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交易
书迷正在阅读:农门空间:种田娘子不好惹、前方超能、御兽:我有万能点数、海贼:第四天灾、求道长生,我为刀俎、从超神开始的地球护卫队、我能听见怪物的心声、奥特:我的怪兽农场、从桃花坞进入娱乐圈、轮回领主:还在玩传统爆兵?
九剑通天第三百二十四章交易李弘仁看着眼前的张镇隆,摇了摇头,低叹道。 苦修数百载,他的修为早就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然而还远远没有达到顶峰。 集一朝气运为一身,才有现如今这般成就。 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但这并不代表李弘仁的天赋不行。 而是这武道一途实在困难重重。 纵使有惊世之才,也没人敢说能够抵达巅峰。 “陛下无需如此悲观。 这武道之路,没有尽头。 世人又有谁真正见过那巅峰呢? 我等能修炼到如今这般地步,已是逆天而行。 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至于能不能见到那更高处的景色,就顺其自然吧。” 张镇隆喝了口灵茶,淡笑道。 看上去颇为洒脱。 “前辈此言不错。 但于朕而言,却行不通啊。 前辈修身修己,年余千岁,虽门徒万千,可终有数可数。 而朕之心在乎于天下。 朕之子民无穷无尽,朕之气运皆来源于此。 所以朕不得不给自己施加压力,不得不追求那更高的境界。 只有朕这把剑够锋利,才能护住我大华芸芸众生啊。” 李弘仁起身,看向殿外青天,心中思绪万千。 作为一国之主,他的心,他的人,早就不属于他自己了。 自他坐上这皇位的那刻起,他就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 在位承其重,大华朝的黎明百姓,可都压在他身上呢。 为了国家兴亡,为了百姓不受战火之乱。 他这个君主就要不断变强。 有护国之力,才能当国之君! 这便是大华朝历代皇帝传下来的铁规! “陛下心怀天下,老夫佩服之至。 不过陛下现如今已经站在了这神临大陆的最巅峰。 想要更近一步,困难之大,难以言说。 除非...” 张镇隆欲言又止。 他缓缓抬起头,看向了一旁的李弘仁。 “除非有天地神器相助!” 而听到张镇隆话说一半,李弘仁倒没有意外。 他转过身来,看着面前的老者,一字一句的说道。 那包含山河的双眼之中,透露出了一丝亮光。 “不错,只有天地神器,才能助陛下更进一步。 而今日老夫亲自前来,就是想要告知陛下关于天地神器的消息。” 张镇隆面色不变,淡淡说道。 “请前辈赐教!” 听到张镇隆这么说,李弘仁瞳孔微缩。 立马开口问道。 天地神器,乃混沌初生之时,由混沌孕育而生的神器! 具有通天彻地,逆天改命的力量! 天地神器一共六件,每一件都有着无穷的威力。 他李弘仁但凡能够得到其中任意一件,就足以踏足这片天地最巅峰的领域! 不过天地神器形踪难觅,光是凭借修为是无法查探到的。 想要得到天地神器,只能看缘法、 俗话说该是你的,就是你的。 不该是你的,你就算拿到手,也总归有失去的一天。 但天地神器的诱惑力实在太大。 不知道多少人愿意为之铤而走险。 所以每一次天地神器现世,都会引起巨大的纷争。 上到朝廷世家,下到乡野江湖全都无一幸免。 而想要在这争夺天地神器的过程当中占得先机,最重要的就是要拿到第一手消息! 张镇隆既然这么说,就代表他手里肯定是有消息了。 否则以他的身份,也不可能亲自来见李弘仁。 “陛下不要着急。 老夫既然来了,就肯定不会藏拙。 不过在告诉陛下这个消息之前,老夫想要和陛下做笔生意。” 张镇隆捋了捋胡须,看着面前的李弘仁说道。 “哦?前辈堂堂儒圣,想要什么没有?还用得着和朕做生意吗?” 听到张镇隆这话,李弘仁顿时皱起了眉头。 这位儒圣,平日里向来不参与世间纷争。 对于世俗之物并不感兴趣。 也不知道今天是搭错了哪根筋,居然跑来皇宫和他做交易。 不过碍于天地神器的情报,李弘仁并没有直接拒绝。 “哈哈哈,陛下此言差矣。 老夫的确是不缺什么,也没什么想要的。 但老夫毕竟还有后人。 这些小家伙总有些需求,需要老夫帮他们办。 之所以想要和陛下做生意,主要是因为这件事只有陛下能帮得上忙啊。” 张镇隆抚须一笑,向李弘仁递了个眼神。 “能让儒圣亲自出马,想来求您办事的那个后辈地位不低。 朕听闻前段时日前辈从文州城接回来了几个分家子弟。 而在这其中,有一位年轻人儒气内敛,发须皆白。 初现儒神之象。 如若朕没猜错的话,他就是当今的神儒真体吧?” 李弘仁看向眼前的张镇隆,意味深长的说道。 在这大华朝,他就是绝对的主宰。 任何事情,都瞒不过他的耳目。 就在张镇隆将张槐序刚刚接回张家的时候,他就已经得到消息了。 不过对此李弘仁却并没有声张。 朝廷和张家的关系很暧昧。 而且张家对于朝堂的影响力非常大。 所以他也不想和张家闹得不愉快。 而今日张镇隆亲自上门,他才说出这件事。 目的就是想看看张镇隆作何反应。 “陛下的消息果然灵通。 不错,槐序便是当今的神儒真体。 在老夫的教导下,不出三百年,他就能成长为真正的儒神!” 李弘仁猜到张槐序的身份,张镇隆并不惊讶。 因为当时接张槐序回来的时候,他就没想着要瞒李弘仁。 张家虽强,但毕竟处在大华之中。 在大华这一亩三分地上,李弘仁说话分量还是很重的。 朝廷虽然不是什么门派。 但性质上还是和正道靠拢的。 同属于正道势力,让李弘仁知道这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果真如此! 那朕就先祝贺前辈了! 儒神再世,张家当兴啊。” 听完张镇隆的话,李弘仁当场恭贺了张镇隆一声。 不过他表面上看着虽然满是笑意,但心中如何想那就没人知道了。 “谢过陛下。 不过此事还请陛下替老夫保密。 槐序的身份还不能太早暴露。 否则难免会被冥狱门等一众魔道门派盯上。 老夫可不想因此而出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 张镇隆双眼微眯,向李弘仁回了一礼。 语气当中暗含着一丝不善的意味。 “前辈放心,朕自有分寸。 这事你知我知,朕不会透露出任何风声的。 至于那传回消息的探子,朕也已经送他上路了。” 李弘仁面无表情的说道。 仿佛在说什么微不足道的事情一样。 “陛下心思缜密,老夫佩服。” 有了李弘仁的保证,张镇隆也算是放心了。 知道张槐序底细的,包括郁方在内,也只有三个人。 其余人一概不知,包括张槐序的亲生父亲,张文海。 这事知道的人越少,张槐序就越安全。 “好了前辈,这废话就不要多说了。 朕现在还是对天地神器的消息比较感兴趣。 您要和朕做什么生意就直说吧。 只要朕能够做到的,定不会推辞。” 李弘仁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淡淡说道。 “既然陛下如此爽快,那老夫就直说了。 这事其实也和陛下有关。 陛下可还记得,曾经的大华国柱是几位啊?” 张镇隆收起了笑容,抬头看着眼前的皇帝,问道。 “当然记得。 我大华立国之初,一共五块基石! 圣祖封为大华五王! 乃是我大华朝最高的王爵! 只在朕之下,就是皇子皇孙,在地位上也得低上一头。 怎么?难道前辈要和朕谈的事情跟这有关?” 李弘仁眉头微皱,不理解张镇隆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 “不错,的确和此事有关。 陛下也知道,这今时不同往日,曾经的大华五王,现如今就只剩下了四王。 其中郁王一脉,被流放出了华京城。 至于为什么会被流放,老夫不知道。 但陛下肯定知道。 不过这些也都不重要了。 现如今郁王一脉式微,早就不如当初那般风光。 而且据老夫所知,这一代郁王只有凝神境左右的修为。 完全上不了台面。 整个王府之中也不过小猫三两只,彻底失去了和其余四王竞争的资格。 本来朝堂之事,老夫不便过问。 但怎奈和当今郁王是我那后辈的表哥。 两人不是亲兄弟,更胜亲兄弟。 其中感情深厚,难以用言语诉说。 自我将槐序接回张家之后,他一直在念叨着自己的表哥。 生怕表哥遇到什么危险,就连修炼都无法静下心来。 对此老夫也是焦心无比。 所以为了让他能够静下心来,老夫只能来求陛下。 希望陛下可以给现在的郁王一脉多些关照。 也好了却孩子的一番心愿。” 说罢,张镇隆起身向李弘仁抱拳行了一礼。 “前辈无须如此。 这事对朕来说,不过小事一桩罢了。 朕答应你就是。” 李弘仁扶起张镇隆,答应了他的请求。 “关于郁王的事情,朕的确知晓。 不过圣祖有训,关于此事,不能泄露分毫。 所以朕不能跟前辈细说其中缘由。 不过前辈也无需担心。 其实朕一直没有忘记过郁王一脉。 对于现在郁王的状况,朕也有所耳闻。 朕听闻这代郁王名唤郁方。 原本是先天废脉,还是个不折不扣的纨绔。 可谓是臭名远扬。 然而就在半年之前,他好像是变了一个人。 不但经脉尽复,还一改纨绔之貌,恩泽布施于文州。 现在的他,在文州可谓是如日中天,深受文州百姓的爱戴。 至于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转变,朕也不得而知。 不过对他这个人,朕还是很感兴趣的。 所以朕早早就跟徽南郡守张悬栋吩咐过了。 让他多多关照郁王一脉。 只要他不出徽南郡,那么朕就能保证他的安全。” 李弘仁再次坐了回去,嘴角划过了一抹笑容。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