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某有三局
书迷正在阅读:斗罗:见证之书与绝世唐门、乾心论道、重活:1982、蚊蝗、阴间游戏制作人、大城小尘、我的女友会开挂、那株叫做金银花的鸳鸯藤、穿越之张小喵、逃离蓝星
许守廉喝口茶说:“大汗,目前我们有三种局面。” “上局就是我们击退明朝的大军,根据我估算,明朝九边有四十几万大军。” 辛爱点点头:“咱们土默特部就是人少,部众四十万,披甲骑兵不到五万,这也是父汗打进去,守不住的原因。” 许守廉接着说:“击败明朝大军不现实,我们人太少,只要击退明朝大军,我们就赢了。” “不论明朝人还是蒙古人,人们都希望统治者是一个强硬派,如果统治者软弱,就会让人看不起。” “像把汉那吉这样的首领,虽然他的部众多,不过他太软弱。” “大汗带着土默特部还有永谢布部击退明朝,大汗就是天命所归的大汗。” “然后呢?”辛爱问。 “人要活出价值,部众也一样,土默特部要想活的有价值,就要狠狠对抗明朝。” “以前明朝不把咱们当狗看,骨头都不给咱们,老大汗劫虏一番,明朝的官员怕了,这才换来互市。” “要是没有老大汗,土默特部安能享有互市?” 辛爱点头,他认为许守廉说的很有道理。 “你说的对,如果不和明朝蛮子打,就算迁移到卫拉特人的地盘上,土默特部还有永谢布部这些首领也会不服我。” “只有打过,他们才会服本大汗。” “就是这样。”许守廉继续说:“击退明朝后,大汗可以继续索要岁赏,他们不敢不给。” “随后大汗要开始征讨土蛮。” “打土蛮,他可是蒙古大汗?” 许守廉笑着说:“他是老大汗的大汗,不是大汗您的大汗,土蛮被明朝打败,大汗你击退明朝,谁是天命所归?” 辛爱笑了,他问道:“我们怎么打?” “远交近攻,首先要联合科尔沁部、翁牛特部,这两个部落都不服土蛮,联合他们两个部落,土蛮必败无疑!!” 辛爱一拍大腿:“这个好!如果把土蛮打跑,本大汗就不止是西部三部的大汗,就是整个草原上的大汗。” 许守廉这时说道:“不过大汗年龄有些大了,我许守廉不是有意诅咒大汗,整合草原各部,大汗最少要用八年时间,到时大汗就是想复故元大都,也不可能实现。” “不过这上局最好的结果,就是大汗统一蒙古各部落,成为全蒙古大汗。” 辛爱点头:“能成为蒙古大汗,我就已经满足。” “中局就是让不他失礼还有把汉那吉做前锋,让他们两个和明朝大战一场,削弱把汉那吉还有不他失礼兵力,这样大汗实力最强。” “联合恰台吉、倚儿将逊、哥力各,这样咱们实力最强,就算和明朝打仗战败,咱们跑到卫拉特人的地盘上,咱们也能立于不败之地。” “怎么个不败之地法?”辛爱问。 “咱们实力最强,大汗让扯力克吞并把汉那吉的部众,把永谢布部拆分给你的两个弟弟。” “到时土默特部的部众没有损失,还能得到增强,咱们再吞并卫拉特人的地盘,把他们的部众吞并,到时大汗有部众百万,骑兵十万,向西可以继续吞并。” 辛爱点点头,这个结果也不算差,虽然日子过的清苦些,不过输了面子,赢了里子。 “明朝的文官不会支持明朝皇帝继续西征,他们特别害怕皇帝掌握兵权,这些官员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平时心不安,如果皇帝掌握兵权,就会无所顾忌,可以光明正大处置他们。” “特别是皇帝,他年轻,此时年富力强,喜欢开疆拓土,就像老大汗一样,他老人家年轻时没有部众,四处薅羊毛,四处征战,才打下这片基业,晚年不可避免,安于享乐。” 这句话说到辛爱心坎里,他不止一次说过打土蛮,都被俺答回绝,他们土默特部兵强马壮,打察哈尔部可以吞并,完全可以做蒙古大汗,为何要放任他们不管。 此时许守廉这么说,辛爱明白了,老父亲就是要留个名声,因为年龄大了,不想留下骂名,而且随着年龄大,也没有年轻时的野心。 此时辛爱也不小了,他开始考虑接班人,要是中局,他能做的就是吞并永谢布部、卫拉特人,以后再回到归化城,就交给扯力克去做。 等土默特部再回到归化城,实力要比现在强。 “许先生,下局呢?”辛爱开始对许守廉客气,刚才还叫守廉,现在改叫许先生。 “下局就是损兵折将,不他失礼还有把汉那吉部众损失严重,土默特部部众人少,只能去啃卫拉特人的骨头。” “不过这对大汗没影响,只要我们跑的快,明朝蛮子就追不上。” “这上、中、下三局都要迎敌,父汗呢?” 许守廉小声说:“老大汗要带兵出征,最好被明朝打死,只要老大汗在,大汗就接不了土默特部大汗,借明朝蛮子的手,送大汗上位,随后咱们打着为大汗报仇的旗号,再和明朝大战一场!” “这…!”辛爱故作生气:“他可是我的父汗!” 许守廉知道辛爱假装生气,这俺答太能活了,辛爱也是真着急,他是黄台吉爵位,类似明朝皇太子。 辛爱马上六十,他真快等不了了,要是俺答再能熬一些,容易把他送走。 草原上岂有六十年黄台吉乎? ……… 为了掩人耳目,张学颜和申时行他们在都察院左督御史赵锦府邸商议。 申时行直接把话题递给张学颜,他已表态张学颜以后就是东林党的魁首,而且张学颜坐在最上首的位置。 张学颜客气一下,申时行看着在坐众人说:“吾上了王世贞这鸟人的当,现在想想可笑,这鬼神之说怎么落在咱们这样文官身上。” “陈胜、吴广、韩山童这些造反的人才搞鬼神之说,当时太心急,思虑不周。” 其实申时行更后悔的就是潞王,当初他把宝压在潞王身上,现在看潞王不似仁君,比当今皇帝更暴戾乖张,他当皇帝还不如万历皇帝。 最起码万历皇帝讲究一个规则,潞王更不喜欢文官,而且脾气暴躁,听闻在宗人府经常和宗室打架。 连着输两次,把申时行搞的憔悴不堪。 这时张学颜捧一句:“汝默兄不要寒心,咱们这里你还是党魁。” 申时行摆摆手:“不不,在这里我是话事人,在圣上心里,我远不如你。” 张学颜提高警惕,他刚接触东林党,这里有兵部右侍郎吴兑,都察院右督御史赵锦,吏部右侍郎吴时来,礼部右侍郎余有丁等人,这些人以后都是储备的尚书和内阁大臣。 虽然东林党实力被削弱,但是!毕竟有申时行还有新加入的张学颜,现在实力仍然强劲。 余有丁站起来,他说道:“这里还是申先生是党魁,张先生是我们在外面的代表。” “干掉张四维、王囯光、郑洛他们,我们依旧还要推申先生。” 赵锦和吴兑也随声附和。 “内阁首辅要看圣上,这首辅接替又不是打牌,不能再来一局,现在我们要低调,不能出任何差错,不然再被圣上揪住,我们就要倒霉。” “我们这里子愚兄最得圣宠,张四维下去,王囯光年龄大了,他不太可能接替首辅,我们不能输给张四维,再输给杨巍。” 张学颜想了想,他递给申时行一杯茶:“汝默兄,天降大任与斯人也,圣上训斥兄,这说明圣上看重兄,这或许是历练您,要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世宗皇帝还骂徐文贞公是小人,最后不还是当内阁首辅,而且还是嘉靖年的内阁首辅。” “这是圣上让汝默兄以后接班,圣上虽然训斥兄,不过汝默兄还是大学士内阁辅臣,不然为什么继续让您在内阁,不要您回家?” “啊,对对对!”赵锦起身,张学颜这几句话说的舒坦,本来以为会输,现在重新燃起斗志。 “先举荐申先生,再举荐张先生,内阁首辅椅子一定要我们东林党人坐。” 张学颜内心有些看不上这些人,他说的是场面话,申时行结党营私明摆着,这些东林党人不信任他,还要推举申时行上位。 这内阁首辅可是靠推举的? 这个位子要圣上亲自定夺,其他人推举,肯定会惹祸。 谁推举就会被打上结党营私。 张学颜心想,要不是自己没有外援,他才不会找东林党这些蠢货,这些玩应格局太小。 …… 二月二十六。 马上就要举行春耕大典,万历皇帝重视农耕,今年春耕大典继续在大兴举行。 三月他要去宣府巡边。 “陛下,宣府、山西不太平,有些人对陛下不满,特别是山西的士绅和商人。” “你们听到了什么?”万历皇帝问季伯常, “有人要烧毁几个粮仓,阻止出征草原。” “臣怕有些人会对陛下不利。” “如果在大明各地都不安全,就没有安全的地方了。” “叫大同总兵李成梁、陕西总兵张臣、宁夏总兵麻贵到宣府镇见驾。” “还有山西巡抚王用汲、宣大总督张佳胤,朕要看看,谁敢谋反、叛乱。” 万历皇帝非要去宣府,季伯常还有陈矩没办法,只能说道:“陛下要去也可以,不过要安排一下。” 朱翊钧想了想,是应该安排下。 他把鱼饵抛出来。 “朱常溱学习如何?” “殿下学习很好。”张鲸回道。 “那么就封朱常溱为北平郡王,领宗人府宗正,这次西巡,由北平郡王朱常溱监囯。” “陛下!”季伯常想要劝阻。 万历皇帝知道季伯常要说什么,他大声呵斥:“闭嘴!” 他知道这会伤潞王的心,不过万历皇帝有他的考虑。 加封朱常溱为北平郡王,而且让他监囯,万历皇帝释放的信号就是培养朱常溱当继承人,人们会认为潞王和皇帝有矛盾了。 加封朱常溱为郡王,他要看看江西的益王朱翊鈏有什么反应,正德皇帝驾崩,嘉靖皇帝和朱厚烨有过竞争,当时朱厚烨二十四岁,他们都是宪宗的孙子,当时杨廷和选择年龄更小的嘉靖皇帝。 宗人府的权力不断增强,虽然他们没兵,到时推行司法独立地方上会有阻力。 万历皇帝把鱼饵抛出来,他想看看京里官员还有地方官员会不会支持益王。 地方官员给益王兵器、马匹,他们会不会联合益王搞清君侧的把戏。 让朱常溱监囯,这事肯定会发生,就像宁王造反一样,官员对武宗不满,就会煽动宁王造反。 万历皇帝推行的政策侵害士大夫还有官员利益,他们肯定会不满,这些人一定会煽动益王造反。 到时万历皇帝再重拳出击,先灭益王,再灭江西地方官,随后犁一遍江西士绅。 你们都谋反了,就别怪我万历皇帝心狠手辣! 只要把益王灭了,宗人府的势力就会被削弱,管理不好藩王,就是宗人府责任,这也是万历皇帝敲打宗人府和宗室。 同时削弱潞王的支持,万历皇帝没有子嗣,有些人会下注到潞王,原本要下注的人,朱常溱监囯后,他们就要观望。 只有这样,万历皇帝才没有威胁。 “朱常溱监囯,潞王、郑王、内阁辅佐。” “是!” 张鲸感觉到恐惧,朱常溱这个孩子很聪明,这么小就要被陛下当工具,他此刻感觉权力太可怕。 内心对主子爷,又敬又怕,以后做事要更加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