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各自的想法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这个念头一动,女娲圣人道心便忍不住的翻江倒海了。    截教圣人,公认杀伐第一,而人教圣人,在诸圣之中,本就是以布局、落子而闻名。    无为而为,顺其自然。    其布局常常天衣无缝,其落子常常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这两位圣人联手……    青萍剑和太极图镇压因果,诛仙阵图在前,天地玄黄玲珑塔在后……    女娲圣人只是想着,就忍不住道心微颤。    所以……    “他们是什么时候联手的?”女娲圣人想着。    “肯定不是近期……”    “许是数百年前,便已悄然联手!”    “昔年周都被破,那奎牛掷出了金刚镯……”    “在那时,碧游宫便已经与八景宫开始重修旧好了?”    越想,女娲圣人越觉得有道理。    因为圣人之间的联手,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定下来的。    圣人混元无极,皆负大因果,也皆有志于超脱。    所以,彼此取信是个大问题!    非得是一轮轮的不断试探,一次次的不停确认。    直到彼此都认可了对方的诚意,才会放下芥蒂,全心全意的开始合作。    不然,如何可以放心的把道统和弟子门人,交托对方?    何况,封神劫中,截教与人教闹得不是那么愉快!    两位圣人,甚至做过了一场!    “以通天道友的脾气,怕是难以主动迈出那和好的一步……”女娲圣人道心想着:“定是太上主动示好了……”    这个想法一起,女娲圣人顿觉有些口干。    眼前的太上,在圣人眼中,变得越发神秘莫测。    也越发的符合女娲圣人,一直以来对太上的预设印象。    便忍不住的再次拿起身前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回复道心清明。    老君圣人看着女娲圣人的神色和举动,也是颇为奇怪。    “怪哉!今日女娲道友,似有异常?”    太素天妖教圣人,这数个会元来,一直自守太素天,鲜有插手三界。    即使偶有落子,也是顺势而为,顺从大势。    故而,这位圣人在老君印象中,从来都是超然于世,不慌不忙的。    今天,却是有些不太对劲!    待客之时,茶盏既已放下,便不该再拿起来。    不然,便多少有些礼数上的缺失!    这在过去,是女娲圣人绝对不会犯下的过失!    这样想着,老君圣人也拿起茶盏,抿了一口。    悄然的掩盖了女娲圣人一时的失态。    女娲圣人见此,却是笑了一下,便与老君圣人谢道:“吾想道了些事情,在道友面前失态了!”    “无妨!”老君圣人说道:“你我道友,不必如此计较!”    “道友宽宏!”女娲圣人稽首,然后便小心翼翼的试探着:“道友,本会元人间落得如此局面,吾恐大劫之时,难以收拾!”    “一个不慎,恐怕要重演人皇会元的结局!”    “你我皆与人族有缘……”    女娲圣人看向老君圣人:“不可坐视啊!”    人皇会元,以人皇劫告终。    人间灵脉,在此劫数中不是崩碎,便是隐藏到了地底深处,陷入沉睡之中。    从此,非是大德大贤,得万民景从,受天地祝福之人。    不可唤醒灵脉。    从此,凡人寿元从圣皇治世的巅峰,跌落到了两百岁。    如今,更是跌落到了人到八十古来稀。    若再来一场人皇劫,人族再次受到重创。    人道震怒,天地同恨。    对两位圣人来说,也是得不偿失的。    老君圣人听着,也是点头:“道友慈悲,吾已有所解药,或可解人间劫数!”    便道:“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休养生息,使小国寡民,鸡犬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如此,一个会元之后,人族或可恢复元气,重现当年盛况!”    女娲圣人美眸流动,赞道:“道友好解药!”    这确是好解药!    小国寡民,自然没有纷争。    不相往来,便没有矛盾。    一个会元的修养后,人族不说可以回复昔年盛世,至少也可祢和本会元所受到的重创,不至于万姓凋零,人道震怒,天地同恨,从而引发类似人皇劫那般的大劫,将三界上下仙神、修士,清空大半!    但……    女娲圣人想起灵珠照见的种种,那方山川……不是小国寡民的样子。    反而是人道荟聚,万家灯火,万姓昌盛。    人、妖二族,共聚一堂,其乐融融。    便知道,老君圣人并没有真正的信任她。    但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圣人之间的交往,看似礼数周到,往来亲密。    实则却是最难以互相取信的。    在道统和道果面前,背叛是很容易就会发生的事情。    昔年的截教圣人,就是太过乐观,才有封神大劫的大败亏输。    封神劫后,圣人之间的交往,就rou眼可见的淡漠了许多。    所以,女娲圣人也不急,只是问道:“舍此之外,未知道友可还有解药?”    老君圣人听着,思虑片刻后,便又道:“若小国寡民不能解,便只能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使人族恢复最初之时的天性……”    老君圣人说道这里,便垂首叹道:“慈悲!慈悲!此乃万不得已之下策也!”    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    加起来就是……    重开!    将幸存人族转移到一方洞天。    然后重塑天地,重启文明。    再把这些人的子孙,带回重启的洪荒。    再走一次三皇治世,五帝定伦的文明道德之路。    而这,对任何一个圣人来说,都是万不得已之下,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是最后的选项。    而且阻力重重,风险极高。    一个不慎,就是前功尽弃,从此成为天地罪人。    女娲圣人听着,眉头轻皱,道:“道友……难道就没有别的选择了?”    老君圣人轻轻摇头。    女娲圣人意味深长的说道:“不一定吧!”    老君圣人抬起头,看向女娲,稽首问道:“贫道愿闻道友高见!”    却是以为,女娲圣人请他过来,乃是为了本会元大劫之后的事情商议。    自然,老君圣人愿意给女娲圣人这个面子。    也愿意参考女娲圣人的意见。    毕竟,她乃人族圣母,万灵之宗。    人族教化之事,离不开这位圣人的支持。    女娲圣人却是轻轻笑着摇头:“吾却是没有头绪!”    她看向老君圣人:“道友慈悲,定是有着办法的!”    老君圣人楞了。    圣人之间,不打逛语。    女娲圣人说他有办法,就意味着在女娲圣人眼中,他是真的有办法!    但……    “老道我真的有第三个办法?”    老君圣人迷糊起来。    可再追问,女娲圣人却是笑而不语了。    就是话里话外,都透露着:道友,您别瞒我了!我已经知道了……    这样的信息。    这就有些奇怪了!    但女娲圣人却又不肯直说,老君圣人于是明白了。    “这两日,通天师弟的两个童子,常来太素天……”    “难道……是师弟在借女娲道友之口来提醒我什么?”    这么一想,老君圣人便豁然开朗。    三清之间,在最初是彼此互补的。    只是其后才渐行渐远,直至今日。    所以,若是截教上清师弟从天机中看到了什么,却又不好意思来与我说……    就托女娲道友来提醒,合情合理!    这符合老君圣人对自家师弟的了解。    通天嘛!    性子直,好脸皮,又拉不下面子。    但问题是……    通天到底想说什么?    他从天机之中,到底看到了什么?    这么一想,老君圣人忽然便想到了另一个事情。    不久前,他曾感应到,天机朦胧,似有道友开辟出新的大道。    难道,这天机就应在此处?    于是,老君圣人也不慌不忙了。    等过两日,天机清明,因果分明了。    若果然是截教师弟开辟了新的大道……    那就说明,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