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潘家园师傅
“郑先生,你把你们的身份证交给我,我等一下拿去复印,等确定你们身份了,照完相片流程就结束了。” 郑原把他们五个的身份证递过去,法务部的人在电脑里噼里啪啦敲打一阵,拉出五张身份核实单。 等他们确认完信息,公关小姐这才带着他们去公关部,正式拍护照和签证要用的照片。 一切流程结束后,几个人从摩天大厦出来,他带着同伴在酒店对付一夜,第二天一早,搭乘最近的班机回到燕都。 ………… 燕都城、京华胡同 一排白羽鸽子从樟树扑腾着翅膀,飞向胡同口更高的院墙屋脊,发出嘤嘤嗡嗡的朦胧哨音。 郑原走进胡同口,听到熟悉的声音,小时候的感觉又回来了。 他带着同伴转过胡同拐角,推开厚重大门,走进四合院大喊一句: “姥姥,我回来了!” 院里水池边蹲着一个老太太,他回头看见郑原跨进门槛,撂下菜篮子赶紧迎过去: “我家外孙子回来了,让姥娘好好看看你,我还想着你到年底才来看我呢!” 郑原把姥姥扶到门廊下的太师椅上,随手把带的东西放在桌子上: “那哪成啊,我这不是回来看你了吗,我还给你带的燕窝、西洋参、还有桃胶,吃这个最补身体了。” 老太太七老八十的岁数,听见外孙给她带了礼物,赶紧戴上老花镜,低头摩挲外孙子递过去的礼物,等看清是什么后,笑容立马凝固在脸上: “好……好……哎,我瞅着不对劲儿啊,这不是我让你妈给我带的补药吗,怎么就成你给我买的了!” 郑原面不改色打趣道: “看您说的,我妈给您买的,不就是我给你买的吧,我妈就我一儿子,她的东西不就是我东西!” 老太太捏了一下外孙子的脸蛋,撇了下嘴: “就数你这张嘴最贫,你这一次回来就别走了,在姥姥这儿住几天,让姥姥好好疼疼我家大外孙。” 郑原一听要住进胡同,连忙摇头: “那可不成,我这带着好几个朋友来燕都,可得带他们逛逛地地道道的燕京,让他们领略一下祖国心脏的大好风光。” 祖孙俩说到这儿,终于提到他身后的一大帮朋友,老太太抄着挑剔眼神儿扫视一圈: “这些都是你朋友啊,我瞅着不是本地人儿吧。” 郑原转身把后面的人拽到身前: “当然不是,胖子打小儿在咱家蹭饭,另外三个是我大学同学,元迦曼、格勒、贡布。” 老太太瞅着元迦曼,在郑原耳边悄悄嘀咕: “好好一个小姑娘,怎么穿得跟个跳大神儿的,你可甭蒙我,他们看着可不像是你大学同学。” 他搂着老太太的脖子: “这您可管不着,人家有自己的特色服装,想穿什么就穿啥。” 老太太十天半个月还不见大孙子一次,赶紧拽住他胳膊: “来都来了,至少吃了午饭再走吧。” “您不是不喜欢他们吗,我也就不带他们来烦您了。” 郑原作势要抽出胳膊,老太太赶紧又抓回来:“谁说我不喜欢了,姥姥可喜欢他们了。” “走,丫头,跟姥姥一块儿去菜市场买菜去!” 老太太拿起菜篮子,带着元迦曼一起走出院门! 郑原等姥姥走远了,仔细看着儿时生活的四合院,他还记得十岁以前,经常跟着父母来姥姥家吃饭,上了大学反而不常过去了。 这座四合院老有历史了,他听姥姥说过,这是她和姥爷在京华大学教书时单位分给他们的住的福利房。 眼前的四合院依旧宽敞,正房、东西厢房、后罩房、杂物房齐备,地面被翻新了青砖,院子中间留出空地搭起花架子,绿藤花草把二十平花草架全都爬满。 院子角落还沿着墙角砌出扇形花坛,栽了好几棵香樟和合欢,一派鸟语花香、藤蔓繁茂。 “走吧,进屋里坐坐,我姥姥买菜还好一会儿呢!” 郑原带贡布、格勒、胖子打开正屋的雕花门,里面是一整套仿古式的黄花梨木家具。 桌椅板凳、屏风字画、台灯冰箱、电话灯泡等年代老物件儿点缀在房间,古色古香的样式颇有年代气息。 “郑原,你mama那么有钱,为什么不给你姥姥住别墅。” 贡布走了一圈,盯着墙上挂的红漆照片框,里面密密麻麻全都是黑白照片。 胖子噗嗤一声笑出来: “我的贡布大兄嘚,您知道这套四合院在皇城根下卖多儿钱吗,至少按亿算,能买好几套大别野呢!” 郑原走到相框边,盯着自己小时候的一张黑白照展开回忆: “我妈是想给我姥姥在西山买一套,但她老人家念旧,说住不惯太先进的房子,这里都是几十年的邻居了,住着舒坦!” 他顿了顿又说道: “我自己的房子在西山野墅,等今天下午去完潘家园儿,我带你们住我那儿。” “你们正聊着呢,我和丫头买菜回来了,我现在就给你们做饭去。” 老太太给外孙做饭,腰不酸腿也不疼了,忙活了两个小时,一大桌子丰盛饭菜上桌. 胖子走到桌子上,看见那么多好吃的,馋得哈喇子都流出来了: “嚯~西红柿炒鸡蛋、尖椒炒rou丝、蒜苗炒腊肠、冬瓜丸子汤、葱爆羊rou、韭菜盒子、老母鸡汤、虾皮西葫芦,这都是我爱吃的,姥姥您对我可太好了。” “胖子,你甭跟姥姥贫嘴了,你打小儿什么不爱吃啊,赶紧给客人盛饭吧。” 老太太给他们添了一碗香米饭,坐在桌子上说道: “刚才我跟这丫头买菜的时候聊了几句,没想到你们那么照顾我家原儿,姥姥以茶代酒,我得先敬你们一杯。” 胖子赶紧端起酒杯: “姥姥,我们是小辈儿,怎么能让您给我们敬酒,要敬酒也是我们敬。” 郑原回过头在元迦曼的耳畔问道:“你给我姥姥灌了什么迷魂汤,她怎么跟换了个人似的!” 元迦曼躲在酒杯后面: “我就跟他说了,你去雪域找同学吃酒席的事儿,其他的都没告诉她。” “那就好!” 郑原给姥姥又倒了一杯茶: “姥姥,您还记得我关师傅吗,他现在还在潘家园儿没!” 老太太喝了一口茶点点头: “老关呐,他一直都在潘家园倒腾古玩儿呢,现在好像还搞什么鉴宝直播,你找他有事儿啊!” “是有一点事儿,不过您不用关心,我下午自己去找他就行了。” 郑原嘴里的“关师傅”,本名关岳河,是潘家园古董贩子,甭管是哪朝哪代的古董,只要经过他掌眼,一眼就能看出年代、质地、品质、真假。 郑原所说的古董五字真言“好、少、精、奇、绝”就是出自他的嘴。 行内人都说,关岳河看古董的本事,从关家祖父那一带就开始累积了,一直到他这一代开始发迹,成为潘家园古玩街人人都敬重的玩主儿。 他不知道,像姥姥、姥爷这样的考古系教授,为什么会认识关岳河这样的考古贩子! 在他看来,古董贩子和考古教授,虽然都能相看古董,但一般也不轻易同场,这可是真正的水火不容。 他一直都想问姥姥程家和关家的渊源,老太太只说是年轻时的旧相识。 他小时候趁着对古董感兴趣,还学过几天呢,现在自己手里有一个圆形吊坠,看着也有些年头了,刚好去看看! 郑原带着同伴驱车前往东三环南路,下了大桥就到了潘家园市场。 他带同伴走马观花逛完古旧市场,直奔关岳河的“阅河斋”。 “嚯~~,宝友,您这可不兴拿来喝酒,这是前朝的护裆铜!” 郑原刚转过一个街角,马上就听到关岳河京味儿十足的声音。 他此刻坐阅河斋门廊的太师椅上,旁边的小茶桌摆着一套紫砂茶壶。 关岳河拿着茶壶轻轻嘬一口茶水,左手高高举着自拍杆,看起来十分滑稽。 “关师傅,您现在都开始隔空鉴宝了。” 郑原走到他眼前,关岳河听到熟悉的声音,起身从太师椅上起来: “宝友们,我徒弟回来了,我先下线了,记得双击么么哒!” 关岳河放下自拍杆,关了手机,盯着郑原身后的几个人: “你怎么有空来我这儿,还带了三个高原人?今天想跟师傅唱哪儿出呢。” “关师傅,我是想请您帮个忙,走吧,顺德涮rou馆,我们边吃边说。” “得嘞,既然是我徒弟请客,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关岳河被郑原和朋友塞进车里,一下汽车,马上看到颇有特色的顺德涮rou馆。 他们师徒几人走近馆子,迎面而来出现几幅年代标兵画,红色标语把所有人的目光牢牢吸引,感觉一下子又回到昆峰镇。 “您几位,吃点什么,里边请。” 服务员看见郑原他们进来,一路小跑把他们领进包厢,从背后拿出菜单。 胖子夺过菜单就要点,郑原眼神示意,他不情不愿递给关岳河:“关师傅您今天是客人,应该是您先点。” 关岳河接过菜单上下浏览,用记号笔在菜单上勾勾画画,嘴里嘀咕道:“那……那我可就不客气了,牛羊rou锅子、烤羊腿、穿鸡胗、鸭肠、还有白菜、冬瓜……西瓜汁,就这些了!” 关岳河点完,服务员数了人数,后厨的服务员很快把两大扎荞麦茶端上来,铜锅子往中间一摆,荤素菜肴汤品排布满桌,众人吃得不亦乐乎。 酒足饭饱,饱嗝猛打,关老头揉着肚子,再没吃那么舒服过了,他拿牙线剔着牙嘟囔道:“吃饱喝足,你总得告诉我,到底想请你师父我办什么事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