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可能我真的有点天赋
九径山在浅川市区之西,东临湘江,面积约8平方公里,古人赞誉其“碧嶂屏开,秀如琢珠”。唐宋以来,岳麓山即以林壑幽美,山幽涧深闻名。六朝罗汉松、唐宋银杏、明清松樟相当著名,爱晚亭、清风峡、蟒蛇洞、禹王碑等景观闻名遐迩,游客众多。 深处有一孤峰兀立,山壁陡峭,直插云霄。因其攀登难度大,又无甚美景,久而久之便没什么人,甚至驴友也打不起兴趣,这里便成为了整个浅川市唯一的“无人区”。 此刻张如一正在这座孤峰顶上,与一位白发老者畅谈。顶上不大的平地上修建了一套精致的庭院,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松树遮挡,阳光透过树林挥洒在地上,也别有一番意境。 张如一叹气道:“黄老,这里灵机稀薄,你的病情只会越拖越重,我还是坚持那句,回无量山吧。” 名叫黄老的白发老者呵呵笑道:“我都这把年纪了,对时间还有什么好留恋的?折腾了几百年,现在我只想好好休息,你不用再劝我了。” 黄老不欲在这个话题上多说,说道:“小一,你又收了个徒弟?” 张如一回答道:“是,他有一些特质,非常不错。” 黄老叹气道:“小一,我知道你所图甚大,比我这种老家伙强不少,但是这条路真的不好走啊,一个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张如一笑道:“总有人要走的,何况即使我失败了,也会给后继者希望,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嘛。” 黄老笑道:“我是帮不上你什么忙了,有时间可以把你的小徒弟带来我看看。” 听出了黄老话中送客的意思,张如一起身说道:“下次我过来的时候,会带着他一起来。黄老,我先告辞了。” 黄老摆摆手,张如一走出庭院,一个年轻人在外等候,见状急切的上前问道:“张叔,怎么样?” 张如一看着眼前名叫黄九渊的男子,摇头说道:“黄老的情况我只能延缓,没法根治,这时天道轮回,他也不愿回无量山,还是在这里好好养老吧。” 黄九渊说道:“辛苦张叔了,我们自会侍奉好老祖。” 张如一点点头,向山下走去,每一步迈的并不大,但三五步之后,就不见了身影。 黄九渊目光转向庭院,脸色阴晴不定,过了半晌,也转身走开。 此时如一中医馆内,李临已将《二十四卷玉疏集》第一卷的前四章--人体十二经络牢记于心,下一章便是奇经八脉,看着袁青青激动的神情,李临忍不住问道:“师姐,你跟张叔说涨工资,两颗是怎么回事?” 袁青青说道:“张叔没跟你说过这个吗?他没说的话我也不能说,你可以等他回来问他,好了好了,收回心神,继续背,师姐日后的幸福生活可全要靠你了。” 李临见状,只得拿起书本,彷佛回到了高中生涯,每天是背不完的课文,考不完的试。 奇经八脉交错循环于十二经络之间,因其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别道奇行”,故称“奇经”。除任、督二脉有自己的独立腧xue外,其他六条经脉的腧xue都寄附于十二正经与任、督脉之中。 纵然李临有着超强的记忆力,但是全部背下来也有点头昏脑胀。不过收获也是颇多,此刻,李临对人体十二正脉、奇经八脉、共365处xue道的认知也变得相当清晰。 李临凝神休息了片刻,对趴在一旁玩手机的袁青青说道:“师姐,第一卷的内容我已经背完了。” 袁青青抬起头,考了李临几个问题,果然对答如流没有差错,感叹道:“脑子很好使嘛,小临子。” 李临已经接受了“小临子”这个称呼,敷衍道:“都是师姐教的好,师姐辛苦了。”是哦,玩手机玩的好辛苦哦,李临腹诽道。 “师姐,你当初也背过这个吗?这个《玉疏集》一共二十四卷。。。你现在到哪一卷了?” 袁青青笑道:“我主要练的不是这个,只到第七卷,是为了跟我本家的相互印证而已。” “本家?师姐你家里也是中医吗?”李临疑惑道。 袁青青说道:“张叔没跟你说吗?他没说的话我也不能说,还是等他回来你问他吧。” 李临无语。 等到了五点钟,张如一回来了,看到瘫坐在一旁的袁青青依旧没个正型,李临正在专心的看着《二十四卷玉疏集》。 李临抬头看见张如一,连忙起身道:“张叔,辛苦了。”一旁的袁欣欣则抬头问道:“张叔,黄大爷那边还是老样子吧,他那种老顽固。。。”正欲说下去,看见张如一面无表情,顿时停了下来。 张如一转头看向李临,说道:“今天学习的可还顺利?” 李临回答道:“多亏了师姐的帮助,这一卷内容已经都记下了。”袁欣欣接嘴道:“张叔,小临子可机灵了。” 张如一愣了一下,说道:“全都记下了?那我考考你。”随后便问了几条经络及大xue的位置、功用等,李林皆对对答如流,没有纰漏。 张如一这才笑道:“没想到小临子还有这种过目不忘的本领,好,太好了。”或许是小临子叫着确实顺口,张如一已经跟着袁欣欣一起改了口。 李临暗想道,自己哪里过目不忘了?不过是记忆力强些,又肯下苦功,再加上自己从小总结的一套记忆方法,这才造成了“过目不忘”的假象,过往的职场经历中,每个人都会对李临的这项本领赞不绝口,李临此刻也不会在这种细节上纠结。 张如一沉吟了片刻,说道:“既然这样,咱们的计划也要稍微改一下,本来预计这周你才能把内容全部记下来,然后才开始下一步,既然今天已经完成了,那便提前一些吧。” 计划?啥计划?学习计划吗?正在李临胡思乱想的时候,张如一伸出右手搭在了李临的肩膀上,稍一用力,李临便感觉有一股热流,如同小耗子一般,从云门而入,直奔下丹田,经会阴,沿脊椎督脉通尾闾、夹脊和玉枕三关,到头顶泥丸,再由两耳颊分道而下,会至舌尖,与任脉接,仿佛跑了一圈,沿胸腹正中下丹田。 李临惊讶不已,正要发问,张如一开口道:“小临子,刚刚的感觉,便是内气的一次小周天,沿任督二脉循环,这个方法主要是练内劲,也可以理解为精气、生命能,使其不断壮大,直至打通任督和三关的径路,则气通、全身经络通畅,达到精满、气足、神旺,这也就是大家口中的三花聚顶了。” 张如一顿了顿,又说道:“所谓三花聚顶,便是指精、气、神达到最佳状态,汇聚至头顶百会xue,五气朝元,便是心、肝、脾、肺、肾,印度的瑜伽术中,却以上行气、下行气、中行气、左行气、右行气等叫做五气。名词不同,实际上都是共通的,这些内容,你在《二十四卷玉疏集》的第二卷之中自会看到,刚刚是让你体会人体自身精气及运转路线,不过那是我的精气,你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练自己的精气了。可有什么问题?” 李临花了不少功夫才理顺刚刚张如一讲的那些,问道:“张叔,这听着怎么像气功的门道?气功不是骗人的吗?我们不是中医馆吗?” 袁欣欣扑哧笑道:“小临子,一般的自称练气功者,确实都是骗子,忽悠忽悠平常老百姓还行,落在行家眼里,就是贻笑大方,遇见好事的,免不了出手整治一下。” 张如一说道:“欣欣说的没错,至于我刚刚说的是不是骗你的,你是个成熟有主见的人,自然可以分辨出来。” 看到张如一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纠结,李临虽然疑心较重,但也没再多问。 张如一见状,说道:“好了,今天就先到这里,小临子,你晚上回去可以试一下运行小周天,用观想法,《二十四卷玉疏集》的第二卷,第一次运行可能会有堵塞,不必强求,会伤身。欣欣,明天你有其他任务。” 李临想着这是要加班的节奏啊,但也没什么抱怨,毕竟今天白天也没做啥事儿。跟两人告别一声,就离开了中医馆。 晚上九点钟,浅川市玄华区,闹事街区的一处大排档,李临正在跟自己的两个好友吃的不亦乐乎。 左手边矮胖的名叫卫胜,对面瘦高的名叫石川,三人是大学舍友,毕业了又一起到浅川打拼。三人中属卫胜混的最好---人家有个有钱的爹,在浅川有家不大不小的公司,把卫胜叫过去当老板去培养的;石川的运气也不错,今年滚滚裁员大潮,倒没有波及到他。这么一看,最惨的还是李临。 卫胜撸了一口串,说道:“临子,你说的这个张如一,我听我爸跟别人谈起过,确实是有本事的,听说不少有钱人都跟张如一打过交道,你这次也算时来运转了。” 石川则眉头紧锁,说道:“但是这气功听着就像骗人的,真的没问题吗?不会是邪教吧,而且临子身上发生的这些事也太巧合了。。。” 卫胜则打了个嗝,不耐道:“大川你就是太多疑,临子还能被骗吗?如果哪天临子真被洗脑了,我把他绑回来,狠狠的教育他!” 跟二人吹水打屁的一阵,李临的心情也变得好了很多,看看时间已经接近十一点了,三人各自散去。 回到家中,李临洗漱完毕之后,看着桌上的《二十四卷玉疏集》--今天下班的时候张如一让带着的,翻到第二卷,上面的内容果然跟张如一下午讲的一样,按照其中的观想法所写:“安然入静,不思,不看,不听,不动,舌抵上鄂,口中津满随即缓慢咽下”,进行观想,假想自己有一股精气,顺任督二脉进行小周天循环。 李临只觉一股热流,如同白天一样,顺着经络游走,不同的是白天张如一的热流如同小老鼠大小,而自己“假想”的热流如同黄豆大小。 “这不是很顺畅吗?也没有什么堵塞啊?是张叔框我?还是我真的有点的天赋?” 运行完一个小周天之后,李临觉得精神奕奕,毫无困意,顿时热血来潮,照了照镜子,摆了几个自认为帅气的姿势,又狠狠的做了一会儿俯卧撑,仰卧起坐之类的,折腾到三四点钟,困意才涌上来,这才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