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苏晨,你认为这首歌怎样?(5000字)
书迷正在阅读:相见在今日、亮剑:代管独立团,全成特种兵了、别闹,这也叫异能?、诸天答题:只有我知道正确答案、宋国崛起、我在超神宇宙考古两万年、佛系宫女的小富即安、从霍格沃兹开始掌控雷电、吞噬星空之超级抽奖、我在灵气时代肆意生长
《国风大典》强大的嘉宾阵容拉满了观众们的期待。 什么将被载入史册的音乐盛会、央台造星等等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热议。 但实际上观众们有些夸张。 造星? 导演齐松没这么想过。 他只是觉得既然邀请了苏晨和五佬,那歌手必须配套吧,于是就想着请几个知名度、水准都还不错的歌手来捧场,顺便也能成为节目的亮点,吸引更多观众观看。 但他电话还没拨出去呢,明星们的经纪人听闻五佬有可能被邀请为特邀嘉宾,主动就打电话过来了,而且还主动提出不要演出费…… 那当然天王天后多多益善。 也正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巧合和机遇,造就《国风大典》未播先火。 接下来的一周。 《国风大典》热度持续攀升。 节目为了鼓励词曲人、唱作人踊跃投稿,开放了公开征稿通道。只要稿件符合国风选题,不是滥竽充数的稿件,节目组都会给予一千块稿件。 而如果入选,歌曲就能在节目中由一线超一线歌手,甚至天王天后演绎。 结果征稿通道一开放,瞬间就有无数稿件涌进来。 节目组收稿收到手软。 而这些海量的稿件也将成为这档节目的底气和实力。 11月11日。 在蓝星这个日子被称为“单身节”,比光棍稍微好听一些。 也正是《国风大典》播出的日子。 苏晨是特邀词曲人,舒婉是演唱嘉宾,两人都得去节目现场。 本来夫妻二人想将苏小夕托付给邻居徐雅宫照顾的。 但苏小夕死活不干。 “我要去京都。”苏小夕嘟着嘴,“好久没吃京都烤鸭了呢。” “爸爸mama,你们是不是不想带我玩?” 苏小夕一脸委屈巴巴的样子。 苏晨很想说“爸爸mama这是工作呢,一晚上就回来”,但着实于心不忍。 好吧! 反正去一趟京都也不容易。 就带着这只小馋猫去吃京都烤鸭啦。 于是只将家里的伊丽莎白托付给了徐雅宫,徐雅宫家里的大金毛好像很高兴的样子,也不知道一只公狗见到另一只公狗活蹦乱跳是几个意思…… 因为节目是晚上八点播出。 他们需要提前去熟悉一下流程。 有演唱任务的歌手已经提前一天过去练习彩排了。 舒婉这次只是首播出席,开场的时候有个小小的群星合唱,所以晚一点过去关系也不大。 苏晨完全是坐下台下的“吃瓜群众”,也用不着彩排。 于是他们订了下午一点的机票。 下飞机的时候下午三点左右。 带着苏小夕吃了全聚德方才慢慢悠悠晃荡到《国风大典》演播大厅。 苏晨一家抵达现场的时候,齐松热情接待。 现场的顶流歌手们苏晨大都在舒婉演唱会上见过。 人家捧场过老婆的演唱会, 苏晨怎么着也得一脸客气打打招呼。 他不希望给人以高高在上的感觉。 虽然他长了一张帅到让人不敢轻易靠近的脸。 苏小夕很讨人喜欢,一口一个jiejiejiejie的叫,把一众女歌手喊得心花怒放。 于是这些“明星jiejie”们给她买了一大堆零食。 闲聊了两句舒婉跟着一众明星去排练开场演出。 苏晨带着苏小夕往休息室走去,打算和苏小夕一起“消化”明星jiejie们的爱,嗯,苏小夕是这么说来着。 走进休息室。 休息室内有五个人。 苏晨没见过。 但他一进去五人目光便刷投了过来。 本来五人有说有笑,忽然休息室内瞬间安静了。 搞得苏晨呼吸一窒。 我打扰他们了? 还是他们在讨论一些……不太好的话题? 这五人除了最左边那个小个子,都一把年纪了吧,至少也得五十岁、甚至六十岁。 苏小夕也感觉到了气氛诡异。 “爸爸我们换个地方吧,这几个叔叔……怪怪的。”苏小夕糯糯的声音终于打破了这诡异的安静气氛。 那五人嘴角都微微抽了抽。 怪怪的…… 有吗? “好呀。”苏晨也感觉对方死死盯着自己怪怪的。 男人在外面要保护好自己。 尤其对方还是五个老男人! 目前的某项法律对男人的保护为……好吧,忽略不计吧。 说罢,转身,准备带着苏小夕远离这里。 然而苏晨刚转身。 那个年纪最轻的小个子站起来叫住了苏晨。 苏晨转身之际小个子迎上来和苏晨握手,“在下黄文山。” 说话文绉绉的。 苏晨上下打量着黄文山,不仅小,还瘦,约莫三十五岁。和苏晨相握的右手,中指和食指间有烟熏色,估计抽烟抽得厉害。 听到黄文山这个名字苏晨瞬间就猜到这五人的身份了。 原来是五佬! 苏晨很少关心娱乐圈的事,五佬名字他都知道,但真不知道他们长啥样。 一方面他不关注。 另一方面五佬也的确很少露面。 知其名不知其人,也很正常。 “久仰久仰。”苏晨不失礼节。 之后不及苏晨打招呼,另外四人也纷纷起身自我介绍。 林西、黄占、罗群、李宗胜。 “久闻五佬大名,”苏晨连为之前的事情解释,“方才小夕言语模范,还请原谅。” “童言无忌嘛。”五佬都比较谦和,感觉挺好相处。 苏晨被邀请在他们中间坐了下来。 这时苏晨才开始认真打量起五人来。 黄文山就不用说了,小!才聊了没几句,苏晨感觉他还很sao。又小又sao。 林西四十来岁,胖。这个被称为小情圣的“情歌王”真该减减肥了。难怪写的情歌爱而不得……找到原因了。 黄占一身青色道袍,长发盘起来,像是修道之人。 受道家影响很深。 罗群戴着考究的眼镜儿,确实有诗人那味道。 李宗胜一脸胡茬。 “情歌教父”经历了岁月沧桑啊。 闲聊一阵苏晨与五佬熟络起来,林西很喜欢苏小夕,嗯,可能大概苏小夕有零食吧……爱吃,难怪这家伙长这么多脂肪。 黄文山一直都是气氛组的,“这回可算是逮着你了,一直想拉你入群,苦于没你微信。” 说着掏出手机,“你扫我还是我扫你?” “你扫我。”苏晨亮出二维码。 很快苏晨收到好友申请,通过,备注。 之后黄文山第一时间把苏晨拉入“曲爹俱乐部”微信群。 “在下独孤文山邀请‘油炸咸鱼’加入群聊” 看到有新群员入群,群成员们迅速摆出仪仗队,队形那是相当整齐。 “恭迎大佬入群,群地位-1” “恭迎大佬入群,群地位-1” “恭迎大佬入群,群地位-1” …… 这个群所有人都是复读机吗? 苏晨嘴角微微一抽。 终于欢迎仪式后,有人问:“@在下独孤文山,文山兄,不介绍一下新大佬吗?” 黄文山立刻回复:“隆重介绍一下!重磅级大佬麒麟才子@油炸咸鱼” 看到麒麟才子四个字,所有人都炸了。 “卧槽!!竟然是苏爹!恭迎苏爹!” “恭迎苏爹!有失远迎!失敬失敬!” “恭迎苏爹!有失远迎!失禁失禁!” “恭迎苏爹!有失远迎!失禁失禁!” 一连串的复读又开始了。 好不容易完了,大家又开始刷“群地位垫底”。 待大家都刷完了,苏晨方才在群里发了一条问候,“大家好,我是苏晨,多多关照。” 众群员:苏爹!谁有资格关照你啊。 入群成功后,李宗胜、罗群、林西、黄占等人都通过群成员查找添加了苏晨的微信。 在歌坛“兴风作浪”五年后。 苏晨终于加入到了“曲爹俱乐部”这个大家庭中。 群里大家沸沸扬扬。 但此时苏晨没时间和他们聊天打屁,一方面他不喜欢水群,另一方面此时时间临近八点,《国风大典》即将开始。 苏晨和五佬也都前往演播大厅。 入座特邀嘉宾席。 因为节目依然是全网直播。 此时直播间已经汇聚了上千万观众。 其火爆程度可想而知。 “还有五分钟!最后五分钟!感觉时间过得好慢啊。” “我也是,每分每秒都是煎熬。” “赶快开始吧,急死个人。” “我就想看到苏爹打爆五佬。” “哈哈哈,也可能是五佬打爆苏爹。” “苏爹:五个打一个,不讲武德。” 在万千观众的期待和议论中。 终于时间来到八点整。 《国风大典》开始。 开场便是舒婉、张野、谢伦等等一众歌手群星献唱,嗨爆全场。 “卧槽!卧槽!卧槽!” “直接跪了啊,这是节目开场??我还以为是群星演唱会呢!” “冲这开场!《国风大典》已经超神了。” 震撼的开场后,主持人李卿登台。 充满诗意、文采斐然的开场词后,陆续介绍到场的特邀嘉宾。 “掌声欢迎魔都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唐闻舟” “掌声欢迎京都音乐学院流行音乐系教授顾竹” “掌声欢迎国家级歌唱家熊英” “掌声欢迎国家级作曲家曹文林” …… 一位位重磅级嘉宾登场,前面的这四位都是常驻嘉宾。 李卿一介绍完现场掌声雷动。 直播间弹幕密密麻麻。 “王炸啊!曹文林、熊英坐镇,可想而知这次节目鉴赏的专业水准,” “这可比演唱会精彩多了。” “央台出品,必属精品。” 很快李卿就介绍到了五佬和苏晨这边。 镜头也跟着扫了过来。 苏晨抱着苏小夕出现在镜头中,观众直接炸了。 “啊啊啊!!终于又看到小夕小可爱了。” “太想念你漏风的样子了。” “哈哈,待会儿能再曝光你爸爸几个身份吗?” 没有苏小夕漏风的日子,观众们表示很孤单。 但这次苏晨给苏小夕打了招呼,这是非常重要的节目,不能乱说话,苏小夕保证不老出幺蛾子,苏晨才把他抱过来的,不然就只能跟着导演齐松。 嘉宾介绍完。 李卿开始宣读《国风大典》规则。 “为鼓励和推动国风音乐创作,本节目拟将评选年度最佳国风词曲人、年度最佳传唱人、年度最佳国风金曲、年度最具潜力词曲人、最新锐词曲人……” 《国风大典》推出了很多奖项。 而这些是前三季《国乐大典》所没有的。 “所以真的是国风创作大赛?” “哈哈哈!!这下有意思了。” “不用说最佳国风词曲人、最佳国风金曲奖只会在五佬和苏爹之间产生。所以最后到底是苏爹还是五佬?” “也不一定,稿件可是面向全国征稿,准曲爹、其他曲爹都可投稿,说不定存在黑马呢。” 弹幕里议论纷纷。 苏晨听到这些奖项倒不是很意外。 因为他早有预感。 规则介绍清楚,李卿宣布: “接下来我们抽取第一首国风曲目!” 她话音落下,其身后舞台大屏幕上便开始闪烁起一首首曲目名称。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随机抽奖”程序。 凡是特邀词曲人、网络渠道投稿的稿件作为抽取曲库,通过设置不同的概率,让每期出现五佬、曲爹、王牌词曲人、金牌词曲人等等词曲人作品都有一定的抽取比例。 保证节目的全面性和可看性。 随着李卿的一声“停”,抽取结束。 大屏幕上定格在一首叫《埋伏》的曲目上。 下方是传唱人名字:陈庭! 由于没有公布词曲作者,所以无论是观众还是鉴赏嘉宾都有些懵。 “《埋伏》,这歌名像黄占的风格啊,有种武侠风味道。” “所以这是黄占的作品?” “就一个歌名能看出什么?看歌名猜词曲人,也未免太神了。先听歌吧。” 直播间弹幕一下多了起来。 现场五佬以及苏晨互相观察。 但大家都表现得波澜不惊,看不出任何端倪。 林西、李宗胜等人小声交流,只有平时最活泛的黄文山没有说话。 不错。 这首歌是他写的。 他没想到一开场《埋伏》就被祭出来了。 就等着炸场吧。 他对《埋伏》很有信心。 短暂的小声议论后,大家安静下来,因为此时《埋伏》的前奏已经响起。 首先入耳的是充满杀气的琵琶声。 这让苏晨想起了《十面埋伏》,但这个世界没有《十面埋伏》,作者能创作出这样的旋律,只能说确实有几分天才。 继续往下听。 歌词十分优美,且充满了侠气。 曲子抑扬顿挫,高潮起伏。 编曲中采用了大量传统乐器,琵琶、长笛、二胡,十分厉害,韵味十足。 歌曲的节奏有意加快。 这样让整首歌听起来既有古典感,又有流行乐的节奏感。 美妙十足。 “从作曲、作词、编曲来看,作者至少是曲爹水准。”苏晨很快就做出了判断。 黄占听得这首歌也是惊讶不已,目光不由自主投在了苏晨身上。 “是他?”黄占在心中道。 《埋伏》在传统乐器上的运用和《囍》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没那么阴间。 编曲非常经典,他仔细研究过《囍》,略有心得。 这编曲风格和苏晨太像了。 而且加快语速的流行唱腔几乎也是脱胎于《囍》的唱法。 只不过这次创作者更聪明,没有掺杂太多元素,只是单纯让演唱者加速语速。 妙啊! 李宗胜的第一反应也是看向苏晨。 《埋伏》虽然做出了很多改变,但其编曲风格几乎与《囍》如出一辙。 《囍》侧重突出唢呐。 《埋伏》以琵琶为主旋律。 并且结尾出还有宛若瑟瑟秋风的琵琶solo。 换汤不换药的创作手法。 不仅鉴赏嘉宾和歌手们听出了这其中相似的风格。 就是观众们也听出来了。 “琵琶solo营造杀伐之气,和《囍》的唢呐异曲同工啊。” “这是苏爹的作品?” “极有可能!风格太像了!” “哈哈哈,苏爹风格太明显了,完全藏不住啊,猜出来根本没压力。” “之前是唢呐,这次是琵琶,下一次是不是该换二胡了?” “不过这首《埋伏》比《囍》好听。” “没那么阴间,而且可以学唱。《囍》根本学不会。” “不愧是苏爹,换一个乐器同样能玩转。” “爱了爱了。” 听完《埋伏》之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首歌是苏晨的作品。 因为编曲风格真的太像了。 一个唢呐。 一个琵琶。 黄文山听到黄占他们都猜测词曲作者是苏晨,在心里偷笑。 因为这证明自己这段时间的钻研是有成效的。 《埋伏》这首歌也只是他最开始的模仿之作。 算是练手的作品吧。 所以听到黄占、李宗胜等人称赞,并说这首歌质量在《囍》之上,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想不到吧? 这首歌竟然是我写的! 黄文山有点好奇苏晨的反应,不经意看了苏晨一眼,只见这家伙眉头微皱。 时而用手揉着自己的太阳xue。 这家伙什么表情? 是认为我写得不好吗? 黄文山咯噔一跳。 苏晨的反应让他更加在意起来。 而实际上在师者风范升级到LV2后,苏晨一听这歌,就直接听出了编曲中、演唱中存在的问题。 他眉头微皱也是因为此。 他不知道该不该指出来。 陈庭演唱结束,李宗胜、罗群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民乐教授唐闻舟也对作品十分认可。 国家级作曲家曹文林说道:“最近苏晨先生创作的《囍》、《大鱼》我都认真聆听和欣赏过。” “非常震撼。” “《埋伏》很好继承了这二者的优点,但在这两首歌的基础上又有所突破。” “非常优秀的作品。” 曹文林发言结束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黄文山心里也十分受用。 不过苏晨那微皱的眉头还是让黄文山十分介意,于是他忍不住开口问道:“苏晨,你是国风开创者,你认为这首歌怎么样?” 黄文山此话一出,所有人目光都落在了苏晨身上。 直播间也瞬间炸了。 “这不是苏爹的作品吗?” “自己评价自己的作品?黄文山搞事情啊!” “苏爹:一般般啦,我不太会作曲。” “哈哈苏式凡尔赛。” “名场面要来了。” “苏爹:又要开始装逼了。” …… PS:第二更送到。身体不适,写一会儿休息一会儿,所以更新晚了。抱歉。求推荐票,求月票,求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