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蹭家教
余向东首先找出数学课本,从高一上半年开始,全神贯注的看。 对于记忆比较扎实的内容,就挑出几种类型的习题做一下,如果做起来很顺畅,这块内容就算暂时过关。 因为高一的底子好,整个高一的课本一个多小时就翻完了,一点都没感觉到陌生。 从高二上半年开始,翻看的速度就慢下来,个别地方会琢磨好一会儿。 余向东清楚地记得,梦中的他,就凭借着初高中数学的底子,未来把游戏的数值玩出了花。 一个简单的抽卡游戏,从卡池的设计到核心卡的概率,核心卡多张的持续抽卡动力,狗粮体系的心理预期兜底,再到卡牌养成部分和游戏经济模式搭建。 一切就靠着他的初高中数学知识。 他感觉到对于数学,自己似乎有独特的天赋,能很轻松的将冰冷的数字建立出有血有rou的公式和模型,并结合游戏玩法很好的包装成道具销售出去,最终达成巨大的商业价值。 如果没记错,梦中他创业的第一个产品,花了五十万成本做出的卡牌手游,最终两年跑了五个多亿的流水。 要知道那个时候毛利率超过40%,他作为第二大股东,一个项目就打出了人生的翻身仗。 意识回到课桌前,余向东发现学习喜欢的学科,学起来完全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一点也不觉得累。 直到午夜十二点半,面条已经热了三次,余父余母趴在门缝看到余向东站了起来,才火急火燎的把面条端起来。 一大碗炝汤面条,上面卧了两个鸡蛋,余父筷子一递,“大儿子,保持这个状态,老爸相信你铁定考得上。” 余母有些懊恼:“要是东东早点用功,是不能考得更好,都怪咱俩给孩子耽误了。” 余父是个乐天派,怕儿子患得患失有心理压力,故意拉长了脸,“你这老婆子说那玩意干啥,人谁还不犯点错误?犯了再改改了再犯,千锤百炼么。只不过咱儿子犯的早点儿,这回咱奋起直追,那后劲儿老足了。” 余向东也被逗乐了:“我爸说的没错,咱们好事不怕晚,哪怕没上到最理想的学府,经过了这一年多的教训,未来咱们也走得稳走得扎实。” 大口吃了面条,余向东不知怎的,脑海中想起梦里的一个片段,那是他母亲去世以后,余父再也没那么乐天,象棋也不下了,单杠也不玩了,就一个人坐在公园的凳子上默默抽烟,一呆就是一整天。 干饭之后已经十二点五十了,余向东怕二老熬夜伤身体,尤其是她母亲一直心脏不好,赶紧催他们睡觉去了。 哄好了父母,余向东又翻起物理课本。 这门课是他第二喜欢的,仅次于数学。 他还记得在物理课上第一次接触牛顿定律,他第一次明白原来人的想像力可以这么大,竟可以窥探宇宙,解读时空。 物理的真理、规律、宏观,能极大的拉伸一个人的格局,深层拓展人的智慧。 学着学着,就在刚进入忘我状态时,他兜里200块钱买的二手砖头机震了下。 一边盯着书,一边掏出来斜了一眼,黑白屏幕上写着:“猜猜我是谁?” 余向东气死,大半夜一点多了搞这一出,闹鬼呢。 噼里啪啦在迟钝的按钮上一顿狂按,“你有病吧,不猜。” 另一边,躺在床上准备睡觉的高露正期待着短信,手机一震,赶忙打开查看。 结果看到余向东的回复后大骂:“你才有病呢,我是高露啊你这个混蛋。” 高露他有印象,张小帆初中是转学到余向东他们班的,转学之前和高露是同桌,俩人儿好得很。 转学后高露也总找张小帆一起玩,踏青逛街俩人都是一起。 恰好余向东和张小帆关系也不错,经常凑一起出去玩,久而久之他们也算熟悉了。 高中他们仨考上了一个学校,只不过高露是文科,余向东和张小帆都是理科。 既然是熟人,余向东就不能这么没礼貌了,又快速回了一条:“高露啊,找我啥事?”同时捎带手的把高露的手机号存了下。 那边高露眼睛一转:“听说你开始刻苦用功了?有没有兴趣周末来我家蹭家教?” “蹭家教?怎么个……蹭法”余向东有点蒙。 “对,我爸给我请了个金牌家教,据说带出过好多考上985的学生,全科目都能快速补习答疑,人家可是冰城工业大学的研究生,当初高考全省都是名列前茅的。” 聊到这余向东可就不困了啊,这样的家教他听说过,据说一小时起码上千块钱,他家可请不起,如果能白蹭,那对他突击功课肯定是有帮助的。 “真的?老高你咋突然这么讲究了,我记得初中踏青的时候买冰淇淋你从不掏钱啊?” 那边高露气得要死,这么个不解风情的狗东西,要不是看他长得帅,本小姐早就给他删掉了事。 “别说废话,来不来?来的话周六上午9点,来世纪名苑小区门口,我下去接你。” “那必须来,对了,需要喊上张小帆吗?”梦里那二十来年阅历也救不了余向东这个直男。 “要你管!自己准时来!睡了。” 这天晚上,高露睡得不错,而余向东撂下手机,废寝忘食的学到了三点多才睡。 只用了几秒就进入深度睡眠,睡到6点10分,余向东刺陵一下起来,三分钟洗漱完事儿,拿起他爸妈一大早上给他烙的糖饼和煮鸡蛋,边走边吃。 路上遇到相熟的邻居长辈,“东东啊,是不要高考了?” 余向东笑着回答:“还两个月,李叔我着急上学,先走了啊!” 跑过一条街,快到农贸市场,余向东大步朝着市场里把头的鱼摊儿走去,远远的和那个正在杀鱼的胖子喊道:“二熊,自行车骑了吗?” 二熊一抬头,发现是他最好的兄弟余向东,嘁哩喀喳将鱼收拾好套袋子给买鱼的阿姨,脱下手套大笑着朝余向东过去,“咋地?今儿个这么早,是网吧刚包完宿没睡呢?” “不是,还俩月高考了,我现在玩命复习呢,二熊,赶紧麻利儿的告诉我,自行车呢?”一边说余向东一边用眼睛撒嘛。 二熊后屁兜里掏出钥匙,“给你,骑多久啊?” “你再弄一辆吧,这台自行车先给我骑了,每天能省出20分钟复习时间。”余向东拿着钥匙也不客套,快速朝着自行车跑去,不一会儿就骑的没影了。 二熊就那么看着余向东的背影,他俩是最好的兄弟,以他对兄弟性格的了解,知道这次向东肯定是发狠了,心里替他高兴。 他从小不爱学习,初中没毕业就不念了,帮他老爸一起卖鱼经营鱼摊儿,寒暑假的时候余向东也老去他家的摊子帮忙。 家里是卖鱼的,身上总是带着腥味儿,余向东是当初为数不多不嫌弃他的同学,还总主动帮他补课。 虽然最后学业这条路他没走下去,但这个情,他记一辈子。 “真高兴我是真兴高啊,二八大杠骑着是不伤腰啊!”余向东双脚都快蹬出残影了,步行二十多分钟的路,骑车十分钟都没用上。 每天往返起码节约20分钟以上,能多刷不少道题了。 急火火的冲进学校,看到相熟的同学也顾不上打招呼,气儿还没喘匀乎就坐在位置上翻书了。 看到余向东今儿个比昨天来的还早,余光瞄着的张小帆嘴角一提,朗诵英语的声音都略大了些。 早自习之前,李颖也来巡视了两圈儿,余向东果然没让她失望,看来不是三分钟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