 既没有外客,吃的东西也别定了样数,谁素日爱吃的拣样儿做几样。也不要按桌席,每人跟前摆一张高几,各人爱吃的东西一两样,再一个什锦攒心盒子,自斟壶,岂不别致! "贾母听了,说"很是忙命人传与厨房:"明日就拣我们爱吃的东西做了,按着人数,再装了盒子来。 早饭也摆在园子里吃。"商议之间,早又掌灯,一夕无话。次日清早起来,可喜这日天气清朗。 李纨侵晨先起,看着老婆子、丫头们扫那些落叶,并擦抹桌椅,预备茶酒器皿。 只见丰儿带了刘姥姥、板儿进来,说"大奶奶倒忙得紧。"李纨笑道:"我说你昨儿去不成,只忙着要去。 "刘姥姥笑道:"老太太留下我,叫我也热闹一天去。"丰儿拿了几把大小钥匙,说道:"我们奶奶说了,外头的高几恐不够使,不如开了楼把那收着的拿下来使一天罢。 奶奶原该亲自来的,因和太太说话呢,请大奶奶开了,带着人搬罢。"李氏便命素云接了钥匙,又命婆子出去把二门上的小厮叫几个来。 李氏站在大观楼下往上看,命人上去开了缀锦阁,一张一张往下抬。小厮、老婆子、丫头一齐动手,抬了二十多张下来。 李纨道:"好生着,别慌慌张张鬼赶来似的,仔细碰了牙子!"又回头向刘姥姥笑道:"姥姥也上去瞧瞧。 "刘姥姥听说,巴不得一声儿,便拉了板儿登梯上去。进里面,只见乌压压的堆着些围屏、桌椅、大小花灯之类,虽不大认得,只见五彩炫耀,各有奇妙。 念了几声佛便下来了。然后锁上门,一齐才下来。李纨道:"恐怕老太太高兴,索性把舡上划子、篙桨、遮阳幔子都搬了下来预备着。 "众人答应,又复开了,色色的搬了下来。命小厮传驾娘们到舡坞里撑出两只船来。 正乱着安排,只见贾母已带了一群人进来了。李纨忙迎上去,笑道:"老太太高兴,倒进来了。 我只当还没梳头呢,才撷了菊花要送去。"一面说,一面碧月早捧过一个大荷叶式的翡翠盘子来,里面养着各色折枝菊花。 贾母便拣了一朵大红的簪于鬓上。因回头看见了刘姥姥,忙笑道:"过来戴花儿。 "一语未完,凤姐便拉过刘姥姥来笑道:"让我打扮你。"说着,将一盘子花横三竖四的插了一头。 贾母和众人笑得了不得。刘姥姥笑道:"我这头也不知修了什么福,今儿这样体面起来。 "众人笑道:"你还不拔下来摔到他脸上呢,把你打扮得成了个老妖精了。 "刘姥姥笑道:"我虽老了,年轻时也风流藉,爱个花儿粉儿的,今儿老风流才好呢。 "说笑之间,已来至沁芳亭子上。丫鬟们抱了一个大锦褥子来,铺在栏杆榻板上。 贾母倚柱坐下,命刘姥姥也坐在旁边,因问她:"这园子好不好?"刘姥姥念佛说道:"我们乡下人到了年下,都上城来买画儿贴。 时常闲了,大家都说,怎么得也到画儿上去逛逛。想着那个画儿也不过是假的,哪里有这个真地方呢。 谁知我今儿进子这园子里一瞧,竟比那画儿还强十倍。怎么得有人也照着这个园子画一张,我带了家去,给他们见见,死了也得好处。 "贾母听说,便指着惜春笑道:"你瞧我这个小孙女儿,她就会画。等明儿叫她画一张如何? "刘姥姥听了喜得忙跑过来,拉着惜春说道:"我的姑娘,你这么大年纪儿,又这么个好模样,还有这个能干,别是神仙托生的罢! "贾母少歇一回,自然领着刘姥姥都见识见识,先到了潇湘馆。一进门,只见两边翠竹夹路,土地下苍苔布满,中间羊肠一条石子墁的路。 刘姥姥让出路来与贾母众人走,自己却赶走土地。琥珀拉她说道:"姥姥,你上来走,仔细苍苔滑了! "刘姥姥道:"不相干的,我们走熟了的,姑娘们只管走罢。可惜你们的那绣鞋,别沾脏了。 "她只顾上头和人说话,不防底下果踩滑了,咕咚一跤跌倒。众人都拍手哈哈的笑起来。 贾母笑骂道:"小蹄子们,还不搀起来!只站着笑。"说话时,刘姥姥已爬了起来,自己也笑了,说道:"才说嘴就打了嘴。 "贾母问她:"可扭了腰了不曾?叫丫头们捶一捶。"刘姥姥道:"哪里说得我这么娇嫩了。 哪一天不跌两下子,都要捶起来,还了得呢。紫鹃早打起湘帘,贾母等进来坐下。 林黛玉亲自用小茶盘捧了一盖碗茶来奉与贾母。王夫人道:"我们不吃茶,姑娘不用倒了。 "林黛玉听说,便命丫头把自己窗下常坐的一张椅子挪到下首,请王夫人坐了。 刘姥姥因见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刘姥姥道:"这必定是哪位哥儿的书房了。 "贾母笑指黛玉道:"这是我这外孙女儿的屋子。"刘姥姥留神打量了林黛玉一番,方笑道:"这哪里像个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 "贾母因问:"宝玉怎么不见?"众丫头们答说:"在池子里船上呢。 "贾母道:"谁又预备下船了?"李纨忙回说:"才开楼拿几,我恐怕老太太高兴,就预备下了。 "贾母听了,方欲说话时,人回说:"姨太太来了。"贾母等刚站起来,只见薛姨妈早进来了,一面归坐笑道:"今儿老太太高兴,这早晚就来了。 "贾母笑道:"我才说来迟了的要罚他,不想姨太太就来迟了。"说笑一会,贾母因见窗上纱的颜色旧了,便和王夫人说道:"这个纱新糊上好看,过了后来就不翠了。 这个院子里头又没有个桃杏树,这竹子已是绿的,再拿这绿纱糊上反不配。 我记得咱们先有四五样颜色糊窗的纱呢。明儿给她把这窗上的换了。"凤姐儿忙道:"昨儿我开库房,看见大板箱里还有好些匹银红蝉翼纱,也有各样折枝花样的,也有流云卍福花样的,也有百蝶穿花花样的,颜色又鲜,纱又轻软,我竟没见过这样的。 拿了两匹出来,作两床绵纱被,想来一定是好的。"贾母听了笑道:"呸! 人人都说你没有不经过,不见过,连这个纱还不认得呢,明儿还说嘴! "薛姨妈等都笑说:"凭她怎么经过见过,如何敢比老太太呢。老太太何不教导了她,我们也听听。 "凤姐儿也笑说:"好祖宗,教给我罢。"贾母笑向薛姨妈众人道:"那个纱,比你们的年纪还大呢。 怪不得她认作蝉翼纱,原也有些像,不知道的都认作蝉翼纱。正经名字叫作‘软烟罗‘。 "凤姐儿道:"这个名儿也好听。只是我这么大了,纱罗也见过几百样,从没听见过这个名儿。 "贾母笑道:"你能够活了多大,见过几样没处放的东西,就说嘴来了。 那个软烟罗只有四样颜色:一样雨过天晴,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的,一样就是银红的;若是做了帐子,糊了窗屉,远远的看着就似烟雾一样,所以叫作‘软烟罗‘。 那银红的又叫作‘霞影纱‘。如今上用的府纱也没有这样软厚轻密的了。 "薛姨妈笑道:"别说凤丫头没见,连我也没听见过。"凤姐儿一面说话,早命人取了一匹来了。 贾母说:"可不是这个,先时原不过是糊窗屉,后来我们拿这个作被作帐子试试,也竟好。 明儿就找出几匹来,拿银红的替她糊窗子。"凤姐答应着。众人都看了,称赞不已。 刘姥姥也觑着眼看个不了,念佛道:"我们想它作衣裳也不能,拿着糊窗子,岂不可惜? "贾母道:"倒是做衣裳不好看。"凤姐忙把自己身上穿的一件大红绵纱袄子襟儿拉了出来,向贾母、薛姨妈道:"看我的这袄儿。 "贾母、薛姨妈都说:"这也是上好的了,如今上用内造的,竟比不上这个。 "凤姐儿道:"这个薄片子,还说是内造上用呢,竟连这个官用的也比不上了。 "贾母道:"再找一找,只怕还有青的。若有时,都拿出来,送这刘亲家两匹,再做一个帐子我挂,下剩的添上里子,做些夹背心子给丫头们穿,白收着霉坏了。 "凤姐忙答应了,仍命人送去。贾母起身笑道:"这屋里窄,再往别处逛去。 "刘姥姥念佛道:"人人都说大家子住大房。昨儿见了老太太正房,配上大箱、大柜、大桌子、大床,果然威武。 那柜子比我们一间房子还大还高。怪道后院子里有个梯子。我想又不上房晒东西,预备个梯子作什么? 后来我想起来,定是为开顶柜、收放东西,离了那梯子怎么得上去呢? 如今又见了这小屋子,更比大的越发齐整了。满屋里的东西都只好看,都不知叫什么,我越看越舍不得离了这里。 "凤姐道:"还有好的呢,我都带你去瞧瞧。"说着一径了离潇湘馆。 远远望见池中一群人在那里撑船。贾母道:"他们既预备下船,咱们就坐一回。 "说着,便向紫菱洲蓼溆一带走来。未至池前,只见几个婆子手里都捧着一色捏丝戗金五彩大盒子走来。 凤姐忙问王夫人早饭在那里摆。王夫人道:"问老太太在哪里,就在哪里摆罢了。 "贾母听说,便回头说:"你三meimei那里就好。你就带了人摆去,我们从这里坐了船去。 "凤姐听说,便回身同了李纨、探春、鸳鸯、琥珀带着端饭的人等,抄着近路到了秋爽斋,就在晓翠堂上调开桌案。 鸳鸯笑道:"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 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李纨是个厚道人,听了不解。凤姐儿却知道说的是刘姥姥了,也笑说道:"咱们今儿就拿她取个笑儿。 "二人便如此这般的商议。李纨笑劝道:"你们一点好事也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老太太说。 "鸳鸯笑道:"很不与你相干,有我呢。"正说着,只见贾母等来了,各自随便坐下。 先有丫头端过两盘茶来,大家吃毕。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敁敪人位,按席摆下。 贾母因说:"把那一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让刘亲家近我这边坐着。"众人听说,忙抬了过来。 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拉了刘姥姥出去,悄悄的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若错了,我们就笑话呢。 "调停已毕,然后归坐。薛姨妈是吃过饭来的,不吃,只坐在一边吃茶。 贾母带着宝玉、湘云、黛玉、宝钗一桌,王夫人带着迎春姊妹三个人一桌,刘姥姥傍着贾母一桌。 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麈尾、巾帕之物。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鸳鸯偏接过麈尾来拂着。 丫鬟们知道她要撮弄刘姥姥,便躲开让她。鸳鸯一面侍立,一面悄向刘姥姥说道:"别忘了。 "刘姥姥道:"姑娘放心。"那刘姥姥入了座,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 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 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哪里犟得过它。"说得众人都笑起来。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 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 "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 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叫"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她奶母叫"揉一揉肠子"。 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她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不听使,又说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 我且cao攮一个。"众人方住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贾母笑得眼泪出来,琥珀在后捶着。 贾母笑道:"这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儿闹的,快别信她的话了。"那刘姥姥正夸鸡蛋小巧,要cao攮一个,凤姐儿笑道:"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罢,那冷了就不好吃了。 "刘姥姥便伸箸子要夹,哪里夹得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忙放下箸子要亲自去捡,早有地下的人捡了出去了。 刘姥姥叹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响声儿就没了。"众人已没心吃饭,都看着她取笑。 贾母又说:"这会子又把那个筷子拿了出来?又不请客摆大筵席。都是凤丫头支使的,还不换了呢! "地下的人原不曾预备这牙箸,本是凤姐和鸳鸯拿了来的,听如此说,忙收了过去,也照样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 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凤姐儿道:"菜里若有毒,这银子下去了就试得出来。 "刘姥姥道:"这个菜里有毒,俺们那些菜都成了砒霜了。哪怕毒死了,也要吃尽了。 "贾母见她如此有趣,吃得又香甜,把自己的也都端过来与她吃。又命一个老嬷嬷来,将各样的菜给板儿夹在碗里。 一时吃毕,贾母等都往探春卧室中去说闲话。这里收拾过残桌,又放了一桌。 刘姥姥看着李纨与凤姐儿对坐着吃饭,叹道:"别的罢了,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 怪道说‘礼出大家‘。凤姐儿忙笑道:"你回别多心,才刚不过大家取乐儿。 "一言未了,鸳鸯也进来笑道:"姥姥别恼,我给你老人家赔个不是。 "刘姥姥笑道:"姑娘说那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 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 "鸳鸯便骂人"为什么不倒茶给姥姥吃。"刘姥姥忙道:"刚才那个嫂子倒了茶来,我吃过了。 姑娘也该用饭了。"凤姐儿便拉鸳鸯坐下道下:"你和我们吃了罢,省得回来又闹。 "鸳鸯便坐下了。婆子们添上碗箸来,三人吃毕。刘姥姥笑道:"我看你们这些人都只吃这一点儿就完了,亏你们也不饿。 怪只道风儿都吹得倒。"鸳鸯便问:"今儿剩的菜不少,都那去了?"婆子们道:"都还没散呢,在这里等着一齐散与他们吃。 "鸳鸯道:"他们吃不了这些,挑两碗给二奶奶屋里平丫头送去。"凤姐儿道:"她早吃了饭了,不用给她。 "鸳鸯道:"她不吃了,喂你们的猫。"婆子听了,忙拣了两样拿盒子送去。 鸳鸯道:"素云那去了?"李纨道:"她们都在这里一处吃,又找她作什么。 "鸳鸯道:"这就罢了。"凤姐儿道:"袭人不在这里,你倒是叫人送两样给她去。 "鸳鸯听说,便命人也送两样去后,鸳鸯又问婆子们:"回来吃酒的攒盒可装上了? "婆子道:"想必还得一回子。"鸳鸯道:"催着些儿。"婆子应喏了。 凤姐儿等来至探春房中,只见她娘儿们正说笑。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 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 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案上设着大鼎。 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 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锤。那板儿略熟了些,便要摘那锤子要击,丫鬟们忙拦住他。 他又要佛手吃,探春拣了一个与他说:"玩罢,吃不得的。"东边便设着卧榻,拔步床上悬着葱绿双绣花卉草虫的纱帐。 板儿又跑过来看,说"这是蝈蝈,这是蚂蚱"。刘姥姥忙打他一巴掌,骂道:"下作黄子,没干没净的乱闹! 倒叫你进来瞧瞧,就上脸了。"打得板儿哭起来,众人忙劝解方罢。贾母因隔着纱窗往后院内看了一回,困说:"这后廊檐下的梧桐也好了,就只细些。 "正说话,忽一阵风过,隐隐听得鼓乐之声。贾母问"是谁家娶亲呢? 这里临街倒近。"王夫人等笑回道:"街上的哪里听得见,这是咱们的那十来个女孩子们演习吹打呢。 "贾母便笑道:"既是她们演习。何不叫她们进来演习。她们也逛一逛,咱们可又乐了。 "凤姐听说,忙命人出去叫来,又一面吩咐摆下条桌,铺上红毡子。贾母道:"就铺排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借着水音更好听。 回来咱们就在缀锦阁底下吃酒,又宽阔,又听得近。"众人都说:"那里好。 "贾母向薛姨妈笑道:"咱们走罢。她们姊妹们都不大喜欢人来坐着,怕脏了屋子。 咱们别没眼色,正经坐一回子船喝酒去。"说着,大家起身便走。探春笑道:"这是哪里的话,求着老太太、姨妈、太太来坐坐还不能呢! "贾母笑道:"我的这三丫头却好,只有两个玉儿可恶。回来吃醉了,咱们偏往他们屋里闹去。 "说着,众人都笑了,一齐出来。走不多远,已到了荇叶渚。那姑苏选来的几个驾娘早把两只棠木舫撑来,众人扶了贾母、王夫人、薛姨妈、刘姥姥、鸳鸯、玉钏儿上了这一只,落后李纨也跟上去。 凤姐儿也上去,立在船头上,也要撑船。贾母在舱内道:"这不是玩的,虽不是河里,也有好深的。 你快不给我进来!"凤姐儿笑道:"怕什么!老祖宗只管放心。"说着便一篙点开。 到了池当中,船小人多,凤姐只觉乱晃,忙把篙子递与驾娘,方蹲下了。 然后迎春姊妹等并宝玉上了那只,随后跟来。其余老嬷嬷散众丫鬟俱沿河随行。 宝玉道:"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宝钗笑道:"今年这几日,何曾饶了这园子闲了,天天逛,哪里还有叫人来收拾的工夫。 "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 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就别叫人拔去了。 "说着,已到了花溆的萝港之下,觉得阴森透骨,两滩上衰草残菱,更助秋情。 贾母因见岸上的清厦旷朗,便问"这是你薛姑娘的屋子不是?"众人道:"是。 "贾母忙命拢岸,顺着云步石梯上去,一同进了蘅芜苑,只觉异香扑鼻。 那些奇草仙藤愈冷逾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 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贾母叹道:"这孩子太老实了。 你没有陈设,何妨和你姨娘要些。我也不理论,也没想到,你们的东西自然在家里没带了来。 "说着,命鸳鸯去取些古董来,又嗔着凤姐儿:"不送些玩器来与你meimei,这样小器! "王夫人、凤姐儿等都笑回说:"她自己不要的。我们原送了来,都退回去了。 "薛姨妈也笑说:"她在家里也不大弄这些东西的。"贾母摇头说:"使不得。 虽然她省事,倘或来一个亲戚,看着不像;二则年轻的姑娘们,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 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你们听那些书上、戏上说的,小姐们的绣房精致的还了得呢。 他们姊妹们虽不敢比那些小姐们,也不要很离了格儿。有现成的东西,为什么不摆? 若很爱素净,少几样倒使得。我最会收拾屋子的,如今老了,没这闲心了。 她们姊妹们也还学着收拾的好,只怕俗气,有好东西也摆坏了。我看她们还不俗。 如今让我替你收拾,包管又大方又素净。我的梯己两件,收到如今,没给宝玉看见过,若经了他的眼,也没了。 "说着,叫过鸳鸯来,亲吩咐道:"你把那石头盆景儿和那架纱桌屏,还有个墨烟冻石鼎,这三样摆在这案上就够了。 再把那水墨字画白绫帐子拿来,把这帐子也换了。"鸳鸯答应着,笑道:"这些东西都搁在东楼上的不知那个箱子里,还得慢慢找去,明儿再拿去也罢了。 "贾母道:"明日后日都使得,只别忘了。"说着,坐了一会方出来,一径来至缀锦阁下。 文官等上来请过安,因问"演习何曲"。贾母道:"只拣你们生的演习几套罢。 "文官等下来,往藕香榭去,不提。这里凤姐儿已带着人摆设整齐,上面左右两张榻,榻上都铺着锦裀蓉簟,每一榻前有两张雕漆几,也有海棠式的,也有梅花式的,也有荷叶式的,也有葵花式的,也有方的,也有圆的,其式不一。 一个上面放着炉瓶一分攒盒;一个上面空设着,预备放人所喜之食。上面二榻四几,是贾母、薛姨妈;下面一椅两几,是王夫人的,余者都是一椅一几。 东边是刘姥姥,刘姥姥之下便是王夫人。西边便是史湘云,第二便是宝钗,第三便是黛玉,第四迎春、探春、惜春,挨次下去,宝玉在末。 李纨、凤姐二人之几设于三层槛内,二层纱橱之外。攒盒式样,亦随几之式样。 每人一把乌银洋錾自斟壶,一个十锦珐琅杯。大家坐定,贾母先笑道:"咱们先吃两杯,今日也行一令才有意思"薛姨妈等笑道:"老太太自然有好酒令,我们如何会呢,安心要我们醉了。 我们都多吃两杯就是了。"贾母笑道:"姨太太今儿也过谦起来,想是厌我老了。 "薛姨妈笑道:"不是谦,只怕行不上来倒是笑话了。"王夫人忙笑道:"便说不上来,只多吃一杯酒,醉了睡觉去,还有谁笑话咱们不成? "薛姨妈点头笑道:"依令。老太太到底吃一杯令酒才是。"贾母笑道:"这个自然。 "说着便吃了一杯。凤姐儿忙走至当地,笑道:"既行令,还叫鸳鸯jiejie来行更好。 "众人都知贾母所行之令必得鸳鸯提着,故听了这话,都说"很是"。 凤姐儿便拉了鸳鸯过来。王夫人笑道:"既在令内,没有站着的理。"回头命小丫头子:"端一张椅子,放在你二位奶奶的席上。 "鸳鸯也半推半就,谢了坐,便坐下,也吃了一盅酒,笑道:"酒令大如军令,不论尊卑,惟我是主。 违了我的话,是要受罚的。"王夫人等都笑道:"一定如此,快些说来。 "鸳鸯未开口,刘姥姥便下了席,摆手道:"别这样捉弄人,我家去了。 "众人都笑道:"这却使不得。"鸳鸯喝令小丫头子们:"拉上席去! "小丫头子们也笑着,果然拉入席中。刘姥姥只叫"饶了我罢!"鸳鸯道:"再多言的罚一壶。 "刘姥姥方住了声。鸳鸯道:"如今我说骨牌副儿,从老太太起,顺领说下去,至刘姥姥止。 比如我说一副儿,将这三张牌拆开,先说头一张,次说第二张,再说第三张,说完了,合成这一副儿的名字。 无论诗词歌赋、成语俗话,比上一句,都要叶韵。错了的罚一杯。"众人笑道:"这个令好,就说出来。 "鸳鸯道:"有了一副了。左边是张‘天‘。"贾母道:"头上有青天。 "众人道:"好。"鸳鸯道:"当中是个‘五与六‘。"贾母道:"六桥梅花香彻骨。 "鸳鸯道:"剩得一张‘六与凹‘。"贾母道:"一轮红日出云霄。"鸳鸯道:"凑成便是个‘蓬头鬼‘。 "贾母道:"这鬼抱住钟馗腿。"说完,大家笑着喝彩。贾母饮了一杯。 鸳鸯又道:"有了一副。左边是个‘大长五‘。"薛姨妈道:"梅花朵朵风前舞。 "鸳鸯道:"右边还是个‘大五长‘。"薛姨妈道:"十月梅花岭上香。 "鸳鸯道:"当中‘二五‘是杂七。"薛姨妈道:"织女牛郎会七夕。 "鸳鸯道:"凑成‘二郎游五岳‘。"薛姨妈道:"世人不及神仙乐。 "说完,大家称赏,饮了酒。鸳鸯又道:"有了一副。左边‘长ㄠ‘两点明。 "湘云道:"双悬日月照乾坤。"鸳鸯道:"右边‘长ㄠ‘两点明。"湘云道:"闲花落地听无声。 "鸳鸯道:"中间还得‘ㄠ四‘来。"湘云道:"日边红杏倚云栽。"鸳鸯道:"凑成‘樱桃九点熟‘。 "湘云道:"御园却被鸟衔出。"说完饮了一杯。鸳鸯道:"有了一副。 左边是‘长三‘。"宝钗道:"双双燕子语梁间。"鸳鸯道:"右边是‘三长‘。 "宝钗道:"水荇牵风翠带长。"鸳鸯道:"当中‘三六‘九点在。"宝钗道:"三山半落青天外。 "鸳鸯道:"凑成‘铁锁练孤舟‘。"宝钗道:"处处风波处处愁。"说完饮毕。 鸳鸯又道:"左边一个‘天‘。"黛玉道:"良辰美景奈何天。"宝钗听了,回头看着她。 黛玉只顾怕罚,也不理论。鸳鸯道:"中间‘锦屏‘颜色俏。"黛玉道:"纱窗也没有红娘报。 "鸳鸯道:"剩了‘二六‘八点齐。"黛玉道:"双瞻玉座引朝仪。"鸳鸯道:"凑成‘篮子‘好采花。 "黛玉道:"仙杖香挑芍药花。"说完饮了一口。鸳鸯道:"左边‘四五‘成花九。 "迎春道:"桃花带雨浓。"众人道:"该罚!错了韵,而且又不像。 "迎春笑着饮了一口。原是凤姐儿和鸳鸯都要听刘姥姥的笑话,故意都命说错,都罚了。 至王夫人,鸳鸯代说了一个,下便该刘姥姥。刘姥姥道:"我们庄家人闲了,也常会几个人弄这个,但不如说得这么好听。 少不得我也试一试。"众人都笑道:"容易说的。你只管说,不相干。 "鸳鸯笑道:"左边‘四四‘是个人。"刘姥姥听了想了半日,说道:"是个庄家人罢。 "众人哄堂笑了。贾母笑道:"说得好,就是这样说。"刘姥姥也笑道:"我们庄家人,不过是现成的本色,众位别笑。 "鸳鸯道:"中间‘三四‘绿配红。"刘姥姥道:"大火烧了毛毛虫。 "众人笑道:"这是有的,还说你的本色。"鸳鸯道:"右边‘ㄠ四‘真好看。 "刘姥姥道:"一个萝卜一头蒜。"众人又笑了。鸳鸯笑道:"凑成便是一枝花。 "刘姥姥两只手比着,说道:"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众人大笑起来。 只听外面乱嚷――且听下回分解。第四十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