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怨报德李左车!(求订阅)
书迷正在阅读:读心宝宝带妈咪参加综艺后爆火了、挣扎着的人、我在黄泉当教主、我的校花青梅、重生之守候你、甩了狠戾暴君后,他跪求我!、与死对头互换身体后我佛了、赛博御兽:我有无数神话级御兽、洛洛倾城不倾国、猩红世界的秩序者
闻言。 秦落衡微微额首。 蒯彻说的很通俗,就是投其所好。 底层民众其实想要的并不多,只是最纯粹的钱粮土地,若是朝廷真能赏赐这些,定能鼓舞极大士气和军心。 若尽数都是关中士卒,朝廷其实很难满足。 且不谈关中地区民众,数辈上百年的征伐,关中土地早就分的所剩无几,就算朝廷真的想要给参军的士卒田地赏赐,恐也实在是拿不出那么多田地,不然朝廷也不会变着花样将老秦人迁移出去,为的就是减轻朝廷压力。 但楚地不一样。 自古以来,楚地就地广人稀,加上如今土地兼并严重,民众本就欠缺田地,若楚人和百越人真能立下战功,朝廷是能够拿出大量田地做封赏的。 千金买骨。 朝廷一旦兑现承诺,在民间的威望就会急速提升,这些获得赏赐的民众,日后多少都会念及到朝廷的好,自不会再跟着六国贵族叛乱。 这实在是一举多得! 秦落衡道: “这次征发士卒可以此为方向。” “主要征召缺少田地,沦为佣耕,甚至是沦为奴隶的人,这些人本就对地方豪强不满,若是听到朝廷征召士卒,而且打仗若立功,还会跟秦人得到一样赏赐,愿意入伍的士卒定不会少。” “而且这些人一旦入伍,为了自己,更为了家人,也定会倾其所有。” “大军战力无疑也将得到大幅提升。” “善! !” 蒯彻道: “公子所言极是。” “这些人眼下几近没多少退路,朝廷给与如此大的恩施,他们又岂会不用命?我在军中或许都不用过多说什么,便已足够轻易凝结军心。” “这其实还多亏了公子。” “若非公子建议朝廷改换兵源。” “以岭南的恶劣条件,关中的民众只会怨声载道,想征召到二十万大军,恐非是难事,最终只怕会变成强行征发,到时老秦地定会充满怨意,公子此举,也可谓大幅安抚了老秦人,巩固了关中老秦人之心。” 秦落衡沉声道: “只是分内之事罢了。” “老秦人不曾负国,我何以忍心负他们?” “老秦人自来生活在关中,去到岭南,大多都会出现水土不服,这岂非是让他们白白送死?上一次的教训已足够惨痛,岂能一犯再犯?” “诚然。” “楚人和百越人也并不一定能适应岭南炙热环境,但楚地气候却是要高过关中,相对而言,适应起来也更为容易,加上其他考量,征召楚地的民众,的确是最合适的,而最终朝廷也考虑到了这点,这才改换了原本的南海策略。” “不过......” 秦落衡看了眼蒯彻几眼。 开口道:“岭南环境艰辛,你也要多加注意,若是实在不适,不用继续勉强,我虽有心对军队做出变革,但还不至这般cao之过急。” 蒯彻感激道: “多谢公子关心。” “我既选择投靠公子,理应为公子分忧解难,而且公子选择将如此重要大事给与我,我又岂能在此时临阵脱逃?” “公子尽管放心,我会多加注意的。” 秦落衡点点头。 随后两人商量起了南海之事。 半晌。 大堂外有小吏来报。 “尚书令。” “郭狱正左带了一人求见。” “他说是想再给公子举荐一人。” 闻言。 秦落衡面露异色。 他的确有让郭旦帮自己物色人才,但内心,其实并不抱多少希望,毕竟郭氏的名声在外,恐没有多少人愿意过来,然前不久,郭旦帮自己物色到了蒯彻,而今不到半月,郭旦又帮自己找来了一人,这让他也不禁有些惊异。 同时。 他也有些好奇。 上次是蒯彻这样的大才,这次又会给自己引荐何等人物? 秦落衡道: “去把郭上吏请进来吧。” “诺。”小吏道。 见状。 蒯彻微微躬身道: “公子眼下有事,臣便先退下了。” 秦落衡摆手道: “无妨。” “既然郭旦肯介绍,想必是值得信任的。” 蒯彻神色微动。 微微欠身,站到了一旁。 很快。 郭旦便到了大堂。 见到蒯彻,却是一怔。 随即似想到了什么,也拱手道谢道:“蒯先生,我前面去找你,想跟你道贺,却是没找到你,没想到你在公子这里,我这时向你道贺应也不算晚吧?” 蒯彻笑道: “郭上吏何出此言。” “若非郭上吏举荐,我也得不到这份差事。” “我实当感谢郭上吏。” 蒯彻朝着郭旦行了一礼。 郭旦笑着说不敢受,但身子还是应下了。 他看向秦落衡。 沉声道: “公子,我这次来是想向公子再举荐一人。” “此人跟我妻同出一脉。” “我妻是出自陇西李氏,而这人出自赵郡李氏,两大李氏其实都出自一家,即曾为大秦御史大夫的李昙,只是后面李昙回了赵国,李氏经过几代之后,便一分为二了,但两大李氏其实一直有所联系,我见公子求贤若渴,便向赵郡李氏询问了一二。” “说了也巧。” “赵郡李氏族中正好有一良才。” “此人家学渊源,其大父正是当年的赵将李牧。” “臣觉得此人才学不错,因而有了惜才之心,便想将此人引荐给公子。” “此人叫李左车。” 闻言。 秦落衡眼皮一跳。 他倒不是惊异于李左车此人。 而是惊讶于郭旦跟李氏渊源这么深,甚至还能说得动李牧之孙? 要知道。 郭开可是陷害李牧之元凶。 李左车会以怨报德? 见状。 蒯彻似清楚秦落衡担心什么,主动解释道:“公子实是有所不知,李牧当年遇害,其实跟郭开关系不大,据我所知,‘赵王之臣有韩仓子,以曲合于赵王,其交甚亲,其为人疾贤妒功臣。今国危亡,王必用其言,武安君必死。’” “其中其实还牵涉到一定宫闱。” “其母倡也,素无行,信谗,故诛其良将李牧。” 郭旦脸色一黑。 愤愤道: “我父的确是jian佞。” “但武安君确实非我父陷害。” “那分明是倡后yin佚不正,通于春平君,多受秦赂,而使赵王诛其良将武安君李牧,此跟我父其实并没有多少关系。” “我父确实没少受秦赂,加上当时为赵王迁最信任臣子,而武安君之死,又牵涉到宫闱,而当时陷害李牧的韩仓又死了,最后张冠李戴之下,我父就替他们背了锅。” 说到这。 郭旦也一脸郁闷。 他父郭开的确贪墨了不少钱财,但郭氏其实跟李氏关系并不差,虽然......当时郭开的确受贿了不少钱财,但也只是选择不帮李牧说话,何以就全数背负了陷害李牧的名声? 【讲真,最近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yeguoyuedu安卓苹果均可。】 这何其冤枉! 秦落衡闻之一愣。 他倒是没想过真相竟是如此。 但略一细想,也是大抵明白了一些。 自古以来,昏君总伴随着jian臣,李牧之死,不管是那个大臣陷害,归根结底还是赵迁识人不明,对李牧不信任,而郭开是赵王最宠信的臣子,加上自己的确做了不少恶事,以至恶其余胥,被其他人把其他恶事强加到了头上。 谁让他最受宠信,结果还叛国了呢? 以至后续无法出面辩白。 也没人会信。 秦落衡朝郭旦行了一礼。 抱手道: “是我误听谣言了。” 郭旦却不敢受。 苦笑道: “世人大多如此,嫉恨一个人,便把所有坏事都归于这人头上,根本就不在乎真相,而我父本就品性不佳,就算去辩解,也无人会信,我早就习惯了。” “若真是我父害得,我岂敢娶李氏的人?还敢去见李牧之孙?” “我可没有那么大胆子。” 秦落衡笑了笑。 说道: “是我小人之见了。” “你既想跟我引荐李左车,不知他现在身在何处?” 郭旦道:“李左车现正在外面等候,公子若是愿见,我这就把他唤来。” 秦落衡道: “那还不快快请进来。” 郭旦面色一喜。 连忙出门,叫李左车去了。 蒯彻笑道: “臣恭贺公子喜得一良将。” “李左车为李牧之孙,想必对军事极为熟悉,而公子在军中一向薄弱,若能让此人在军中,公子此后也可安心不少。” 秦落衡笑了笑,并没有说话。 很快。 郭旦带着李左车进来了。 李左车是一个二十七八的男子,一脸方正,但跟寻常武士不同,李左车身上带着一股文士的温润之象,并不像关中氏族出身的子弟,带着一股英气和骄悍,反倒更像一位谋士。 李左车打量了秦落衡几眼。 躬身道: “在下李左车,见过十公子。” 秦落衡出手将其扶起。 说道:“壮士请起,方才郭上吏对你是称谓有加,我本以为只是托大之词,没曾想,的确名副其实,甚至还有些收敛了。” “不愧是将门出身。” 李左车道: “公子谬赞了。” “关中氏族人才济济,我岂担得起如此夸奖?” 秦落衡笑道: “当得起,当得起。” “我虽不才,但也见过不少人,如你这般气质的,却是寥寥。” “只是我有一事不解,你为何想到要仕秦?” 一语落下。 四周当即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