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7章 口号
    “夏国不可能一直帮助你们,东瀛的局面还需要你们自己解决。其中的困难,你们可想清楚了?”    看着在座的各路大名,崇华鲜明的表达了态度。    但各路大名却有些接受不了。    “上国大人,只要消灭了德川幕府,不就万事大吉了吗?”    岛津久庆很是慌乱。    他隐隐感觉到,夏国似乎随时都可能抽身而去。    而一旦没有了夏国的帮助,他们这些大名哪里挡得住德川幕府的进攻?    “德川幕府能被轻易消灭吗?”    “只要夏国持续进攻,幕府的覆灭必不可免。”    “夏国为何这么做?难道你们都愿意做夏国之民吗?”    崇华的问题,让所有的大名都无言以对,每个人的脸色都十分僵硬。    “你们都明白,其实东瀛人并不欢迎夏国的到来。这就是德川幕府立足的根本,也是无法被消灭的原因。因此,想要解决德川幕府的问题,还需要靠你们自己。”    崇华把形势说的很明白。    德川幕府虽然相较于夏国来说并不是很强大,但是却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优点。    那就是在东瀛本土,有着强大的民心支持。    在东瀛人的心目中,夏国的行为其实和侵略一般无二。    本着朴素的国家和民族想法,大多数的东瀛人必定对夏国十分仇视。    在四面环海的九州岛上,又有外样大名的手笔,这种状况还不算多么的明显。    可一旦真的进攻本州本土,那么夏国将会遭遇的抵抗必然层出不穷、步履维艰。不付出惨重的牺牲,绝对不可能彻底消灭德川幕府。    而即便消灭了德川幕府,在东瀛民间反抗的浪潮也会连绵不绝。    无论怎么看,夏国在其中都没有什么好处,反而平白的便宜了这些外样大名。    几乎都不用过多思考就可以知道,一旦到了那时,这些外样大名必然会利用民间的反抗精神,想尽办法驱赶夏国、篡夺统治权。    夏国岂会为他人做嫁衣?    因此在决定对德川幕府宣战的时候,中枢就已经划下了底线。    只要逼迫德川幕府投降认输,令东瀛国内的各方势力达成一定的平衡便可。    夏国才不会帮助这些外样大名,彻底同德川幕府对抗。    崇华的言论,等于是将这些外样大名的内心彻底掀开,以至于这些人全都坐立难安。    崇华说的没错。    他们的内心当中,其实对夏国非常仇视。    只是因为德川幕府的威胁近在眼前,不得不选择和夏国联合,先解决了德川幕府再说。    当德川幕府被消灭后,夏国必然会成为他们的头号敌人。    他们完全可以借助民间的反抗意愿,形成浩大的声势,让夏国在东瀛站不住脚。    只可惜,再缜密的心思也逃不过夏国的眼睛。    幸好在座的都是老狐狸,虽然被揭穿了底牌很难受,但他们很快就重新恢复过来。    “我们的力量太过于弱小,如果没有夏国的帮助,完全不是幕府的对手。当我们被消灭后,夏国必然更加难以达成目的。”    黑田忠之也干脆开诚布公,阐明其中的逻辑。    夏国想要利用外样大名同幕府内斗,可以。    但是外样大明的力量太过于弱小,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    “夏国可以帮助你们培训军队,支援武器。”    夏国当然有办法。    夏军的强大,外样大名们早已看在眼中。得知夏国愿意从这些方面着手,每个人都很开心。    “如果有了夏国帮助打造的军队,还有支援的武器,我们就能看到希望了。”    没有给毛利光广太多高兴的时间,崇华展现了冷冰冰的一面。    “夏国的帮助和支援不是无偿的,你们必须要给予回报。”    见夏国将界限划分的如此清楚,各路大名全都倍感无力。    他们最想做的,就是将夏国拖下水,陷在东瀛混乱的泥潭当中,然后从中谋利。    却没有想到,夏国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将和各路大名的关系定位为了赤裸裸的交易。    这样一来,各路大名想要躲在背后坐看夏国同德川幕府打生打死的希望,就彻底落空了。    直到这时,他们才忽然发现,自身的情况实在是危急到了极点。    因为夏国随时都可以抽身撤退,并不会损失什么。    可夏国要是走了,他们就将独立面对德川幕府的怒火,灭亡将不可避免。    他们非常清楚,随着松平信纲和十多万幕府联军的覆灭,还有九州岛上谱代大名的领地被瓜分,即便是他们想要转头向德川幕府效忠,都已经不可能了。    德川幕府已经完全容不下他们了。    这些野心勃勃的家伙们又哪里知道,大势之下,一些上不得台面的权谋根本毫无作用。    夏国牢牢的掌握着局势的主动权,自然可以让他们要生便生、要死便死。    他们唯一能做的,就只能是完全的听从夏国的安排。    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无尽地狱,也只能硬着头皮一脚踩进去。    岛津久庆只感到头皮发麻。    可既然已经没有回头路了,那么就必须给萨摩藩寻找到一条还算光明的出路。    “我们与幕府之间已经势成水火,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可是幕府掌握着大义名分,可以动员全国的力量。还请上国指点一条明路,让我们有的放失。”    外样大名面对德川幕府,除了力量上的巨大差距之外,最让他们无奈的,还是政治道义上的高下。    毕竟德川幕府是整个东瀛实际上的统治者,完全可以给他们安插上叛徒的罪名,然后引导全国的力量进行围攻。    老jian巨猾的岛津久庆思来想去,也没有找到破局的办法。    这种事情到了崇华的手中,却毫无难度。    他讲了一个故事。    “三国的历史,相信各位都很清楚。当时的曹孟德是如何取得名义上的主动权的?”    东瀛人对华夏的历史非常崇拜,知之甚深。    尤其是东瀛几乎每一位上层人士,都会仔细拜读。    黑田忠之张口就来。    “挟天子,以令诸侯。”    “挟天子并不是真的天子,又岂能如真天子一般?因此曹cao最终未能统一天下,始终被冠以曹贼之名。”    在座的各路大名全都若有所思,隐隐看到了一丝着手之处。    在这种事情上,崇华还是很大方的,干脆进行了彻底的指点。    “尊皇讨jian,重塑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