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就唯独你家给整了个围墙
一个‘返回’指令,张金海回到现代公元1985年。 晚上搞了一个通宵。 虽然说人现在比较年轻。 但是还是要把身体保养好。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是前世总结出来的。 没有一副良好的身体,有啥都没有用。 张金海回到还是茅草屋的家,躺在床上睡了过去。 …… 一道声音传来:“太阳都晒到沟子啰。 金海,还不起床? 昨天晚上偷牛去了吗?” 迷迷糊糊的爬了起来,张金海就准备出门了。 张父问道:“慌啥子慌。 你不是说昨天晚上施工队要来修房子的吗?” 张金海笑道:“来了啊,你没有看到围墙都修起来了吗?” 张父有点心疼钱:“农村的房子,修啥子围墙嘛。 那不仅仅浪费钱。 还挡到我以后晒谷子。” 张金海心想要是不修个围墙挡到起的话。 今天早上起来看到小青瓦房都已经修好了,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这真的是,太先进,不便展示啊。 张金海步行来到张金山的砖瓦厂:“二哥。 老汉儿已经启动了我们家修小青瓦房的事情。 需要运点青砖和小青瓦回去。” 张金山笑道:“好的,我马上就安排。 自家修房子,这些主要材料肯定是要优先管够的了。” 雷厉风行的张金山立即就按照张金海提出的砖、瓦数量进行了运输安排。 还顺便找了一个小包工头给张金海让他安排。 张金山近期生意好得不得了。 每个月都能够赚个几千块钱。 这在那个年代要算是赚大钱了。 张金海提醒张金山农村的发展就在这两年。 很快就要见底了。 需要尽快往县城发展。 让他提前打听哪里的地价便宜,尽量多的去圈地。 比如多修几个砖瓦厂之类的,都可以。 张金海与张金山对接完修房用的砖瓦事宜后,回到农村家里。 就被一帮村民围到问:“金海,听你的老汉儿说的。 是你喊人在宅基地周围修的围墙。 整的又高又大的。 带我们去看看,你究竟在搞啥子名堂。” 张金海面带微笑道:“修个房子有啥子看头嘛。 哪家修房子不是修嘛。” 村民:“对啊。 就唯独你家给整了个围墙。 所以我们才想要去看哈稀奇噻。” 知道这一天迟早要来的。 迟来不如早来。 尤其是要在自己在的时候才更方便应对。 张金海顺水推舟道:“看就看。 不过必须要遵守我的工地上的规矩哈。” “要得。 要得。” “我们就是想看看你的工地有好大个规矩呢。” 一行人来到张家新的宅基地围墙的大门处。 张金海在墙上取下一个又一个的红色安全帽样的帽子。 递给每一个想要参观张家工地的人:“ 为了安全起见。 请大家像我这样把安全帽戴好。 所有没戴帽子的人都不允许进入工地。” 等大家戴好红色安全帽后,张金海带领大家进入工地现场。 张金海边走边介绍:“这里正在破除石方。 这里砌堡坎的石方材料来源,就是刚才破除的石方。 这里是在挖土方,正好,以后就用来堆在护坡上。 这样的话护坡就可以种点瓜果蔬菜类的。” 众人边听边看,边点头表示认可。 张金海在心里是偷偷的乐开了花。 事实上现在大家根本就没有进入真正的施工现场。 给大家戴上的头盔,事实上就是一套虚拟设备。 让大家能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种高科技产品,对于公元1985年这里的村民来说,从来就没有听说过。 所以就这样被张金海给顺利蒙混过关。 接待完这帮村民后,金山砖瓦厂的材料已经陆续送到了。 张金海给包工头交待好修建猪圈房的整体要求和注意事项。 并强调不允许任何工人不戴安全帽就进入旁边的住房修建工地。 否则一分钱都不要想拿到。 小包工头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对旁边的工地没有什么兴趣。 自然是轻松就答应了。 张金城的饲料厂生意保持着四平八稳的发展状态。 张金海建议三哥要把饲料厂的产品范围拓展开来。 比如生产一些喂鱼的饲料、喂鸡的饲料、喂鸭的饲料等。 必须要把这些品种开发出来。 张金城口头上答应了。 但是实现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 毕竟一个初中都没有毕业的人,还要去搞这些研究。 确实是要求高了一点。 张金海又给出一些对应的解决措施。 比如说:去农业大学请教教授,去农业大学招聘一些大学生。 再不行,找一些实习生了,也能够套一些有用的实用技术出来。 这些事情对张金城来说,还是太困难了。 根本就张不开那口。 而且农业大学的校门朝哪里开的都不知道。 张金海一想,张金城说的也对。 确实是机缘还没有到。 只得暂时作罢。 以后再想办法解决。 毕竟现在的张金林、张金山、张金城三兄弟都是普通人。 他们之所以比前世发展的好了一些。 多是依赖着自己及时提供的有效信息。 并不是他们比上世又厉害了多少。 每个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还是要慢慢来的。 要让他们真正的领会了、体会了,才有可能产生本质的变化。 星期日下午,上学的日子又到了。 张金海离开家来到偏僻的位置后,一个默念穿上透明钢甲,启动它的奔跑模式。 几分钟后就来到县城外的青衣江边偏僻处。 停下来收好透明钢甲。 乘坐人工渡船的过江。 张金海刚上船,前面就有人打招呼:“金海,过来。” 抬头一看,竟是遇到了冤家吴杏。 百世修得同船渡,千世修得共枕眠。 怎么感觉与吴杏的相遇就这么奇怪呢? 张金海心里想着事情。 腿还是听话地不由自主地带着他来到吴杏旁边的位置坐了下来。 对面传来几对很不友善的目光:“喂,小子。 谁让你坐那里了?” 张金海不想在船上与人发生冲突。 这个小木船本来就只能坐20来人。 如果发生意外,那有可能大家都会没命的。 为了全船人的生命,忍了。 张金海是这样决定的。 可是别人不是这么决定的。 对方的三个壮汉站了起来,走到张金海这一侧。 由于重力失衡。 眼看着小木船一点一点的倾斜。 急得船老板大喊道:“ 龟儿子,给老子站回去! 不然马上大家都要去见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