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小说 - 武侠死了,江湖已不再在线阅读 - 第4章 员外献药,密谋成事

第4章 员外献药,密谋成事

    县府!

    “赵六,你带他们去落个籍!”

    “王员外,这落籍,流民、强盗不得……凡事衙门查清……”

    王员外指着大门外的衙役脑门,“县太爷要的人,嘿!你胆子大了,太娘走的时候,还是这位清微道长做的法……”

    王员外介绍一下,清微道长和李合在一旁,清微道长微微点头,虽然脸面不大,但是不代表他在这没有名气,谁家法事儿,都是邀请的他,人情不小。

    “法事?”自己家人去了,可请不起法师,赵六心里腹议,脸上无奈。

    “不敢不敢!”

    有枣没枣,向来打两杆再说,赵六见敲不出银子,又不能得罪人,连忙应承:“保证办妥。”

    “快去,大人在中堂不在?我有事要见大人!”

    赵六站在原地:“在的在的!”

    王员外一甩袖子,借威道:“还不快去!”

    不给这些趟门的颜色看看,就会被他们欺负讹上,又朝道长和李合道:“你们跟赵六去就行!要是朝你们要银子,告诉我就成!”

    这句话是对赵六说的,不然背后说不得又朝俩人要银子,什么耗费、笔墨钱。

    “员外,别啊,朝廷不发饷钱,小的就靠贵人赏钱活了!再说了,这造册刻碟的,还得要笔墨钱呢!”

    “要不要县太爷面前,我帮你请功?”

    “别呐,刚刚我就是嘴快,员外快去吧,大人说不定一会儿忙完公务就回了,最近纳了小妾,正宠着呢……”

    赵六哭丧着脸小声提醒,这下是真要哭出来了。

    王员外没理这哭穷的赵六,直奔公堂去。

    “大人,宝药,成了!”

    王员外走进来,托着雕花木盒谄媚献上。

    席榻上,县太爷磕磕烟锅,扔掉烟袋,伸开消瘦的手,打开宝盒,里边赫然放了三粒鸽子蛋大小丹药。

    皮包骨的身子情不自禁抖了抖,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王员外邀功请赏:“这可是那只恶狗身上的妖丹炼制而成,可是好生废了大力气,拜托清微道长斩杀后,又花了七天炼制,用了庄子上不少辅药,方炼制而成!”

    王员外不知道的是,大多辅药都被清微道长试炼那云南白药了。

    “不要再说妖丹,这和妖人有何关系?若是被有心人联系上造谣,岂不咔!”

    县太爷眉头不喜,比了个砍脑袋的手势,警告王员外道:“朝廷对妖人不绝甚是痛恶,谨言慎行。”

    “没见识的玩意儿,这世上哪有什么妖物,狗宝就狗宝,老夫吃过的牛黄、朱砂炼制的丹药不少,那个成妖了。

    但也,这狗宝却是第一次吃,你有心了!”

    王员外被县太爷一个大棒加一捧枣这么一打,老实道:“都是为了大人!”

    县太爷嘬口茶:“让你招募的武夫,招募的怎么样了?这次府衙那边,我可是打了保票的,事成了,你捐个功名的事儿,板上钉钉,你也不用费尽心思漏税少税了。

    你也坐,都是自己人,别那么生分,看茶。”

    “哎!”王员外屁股坐个半凳,见自己的事儿,县太爷开口笃定,登时喜出望外。

    “回大人,真武庙道人的徒弟,戴家五兄妹,还有两个僧人,以及其他绿林好手,不下一十五人。”

    县太爷闻言细问:“哦?戴家?可是传自广胜镖局的戴家?”

    广胜镖局——中原第一镖局,和以文镖局一样,建立于前朝,不过不像以文镖局坚挺着,随着戴家大掌门仙去,后人扛不起大梁,加上世道变更,竟然衰于几十年前,成为武林一代神话。

    “唉,洋人不光带来了坚船利炮,还带来了水路的兴盛,即使中原水路不便,镖局但也渐渐式微。”

    县太爷摇摇头,这导致白花花的银子往外流啊。

    古代镖局就是现代物流,在不便捷的运输上,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王员外不知县太爷又是点头又是摇头,什么个意思,只是含混解释道:“都是传言,其中可信不可尽信!”

    “而且前朝光景,人家广胜镖局树敌不少,所以就算是也不会承认!不过人家五兄妹手里功夫不弱,也是登封武馆出来的,自幼习武。”

    “这两个僧人……?”县太爷皱皱眉,吐出个茶末子,怎么还有和尚,又是道士又是和尚的,这队伍能好吗。

    这些大肚佛,不是身居法外之地,怎么下山了?

    王员外摊摊手,心道您就别嫌弃了:“那座庙里下来的,这可是花了大价钱才请来的。

    这也是机缘巧合,原本人家是登封直奔京城。结果迷了路,恰巧被我瞧见了。那老僧手底下武功可不低,伏魔棍法三两下打走一众泼皮。”

    “登封来的和尚也敢惹?”

    县太爷笑了,露出黄牙,自己地下,还有这不识抬举的?

    “还不是那和尚上来说他们印堂发黑……”王员外绘声绘色道:“那群泼皮不乐意了,拦着要赔偿,最后还是我扔了几百大钱才解决。”

    “嗯,这和尚说的也没算错,确实招灾了,不过这俩和尚去京城做什么!”县太爷品着香茗。

    “听说,这不太后老佛爷寿诞在即,这俩和尚是去祝寿的,太后老佛爷不是信佛……”

    “嚯,这俩和尚傻了吧?光京城的道观寺院就不知凡几……”

    为官的当然知道京城的水有多深!

    还是最好不沾这个因果为好!

    “说定了,到了城门,分道扬镳,他们的事儿,咱们管不着!算是路上有个照应!”

    王员外也是人精,怎么不知道期间的各种错杂。

    “嗯,你办的不错!”

    ……

    “四哥,你说句话啊!”

    “初出茅庐,就学人家接镖?还是官镖?哪轮得着咱们呐!”

    民宅里,一约摸二八年华的绣花女扔了绣的歪歪斜斜女红,反而拿起一旁双剑来,剑乃是双剑合鞘,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一把单体厚剑。

    “我去找大哥二哥三哥!”

    “哎哎哎,五妹别去,他们买些吃食,顺便打俩趁手的兵器,一会儿就回来了,马上天黑了,他们应该马上回来了。”

    “哼!”戴岚双剑又拍在石桌上!

    “咋了这是?”

    说着三壮汉进了门来,“谁惹我们五妹生气了?是不是你老四?”

    且说这戴家五兄妹,老大戴平,高俊拔秀,臂长膀宽,手里提着刚打的枣木两头包铜棍。

    老二戴安,魁梧壮士,肌rou成石,拎着齐肩长柄凤嘴斧,

    老三戴齐,白面无须,腰胯合一,握着一把丈长红缨尖枪,

    老四戴全,手满老茧,锐目精生,蹲在院子里擦拭雁羽刀。

    五兄妹并非真是亲兄妹,而是自幼习武,拜得同一门下,又双双姓戴,不是兄妹胜是兄妹,自以兄妹相称。

    “不会是哥哥没给你打新兵器,闹脾气了吧?

    你看这是什么?当当当当,糖葫芦!你最爱吃的。”

    二哥拿出一串糖葫芦,安慰道。

    “这是糖葫芦的事儿吗?是你们瞒着我接了镖!”五妹戴岚人小气不小,管着四位哥哥。

    “老四?”

    三兄弟眼色不善朝老四看过去!

    “可不是我说的,五妹聪明伶俐,早就猜到了,而且你们那大嗓门,就差方面对五妹说了。”

    “……”

    “五妹,我们学艺归来,虽说无老无小,没有负担,但是总得吃饭吧?”

    “你不想哥哥们去种地吧,浪费了一身武功,又不耻于落草打劫,更不想抛头露面在街头卖艺,我们怎么生活?总不能饿肚子吧。”

    大哥胡子拉碴,语重心长的说道。

    “我们不就是一路卖艺回到许州,怎么就不行了?”五妹不服输道。

    老大:“一次二次还好,他们看得烦了,还会赏钱吗?”

    “走镖既可以赚点钱,又可以行天下,见见外边的时光。”

    五妹:“我们可以开武馆,收徒弟!”

    老四:“得了吧,你还是徒弟!开武馆也得要钱,我们哪有钱?这宅子还是祖产,破落的没边了,大哥每年又回来看被占了没,不然也落不下来。”

    “先走镖,赚到钱后买个大院子的宅子,咱们开武馆!”

    “可是,以文镖局遍布各地,凭什么选咱们?难道没有猫腻?”

    “嘶……”

    四个大男人沉默!

    确实有点道理,哥几个刚初出茅庐,就遇到护送官镖这种好事,被馅饼砸的昏了脑袋。

    大哥:“五妹说得对啊!”

    二哥:“大哥说得对啊!”

    三哥:“二哥说的……”

    大哥:“打住!”

    四弟:“……”

    “要不?拒绝……”

    “不行,定钱都拿了。再说了,悔镖拿什么赔个人家?”

    大家看看手中刚打的长兵器,四弟五妹还没有。

    “老四活络,明天去探探消息,除了咱们还有其他人一起走镖,他们应该有消息。

    另外还得暗中堤防着点,别是来贪图五妹身子的,听说那县太爷最喜欢纳妾。”

    “嫁了那县太爷,哥几个也能享享五妹的福。”

    “哈哈哈哈!”

    “呸,狗嘴吐不出象牙!今晚不煮你们的饭,你们饿着吧!”五妹惹红着脸,进门熬粥去。

    “别呀五妹……哥错了!”

    这年头,憨厚汉子也不憨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