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你不懂江湖
瞬息间。 第一个判断:不能恋战。 第二个判断:向左和右突围容易被包抄,甚至被拖住,不是明智的选择。 第三个判断:游上溪和游夏溪所站的位置,很明显是和左右两边呈协防之势。 两人跟丁图海组合,又有向左右偷袭之意。 而丁海图所摆出的架势,是硬碰硬的节奏。 不戒狂僧是内外兼修,硬刚自己一招肯定死不了,顶多是受重伤。 这样不划算。 一个闪念,龙羽诚已有了主意。 他一跃而出是挥刀飞砍不戒狂僧。 丁图海一副从容的模样。 他要证明自己这身钢筋铁骨不是浪得虚名的。 曾经的他,十岁就父母双亡。 本以为进了一座寺庙当和尚就能解决温饱。 万万没想到,根本不是那么一会事。 方丈和首座这些地位高的人,不但吃香喝辣,还能拿着银子下山娶妻生子。 有关系和资历老的和尚能天天吃rou喝酒,还不用干什么活路。 而自己呢,扫地工、添油工、挑水工等等这些工作都要做,吃的却是残羹剩饭。 丁图海恨这些不劳而获的人,恨这些道貌岸然的和尚。 一个邪恶的种子深深地种在了丁图海心里。 他偷师学艺,做完繁重的工作,抽出时间日复一日的勤学苦练。 十五年过后,丁图海终于练成一身好本事。 他不感激任何人,他只感激自己。 因为,这都是自己熬出来的结果。 丁图海挑战了寺庙里的所有和尚,又一把火将寺庙烧得干干净净。 他行走江湖认识了刀疤三熊和边塞三残这些所谓志同道合之人。 让丁图海更加确信,暴力是可以解决一切的。 在他的心里,已没有善与恶,只有贵与贱和富与穷。 继而,丁图海在邪恶这条路上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在他的心里认为,一个龙羽诚算得了什么!自己在切磋中挡得住刀疤三熊的联合一击。 他自信也能挡得住龙羽诚的一刀。 我来了!龙羽诚!绝不相信你比边塞三残联合一击更具有威力。 我来了!龙羽诚! 论身高和块头,我当仁不让。 论一身横练功夫,我自信满满。 我要让你这只猎物乖乖的落入圈套,再瞬间死于刀枪之下。 眼见刀劈来,丁图海大吼一声,瞬间爆发一股力量,将脚下的地蹬踏得是裂如蛛网。 他圆睁怒目,嘴巴紧闭,平举狂魔月牙铲卯足了劲迎上。 丁图海看到了刀刃的锋芒,感觉到了刀劲的汹涌。 但他都不惧怕。 然而,龙羽诚那狡诈的一丝冷笑,仿佛像一根抹了油的鞭子抽在自己身上。 丁图海知道自己错了,但已来不及做出别的选择。 陇南双溪也知道错了,他俩咬牙切齿般的想去弥补漏洞。 刀疤三熊和边塞三残也知道错了,他们叫骂般追刺。 就在刀要落未落的一刹那,龙羽诚是影闪消失在不戒狂僧的眼前。 跟着,他从右边的空隙中是侧掠斜滑而过。 游夏溪攻出的一招虽只是差一尺的距离,但已是望洋兴叹。 游上溪攻出的一招,更是遥不可及。 龙羽诚侧掠时已是单手拿刀,斜滑而过的时候,左手已拿着仅剩的一把普通飞刀。 稳定心神,计算! 速度不变,拿捏中! 猛的一转身,打出一记回首镖。 距离太近,飞刀与空气磨擦的声音根本听不到。 速度太快,一眨眼的时间都不到。 转过身来的丁图海最基本的反应都没来得及做,就感觉喉咙一阵刺痛。 他张开嘴想喊,又一个字都喊不出。 他想迈步而出,又已力不从心。 血越流越多,感觉到呼吸的困难。 手和脚的不住颤抖,已知道死神降临。 帮帮我吧! 丁图海用一种奢求的眼神看着来到近前的这些朋友。 冷漠! 除了冷漠,就是无视。 对于刀疤三熊而言,眼前将死的这个人,只是合作伙伴。 在他们心里,朋友和兄弟只是个笑话。 刀疤三熊这种无情、无义、不讲道理的性格是从小养成的。 他们小的时候,生活在一个殷实的家庭。 父亲对他们溺爱有加。 他们要钱,想要多少父亲就给多少。 他们在外面偷了东西被人打,父亲带着一帮人去找回面子。 碰到打不过的,父亲就请名师教他们习武。 直到有一天,家里一贫如洗的时候。 他们就恨自己的父亲,恨他一点用都没有。 他们也恨自己的师父,恨师父拿走了他们的钱。 他们杀死了自己的父母,又杀死了自己的师父,再把罪责推在已不会开口的师父身上。 他们做得天衣无缝,因为父亲是被刀砍死的,他们脸上和额头上的伤也是因刀所賜。 他们杀死师父,只是为了救自己的父亲。 很快钱又花完了,刀疤三熊加入了响马的队伍。 在得到大当家的赏识后,刀疤三熊更是嗜杀成性。 队伍里的人惧怕他们,又愿意依附他们。 因为,刀疤三熊能带给他们更多的不义之财。 刀疤三熊并不满足于此。 论实力和能力,大当家一样都不行。 凭什么你指手画脚? 凭什么你拿得更多? 凭什么你高高在上? 一种贪婪的欲望在这三个人的心中产生。 刀疤三熊架空了大当家的一切。 大当家为了苟活,就只能像条狗一样跟着。 一条狗总是在眼前晃来晃去,看得就心烦。 一个满天星星的夜晚,刀疤三熊望着天空,对这个曾经提携过他们的大当家说:“你的好日子到头了。” 为什么呢? 大当家惊讶不已。 难道像条狗一样活着都不可以吗? 刀疤三熊没有回答他,也不愿再看这个人多一眼。 安静! 死一般的安静! 一种从心里深处产生的恐惧蔓延到大当家的全身。 他全身都在颤抖,全身都感觉冷,冷汗滴滴答答从额头渗出掉落在地上。 扑通一下,大当家跪地嘭嘭嘭磕头,他痛哭流涕苦苦哀求,只是为了能活着。 然而,他这种最基本的要求,换来的竟是一个两百斤重的大铁锤。 死一个丁图海不算什么。 边塞三残祖祖辈辈都是干响马的。 环境造就一个人。 家庭熏陶一个人。 父母的言行举止影响一个人。 小时候的边塞三残,听到的都是粗话、匪话和抢劫杀人的故事。 小时候的边塞三残,看到的都是一言不和就干架的场景。 所以,他们打心里认为,这一切都是很正常的事。 长大后的边塞三残,跟着父亲去抢劫杀人,杀的第一个人竟然没有害怕,反而是有一种喜悦。 没有人告诉他们这是伤天害理的事。 也没有人告诉他们这是犯法的事。 以至于他们知道以后,也就无所谓了。 他们也受到过侠义之士的惩戒,边塞三残的由来也正因如此。 但恶习已根深蒂固,边塞三残更认定拳头硬才是硬道理。 他们拜师学艺,出师以后,更变本加厉的干起原来的买卖。 死一个丁图海与我俩有什么关系。 陇南双溪不在乎。 两人曾经干过小偷,但偷术并不高明,经历过几次惨痛的教训后,他俩放弃了这门职业。 身上没点把式是很吃亏的。 陇南双溪拜了一个教把式的师父,学了几年出师。 他俩就替人做打手或护院,可这一点点薪资根本不够日常挥霍,他俩就去做押镖的镖师。 做镖师的薪资确实是多了,但付出的和得到的总感觉不成正比。 看着一箱箱的镖银,打心底里有一种据为己有的想法。 两人开始商量和谋划。 在一处荒山野岭,陇南双溪大开杀戒,抢走了所有的镖银。 有了大量的金银,游上溪和游夏溪吃喝嫖赌大肆挥霍。 不是从正途得来的财富,是不会懂得珍惜和节俭的。 这些金银很快被两人挥霍一空。 尝到了甜头的陇南双溪,义无反顾的干起了响马的买卖。 丁图海!你不懂江湖! 在江湖上混,要给自己保留一份隐私,对别人要多留一个心眼。 死就死了吧!不必依依不舍! 看着倒下的不戒狂僧,这些曾经称兄道弟的朋友只皱了皱眉。 然后……然后就没了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