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羁绊之情不问归期
向来天不怕地不怕的叶龙,本意是按部就班的出场,然后再打得敌人措手不及,直至一举夺魁! 可人算不如天算,计划赶不上变化。 残衡的真情流露一面,彻底唤醒了叶龙深藏在内心的记忆,一时间竟令得他没把持住,而引起了共鸣。 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生而为人,不论修为高低,强弱有别,任谁都难以逃出七情六欲之范畴,生离死别之事实乃人之首悲矣。 对此袖手旁观也绝非叶龙所愿,亦不是被道所容许! 他更是深知当一个人能力越大之时,就得时刻警醒责任的重要性! 叶龙证道即直面本心,又岂能背道而驰;不以万物为邹狗,他又岂能视众生非生灵,更谈何证道至极而书写万物篇章! 而为了能试试救治武痴和残剑的伤势,叶龙这才高调出场,对于暗中之敌意,当然也在他的预料之中。 五方大势力的恩怨已久,世人皆知,虽说与叶龙无关,但他既然来了,又岂能视若无睹。 圣人都能以教化天地众生为己任,叶龙又为何不能?!哪怕此时他的能力显得有限,但遇事不做事实乃非他日后成神做祖所不允,更谈何创立一方净土! 对于五方高台之上神色不一而交汇的眼神,叶龙同样尽收眼底。 凭着混沌真解的特殊能力,他赫然从中感知到太多的事物,既有嫉妒,也有不忿,更有杀意。 夹杂着各类情绪的背后,甚至还有复杂的心情,饱含了既羡慕、兴奋、惊讶,也觉得不可思议... 当然也有为了一己之私,视别人生死于不顾,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看似和谐的关系实则暗潮汹涌... 而对天地至邪尽皆不是他所容,出于证道使然,你可以有你的心思,但他也有他的大义,叶龙特么就喜欢对着干! 一念之间,能想到的太多,此刻他的耳边还萦绕着那绝世强者的预警:“苍穹混乱之际,就是决战之时...” 想到能让如此强大的生灵都为此入了轮回,虽不知那危机到底是何事物,但能逼得一代代强者们都为之纷纷身死而道消,可见那事物强大程度不可量计而超出了认知甚至极度危险! 突然地,叶龙的思绪为之一顿,本是惨白若纸的脸色变得红润一丝,他不由笑了起来,转瞬间笑容逐渐满面,盯向高台上某一处。 那气息是如此之熟悉,既显得亲切,又好似血脉相连,竟然在此刻方才令他感知到。 叶龙的心神跟着一阵颤抖,不由暗自大骂:“失误,简直是失误...”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致使他一时间将所有敌意抛开脑海,浑身的真解之力开始躁动,由于太过高兴仿佛要夺眶而出,这一刻,他感觉是如此真实! 这种感情直教他倍感欣喜之余,连十多年前的记忆也跟着如浪潮拍击在心灵上。 随之一幅幅回忆画面,映射脑海。 那种并肩作战的惊险刺激,那种相视不言苟笑的默契,那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狂笑场面,那种... 真解的力量随着逐渐沸腾,仿佛回应着叶龙的心情感受,一层层真我之力开始凝聚,随后注入丹田金丹,导致了那不曾松动的修为境界,也跟着颤颤巍巍,仿佛随手可触,一举使他踏入真丹之彼岸。 层层叠叠的真解之韵味破体而出,两者交汇在一处,陡然就让周边的人群纷纷惊恐万分。 眼前的叶龙就如同洪荒唯一圣,各个元婴法身都跟着阵阵悸动,都好似要破体而出,来朝拜真解意境! “怎么回事?我的元婴怎么不受控制...” ...... 如此一幕幕,众人纷纷不解,随即彼此对视之余,眼神中的难以置信之色溢于言表,尽皆看向场中的那道身影。 武炼生、剑无神和残衡三人显然也感知到元婴的不寻常,自叶龙那流露的真我之意境,连他们都在质疑各自的修炼之道,但由于强大的灵魂境界,被其给生生地斩断了那一丝念想。 看向叶龙之时,三人眼神丝毫不加以掩饰,那是惊骇莫名! 靠得近者,感受就越发深刻,但随即那种朝拜叶龙的荒谬感又消失了,人人为之惊悚! 而这时,叶龙身形一幻,人已至某一处高台。 对于乍现的一道身影,高台之上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那种玄之又玄的感觉,直教人忘记了拔剑相向! 叶龙:“多年一别,老兄近来可好...” 莫名其妙的话语,当即惹来无数的诧异不解的眼神,他这是在和谁说话,各个都仿佛忘记了身前可是站着一个敌对势力。 “哈哈哈,叶老弟还是如此令人震惊非常,古某人甚是想念啊。” 听得此话,周边人群的脸色都为之变化,转眼望去时,各个脸色震惊异常。 只因那人是他们心中的偶像,当即引起剑冢上下的互相猜疑。 “古师兄怎么会认识刀宗的人,他们是什么关系?” “怎么会是古师弟,这...” ...... 在周边的猜忌眼神的注视下,古长风却是不为所动,越众而出的同时,当场搂向了叶龙。 二人虽无血缘关系,但各自的惨痛往事以及并肩作战的经历甚似亲兄弟,在五方势力的环环关注下,拍打着彼此后背,一时间无视了众人。 以述说两人多年未见的情谊甚比天高! 而叶龙所能想到的更多:五方势力彼此谁都不服谁,此刻古长风如此的态度,虽然令叶龙很是感动,但对他日后的前途影响却很深远。 可此时两者的羁绊之情,又岂能被残酷的现实给埋没,实乃不问归期,又岂可日后的困难所困阻。 叶龙的真我之境,亦如古长风的道法自然,虽然意境非同一领域,但道化千千万万,本末亦是殊途同归。 名可名,亦非名;道非道,亦可道。 二者皆是因《道德经》而领悟出各自的修炼方式,气息亦是类似,讲究顺从本心之所想,不受逆境而无往。 这就是羁绊,亦是不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