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口言百官
书迷正在阅读:斗罗:见证之书与绝世唐门、乾心论道、重活:1982、蚊蝗、阴间游戏制作人、大城小尘、我的女友会开挂、那株叫做金银花的鸳鸯藤、穿越之张小喵、逃离蓝星
午门也叫朱雀门,这是皇极殿的南门,午门外就是皇宫外,此时上百名官员,手中捧着奏疏,要面呈当今万历皇帝朱翊钧。 司礼监太监张宏,带着大汉将军把这些官员围住,不让他们闹事。 张宏大声询问:“你们要干什么?!是要谋反吗?!” 这句话很重,户部主事李三才,手捧着奏疏,脸上的神情异常坚定。 “我大明,没有谋反的官员,只有直言敢谏的官员,我们要把奏疏直呈当今圣天子。” 张宏回他们:“上奏疏有上奏疏的路,官员上奏疏,可以先交通政使司,再由通政使司交给内阁票拟。” “你们不懂这些规矩吗?” 许州判官魏允贞拿着奏疏说:“我们弹劾的就是通政使司的堂官,还有内阁大臣!” “我们的奏疏,不能交给他们!” 吏部考功郎中赵南星,把奏疏举过头顶:“请公公把我们的奏疏,直呈圣上,请圣上定夺!” 众官员高声呼喊:“请圣上纳谏!” “请圣上纳谏!” 此时躲在午门后的内阁三位大臣,还有司礼监掌印太监张诚。 “张阁老,还是您出去吧,把这些人劝回去,这要是惊驾,咱们都担待不起。” 张居正看了一眼申时行,他感觉这些人就是东林党在闹事,还有张四维,赵南星、李三才、魏允贞这些人都是北人,也有可能是张四维指使的。 “汝默,,你先出去,劝一劝他们,圣上在宫里,这事闹大不好收场。” 申时行叹口气,又要他出去和稀泥,科举又不是他儿子中状元,也不是他把持朝政。 “好吧,我尽力而为。” 午门侧面的小门打开,申时行从里面出来,他是代表内阁和这些官员谈话的。 张居正在午门内目漏凶光,他想到几年前打邹元标几人,但是邹元标、伍惟忠等人,因反对他张居正夺情,这些人联合起来抨击他。 当时把伍惟忠打死,把邹元标打残,贬斥到贵州。 “张公公,张鲸呢?” “张鲸在皇爷身边。” 张居正叹口气,要是冯保在就好了,调三百东厂太监,狠狠打这些官员一顿,让他们不敢再抨击自己。 可惜! 冯保已经走了,他在宫内没有支援。 “张公公,这些官员闹事,会冲到圣驾,请张鲸派三百东厂公公,教训这些官员,他们也就不敢闹事了。” 张诚对张居正无感,认为他太飞扬跋扈,长子、三子中进士,张府宴请官员,这张居正居然说出:“ 吾非相,乃摄也!”这样的话,也太不知天高地厚。 “这些都是我大明的官员,怎可动私刑。” 张诚不给张居正面子,直接驳斥他。 听到这句话,张居正异常想念冯保,要是冯保在,肯定会支持他。 “囯家之事,不可没有规矩。” 申时行说这句话时,他身边已站着吏部尚书王国光、礼部尚书徐学谟、都察院左督御史徐炌。 “我代表内阁,劝一劝你们,这个时候,不要在这里闹。” “有事可以把奏疏呈递到通政使司,你们的奏疏,圣上会看到的。” “申阁老!”李三才问:“你们内阁,就是这次科举最大获益人,你是今科的主考官,张阁老的三子中状元,长子中进士,张四维的儿子也中进士。” “这件事,你怎么解释?” “我敢保证,大明科举取士最公,绝对没有任人唯亲,也不存在暗箱cao作。” “听到城里江湖术士的谣言,你们读的圣贤书呢?”申时行质问着这些官员。 赵南星向前迈一步,挺直腰板,无所畏惧说:“圣上把大明江山交给你们内阁管,北边抵御鞑靼不利,南边不是水灾就是旱灾,到处都是流民,今年山西大旱,圣上早就让你们处理,你们无所动作,现在山西已经饿死人!” “今科取士,你们公器私用,大明科举两百年的公平,就毁在你们内阁手中!!!” 户部尚书张学颜指着赵南星说:“不要夸大其词,山西没有饿死人,户部已经把粮食运到山西,大明江山这么大,那一年没有水灾和旱灾!” “自从张居正窃取权柄,吏、兵二部升迁、授职须先报告他,所以任用的都是与张居正有私交的人。” “我许州判官魏允贞虽为闲职,就是要直奏圣上,请圣上问一问张居正,还有兵、吏两部的堂官,到底要干什么。” “自从与俺答互市以后,边备松弛,三军的月饷,克扣一半以充市场赏赐,又克扣另一半给达官要人,士兵没有隔夜的粮食,士兵们还不如百姓,怎么能指望他们打仗,怎么能抵御边寇!” “大明的江山,就是这样一点一点毁掉。” “自从张居正当首辅后,辽东的战功,更是到了令人惊异的程度,军队的声誉日益振奋,而人口天天比过去有所减少,这是被辽东外的土蛮抢走,还是辽东军士在杀良冒功!” “你们内阁,兵部、户部、都察院,到底查了没有,这些可都是我大明的百姓。” “今天,必须给我们明确答复,不然我们不会走!” 张居正站在午门内,被气的浑身发抖,这个魏允贞也太愣头青,也敢向军队开炮。 此时万历皇帝朱翊钧走到皇极殿,身旁的张鲸说:“主子爷,干脆把张居正拿下。” “今天这些人向他发难,也是他往日嚣张跋扈,甚至前几日,在府里说出:吾非相,乃摄也!这样大逆不道的话。” “干什么?”朱翊钧冷哼一声:“落井下石吗?” “朕可以不做明君,但是不能做小人。” “这些人也不全是冲着张居正来的,也有冲着朕来的。”https:// 季伯常带着宫内的锦衣卫赶过来,护在朱翊钧周围。 “你要做什么?” 季伯常回到:“护在皇爷身边,午门外上百名官员。” “他们是大明的官员,不是草原上的贼寇。” “带着几个人跟着朕出去。” 到了午门,看到张居正、张四维、张诚、还有陈矩。 “拜见圣上。” “叩见皇爷。” 朱翊钧一摆手:“行了,跟着朕出去。” 他万历皇帝现在不能让张居正倒下,此时他在还能平衡东林党的势力,他要倒下,东林党的对手只有晋党,朱翊钧推测晋党不是东林党对手,张四维很快就会被搞下去。 小四大喊一声:“圣上驾到!” 小太监们也跟着喊:“圣上驾到!!” “圣上驾到!!” 午门的正门,缓缓打开,当中就是身穿紫色龙袍的万历皇帝,旁边是内阁首辅张居正,还有次辅张四维。 众人瞬间安静下来,申时行带头跪下来,就连旁边的张居正也跪了下来:“叩见圣上!” “叩见圣上,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行了。”朱翊钧一挥手:“都起来吧。” “你们想见朕,那么朕呢?就出来让你们见,这样有什么话,可以和朕说,朕也想听一听你们说。” “这马上到午时,朕知道你们没吃饭,已经命光禄寺煮绿豆粥,还有糕点、小咸菜,你们边吃边说,朕就在这里听你们说。” “来啊。” 张鲸答应一声:“在!” “拿一些垫子,他们站久了,一定很累,这石板路有些凉,让他们坐下。” “是!” 朱翊钧没有坐椅子,而是拿着一个垫子,就这么坐在午门外。 众人不知如何是好,张居正他们就这样站着。 “你们有什么条陈建议,可以写奏疏,呈递到通政使司,像今天这样不守规矩,朕不赞同。” 众人面面相觑,圣上说的很有道理。 朱翊钧站起来,他们也跟着站起来,他摆了摆手:“你们坐,朕在宫里坐久了,你们难道也坐久了?” “朕知道你们累,你们坐着,朕站着,听朕说一说。” 众人只好再次坐下。 “内阁、六部、还有都察院以及各地总督、巡抚劝谏朕,不要南巡,所谓天威不可测,皇帝要保持神秘。” “朕不想以术治囯,而是道,这道,就是正大光明的道。” “到地方看看百姓,也让百姓看看朕。” “朕这次南巡,主要是祭祀孝陵,我大明以孝治国,作为当今的皇帝,怎么能不以身作则?” “朕希望你们知道,朕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大明的皇帝,作为人,朕有自己的祖先,有自己的父母,有自己的爷爷、奶奶。” “太祖不止是大明的开囯皇帝,也是朕的先祖。” “寻常百姓家,还要祭祀自己的先祖,朕身为一囯之君,不亲祭自己的先祖,这就是不孝,朕要是不孝,怎么有资格当大明的皇帝,怎么有资格做百官的君。” 李三才点点头,他看向旁边的赵南星。 “圣上说的有道理。” “圣上所言甚是。” “朕知道你们担忧朕的安慰,恐有闪失,很多人指不定做出什么事。” 朱翊钧说:“将士上战场,以命相搏斗,难道就因为南巡有危险,朕就不去了吗?” “大明的皇帝,如果是贪生怕死之人,怎么为天下的将士做表率。” “朕希望你们懂这个道理,朕已经安排好,由潞王监国,仁圣皇太后辅之,还有内阁的三位大臣,六部尚书,都察院的御史。” “有人会说,南巡花银子,大明国库空虚,朕南巡消耗囯力,朕这次南巡,不花囯库一文银子,也不许各地总督、巡抚迎接,更不许各地惊扰百姓,如果各地总督、巡抚因为朕南巡惊扰百姓。” “在这里,朕向你们保证,决不轻饶!!” 魏允贞站起来说:“臣不反对圣上南巡,圣上所言甚是,祭祀太祖孝陵,这是圣上以孝治国。” “臣虽为许州判官闲职,但是不耻张居正所为,今科取士,他三子张懋修高中状元,长子中张敬修,十年寒窗苦读,张居正这样做,科举还有什么公平可言,怎么向天下的读书人交代。” 张居正看着魏允贞,此时此刻,恨不得把他扒皮。 万历皇帝走到魏允贞旁边,他看着众人说。 “阳明公有言:知行合一。” “这知行合一就是知道,要做到,而不是空口白牙,就像赵括一样纸上谈兵。” “我大明是包容的,也是自由的,历朝历代未有我大明包容。” “朕想对你们说,凡事要实事求是。” “夸夸其谈,朕极不赞成,也很反感这类人。” “你魏允贞是否自命不凡,认为自己有能力?” 魏允贞挺直腰杆说:“回圣上,如果圣上交给下臣一个县,臣能管理好一个县。” “吏部尚书来了吗?” 王囯光站起来:“回圣上,吏部尚书王囯光在。” “朕不可越级任用用,凡事要守规矩,朕也一样,大明任用官员要廷推和铨选。” “朕的意见,内阁、六部、都察院、各卿可听可不听,朕只是建议,朕的建议,山西大同府旱灾严重,他魏允贞自命不凡,认为自己有能力,那么就任命他为从五品大同知府,让他管理大同府三年。” “管理的好,吏部加功记录在案,管理的一塌糊涂,都察院要弹劾他欺君之罪,各位阁老,还有各位尚书,你们意下如何?” 张居正没有说话,就算默认这事,魏允贞得罪张居正,他在朝里也不好混,张居正不见魏允贞,也眼不见心不烦。 见张居正没有反对,吏部尚书王囯光说:“臣吏部尚书王囯光领旨。” 万历皇帝指着他说:“不是领旨,朕只是建议,朕的建议你们可以遵守,也可以不遵守,朕不会治你抗旨之罪。” “是!”王囯光点头答应。 “朕的意思,你们都明白了,不是说,而是做,如果今科主考官申时行,还有内阁张居正、张四维有徇私舞弊,你们可以去查,都察院也可以去查。” “如果证据确凿,朕向你们保证,绝不包庇他们,按照《大明律》治他们的罪!” “如果你们一派胡言,子虚乌有,诬陷内阁大臣,还有六部尚书。” “张先生,还有王尚书,你们可以呈递奏疏到都察院,刑部去调查这些诬告你们的人,如果证据确凿,朕同样按照《大明律》治他们的罪。” “是!” “是!” 张居正叹口气,他知道自己过关了。 “朕今天要说的是,今科取士,犯错最大的就是朕,今天朕在这里,向大明所有官员,向天下的读书人,还有天下百姓。” “朕诚恳的认错。” “圣上!”李三才哭出来:“圣上没有错,这些错都是张居正和申时行的错。” 万历皇帝摆摆手:“朕错了!就是错了!不能不认!” “首先内阁是朕任命的,今科主考官也是朕任命的,造成如今不好的影响,错全部在朕一人!” “大明如有大错,最大的责任人就是朕,这就是权力越大,责任越大,这样的错,朕抵赖不掉。” “所以!今天,朕向你们认错,向天下读书人认错,同样向大明百姓认错。” 张居正他们站在旁边,有些羞愧难当。 此时听到万历皇帝的话。 “以后科举取士,特别是会试、殿试,朝中、各地总督、巡抚、布政使,现任三品以上官员的直属亲族子弟,不准参加会试、殿试。” “内阁、六部、都察院、六科、各卿要举庭议拿出一个可行的办法。” “要做到科举的公正,今科取士,两位内阁大臣家,三位公子中进士,甚至还中状元,影响很不好。” “以后要注意这方面的影响。” “朕只是建议,你们庭议拿出一个办法,尽快公示,给他们一个交代,给天下读书人,还有大明百姓一个交代!” “遵旨!” “遵旨!” 众人齐声答应。 万历皇帝问:“还有什么事,今天可以都说出来。” “张鲸。” “在!” “给他们盛粥,拿糕点、咸菜,皇帝不差饿兵,让他们吃好,喝好,今天咱们慢慢聊,事一件一件办。” 万历皇帝和他们吃的一样,他就坐在地上喝,一视同仁。 他的所作所为,历朝历代皇帝,也不曾做过。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朕就是影帝更新,第十二章口言百官免费阅读。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