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坊市
几天之后,大理寺的牢房中。 狄仁杰面前的案卷堆积如山,早已准备好的茶水放在手边也顾不上喝。在一份份逐件仔细阅读过后,狄仁杰在刚刚写完的文书之上郑重地盖了印章,他头也不抬的说道: “闹市杀人,这是恶劣事件了啊,李白。我应该跟你强调过长安的规矩了吧?” 在被这个家伙晾了两个时辰之后,李白百无聊赖的扯着嘴里的草根,只是微微一笑:“我应该也和你强调过,我有我自己的规矩。” “李白,云中人,旅行的剑客,行侠仗义救苦救难的‘天上人’,自长乐坊拔剑之后,如今的长安衙门里,还有谁不认识你?” 狄仁杰额角的青筋一阵蹦跳,自从遇上这个麻烦的人物,他感觉自己快要落下偏头疼的病根了。“这一次,鸿胪寺的人已经丢脸丢到了朱雀大街,就连御史台都闻风而动,参奏了好几本呢,就差圣上亲自过问了。你觉得没有大理寺的话,你还能一日三餐饮食均衡,坐在这里完好无缺的跟我说话吗?” “抱歉,我得说,我不是故意的。” 李白想了一下,摇头:“但我别无选择。” 嘎嘣。 毛笔被掰断的声音传来。狄仁杰闭上眼睛,长出了一口气,冷声说:“既然承认你乱杀无辜,那就在这张口供上签字画押吧,我也好送你上路。” “无辜?谁?季献?” “不然呢?”狄仁杰反问:“一个好勇斗狠的游侠在闹市中当着鸿胪寺的面杀了一个乐善好施的豪商,你觉得结果会怎么样!” “别告诉我你什么都不知道,狄仁杰。” 李白皱眉,克制不住怒火:“季献作恶多端,迫害了多少无辜的人、还有孩子……难道你不相信?!为什么你不相信我说的话?!” “我为什么要相信??” 狄仁杰反问:“难道我一个人相信就够了吗?如果我都不相信,你又凭什么让别的人相信?!单凭你是侠义中人,凭你是什么‘天上人’吗?!” 李元芳抢过话头:“要不是狄大人,你现在早就在刑部的名单上插了队,秋天之前就上路了!说不定还要斩立决!” 李白:“我原不知道长安是这样对待侠义之士的,难不成我反而应该……感谢你们?” 狄仁杰长叹了一口气:“你难道就一点问题都没发现?你以为这个世界上就你一个人在做事?” 狄仁杰冷漠甩手,将一个纸包丢到了桌子上,顿时,一阵浓郁的香味和似曾相识的恶臭从纸包的缝隙中散逸开来。“醒醒吧,李白!你什么时候才能学会相信别人!哪怕不信我,你也应该相信你的朋友才对。” 李白皱眉,低头凝视,便看到了纸包里漏出来的白色粉末。 “这是什么?” “能让人醉生梦死,飘飘欲仙的‘好东西’,最适合你这种好酒好事之徒,怎么了,要不要试试? 在长安的鬼市上,这一包要卖二百金呢。” 李白顿时色变:“魔罗香?!” “看来你还不算孤陋寡闻。”狄仁杰冷淡的刺了一句:“你猜如今长安市面上流传的魔罗香是从哪儿来的?” 莫名的,李白脑中浮现云间楼地下那一片诡异的花海。 顿时呆滞。 “大理寺盯着他已经很久了,原本正准备明天在他交货的时候收网,人赃并获,结果被某个不知好歹的家伙搅黄了。” 狄仁杰冷哼了一声:“如果不是你那个瞎子朋友舍身从火海里为你带出来这些证物,你现在哪里还能好端端的站在这里跟我说话?” 漫长的沉默里,李白愣了好久,旋即得意的一笑。 “看来我干得没错嘛!” 嘎嘣! 断成两段的毛笔再度碎成了四节。 “什么没错!不止如此!季献的罪行必有更深的关联,大理寺苦于没有证据,本想以摩罗香抓捕他后审问彻查,现在如何?你这个家伙就一点都不知道反省么!”狄仁杰的额头青筋再度开始暴跳。 李白突然不知该如何回答。 “好,既然你这么说,那么——我也不用跟你客气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这个,签了吧!” “这什么?我还怕你们的?” 李白满不在乎的接过来,看了一眼:“云间楼……挖掘……施工报价单?总计黄金……四万六千两!!!” 他瞪大眼睛,几乎失声。 “为什么要我签?!” “云间楼现在基本都被烧毁了,经过虞衡司判断,想要挖出下面的证据,起码都要这么多钱。大理寺难道就要白掏了?你不是有钱么,就你来吧。” “火又不是我放的!” “季献都死了,谁知道?”狄仁杰瞪大眼睛,满是血丝,“给我好好体会一下‘证据’有多重要吧,混账!” 被那一双充满怒火的眼睛看着,李白忍不住往后挪了一点,竟然罕见的心虚了:“我现在手上没那么多钱。” “没关系,你还有生命啊,李白。” 狄仁杰再次从桌子上拿起了两份借贷文书,笑意越发狰狞:“我可以替你先垫上。不过再还清这笔欠款之前,你就准备好努力给长安做贡献吧!” 当那两份文书上的条款摆在李白眼前时。 有生以来第一次的,李白竟然隐隐的感受到了……后悔的感觉。 漫长的沉默之后,他艰难的抬起头,问:“如果我不签呢?” “你说呢?” 狄仁杰淡定的端起茶杯,品位着这一份胜利的甘甜,微笑着告诉他:“慢慢考虑吧,我们的时间还有很长……” 在窗外,阳光渐渐明亮。 在短暂的阴雨过后,迎来好天气。 重新打扫荀青家的工坊是个力气活儿。 毕竟很多年没有住过人,从中午一直忙到了下午,好不容易清理出几块能够让人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至于其他的,只能慢慢收拾了。 在一楼是占地最大的机关工坊,现在基本处于停工阶段,得看接下来荀青能接到什么活儿。 出乎预料的是,目盲的黎乡在收拾起这些来竟然比荀青还要麻利。不论是厨房还是卧室,被他整理过的地方全部都井井有条,一尘不染,简直令打扫了一下午还搞不定阁楼的李白为之羞愧。 当然,羞愧也只是嘴上说说,反正李白是绝对不会因为不会洒扫而羞愧的。 然后就悄悄撂挑子,躺到窗户外面的屋顶上晒太阳去了。 让荀青气的快要脑溢血。 等他挽起袖子要去上房抓这个家伙回来干活儿的时候,却听见屋顶上传来的声音:“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他动作停顿了一下,愣了半天。 一时间,竟然忘记了自己本来的目的,从屋檐下探出头,好奇的问道:“那是什么?” “新的灵感!” 在屋顶上,李白晃了晃空空的酒壶,仰起头,饮尽了最后一滴,愉快的感慨:“这一次,就写一首……关于喝酒的诗好了。” 他已经拟好了那个名字。 甚至有预感,这一定会是一首绝妙好诗! 不过,明明寻求了如此长久的好诗就近在咫尺,他却并不急着去写,而是将双手枕在脑后,躺在屋顶上,静静的享受起了这难得的片刻闲暇。 荀青看了他许久,无奈的摇头,回到屋子里,洗干净双手之后,对着屋子里喊道:“阿乡,你也休息一下,我出去买点牛rou回来。 晚上大家庆祝一下,吃牛rou锅怎么样?” “好!” 黎乡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微笑着回应。 在这个夏季的午后,白云舒展在青空之中,天边吹来了微凉的风。 屋檐下,盲目的少年抱着自己的琵琶,十指轻弹,便有温柔的曲调飘扬在空气里,飞向了远方。 巷子口传来荀青归来的轻快脚步声。 李白微笑着,闭上了眼睛。 属于他的长安生活,就要开始了。 六个时辰之后,深夜,依旧轰鸣的工坊中。 在静室内,老人依靠在自己的机关椅上,凝视着窗外的湖泊,枯瘦的手掌按着膝盖,沉思着,可是却始终无法按下心来。 整个长安屈指可数的机关师,此刻再难以保持定力。 心乱如麻。 许久,他才回头,低声问道:“这个消息,准确吗?” “不会有差错的,老师。” 通报讯息的弟子擦着脸上的汗水,从怀里掏出一张纸,“虞衡司验算检查过六次,断然无疑,恐怕未央宫明日就会办法诏令——新的坊市,即将要诞生了!” 新的坊市…… 在念出这几个字的时候,弟子的心脏也为之收缩了一下。 并非是惊叹这隐藏在长安之下的天工造化,而是恐惧这背后所隐藏的风暴。 在长安,每一座坊市,都代表着独一无二的机关成就和巅峰,同时,也代表着长安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自最高处的未央宫向下,四大坊群,数十个坊市,数之不尽的机关师,才奠定如今长安的宏伟模样。 每一座坊市,都是足以容纳成千上万人居住和生存的庞大机关,同时,也象征着机关师巅峰的权与力。 而每一座机关坊市诞生时,也必将掀起一片新的腥风血雨。 一旦消息传扬出去,如今暗流汹涌的长安,不知道会掀起多少惨不忍睹的斗争。 “老师,卢公……” 弟子低下头,不安的恳请:“咱们这一次……就别争了。” “你怕了吗,辛童?”卢道玄轻声问。 “……怕了。” 辛童犹豫片刻,颤声回答:“老师,您已经功成名就,地位尊荣,成就斐然,何必再去争什么坊主之位呢?” 他惭愧的叩首:“弟子无能,恳请老师三思。” “不必愧疚什么。” 卢道玄轻声笑了起来:“其实,我也怕。” 弟子愕然。 “十几年前,大崩落的时候,我也怕了。” 那个苍老的男人嘲弄的低语,凝视着窗外的静湖:“那天晚上的时候,其实所有人都很怕。 到处烧着火,我的老师和师兄们冲出去的时候,我留在了工坊里,骗自己说工坊总要有人来保护。可后来,老师再没有能回来……我终究,也没能留住他的工坊。” “害怕并不可耻,我已经怕了十几年。” 卢道玄回眸,平静的告诉他:“可人的一辈子,总要拼一次的。总要有人去试着,把过去的错误挽回——” “我等了这一天,等了十几年。” 就好像再一次看到曾经的幻影,那个衰朽的老人低头,端详着遍布皱纹和老茧的双手: “——这一次,该轮到我冲出去了。” 伴随着他的话语,庞大的工坊中无数机枢浑然运转,令窗外的静湖也为之沸腾,掀起层层的漩涡。 远方,天空中回荡着低沉的轰鸣。 在这个闷热的季节,阴云如铁,自天穹上积蓄着。 暴雨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