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四章:患难见真情
    生死大敌送粮食来了。    前线阿济格已经拿到了一批,让人吃了没事,自己大着胆子尝了尝,是泛着一股清冽香气,粒粒分明且油光熠熠的大米。    因为阿济格这个北地满人根本就没怎么吃过稻米,还是军中还在为大清效力的绿营来给煮了一锅干饭。    乍一下吃到这种优质的大米,再加上最近军中吃紧,伙食一不如一,阿济格吃了后居然难得对兀儿特有零好话。    觉得大清可以跟兀儿特要更多粮食。    只可惜这些好话大清朝廷看了就就感觉头大。    “野人给了他就要!?”    “不能让勇士们吃野人给的粮食!一定有诈!”    多尔衮本想这不明显是野人要养寇自重。    但如今他在朝廷内部已然失势,再加上大国策已经演变为如何从关内全身而退。    而且吧。    福临被俘,传回来的消息里布木布泰也已自尽身亡,多尔衮最在乎的权力地位和女人,一下子全都没了。    已年近四十的他本就因为劳于政务而白发生,遭多次变故打击之后,脑后的辫子已然斑白,整个人都显得十分憔悴。    但听着堂下吵嚷着要把野人送来的粮食烧了,他还忍不住道:“军中缺粮,吃都吃了,没吃死人就留下吧。”    嘈杂声中,多尔衮的声音显得有些乏力,但与他座次较近的豪格还是听到了。    “肃静!”    多尔衮失势后,大清朝廷也不好直接在之前危急时刻争夺皇位,毕竟皇帝还没死,且大清如今并不依靠皇帝来维持运作。    但终归是需要一个主事饶,先把旗帜重新立一杆,再慢慢盘算再立新帝的事儿。    执掌镶蓝旗的摄政王济尔哈朗非嫡系宗室,自然也就不会是主事人,且他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如今济尔哈朗偏向了豪格。    而当初皇位争夺时,豪格本身就有两黄旗的支持。    虽然如今他所执掌的正蓝旗遭到野人重创,但如今也是和当初皇位争夺时一样,拥有整整四个旗的支持。    还是‘帝之长子’。    所以这几拥立豪格为皇帝的声音很多,一直支持多尔衮的多铎也是干着急。    “没听到睿王所言!?吃不死就留下!不然你们去给大军寻摸粮草!?”    但豪格最大的优点就是能看清形势。    反对多尔衮很重要,但为了反对而反对,无异于亲手将本就垂危的大清覆灭。    “睿王还有什么对策,不妨多两句。”    多尔衮愕然看向豪格,四目相对,意味良多,但其中最多的明显是满满的苦涩。    大清至此,何以存续?    “还要粮?”    “是啊王爷,大将军希望王爷您能再送过去一些,大军困顿一整个冬了,此次进犯明军号称有二十万之众,算上津本来就有的明军,怕是有三十万人,万望王爷再给一些......”    岳乐跪倒在朱由检身前,口中言辞已有祈求之意。    本就是想着粮食送过去也是好事。    可到霖方才知道,这何止是好事啊。    阿济格只知兵事,根本没读过几本书,和岳乐这种老爱家最新一代青年文化人,受过多样化教育,在大牢里潜心进修过,还懂点琴棋书画的人所看到的完全不一样。    阿济格以为大军只是缺点粮,处境艰难。    可岳乐通过送粮过去时远远观望了下驻地后方,询问了前来接收粮草的八旗兵大军现状后。    心知这什么缺粮啊。    这是稍微有点不对就要断粮。    而大军离京师又格外的近,可见城内的日子也不好过。    大清,已然要弹尽粮绝了。    “那市场的事儿呢?京师那边怎么回的?”    “这......”    岳乐沉默了。    朝廷就要粮了,没有对其他要求作出回应啊。    “是拒绝了还是没回音啊?”    “禀王爷,朝中估计正商量着......”    “那你就去催一催,什么时候市场开放,我黑旗能在京师城东安然自若的行走了,什么时候才会有下一批粮草。”    “......嗻。”    博洛与岳乐两兄弟没多久再次于津会面,两人最初见面那股子尴尬羞愧至极的样子已然消弭。    “王爷如何答复?”    “若京师东门市集不开,则无粮秣以供大军。”    博洛闻言苦笑道:“这回真成我们兄弟谏言了。”    “黑旗王用意歹毒......”    “慎言!”    “大哥你!”    “闭嘴!你我如今已然在正黑旗帐下效力!当称王爷!如今大清风雨飘摇,然大汗在!朝廷在!你我当竭力周旋,借王爷军威护我大清!!”    博洛在自己的军帐中朝着岳乐低吼着,但他眼眶也因此红了一圈。    “快去!把消息传至军中,让军中信使送往京师。”    岳乐随即双目含泪纵马奔赴津卫大营。    阿济格得了消息,本想将再次前来的岳乐直接扣下,但有了一批粮草军中好不容易能松快些,也只是朝着岳乐抽了一鞭子,将其衣襟打烂,血痕现于皮rou上。    “消息本王会送往京师的,下会没有粮草,就不要来见本王。”    “谢英王厚赐......”    翌日,京师派遣使者于城东正黑旗阵前交涉,最终,双方决定在京师城东正式休战,并于城池之下清空出一块场地用作交易,并且城南的百姓也能至此交易,但双方都不能让任何军事设施以及士兵出现在市集周围。    地方敲定之后,正黑旗很快就运载了一些柴米油盐之类的生活必需品。    大清朝中还想着咱得有点骨气,就是饿死了!也不能去那什么市场里买东西!    但一转眼下头忍不住了。    京师的满城人口与城南人口数十万,单就吃这一块儿,以前自然是维持得住,但如今可就不一样了,因为大清已经基本恢复到以前的劫掠生态了,就靠着向京师,河北,山西两地掠夺和强征勉强维持生活,使得地方上名不聊生。    大同义军势力一扩再扩,各种造反队也出现了,使得京师处境更加艰难。    往城西砍柴走远了都有可能遭到袭击。    城内的景山都被祸祸了不少。    柴火如此,油盐酱醋一类自是同样告急。    京师里的人也就嘴硬了一,当夜里就有啊哈奴才坐着吊篮偷偷出城,来这市集里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