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最后的时代
    一人一剑,我镇守孤城七十年正文卷第389章最后的时代宋云选择悄悄离去,并没有对外公开。    对于西北的人族,乃至全天下的人族而言,相信玄帝一直站在他们身边,或许会更好。    走出营帐,宋云微微仰头,望着蛮荒时代风云涌动的天空,他的身形渐渐变得透明,最终彻底消失……    哗啦,水花溅起,他走出了时光长河,看着浩荡向前的流水,以及水面上变幻不停的种种场景。    “终于都搞定了啊。”    天地之灵的虚影出现在了前方,绚烂无形的光影晃动,发出深沉的声音:    “不,还有最后一步。”    “嗯?难道还有什么要准备的?”    “安西。”    “……感情什么都得我自己来呗。”    宋云循着指引,走到时光长河的源头,那是世界初开之时,所有故事的开篇,一切因果的起源。    他跳了下去,站在了一片荒芜与混沌之中,掌心一翻,浮现几面阵盘。    他要在安西布阵。    所有的【镇城武夫】天赋,杀敌获得武道修为值的机制,以及【虚空储物盒】和【安西实时地图】的功能,都得由他自己来创造。    此外还有覆盖安西的隐匿大阵,能让这里的秘密瞒过天魔天鬼。    这块西北的偏僻之地,看起来平平无奇,却将成为世界上最特殊的区域。    阵法相当庞大,花了整整一个月时间才布置完成。    直到这一刻,准备工作才算全部结束。    接下来交给漫长的时光就行。    不知多少万年过去,每日风沙吹拂,草木生长,一层层地掩盖着阵法。    一切人为的痕迹渐渐都消失不见,阵法与安西彻底融为了一体,在岁月的伟力下浑然天成,仿佛从一开始就是这样……    宋云离开后,殷寒最先得到了传信。    宋云在信里自称要“远行游历”,不知去处,不知归期,或许数万年后才会回来。    同时将西北的人族都交由这个师弟来代管,让他做好准备。    殷寒收到消息,怅然若失,悄悄动身回到西北,却再也感知不到那一袭白袍的踪迹。    “几万年后才会回来?”他不禁喃喃自语。    “这是要去多远的地方,才会花上几万年?”    殷寒注定想不到答案,枯立半晌后,还是按照宋云的嘱托,开始接收西北人族。    数日后,另外三名帝尊才收到宋云的传信,得知了云游的事情。    等众人匆匆赶到安西时,只看到了忙前忙后的殷寒。    “玄帝偏心呐……”轩吾见状,暗暗有些心疼。    殷寒早到了几天,拿到宋云留下的信物和命令,顺理成章地收编了西北几大部族,非常快速。    他本来就负责开辟西南,这一下就拥有了整个西边的广阔土地,将近半壁江山。    胸怀野心的黄帝轩吾自然眼馋不已。    当然,再眼馋,轩吾也不敢违逆宋云的命令,只能灰溜溜地回自己地盘去了。    青帝太竹望着空空如也的玄帝营帐,轻叹一声,“于人族困厄之际出世,又于人族大胜之时归隐,如此风范,吾不及也。”    说罢飘然离去,也开始闭关隐修,不问世事。    在往后的几万年中,四名帝尊基本都在潜心修炼,而非争霸夺权,完全是受到了宋云此举的影响。    哪怕黄帝轩吾,也没有花太多精力在俗务上。    因此四位帝尊都修炼到了较高的境界,六万年之后,天赋最高的晴凰和殷寒已经在冲击人仙巅峰了,最差的黄帝轩吾也有人仙中期。    可惜,长期闭关潜修也导致了他们的统治出现疏漏,天魔天鬼趁虚而入,暗中发展信徒,最终天庭成功崛起,再度让人族陷入危难之中。    生死存亡之际,宋云再度归来,五帝于安西齐聚,恰如当年那般。    五人经过殊死的激战,斩杀数尊仙神,镇压天门,为人间又争取了四万年时间。    而后大夏皇帝启统一天下,让人族获得四万年的和平发展,拥有了辉煌灿烂的文明。    但启的控制欲让他走上一条禁武之路,试图遏制天下人的武力,以实现皇权的完全掌控。    最终宋云与贾玄、李青山联手,诛杀皇帝启,覆灭了大夏。    没有了皇帝的镇压,天门封印松动,仙神试图降临人间。    宋云强行将阳城抬升至万丈高空,再次堵住了天门。    然而,被皇帝压制了太久的人间众生,万马齐喑,已无至强者坐镇。    天魔天鬼没了制衡,隔着天门远程cao控局势,引发天下大乱。    人间四分五裂,诸国混战不休,人口急剧减少,天魔天鬼不停制造杀戮与恐惧,以此吞噬着天地间的本源之力。    此方世界本源枯竭,即将崩塌。    在世界只剩七十年寿命的时候,一个昏迷不醒的年轻人躺在了安西军镇的门口,被一名老卒救起……    安西人屠,白袍剑神,堪称一段传奇,虽然短暂如流星,却让各国强者永生难忘。    如今,这一袭白袍就要回来了。    布好阵法后,宋云的身形再度消失,回到时光长河的源头。    再顺流而下,来到长河的最末端,无限延伸的“现在”,投身而入。    百年乱世,烽烟迷天。    这是最后的时代,也是最混乱的时代。    西北大漠的深处,饱经战乱摧残的安西军镇,此刻竟空空如也,城里只有满地的沙粒,还有一些来不及收拾的废弃军械。    几个月前景国军队两入安西,结果大将蒙肃、南海武圣霍一在进城时都暴毙身亡。    景国连续两次大规模的行动,兴师动众,结果损兵折将,无功而返,这景象被很多人看在眼里,消息再也瞒不住了。    一时间举国震怖,谣言四起。    很多人说,这是安西人屠的凶灵未灭,在帮唐国守城!    安西,永远是景人的禁地!入城即死!    众说纷纭,越传越玄乎,景国民心、军心都有动摇,但景王迟迟没有发声,导致下面人更加恐慌。    而幸存下来的白家家主白英启,仓皇逃回国内后,也闭门不出,谢绝见客,从侧面映证了景军的确在安西遇到了麻烦。    景国民间很快出现了反战的呼声。    百年乱世打到现在,混战看不到尽头,各国都民不聊生。    景国之前经常打胜仗,开疆拓土,掠夺资源,大家能尝到甜头,举国同心,凝聚力还很强。    可自从遇到宋云后,国运急转直下,渐渐败多胜少,十多年里疆土再无变化,反而一直在花钱,一直在死人。    民众心中的不满开始蓄积。    这一次的“安西退兵事件”,直接成为了导火索。    “罢战!罢战!”有人开始上街游行。    “打了这么多年,国力越打越弱,为何不罢战?”    “休养生息,此乃天理!”    景国都城,人们在街上振臂高呼,向王宫施压,试图改变国策。    王宫卫兵们持刀列队,严阵以待,可看到走在最前面的人后,他们都傻眼了,开始犯难。    要求罢战的,不止有平民百姓,还有大量的官商子弟,这些年轻人本可以享受奢靡的生活,却要整日担心被景军强征入伍,因此反战的意愿格外强烈。    更有很多达官贵人、学界名流,也希望能恢复正常的生活。    他们派心腹手下参与示威,有的甚至就坐在华贵的轿子里参与游行,一看就知道身份不凡,卫兵们也不敢得罪,结果只能被游行的队伍逼得步步后退。    可再退一条街,就要到王宫了。    “大胆!你们要造反吗?”一名小将拍马而出,高声呵斥着。    他是蒙肃的长子蒙括,得知父亲死在安西后,一直希望报仇雪恨,算是主战派,也深得景毅王器重。    蒙括虽然年轻,已是先天巅峰的高手,官阶和地位都很高,他站出来,卫兵们都硬气了许多,一个个抽出长刀反逼过去,示威的队伍一时被挡住了。    结果人群中突然冒出来一句:    “你们蒙家的将领但凡有用一点,打两场胜仗,国家也不会困顿至此!”    蒙括听罢气得七窍生烟。    “谁!谁在大放厥词?给本将站出来!”    没人站出来,但大家都用嘲讽的目光盯着他。    蒙括年轻气盛,何曾受过这般窝囊气?仓啷一声,他拔出长刀,厉声警告道:    “退出这条长街,不然视同谋反!”    “我数到三,不退者死!”    “一,二,三!”    没有人退。    蒙括又气又急,但又不敢痛下杀手,一时僵在了原地,有些下不来台。    空中却有一道寒光闪过。    噗。    前面一整排的人瞬间被罡气腰斩,半截身躯飞了出去,碎rou满地,鲜血浸染长街!    轰的一下,示威的人群陷入大乱,人们吓得四处逃窜,互相拥挤踩踏,又有许多人被活活踩死。    空中缓缓飞下一名高瘦男子,是南海支援来的武圣赵不群。    此人和霍一是好友。霍一在安西暴毙身亡,他心中自然恼火,碰巧发现了示威的人群,又听到了蒙括的警告,眼中闪过一丝暗红色的光芒。    赵不群是外人,又是高高在上的武圣,因此下手没有顾忌,悍然当街杀人!    蒙括看到这惨烈的景象,心中怒火烟消云散,脸色反而吓得惨白。    “这,这可如何是好!”    赵不群这一道罡气,不知打死了多少景国名流,这些可都是有身份、有背景的人,有的哪怕景毅王见了也得以礼相待。    如今他们却像猪狗一般,被当街宰杀,尸体被踏成rou泥。    消息传开,必将彻底激化主战派和主和派之间的矛盾!    “还愣着干什么?快救人!把伤员都抬走,尽快恢复秩序!”蒙括赶紧冲周围的卫兵喊道。    卫兵们也都看傻了,这时候才反应过来,手忙脚乱地冲上去救人。    赵不群冷笑道:“这些乱臣贼子,妄图冲击王宫,不杀光就算我手下留情了,有什么好救的?”    蒙括有些不悦,提醒道:“赵尊者,这是景国的内部事务,究竟如何处置,还得我们景王来做决断。”    赵不群像是听了个笑话,仰头哈哈大笑,“年轻人要多动动脑子,你们的景王可是道武同修的强者,天下排名前十,难道还感应不到这里的情况?”    这话如一盆冰水浇下来,蒙括顿时不寒而栗。    景毅王躲在王宫没露面,任由赵不群做这个恶人,就已经表明了态度。    不止要战,还要铁血镇压所有反战的人!    如此极端的态度,让蒙括这个主战派都感到震惊。    “王上到底在想什么?”    赵不群拍了拍蒙括的肩膀,“这场仗是一定要打下去的,说不定伱还会跟着我出征,年轻人好好干,争取多杀几个唐人!”    望着长街上的惨状,蒙括心乱如麻,呆滞地点点头,“出征?什么时候出征?”    赵不群意味深长地笑着,“别急,好戏还在后头,我们真正的强者可还没有出手呢!”    “百年乱世,不过是些凡夫俗子在打仗,哪怕那安西人屠,也只是普通角色罢了。”    “真正的神仙人物,多在幕后布局,不过他们也快要现身了……”    类似的景象,先后发生在多个国家。    南方的梁、陈、蔡,北方的辽、鲁,都是一样的民怨沸腾,陆陆续续爆发了反战的游行,然后被残酷镇压。    哪怕这种镇压的行为容易激起更强烈的反弹,各国君主也不在乎,无论如何都要战,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攻破唐国!    唐国以一敌六,哪怕有沧海客麾下的东海散修帮忙,也依然压力巨大,国内民生凋敝,比其他国家更惨。    但唐国国内却没有反战的游行,因为他们没得选,是六国一直在进攻他们,甚至不接受降卒,一幅要屠光整个唐国的架势。    唐人对六国恨之入骨,背水一战,咬着牙也要坚持。    长安,这座唐国的都城十几年前被景军攻陷,随后经过一番激烈的拉锯战,几度易主,最终还是被唐军夺回。    唐王李天阳立刻宣布定都长安,哪怕这里十分接近前线。    君王当守国门!    此刻,长安的王宫大殿上,李天阳正在接见一位须发花白的耄耋老者。    老者身披青蓑,斗笠挂在背后,一身朴素的渔翁打扮,李天阳却起身相迎,热情地扶老者落座。    等老者颤颤巍巍坐下了,他才坐回王座上,不解地问道:    “尊者,那帮南海的散修到底是什么来历,为何会有这么多的武圣鬼仙?”    老者微微闭眼,似乎想起了许多往事,随后才缓缓开口:    “这就要说到大夏朝的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