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风雨飘摇
鏖战犹酣,时光飞逝,转眼已进入到九一年。彩电的市场竞争,已日趋白热化。 经过两年的彩电大变局、大洗牌,昔日无比辉煌的彩电厂,高达半数的企业,已惨淡地退出了市场。 工厂的会议室,气氛异常。 章舍正在慷慨激昂的发言。 “太惨了!才两年啦!我们省的两家定点厂,一年前倒闭一家,当年风光无限江汉电视机厂,现在也被打趴下!” “谁叫他们死抱那点彩电计划指标,一遇巨大的市场风浪,就得翻船!” 参加会议的销售科长王荣,不屑一顾的说。 “有一件今人难以想象的事!我通告一下大家。” 杨总园睁双眼绷着脸说。 “上海浦江电视机厂已来了通知,他们已全线停产,已终止我们之间联合生产黑白机的合同。” “啊!太不可思议了,前功尽弃啊!” “认实力他可是排行老九的呀!那会这么快就压垮啦?” “合作才一年多时间,就泡汤了。它可是中国生产黑白电视机的元勋呀!” 大家惊奇地议论纷纷。 偏激的孙副厂长昂着脖子,出言惊人。 “别……说他了,昔日财大气粗的彩电界老二,上海的星光厂。听说也撑不到好久啦! 哎呀!彩电市场的厮杀,已经倒了一大片,简直是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啦! 没法只得等死吧!” 说完憋着嘴,眨着眼,摇着头,一幅丧门星的样子。 “你老孙,总是这样,悲天悯人的。厂长召开会议,是要大家都来出主意,拿办法。 你看你,完全跟快掉了气似的。” 章舍瞪着双眼,怼了一下。 这个孙震,依然很不服气,摊着两只手,又说道。 “你看我们厂,前些年抢了点先,才赚了几个钱。 这样的大清洗谁能扛得住?论技术、资金实力,经济规模,那一条能比得上,你拚得过吗?真是!” 我们厂已无可救药啦,听天由命吧……” 章舍昂着头正准备奋起反驳。 曾厂长向章舍摆了一个手,从容不迫地说。 “今天开神仙会,是要大家畅所欲言。形势分析得差不多了,现在需要拿出对策。” 孙震又苦着个脸。 “我不是说,我们厂不是不努力,是太努力了!我不是说大家没有用,是太用心了。 但是形势变化太快,有点迷茫,有点看不懂了啊?” 稳重的柳芸面露微笑地说。 ”我说点厂里的实际,与名牌大厂搞联合,路子是对的。 好不容易请了老二星光厂来,被整流产了。想和最王牌的长工电视机厂攀亲戚,又没到时机。 最后这个老九浦江厂呢,虽填补了这个空裆,它却自已投降了。 我们提前开发了黑白系列。杨总这些年来,人也瘦了一、二十斤。” “别拿我比喻啊!”杨总在旁边嘻笑着提醒。 “开始黑白机顶了工厂半边天,但是沿海的厂家也大上黑白,他们有成本优势,工厂毛利率低,导致了我们去年的亏损。” 说着柳芸感慨起来。 “花无千日红,人无百日好,谁又不会遇到些困难呢?” “说的是实情。想听听老孙的,有没有什么破解的办法呀?” 曾厂长开始点将。 老孙把左腿往右腿一放,翘个二郎腿。 “世道艰险啊,静观其变吧!” “我把老孙的最后4个字,改动一下。叫`全力应变’为好。” “在这风雨飘摇的时节,得有坦荡面对困难的心态才行,这样才能把智慧的能量激发出来。” 过去工厂遇见过那么多奇奇怪怪的困难,不是都挺过来了? 陈琦在一旁赞同道。 曾厂长注视着大家,清晰地讲道。 “经济改革发展的大趋势,市埸的淘汰和整合,今后只会保留十来家彩电优势集团。” 此言一出,众人面面相觑。 “注定我们厂必然走联合之路。但又不可能一蹦而就,只有密切盯住彩电顶尖集团的动向,他们总会有向外扩张的那一天。” 思考许久的杨宾,把头一抬。 对了,厂长曾经在长工厂说过,要关注中苏经济上的联系,现在中苏边境的边贸已非常活跃,非常热闹。” “不就是那些羽绒衣啊!服装啊!鞋帽啦!和我们没啥关系。” 孙震瘪着嘴泼冷水。 杨宾没理他,进一步分析道,“中苏双方互补潜力大,说不定很快就向家电方面发展。” 章舍两只扶在桌上,着急地说:“离那么远,得尽快了解啊!” 陈琦马上出了个主意。 “鲁副主任已调到外事办,曾厂长不仿找他摸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好!我尽快去找他谈。”曾厂长爽快地答应着。 杨宾咳了一声,清了一嗓子。 “我今天提出的重点,是工厂能不能搞5.5英寸的黑白电视机。王科长有很多这方面的市场信息。” 王荣立即介绍,“这种小电视可以放在卧室用,小孩也能看。 现在小轿车发展速度惊人,也可以作车载机。又给我们飞浪黑白系列增添了一个品种。” 章舍马上赞同。“这行!要是形成批量生产。就很有优势,不会像山下的电子二厂,搞了那么久,还是死气沉沉,奄奄一息的。” “这是人气,我们厂里的事一旦决定下来,大家就会齐心合力,干得热气腾腾的。” “这样工厂的彩电、黑白,大、中、小俱全啦!” ”那就应证了厂长说的,机动灵活的战术。市场缺那种,我们就是迅速上那种,这也算是我们工厂的一大特点。” 大家的劲头一下子就激发起来。 “嗯!机壳的问题,得拜托章先生啦!” 杨宾带笑地看着章舍。 章舍顿时来了精神,“我马上通知深圳办事处落实。” 曾厂长也很兴奋,豪情满怀地说。 “好!只要我们不气馁,不畏惧,不放弃,大家风雨同舟,就能走好下一盘棋。”…… 回到办公室,曾厂长接到同学老刘打来的电话。 “嗯,好久没在一起聚了,有没有时间?” “不行!”曾厂长苦笑着,“这些天,我们正在抓紧筹划,好拿出对策呢!” ”看你闹的,一下就在工厂泡了三、四年。得意的时候要你赶快走,就是不听。白浪费我一片苦心。” 这个刘主任又开始打起官腔来。 “要是听我的,釆取了上策,早就光冕堂皇地离开了。 嗯!现在是最后机会了,你就收拾行装吧!到哪里都能施展你的才华。 看现在彩电这个形势,顶是顶不住的,会碰得头破血流!” “好啦!打住,我还有事呢!下次再听你的赐教。” 曾厂长放下电话,想起了进出口公司周总也打来过电话。 他也是劝道,目前情况很不妙,省内的两个定点厂都相继熄火,我们公司的业务重点也转向了省外。 现在形势严峻。顶尖的长工厂,忙于巩固自己现有的地盘,你们进不去。 名牌大厂都摇摇欲坠的。你们今后顶不住的。 风雨飘摇之际,后面还将有暴风骤雨! 嗯!既然是朋友,得劝你考虑自己今后的去向了! 曾厂长想着笑了一下,又摇了摇头。 陈琦走了过来,告诉道,“余华还在第三批开发新宿舍的地方等着呢!” “走,一起去看看!” 两人刚走出办公室,陈琦便说。 “峡电厂供应科的两个人被抓走,他们厂闹的是草木皆兵,干部有点人人自危似的。” 曾厂长问。 “听说贪污、受贿的数目,还不小呢!” 陈琦答。 “是很大!不会涉及到我们厂吧?” “我们厂的这些干部,我还是了解。这些年来,大家都把心思用在了工作上。” 曾厂长放心的说。 陈琦眼睛一眨,面带着笑容,“这关健是咱们厂长先身士卒,一心扑在工厂,浩然正气的影响呀!” “别戴高帽啦!这全靠工厂有一批共同信念的骨干,就会拧在一起。” “两个厂相比较,峽电厂的人是野一些。这几年走了好多去干个体户,跑到深圳开公司的,也不在少数。” “嗯!”曾厂长点了点头。 “好在我们厂走得不多,骨干都在。” “还是有啊!”陈琦说道。 “当年贾局长从电子二厂调过来,那个叫宁佳的副科长,后来也是贾局长点头,不是说走就走,自已就跑到深圳开公司去了。”……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峽电厂突然爆出件大事。 王厂长因牵连贪污受贿案,已被政法部门带走。 此时的工厂,惊得众人瞠目结舌,人心惶惶。 电子局的领导,已赶到峽电厂,马上召开了紧急干部会议。 这时的会议室,异常的气氛让人闷得透不过气来,与会干部们已紧张得手足无措。 会议已经进行到一半。 贾局长蹙着眉,绷着铁青的脸,口似悬河地讲着话。 他喋喋不休地提出了众多的要求。越讲兴致越来越浓。 突然,局长话锋一转。 严厉地说:“哼!王厂长受贿犯罪这件事,是峽电厂的耻辱,也是电子系统的耻辱! 他富有感染力地大声讲到。 这种犯罪行为,难道我们系统的其他厂没有吗?” “嗯!有的也是搞消费产品的厂,这些年不是比峡电厂更赚钱,更威风,更不得了!” 这句惊世骇俗的话一出。在座的众人都吃了一惊。都全神贯注看着这个电子局局长兼书记的老大。 “难道他们也能够经受得住钱的诱惑。 我就是要维护党纪国法。发现一个就要一查到底。有类似王厂长这样的问题,见一个,就抓一个!” 在场的干部,恍然大悟,台下一阵躁动,有的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这个霸道的局长,明显是指电视机厂。 看样子曾卓林也犯事了?这下他也难逃此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