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一山不容二猪
苏阳也记不清昨晚喝到几时散的,只是隐约记得赵二是被曹江、曹海兄弟抬走的。 因为这两兄弟从不饮酒,赵二一心想劝二人下水,结果被马三抓住,一直喝个不停,最后两人都醉得不省人事。 至于老胡,苏阳隐约记得,他嘴里一直念叨,什么夫人,你下手轻点,明日我还得见人呢…… 苏阳着实想不出这些话的意思,难不成这老胡家里养了个母老虎?! 这厮经常被她夫人家暴? 最后也记不得这厮怎么走的了,只有找个机会诈他一下。 总之昨晚很多事苏阳都不记得了,就连他自己怎么躺回床上的也不记得了。 起身开门走到院子里,竟发现角落里新增了几株薄荷。 原来茉莉花的花圃里杂草也明显少了。 嗅着淡淡的茉莉花香,苏阳撑了个大大的懒腰。 太阳早已出来了。 天空湛蓝如洗,浮云边染上了光晕。 苏阳不想吃衙门的馒头,准备出门去吃碗豆腐脑。 正准备去叫卫长蛮起床,却见卫长蛮正从院门口走进来。 “大人,你醒了?”见苏阳站在自己房门前,卫长蛮当先开口。 “你去哪了?”苏阳问。 “去城北校场看了看,我让人选了一块地准备cao练招募的新人。” “好!”苏阳对此十分满意,可很快便在卫长蛮脸上看出愁容:“你是不是有事?” 卫长蛮应了一声:“大人,本来这话不该我说的,可我还是忍不住想问。” “嗯?有什么便说。” 这卫长蛮平日里都十分肃穆,加之这身体型,苏阳不可能把他当作老胡那般随意玩笑。 “大人,这金翠娘乃是前教瑜之女,知书达礼,长得又如此漂亮,你怎么就不愿意娶她呢?” 见大人不说话,卫长蛮再次开口:“大人可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好吧!这个事不说清楚,看来很多人都有疑问。 只听苏阳道:“她才十七岁啊,她还是个孩子。” 卫长蛮:“……” 两人沉默片刻,卫长蛮道:“大人怎么会有此意?想我夫人嫁于我那年,也不过十六岁。” “不一样,不一样的。”苏阳摆摆手,“反正说了你也不懂,总之这件事不要再提了。正好你回来了,有件事我要你去办。” “大人请说。” “那晚刺杀我的人,脖子上有一道红色的纹路。不知道是胎记还是纹身。”苏阳压低声音嘱咐道,“这件事我要你亲自去查,记住,一定要秘密进行。” 卫长蛮猛地惊醒,道:“大人让我张贴的通缉犯画像,是故意为之的?” 苏阳点点头:“只有这样才会让贼人放松警惕。所以我说这件事你一定要秘密进行,不要打草惊蛇。” 卫长蛮一拱手:“大人放心,我知道怎么做。” 说真的,苏阳有时真看不透这卫长蛮,他人很聪明,武艺高强,即便是赴会黄四郎,竟也没有一点不适,完全像是见个大世面的人。 可苏阳想不通,他怎么就会是个猎户。 猎户不都生活在深山老林么?哪里见过什么世面? 可卫长蛮,这气势,这武艺,还有这随机应变的能力,都让苏阳不为不解。 尤其是卫长蛮还会识字,这个时代能识字的可不多。 可一个猎户会识字,这正常吗? 看来得想个法子与他深聊一番才行。 关键这卫长蛮从不饮酒,看来走这条路不现实了。 “对了,昨晚是谁扶我上床的?”苏阳突然想到这个问题, 卫长蛮道:“是我,我看大人醉得不省人事,便先扶了大人上床歇息。” 苏阳点点头:“嗯。胡县丞他们都没事吧!” “胡县丞喝酒没事,就是不知道回家后有没有事。”卫长蛮说完,神情显然有些异样。 苏阳大致听懂了他的意思,淡淡一笑,突然想到什么,神情立刻肃穆了:“哪我这身衣服也是你换的。” 卫长蛮摇摇头:“我送了大人回访歇息,随后就将胡县丞送回了府中,至于大人的衣服是谁换的我便不知了,因为等我回来时,大人已经换完衣服,洗漱好,都睡着了。” “???” 瓦特!苏阳突然想到了一个人。 “不会吧?” 苏阳脸都有些红润了。 …… …… 午后。 苏阳躺在丹桂树下躺椅上,一脸生无可恋的表情。 该不会真是金翠娘吧? 那这下可麻烦了! 想到这里,心中不免燥热起来,手中折扇摇得哗哗作响。 这转眼就是五月了,天气也渐渐热了起来。 中午吃饭时,听金翠娘提及,金老头领着村里人种下了一季大豆,到了今年秋天,总算还会有些收成。 这倒算是一件开心事。 可整个吃饭间隙,苏阳似乎发现金翠娘看自己的眼神变了。 苏阳只得草草吃了几口,赶紧闪了。 想到这些,苏阳更觉心中燥热。 现在可真想来一听冰镇可乐,一口气灌下,嗝,舒服的打个嗝,别提多畅快了。 可是…… 还是喝茶吧! 正饮了一口,老胡一手捂住左脸慢慢走了进来。 苏阳就那样盯着他,直到他在苏阳右手边坐下,这才很不自然的把手放下,用半边肥胖的右脸对着苏阳。 “老胡,你怎么了?牙疼啊?”苏阳已经猜到了什么,不打算给他面子。 “不,不是。”老胡尴尬一笑,“昨晚贪杯,回家撞门框上了。” “噢,我瞧瞧。”说着,苏阳就要起身探个究竟。 可老胡哪里肯从,连忙又转向一边:“多谢大人关心,卑职已无大碍。” 这胡憨憨,家里一定养了只母老虎。 罢了!男人嘛! 总得有些尊严。 “你都这样了,怎么还来衙门,我放你一天假,回去休息吧!” “不了不了,还是衙门待着舒服。” 老胡似乎是下意识说出,可很快便意识到这话不对劲,连忙又补充道:“主要还是因为有公务要忙。大人,杨家米铺大掌柜递了一封讼状,要状告黄四郎欺压他家小娘子。” 苏阳听闻,顿时有些头大。 这事情是一件接一件啊! 眼下刚和黄家相安无事,对方为示友好,还送了五百石粮食。 这转眼就撕破脸,怕是不合适吧? 再说了,眼下黄家还不能倒台。 这件事苏阳认真想过,黄家作为青山县第一豪族,多少钱庄,生意都是黄府的人在打理,一旦黄天霸崩盘,这些平衡立刻就会崩盘。 到那时,青山县只怕立时就乱了。 “大人,你说这事该怎么办?”老胡抬手又摸了摸左脸颊,眉头旋即一皱,“咱们因为沈保的事已经开罪了黄家,这紧跟着又受理杨掌柜的案子,只怕真会把黄家逼急了。” 是啊!现在县衙的势力虽已渐渐凸显,可黄家的势力不容小觑。 想了想,苏阳觉得现在应该先缓一缓杨大掌柜的案子。 “我记得你以前好像说过,这杨大掌柜,就曾写过讼状状告黄四郎,可后来都被压下来了。这如今他怎么又重提此事?” 老胡也颇为不解:“或许是他认为大人能够帮他主持公道吧?” “我觉得不是。”苏阳想了想,“你说这件事会不会是受了谁的指示?” “大人可是怀疑刘家怂恿的?” 苏阳道:“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大人这样说,我倒想起一件事。”老胡一脸沉思状,“这次审理沈保,我看堂下就来了不少商户,好多就是刘家下面的各大掌柜,杨掌柜也来了,说不定就是刘福山让他来的。” “等等……你说杨掌柜就是刘家的人?” “咦!这事我没说过吗?”老胡挠挠头,可当他看到大人的眼神,就知道答案了,“看来是我弄岔了。这青山县啊,黄家主要是经营钱庄、棉布等生意,当然也会涉及粮油。不过,粮米一类还是主要是刘家的生意。” “看来这是一山不容二猪啊!不过刘家也着实太急了些。”苏阳不再犹豫,“你这样,你亲自去一趟刘家,就说我说的,杨大掌柜这个案子,我会受理,不过不是现在。” 老胡有些为难道:“大人,我这样去只怕是不合适吧?” “有什么不合适,你不是被门框撞的吗?”苏阳yinyin一笑,“难不成你是因为……” “大人不用说了。”老胡倏地站了起来,慨然道:“为大人分忧,是卑职分内之事。卑职这就去。” 说罢,一溜烟小跑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