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7 李令月
铁血小千户0727李令月这个道理萧文明当然明白,而作为事实上的一国之君的大长公主心里也自然清楚。 ,只愿夫君能够卷土重来,那样才不愧是我的夫君!」 这话真让萧文明感动了,眼中热泪盈眶,豆大的泪珠沿着脸颊流淌下来: 大长公主咳嗽两声,微微一笑: 萧文明拍着胸脯表示, 好一个大长公主,真不愧是一位难得的具有治国之才的女人,一下子就提出了一个最为宝贵的要求。 其实这个要求萧文明也并不是不能答应,答应下来对萧文明也是极其有利的,毕竟现在倭国是一盘散沙的状态,勉强被捏合到了一起还十分松散。 而高丽国数千年以来一直就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体量要比倭国那些诸侯大的多,之前同高丽国的贸易之所以开展得不繁荣,主要原因还是高丽国指定的勘合贸易口岸是明州,萧文明这还算是大齐国体制之中的,可不能明目张胆地把这个地位从明州那边夺过来。 但是现在既然是长公主发话了,而萧文明现在的身份又不过是带着爵位的一介布衣,那么也就没什么好遮遮掩掩的。 然而萧文明还是进入了沉思,并没有立即一口答应下来——他是在思考经贸关系顺序改变之后,同各国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 然而萧文明这么一犹豫,就被大长公主捉住了把柄: 萧文明听了这话,被吓得张大了嘴巴合不拢嘴: 这不扯了淡了嘛! 萧文明原以为,他把这件事情瞒得很好,却不料根本就是董婉青在配合着自己演戏,其实萧文秀和董婉青都早就已经知道了…… 搞到最后,最傻的居然是萧文明自己。 所以说现代人就算穿越到了古代,耍阴谋诡计还真未必耍得过古代的人。 萧文明终于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其实现代和古代的价值观也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男人三妻四妾的十分正常,更何况是萧文明这种有着海量资源的人,就算他不去招惹女人,也自然有女人疯了一样凑上来,外面有一两个儿子,不是很正常吗? 只听大众公主说道: 大长公主的意思再明确不过了,萧文明也不会客气,一把就搂住了这位高丽国的长公主。 这位大长公主体态丰腴,抱在怀中反而手感极佳,让萧文明心猿意马,不停地在她身上探索。 大长公主脸一红: 紧了好一会儿,萧文明这才大功告成。 大长公主毕竟是王室的女子,事成之后赶紧穿上了衣裳,羞红了一张脸: 萧文明的话只说了一半,但他心里想的却是:不光是高丽国的事他要管,或许假以时日,就连整个大齐国都会匍匐在他的脚下。 大长公主忽然叹了口气: 大长公主想了想: 萧文明听了一愣,随即发觉这位高丽国的大长公主除了本人姓李之外,还真的没有名字。 其实原本古时候的女子就没有名字,姓李的就叫李氏,嫁给了姓萧的就会叫萧李氏,而像萧文秀、董婉青,她们的名字都是自己给自己取的。 这两位都是要出去抛头露面的人,没有一个名字,办理各种事务当然不方便。 但是大长公主在遇到萧文明之前,一直就是养在深宫的一位皇女,不用出面办事,当然也就不需要名字了。 看着湖面反射着波光粼粼的月色,萧文明若有所思: 李令月,说的是真实的历史当中,唐高宗李渊的女儿、唐太宗李世民的jiejie,平阳长公主。 她率领一支娘子军,镇守娘子关,让关外的敌军无法入关一步,给了他的父亲和弟弟们在关中大展拳脚的机会,无论是内政还是武功,都是可以同李世民比肩的人物,几乎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女军事家的有力人选之一了。 用这个名讳来给高丽国的大长公主取名,肯定是不会辱没于她的。 大长公主在心中念了一遍又一遍,越念越是觉得顺口,越念越觉得仿佛与自己的生命融为一体, 萧文明一边说,一边用不安分的手,抽开了李令月刚刚绑好的腰带。 得了名字的大长公主李令月,在东山岛又待了三天,这才离开这座湖中小岛,再次经过已经不属于他夫君的临海屯,在临海港从容登船,走水路返回高丽国。 临走之时,李令月谢绝了中原一切官员的送行,却在队伍中打起了一面萧字大旗,宣称萧文明已经跟着自己回高丽国去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大长公主李令月回高丽国的时候,萧文明特意让自己手下两个头目——一个张俊、一个刘辰——跟着一起去,让他们帮着大长公主重整军务、重建国防。 并且整顿军务的方针萧文明也定下来了。 高丽国原先军队里的那些部队一个都不能用,养着也就养着了,真到打仗的时候,也就是个站脚助威的作用而已,而真正发挥 作用的军队要重新练起。 就按照萧家军的练法,特别是兵员的选择上一定要是出生中原的高丽汉人,并且是良家子弟,才可以加入这支高丽国的新军,从根源上保证这只队伍的三观正直和绝对忠诚。这样严苛的标准,能够被选进新军,并且最后留下来的人肯定不会多,但是兵贵精不贵多,在不久的将来,这支初具规模的新军,将发挥出十分重要的作用! 实际上萧文明依旧留在东山岛,并没有远离,继续经营着这一座刚刚从一片空白经营起来的基地。 只是既然已经宣称去了高丽国,萧文明就没法再公然出面了,一切事物都委托给了萧文秀和董婉青去办理,而他自己则埋头在刚刚建立起来的铁匠铺里,和马青打成一片,继续研制火器。 萧文明早就想沉下心来,狠狠地攀一攀这一棵科技树了。 只是这些年来他忙着南征北战,又忙着处理朝廷里的那么多破事,的确是没有功夫也没有时间,反而是皇帝的处罚给了他计划外的时间。 说起这间在东山岛上的铁匠铺,是按照马青的意见从一片平地上建立起来的,完全就是为了设计研发和制造火器而新建的,打造冷兵器只不过是附属的功能而已,这同在临海屯的那间老铺子正好相反。 并且还根据之前的经验,通过水路输送和囤积了大量优质的铁矿石以及优良的煤炭,经过反复演练,终于制造出了合格的钢材,可以将原先的铜炮替代为铁炮了。 这其中还有一段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