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去省城
    洪康带着赵心川,在山道上赶路。    刘诚本来还说要送一匹马,但被洪康拒绝了。    赶路,既能锤炼体能,也能领略风光。    反正,师徒俩现在又不赶时间。    在路上,洪康又检验了下赵心川现在的功夫。    他自己这小半年沉浸于激发刀气的练习,对小徒弟关心的少了,只是给他布置了修行任务,再偶尔指点几句。。    “来,小川,打一套拳来看看。”    “是,师父。”    已经十岁的赵心川因为练武强身,个头已经到了洪康的胸口。    他舒展手臂,《太极拳》的一招一式,如行云流水般在他手里打出。    相比于初学那会儿,赵心川无论是在拳感方面,还是身法转换,都显得如意的多。    而且,在十三式的练习中,赵心川每一式都配合着自己的呼吸。    起吸落呼,缓慢柔和,大开大合。    洪康暗暗点头:“这【松】的要义,小川已经有名堂了。而且气血流畅全身,节节贯穿。”    因为“抻筋拔骨”的功夫,赵心川就算没有洪康监督,也依然每日不辍。    当然,这也跟赵心川年纪还小,可塑性还很强有关。    加上又有洪康指点,经过这小半年的“抻筋拔骨”,赵心川上肢的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下肢的踝关节、膝关节、胯关节,以及身体背后的脊柱二十四个大关节,都已经拉拔松开了。    “师父,弟子练得怎么样?”    一套拳打完,赵心川顿时跑到洪康面前邀功般说道。    任何小孩子有了成绩后,总希望到长辈那儿炫耀一番。    或是为了一句夸赞,又或许是为了奖励。    赵心川虽然是习武之人,还改变不了他才十岁的事实,小孩子的天性依然有。    “还不错,已经练出名堂了。”洪康伸出右手,    说道,“来,跟师父搭把手,你只管用出全力。”    “好。”赵心川说道。    他一点都不担心会伤到洪康,因为他知道自己师父有多么强大。    赵心川深吸一口气,摆出《太极拳》的架子。    重心左移,上体左转,沉胯,一个横拨劲从脚底而起,直灌腰身;    转腰顺肩,成左弓步,以腰带身带臂之劲传递到手,右拳旋转向着前方冲打。    “松、弹、抖、放,这一手【肱捶】你用的很好!”    洪康称赞道,同时一个“云手”使出。    右掌向下经腹前划弧向左云转,就化解了赵心川的进攻。    通过刚才这一搭手,洪康也清楚了赵心川此时的身体情况,比起同龄人来说,要强壮得多。    这个同龄人,指的是同在【太极门】学艺的那些孤儿。    那些孤儿弟子在十岁的时候,可没有赵心川的力量。    这说明《金钟罩》的修行,赵心川也没有放下。    洪康对他说道:“那么,小川你可以进行接下里的【松沉】练习了。”    赵心川道:“【松沉】??”    洪康说道:“不错,这个阶段是为后面练气打基础。”    “这【松沉】,不是指动作的下砸,也不是动作的下蹲,而是指丹田气息的下沉。”    “通过肺脏呼吸深沉,气机方能入骨,内气腾然,练出来的掤劲愈发的十足纯正。”    “这个阶段,你呼吸时要通过鼻腔把气排出,而自身的气息意想着往下沉,从身体一直松到脚心即可。”    “这一小川你的天资,应当不需一年便可做到,那会儿既能够进入下一步的修行了。”    若是彭乾吾在这儿的话,就知道,洪康现在教赵心川的《太极拳》,不完全是【太极门】的那种。    【太极门】的弟子,在这个时候就是让他们十年如一日的磨炼劲力,等到时机成熟,才会被传授练气之法。    而洪康教赵心川的《太极拳》,是自己多个世界的智慧结晶,洪康有自己的一套顺序。    可以让赵心川在练劲力的同时,打磨筋骨,通过呼吸锻炼气感。    等到正式练气那会儿,进境便可一日千里!!    “好,走吧,去省城。”    “师父,是不是要见到小宝、三春他们了?!!”    “对,去看看他们。”    ……    等到师徒俩赶到省城的时候,正好是正月十五那天。    街面上已经很热闹了。    不知不觉,又过了一年啊!    日头还没落下去,天空还飘着丝丝细雨。    清风裹挟着细雨,将这座城市,里里外外洗刷的一干二净。    各种手艺人走街串巷,只背着个背篓就打包了全部的家当。    他们似乎在找位置,为晚上的表演做准备。    一双老布鞋,一把画雨伞,一身葛布衣,这就是这个时代的手艺人。    赶了这么久的路,两人都是风尘仆仆的。    不疲惫不代表不会沾上风尘,洪康先带着赵心川找了家客栈清洗一番。    填了填肚子,赵心川到处望着那些龙身、狮头、高跷等等,大感有趣。    “师父,他们这是在做什么啊?”    “你忘了今天是什么日子了吗?”洪康问道。    “今天??十五啊!哦!是闹元宵!!”赵心川喜叫一声。    元宵,在赵心川心目中,就是热闹繁华的代名词。    这天肯定会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他眼巴巴的看向了洪康。    洪康笑着轻敲了一下他的头,道:“好了,今天的修行就先放一放吧!师父带你好好玩玩。”    “嗯!!”赵心川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    洪康看着赵心川的模样,心头有点感叹。    所谓知足者常乐,就因为过个节小川都能开心成这样。    后世的一些孩子,根本不喜欢过节,就喜欢整天抱着手机在那“吃鸡”、“王者”什么的。    吃饱喝足,时间差不多到了傍晚。    街头上各种好看的花灯都摆出来了,五颜六色的,映的跟白天似的。    烟花也放起来了,四面八方,渲染着天空中的繁星。    锣声“铛”的一响。    好看和赵心川抬眼望去,是舞龙的队伍过来了。    龙身蜿蜒灵活,仿佛真的在空中游走。    龙嘴里还不断冒着烟火,好看极了。    后面是舞狮子。    几头红黄的大狮子忽左忽右,狮嘴一开一合,对这围观的人摇晃脑袋。    鼓声锣声混合在一起,人拿着狮球吆喝了一下,狮子就摇头晃脑的就朝着狮球跑了起来,两脚在地上一蹬,围着个狮球不断地转身扭动。    旁边有人开怀道:“俗话说:“一偷汤圆二偷青,三偷檐灯四偷红”,好久没这么热闹了啊!!”    洪康听得有趣,侧头一瞧,是个光头男人。    穿着身黑色短马褂,很陈旧,看年纪应该有五六十了。    洪康笑着问:“哦?这“采青”我知道,这“偷青偷红”是什么意思?老先生能给说道说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