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1章 何去何从【求月票】
    ,明左    【法律要从证。    有什么证据,做什么判决。    但政治不同。    政治要从心。    谁获益最大,谁就有嫌疑。    哪怕并没有证据。】    当初左梦庚的这番话,被情报部奉为圭臬。    这么多年来,情报部也是按照这个宗旨来做事的。    综合考量了东瀛的情况后,情报部上下一致认定,天草时贞等人的行为背后肯定有德川幕府的推波助澜。    因为德川幕府对西部大名一直充满警惕,始终想要对其进行削弱。    德川幕府缺少的,是合适的理由。    岛原起义可以让德川幕府将罪名加在西部大名的头上,不管是谁,都能够让德川幕府在九州岛增加影响力。    与此同时,为了平定岛原起义,德川幕府一定会加派军队。    这样一来,就可以让九州岛的力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德川幕府也可以借此机会,彻底镇住西部的各路大名,巩固自身的统治。    因此秉承情报部的指示,袁圣徒等人在来到东瀛之后,一直注意寻找天草时贞身旁的可疑人员。    夏国的出现,必然会让幕府的卧底有所异动。    果不其然,小门二卫郎偷偷传递情报的动作被袁圣徒等人抓了个正着。    德川幕府的阴谋败露,受到打击最严重的却是天草时贞。    当了这么多年的天童,享受了数之不尽的赞誉,让他早已有些沉醉。误以为自己真的是天选之人,真的英明睿智、无所不能。    畅想中文网    当得知自己洋洋得意的手笔,背后竟然有人在cao控,而自己还一无所知。    这种感觉实在是糟透了。    “世界就是这个样子,任何时候都有人自以为聪明无比,觉得可以掌控一切。这样的人并不知道,当事态的发展变成大势之后,个人的意志已经不重要了。德川幕府自作聪明,但恐怕结果在我们的努力之下,未必会如他们所愿。”    袁圣徒的劝解,让天草时贞很快走出了低谷。    “没错。任何人想要摆布我们的命运,必然要付出惨痛的代价。他们永远也不会明白,为了自己而战的百姓们,究竟有多么可怕!”    天草时贞的目光中重新燃起了熊熊的火焰。    从这一刻起,岛原起义开始不一样了。    九州岛的形势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被各方势力各怀目的促成的岛原起义,究竟会走到哪一步,已经开始不受控制了。    就连夏国也犯了轻视的错误。    当中枢得知这个情况时,给出的指示是适当干涉。    中枢并不认为九州岛的农民和百姓,有足够的力量可以挑战德川幕府和各路大名的统治。    岛原起义的结局,必然是以失败告终。    夏国能够从中唯一获取的好处就是,借此机会打击德川幕府和各路大名,为后续掺合东瀛的事务提供准备。    基于这样的想法,除了情报部之外,其他的部门已经迅速转向,开始关注中原大地的变化。    当这种疏忽的后果产生时,所有人才知道,已经是怎样的滔天巨浪。    在夏国同满清鏖战于朝鲜的时候,大明终于获取了一段难得的喘息之机。    大明的君臣并没有闲着,他们很好的抓住了这个机会。在杨嗣昌的领导下,集中了全力开始围剿各路农民军。    事实证明,大明百死不僵,尚有余力。    真的用心对付农民军的时候,胜负的天平立刻就开始倾斜了。    高迎祥死后,李自成成为了起义军当中最大的一股势力,因此也成为了大明的首要针对对象。    甘肃,巩昌府的羊撤寨。    百战余生的李自成部,气氛并不融洽。    各样心思开始泛滥,开始影响到整支军队的行动。    李自成明白,必须要尽快解决内部问题,否则的话灭顶之灾很快就要到来。    “洪承畴在后边紧追不舍,咱们必须分散行动。能走掉多少算多少,只要还活着就有希望。”    在甘肃境内,李自成同洪承畴展开了数次激战。    在崇祯的严令之下,洪承畴拿出了所有的力气,集中了各路将领,打的李自成根本站不住脚。    虽然李自成前前后后从夏国买了很多火枪和火炮,但洪承畴也不遑多让。    为了击败李自成,他花了更多的钱,买了更多的火枪和火炮,而且身边的兵将更多。    加上西北之地辽阔平坦,很利于骑兵机动。因此每逢交战,洪承畴都能占据上风。    打着打着,李自成的人马越来越少,各部损失非常严重,已经到了无力为战的程度。    有鉴于此,李自成决定发挥本色,采取流动作战的办法,一路向东。    他打算渡过桃河,跳出官军的包围圈,重返四川。    只要到了富饶而官军薄弱的四川,他就能够很快恢复元气,东山再起。    但是这个策略,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    让李自成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就连梁越都站在了他的对面。    “四川肯定是官军布下的陷阱,洪承畴足智多谋,必然也知道我们只有去四川一条路。可这次咱们再陷进去,就很难再出来了。”    有反对的,就有支持的。    刘体纯目光复杂,语气不善。    “不去四川又能去哪里?这西北之地到处荒芜,早就打的乱糟糟的,继续留在这等死吗?”    连番血战下来,李自成各部损兵折将,军心士气已经到了谷底。    唯独梁越所部,虽然同样损失惨重,但是却非常团结。    最让其他将领无法接受的就是,大家伙都开始断粮了,吃了上顿没下顿。但梁越所部当中,一直能够看到炊烟。    不但如此,梁越还多次接济他们。    可是问他粮食从哪里来的,梁越却三缄其口,根本不说。    哪怕是李自成询问也同样如此。    这在各路将领看来,明显是三心二意的表现。    尤其是现在,梁越竟然强硬反对李自成的决策,不免让很多人对他产生了警惕。    梁越当然注意到了那些不怀好意的目光。    这让他除了苦笑,却无能为力。    说到底,在这些老秦人当中,他终究是个外人。    无论他多么努力,无论他立下多少功劳,都始终进不去最核心的圈子。    其实之前的作战中,有好几次的计划他都明确反对了。    因为在他看来,有些仗就不该打,也打不赢。    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推断完全正确。    然而他的意见太过于微弱,只能看着大家伙的兵马越打越少,越来越狼狈。    再这样下去,大家伙全都要完蛋了。    梁越知道,不能再等了。    一定要想办法劝回李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