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一章 惹一身sao
锦衣状元正文卷第七百九十一章惹一身sao毛澄致仕的事终于定了下来。 对于毛澄的致仕,杨廷和很不情愿,虽然这两年毛澄在很多事上并不是完全听从杨廷和的安排,但到底有毛澄在,朱四一直都没有再在大礼议之事上做文章。 现在贸然换个礼部尚书上来,谁知道小皇帝会不会再整出什么幺蛾子? 但毛澄是病休。 病也的确很严重,以至于没法上朝。 本来毛澄乞老归田得到准允后,应该回南直隶故乡,但因为病情严重,不良于行,只能暂时留在京师。 继任毛澄礼部尚书的人也定好了,果然是南京吏部尚书罗钦顺,此人尚且还在来京师的路上。 毛澄离开朝堂后,朱四果然蠢蠢欲动,几次跟朱浩商议看看是否能提早在大礼议上做文章,似是想以大礼议把杨廷和给逼走。 不过朱浩不断安抚朱四,让其平心静气,安心等待杨廷和离朝。 …… …… 四月中旬一天。 工部尚书赵璜带着一份书折,连夜前去杨廷和府上拜会。 因为赵璜在朝属于中立派系,本身工部也没有卷入到朝政纷争中去,赵璜作为六部尚书中地位最低,在朝中的存在感甚至还不如左都御史金献民。 这次他来找杨廷和,是他得知了一件离奇的事情。 杨廷和在自家书房接见了他。 赵璜把书折打开,却是一张图纸,画的正是火车沿着铁轨轰隆隆向前的场景,而此物是工部从西山煤矿那边得来的誊抄本,上面详细描述了有关火车运行的情况。 赵璜不得已才来找杨廷和。 因为这件事,是小皇帝搞出来的。 在赵璜这个工部尚书看来,朝廷搞了一项大工程,却没有跟工部打招呼,等于是把工部当成透明的。 看着架势,分明是劳民伤财的大型工程,皇帝不跟工部打招呼是几个意思? 分明是不相信工部! 这种事若是被外人知晓,还以为他这个工部尚书暗中帮皇帝做事,故此赵璜不得不跟杨廷和解释清楚,讲明此事与他无关的同时,也希望杨廷和能叫停这件事。 赵璜可不希望以工部的名义,做危害朝廷的事。 搞什么火车? 大明以前没这玩意,想来以后也不需要。 杨廷和眉宇间呈现出一股匪夷所思的焦虑,道: 杨廷和其事不怎么相信。 西山开矿,就算再折腾,也不过是几个矿场的事,居然要弄出一种这时代从没出现过的交通工具? 看样子,好像还得开山铺路,如此必然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这些就算只是前期准备,估计耗费也要超过十万两,甚至能到几十万两。 皇帝再怎么任意妄为,想搞这个,哪儿来那么多钱? 赵璜叹道: 杨廷和琢磨半晌,没理清这其中到底有什么门道。 皇帝在他杨廷和还在朝的时候,就整这些不靠谱的东西,可不可以说,其实这又是某种针对他杨廷和的障眼法? 杨廷和总要把碰到的事跟自己牵扯起来,因为他知道,自己在朝一天,皇 帝的主要目标都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 杨廷和问道: 赵璜摇头。 杨廷和继续问。 赵璜仍旧摇头,但做出补充: 赵璜当个工部尚书,工部账目能整理清楚就算不错了,还能管到户部和内府? 再说现在孙交强势崛起,谁知道这件事会不会是孙交在背后相助皇帝完成?但若是孙交参与其中,银子必然要从府库出,问题是但凡有超出一般用度的额外开支,杨廷和怎会完全不知情? 事情太过离奇,让杨廷和琢磨不出其中诀窍。 杨廷和好似下令般,对赵璜道, …… …… 杨廷和非常小心谨慎。 在不清楚小皇帝到底搞什么名堂前,他不会贸然跑到朝会上跟皇帝争论,若叫停不当,到时再被皇帝给顶回来,那他杨廷和又要丢面子。 只是看图纸,觉得工程量大,但事情如何谁也不知,毕竟只是铺设了十几里路,从图纸上看其实也就那么回事,没见过实物,谁知道是个空壳子,还是有真材实料? 就连铁轨的宽度,杨廷和这样动笔杆子的也没有太过直观的感受。 赵璜于是在杨廷和授意下,连夜去拜访孙交。 孙交本来都已经入睡,被赵璜贸然驾临给打扰好梦,还不得不起床待客。 孙交年老体衰,好不容易入眠却被人吵醒,难免有些起床气。 最近工部有一件重要差事,那就是在京师营造皇后父亲陈万言宅院。 由于是按照伯爵府邸规格建造,耗费银钱不在少数,先前赵璜以工部尚书身份跟皇帝争论过,请求降低规格,或是以现成的宅院进行改造,但皇帝一概不听,故孙交自然以为赵璜是为此事找他援手。 赵璜拿出给杨廷和看的图纸,问道: 孙交打眼一瞧,什么鬼? 但稍微一琢磨,赵璜大晚上跑来,只为了问他见没见过这东西? 有猫腻! 孙交不正面回答,反问道: 赵璜不做遮掩: 孙交一听释然了。 这就是朱浩搞得嘛。 只是以往孙交不觉得朱浩能搞出什么大阵仗,现在看来,好像似模似样。 赵璜看到孙交诡异的笑容,人有些懵逼。 我跟你讲了这个,你孙志同居然好意思笑? 那是不是意味着你知道有这回事啊? 孙交见赵璜望向自己时表情中充满疑虑,急忙解释: 赵璜瞠目,问道: 孙交道: 赵璜想了想,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杨廷和不知道,他这个工部尚书也不知道,一问都很迷糊,现在看样子,孙交也可 能不太清楚。 孙交劝说。 赵璜连连摇头。 看来意思是不得不告诉杨廷和,但实际上他是先见了杨廷和再来见孙交,事情已无法改变。 孙交叹道: 赵璜急忙道: 孙交略显不耐烦,瞥向赵璜的目光满是不善。 本来我还想拉你一把,让你加入我的阵营。 看样子,你宁可相信杨廷和,也不肯相信我。 那你来找***嘛? 就为了问问户部是否暗中调拨帑币过去? 这种事,真要调了,能瞒得住谁? 正因为朝廷到现在都没花过银子,所以才能瞒得住上下,连你我两个六部尚书都到今日今时才知晓。 赵璜性子还算耿直,道: 孙交点头。 他本想劝赵璜回头,却知劝不住。 赵璜什么脾气?一点亏不愿意吃那种倔脾气,小肚鸡肠,能力是不错,却很会精打细算,这也是为何赵璜能在工部尚书位置上,一直到今天没加入任何一派,却能安然自若的原因。 一切就在于他基本不牵扯到朝堂党争,只顾着工部一亩三分地,遇到心里不爽的,他会直接说,无关其他,就算事再大,他也袖手旁观。 孙交再度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