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茄汁焖豆,成功!
书迷正在阅读:每天都在升级打怪爆装备、从农民工到房地产开发商的巨变、港综世界的警察、龙族:重启人生、无限末日、我把傻白甜养成了天后、苦境修仙系统、影视世界的见证者、美剧人生从豪斯医生开始、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
		
		    欧美人爱吃的豆子罐头,细分起来有很多种。    有白豆、芸豆、豌豆等诸多种类的豆类罐头,不一而足。    相较而言,黄豆罐头是其中最不起眼的一种。    因而想要欧美人为罐头厂的黄豆罐头买单,口味是重中之重。    对于黄豆罐头的口味,李信弄出来的是茄汁焖豆,偏甜口,非常符合欧美人的口味。    这还是李信查资料时,受到英国人的启发,研制出来的,他们似乎格外偏爱用番茄焖豆子。    说实话,真要把茄汁焖豆弄出来,出口的成功率还是蛮大的。    不过要做这种罐头,还有一个难处,那就是材料问题。    这会儿才初春时节,天气依旧寒冷,地里别说西红柿了,就连苗子都没种上。    一时半会儿的,李信还真弄不到足量且便宜的西红柿。    至于他研究配方所消耗的西红柿,那是背包空间中储存的,过冬的果蔬。    虽说正常上市的西红柿没有,不过塑料大棚种植的还是有的,反季节,应该会贵上不少。    如果茄汁焖豆罐头真能出口,即使使用大棚种植的西红柿,应该也有的赚。    更重要的是,赚的还是外汇。    当然了,具体情况如何,还得好好调查一番。    。    次日,星期天。    李信独自一人,驱车来到西单菜市场。    别说,这大屁股吉普还挺难开,和他前世开的那些健身房的大屁股耗油车有的一比......    本来调查这事,安排手下做就行,不过李信有点放心不下,最终还是决定自己过来看看。    西单菜市场属于首都名头最响的菜市场,规模很大。    关键是这里的东西也全,即使是初春,那些反季节的蔬果,几乎都能在这里买到。    刚下车,李信就被眼前的喧闹景象给惊到了,说是人山人海,那是一点儿也不为过。    尤其是菜市场的大门口,挤满了不少摆摊的个体户。    有卖活鸡的;有收鸡蛋的;也有出售自己打捞鱼鳖的;当然也不乏偷偷摸摸,投机倒把的......    兴许是觉得李信穿着不凡,他刚走了没几步,便有一个鬼鬼祟祟地小伙子凑到他身边,悄悄敞开自己破旧的军大衣,指了指大衣内侧,低声道:    “嘿,哥们儿,买电子表吗,正宗的香港货,颜色漂亮,款式新颖!”    看着那几块别在大衣上的塑料电子表,李信不由扯了扯嘴角,这都特么1980年了,居然还有人在卖电子表......    冲小伙子笑笑,他指了指自己的手腕,一只金属表带的液晶电子表安静地戴在手腕上。    这块表和关小关那块是一对情侣表,本来李信觉得老土,是拒绝佩戴的。    怎奈人姑娘使出百般泄术,他只好勉为其难地带上。    看着李信那块明显高级很多的电子表,小伙子略显嫉妒地撇撇嘴,“狗大户!”    好吧,事实上,李信知道自己肤浅了,看这小伙子的反应,如今电子表可比机械表时髦多了。    当然,即使让他再选一次,他还是会拒绝!    遇到卖表的只是个小插曲,男人逛街也简单,当然是直截了当,直冲目的地。    在菜市场转悠了一会儿,李信很快找到一家叫做品鲜的蔬菜店。    这家店铺不小,百来平,妥妥的国营店铺,售货员一个个的,都有点爱搭不理的。    不过东西倒是挺齐全的,像黄瓜、丝瓜、辣椒、西红柿等之类的反季节蔬菜,这里都能找到。    径直走到堆放着西红柿的柜台前,李信指着西红柿,对附近的一名女售货员询问道:    “同志,这西红柿怎么卖?”    女售货员瞥了他一眼,淡淡道:“一斤五毛。”    李信不禁皱起眉头,娘的,不愧是大棚种植出来的反季节蔬菜,够贵的!    要是放在夏天,西红柿上市的时候,能卖个1毛一斤就算烧了高香了,这会儿竟然要五毛一斤。    虽说5毛一斤是零售价,但是按照这个价格推算,进货价,即使再便宜,也便宜不到哪里去。    不过这只是一家的价格,也不能以点概面。    菜市场卖蔬菜的店铺不少,离开品鲜后,李信又逛了几家。    然后......    彻底死心!    这会儿大棚种植也算稀罕,反季节蔬菜的价格自然水涨船高,几家看下来,这西红柿的零售价最低也是四毛五一斤。    如果真用大棚种植的西红柿制作茄汁焖豆罐头,外加罐子、人工、黄豆等杂七杂八的花费,这最后的成本肯定高的吓人。    估计最后即使成功出口了,也不会赚到什么钱,甚至还会亏本。    得,忙活半天,这路子根本行不通,看来得重新思考新的配方。    说实话,对此,他并没有多少信心。    星期天的西单菜市场还是格外热闹的,人山人海,吆喝、叫唤声不断。    然而李信的心情极度郁闷,对热闹的街市丝毫无感,表示只想早点回家。    不过当他路过一个稍显偏僻的角落时,突然一道略显苍老的声音传来。    “虎鞭酒,卖虎鞭酒咧,一口提神醒脑,两口永不疲劳......”    李信顿时停下脚步,转头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个看起来身子骨很是硬朗的老头,正蹲在墙角,时不时地吆喝一声。    在他身前,摆着一个分量不小的酒坛。    这菜市场有点东西啊!    他暗自感叹一句,见老头身前没人,不动声色地扶了扶腰子,凑上前去,低声问道:    “老同志,你这酒是真的吗?”    “那还有假?”老头扯着嗓门道,“当然是真的,实话告诉你,这老虎,还是老头子我亲手开枪打死的。    不信的话,我打开给你看看。”    老头也是个实在人,直接揭开酒坛,接着把酒坛抱到李信面前。    李信只觉一股浓郁的酒香扑鼻,好奇地往里瞅了瞅,依稀可见一个长长的、带着刺刺的管状物。    这年头,人们都实诚,造假还没流行起来,想来这玩意儿应该是真的。    “这酒怎么卖?”李信好奇道。    老头当即回道:“给100块,你整坛抱走!”    “贵了。”李信狠狠杀了个价,道,“30块,我要了!”    老头一把盖上酒坛,狠狠瞪了他一眼,叫嚷道:“你该干嘛,干嘛去!    我这坛虎鞭酒,光酒就用了10斤,用的可是上好的二锅头,你竟然妄想30块买下。    而且除了虎鞭之外,这药酒里还加了鹿茸、虎骨等多种好药。    你这小伙子要是有什么难言之隐,来上一杯,保管生龙活虎......”    不等老头把话说完,李信当即反驳道:    “你这老同志尽瞎说,这酒完全是替我一个朋友买的,行了,看老同志你也是个实在人,100块就一百块吧。”    未免老头越说越离谱,李信也懒得再和他掰扯,直接数了10张大团结给他。    毕竟是大名鼎鼎的虎骨酒,他前世也只是有所耳闻,这东西给传得也邪乎,想来疗效不会差,100块买下真不算贵。    老头点了点钱,发觉没问题后,立马好爽地把酒往李信怀里一放。    “好了,交易完成,这坛酒是你的了,咱们两不相欠。”    别说,这坛酒沉甸甸的,还挺有分量。    李信抱着酒,刚想转身离开,突然被老头身后的两个瓶子吸引。    瓶子本身倒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就是两个医院用来装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的普通瓶子。    真正令李信感兴趣的是瓶子里面装的东西,红彤彤的,糯糯的,看着像是番茄酱。    腾出一只手,他好奇地指了指老头身后的两个瓶子,询问道:“老同志,你这里面装的是番茄酱?”    “什么番茄酱?”老头提起两个瓶子,示意道,“这是我土法制作的洋柿子酱,我正准备拿它走亲戚呢。”    行吧,洋柿子酱就洋柿子酱吧,反正都是一样的东西。    本来李信也有想用番茄酱替代西红柿,不过现今国内还真没有生产番茄酱的厂家,这玩意儿基本依赖进口,比西红柿还难得。    想不到今天居然会遇见土法制作的洋柿子酱,这完全是意外之喜啊。    李信顿时来了兴趣,也不急着走了,放下酒坛,好奇道:    “您知道哪里可以弄到这番茄......洋柿子酱吗?”    老头上下扫了李信一眼,有些诧异道:    “看你这小同志肯定是个有钱人,怎么会对我们这些普通人吃的贱物感兴趣?真要想吃,完全可以去买那些大棚种植的新鲜蔬菜啊。”    “您给说说呗!”    李信微微一笑,并拿出一支带滤嘴的大中华,递给老头。    “嚯,够阔的!”    老头惊讶地接过,也不卖关子,谈性十足道:    “这东西好像近两年才兴起,也算彻底改变了以往冬天咱们普通人只有大白菜和土豆吃的局面。    制作起来也简单,在夏季西红柿上市的时候,大量采购,切块上锅蒸,再用医院输液瓶子装,还要插上针头抽掉空气,最后储存好就行。”    “这玩意儿很多吗?”李信双眼发亮道。    “肯定多啊,只要能弄到医院里的玻璃瓶子的,基本都弄。”    “也就是说它也便宜啰?”    “便宜啊。”老头惬意地吸了口烟,笑眯眯道,“反正这会儿,要比蔬菜店里大棚种植的便宜的多。”    听完老头的话,李信郁闷的心绪顿时一扫而空。    还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想不到让他头疼的难题,居然会以这种颇为戏剧性的方式解决。    和老头告别后,李信步伐轻快地离开西单菜市场。    接着一上车,他悄悄把虎鞭酒移入背包空间,随后直接驱车,前往罐头厂。    离广交会也就还剩一个月多点儿的时间,既然万事具备,当然是越早开工越好。    至于说,土制西红柿酱的收购,当然不用李信这个厂长亲力亲为,交给公司采购处的那些职工就行。    之后的两天,土制西红柿酱的收购也颇为顺利。    正如那老头所说,这玩意儿还真不少,短短两天的功夫,全收购部上下卯足马力,总共收购了5吨多。    而且它也便宜,如果不要玻璃瓶子的话,这东西一斤不到两毛,比大棚种植的西红柿要便宜的多。    关键这西红柿酱还是浓缩的精华。    也刚好,如今天气还冷,这东西也好储存,根本不用担心变质。    。    罐头厂的煮制车间。    “轰隆隆!”    随着一道道嘈杂的声响,一台巨大的煮制设备轰鸣不断。    煮制设备中已然按照比例加入黄豆和番茄酱煮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时有工人往里加入配置好的香料。    这些香料是制造茄汁焖豆的关键,配方只有李信一人知道。    而且这香料都是制作、配比好过后,才运来罐头厂的。    有着海云天,再加上下面十几个小酒馆的分担,香料的制作、配比并不难。    甚至某些关键步骤,还是李信一人单独完成。    所以缺少他本人,任何人都休想把配方弄出来。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年头可没什么专利保护,更没有保密协议或竞业协议。    因而留一手非常有必要!    万一罐头厂做出成绩,到时候味全食品厂那边再翻脸不认人,他也有反制手段。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偌大的车间开始弥漫起一股豆子和番茄混合的香味。    李信和罐头厂的一众头头脑脑围在设备旁,都显得有些着急。    这是罐头厂煮制的第一锅茄汁焖豆,成功与否,就看这一遭了。    按照设定好的时间,设备中的茄汁焖豆终于做好。    等到机器把煮制好的茄汁焖豆倾倒在一个巨大的不锈钢桶中之后,一众人迫不及待地围到桶边,也顾不得烫,当即人手一个小碟,装了点豆子品尝起来。    李信也好奇地夹起一颗豆子尝了一口。    美味,软糯,又带有番茄的酸甜。    最关键的是它还是偏甜口的,细微的咸鲜中又带有甜丝丝的口感,应该非常符合欧美人的口味,尤其是英国人的。    想不到用番茄酱的效果,竟然还比用新鲜的西红柿要好,这倒是个意外之喜。    当李信放下筷子的时候,其他人也纷纷发表意见。    “真好吃!”    “想不到咱们李厂长还有这一手!”    “别说,厂长出手就是不一样,说不定咱们还真有机会赚外汇呢。”    ......    一个个老油子,没有意见,全是恭维,听得李信直翻白眼。    唯一提出不同意见的还是胡光勇,他说:    “好吃还是很好吃的,就是夹杂着点又酸又甜的味道,让我觉得怪怪的,要是没有这些,我觉得会更好。”    你懂个屁!    算了,李信也不打算指望他们,只求他们指哪打哪,当个工具人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