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妇女主任
,彪悍农女路子野 就在那些老臣小声哔哔的时候,李家柒忍不住开口 “各位大人,这是什么意思? 我相信当时在宴会上的众位大人,都应该听到了先皇的话。 当时先皇可是说了让皇帝帮他和我完成他们完成的事。 这其中一条就有女子科举。 另外还有给女子设立官位,让女子可以入朝为官。” “护国长公主,话是这样说,可历朝历代也没有这个规矩啊?” 让女子科考这件事皇帝已经下了旨,朝令夕改是不可能的。 他们即便是做出了最大的让步,也还得小声嘀咕一番。 好让这位护国长公主知道,他们是不同意女子科考这件事的。 之所以没让皇帝收回成命,那是因为新帝刚登机不久。 这才下的旨意就收回,没有这样的道理。 可是这位护国长公主后面说的那句话,就绝对是触及到了他们的底线 立刻就有大臣站出来道: “长公主殿下,其一,历朝历代都没有女子为官的先例。 这其二女子本就应该呆在内宅,相夫教子,乃是女子的本分。 这若是女子不遵守本分,一个个初入朝堂了,那岂不是要天下大乱了吗?” 李家柒,冷笑一声,转身看那位说话的大人 “卢大人这话本公主就不敢苟同了。 大人可知我说的女子为官,是当地的什么官? 大人不用急吼吼的站出来反对。 再说了,女子为官就天下大乱了? 那还要你们这些男子做什么,岂不是显得你们太过无能? 这才只好将女子困于后宅,若让女子上了朝堂,就回天下大乱啊! 我竟不知什么时候在你们眼中,女子竟这般厉害了!” 她这话一出,立刻就有大臣站出来反对。 “护国长公主,此言差矣。 卢大人的意思并非是女子过于厉害才天下大乱,而是说这阴阳颠倒是不对的。 所谓天地乾坤各司其职,你男主外女主内,若女子不安守内宅,那岂不是要牝鸡司晨么?” “牝鸡司晨?这位大人的话是不是太过严重? 而且你这用的也不是地方,说来说去,众位大人还是没有听明白我所说的,让女子做官,做的到底是什么官!” 有那不敢站出来的,只,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嘀咕一句 “不管做什么官,女子为官就是不妥!” 这些人一个个还没听她说,到底女子为的什么官,就开始这般这么反对。 那她就不得不好好跟他们掰扯掰扯了 转过身,走几步走到大殿正中间,看着那些大臣道: “众位大人可有想过,皇上这同一女子参加科考的这旨意已经颁发出去。 倘若有那来参加科举,并且一路考过的女子,这位大人觉得该如何安置啊?” 这一届的内阁首府孙大人,站出来道: “不知公主有何提议,毕竟这旨意,是公主和皇上商量之后才颁发出去的。” 李家柒可不管他画中的机锋,而是看他一眼道: “我的提议很简单,就是我说的,让一路考上来的女子为官。” 见他这话还没说完,就有大人站起来想要反对。 她紧接着又道: “众位那人稍安勿躁,我说的官,并非你们所想的那种官。” “护国长公主这话,我就不明白了,难道官还有几种吗?” 李家柒面上笑的淡淡的 “葛大人见识少我不怪你! 这朝廷中,你们在朝为官,按照正常程序,考过了是不是可以进入翰林院?” 那位被她说见识少的葛大人,嘴角抽了下点头道: “正常情况下是这样的。” 李家柒点头继续道: “那好,我说的女子为官,并非是让她们进入翰林院。 而是在这先在这京城中,增加一处专为女子服务的府衙。 平时处理一些女子之间的琐碎事物。 说白了就是专门管理女子 或者接审女子们的案件,毕竟有些事情女子不好喧之于口。 便可以通过这处官衙来解决。 当然,若是再加上调和一项调和夫妻矛盾,也不是不行。” 她说的,其实就是类似于前世的妇女主任那种。 当然,教育引导村女子,增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 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咳咳,女子。 这才是最重要的,不过这点她也跟这些男人们说不着。 不过听了她所说的话,众位大人一个个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这样的话,就是不在男子官吏中,属于单独开辟出来的府衙。” “要是这样的话也未尝不可。” 也有人朝着她提问 “那长公主的意思就是说,那女子为官之后,管的就只是妇人们的事,不管朝中之事?” 李家柒眉头一挑,掷地有声的道: “当然不管朝中之事,毕竟他们所管的都是之间的小事。 哪里能和朝堂上,众位大人所思所管的是一样? 说白了他们就是给县令大人打杂的,不过身份地位和仙林大人平起平坐而已 而且这样能够帮地方上,各位大人减轻不少负担。 不然的话,本公主就在这里举个例子好了。 比如,有两个妇人打架,闹到了官府,作为大人的您们是插手调和呢? 还是不管呢? 不管肯定不好,若是管的话,那两个妇人又是哭又是撒泼的,大人们也觉得烦。 那这个时候,就可以将这妇人交到女子衙门那边。 有女子衙门中的妇人去处理,岂不是能给众位大人省上不少事儿啊!” 听她这么一说,众位大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觉得这提议也还行?! 上手的皇帝听着护国长公主这话的意思,想了想,忽然开口道: “长公主这提议不错呀! 之前不是有说那官媒里的大人,被哪家妇人给抓花了脸吗? 朕看这事以后也可以交给妇人去做。 说媒这种事嘛,本来就应该是媒婆做的。 倒是为难那位大人了!” 这皇帝发话了,其他大臣们也只能附和一声 “皇上英明!” 皇上英明不英明,那自然是必须得英明的。 于是乎,皇帝直接一拍板道: “那中午与爱情商量商量,那专门给妇人掌管的职位,如何称呼好啊?” 说起称呼那些大人们一个个就开始老学究一样。 不是沉默,就是摸着胡子,就是真认真地想,那职位到底应该叫什么名字更贴切。 有那大臣站出来道: “依臣之见,不如就叫妇道衙门好了!” “咳咳!” 这两个字直接把李家柒给呛到了。 妇道衙门,这人怎么想的? 再听听另外一位大臣,人家想的好歹是叫什么坤衙! 坤衙,意思是说天地有乾坤分阴阳,这坤就代表了女子。 李家柒,只能默默翻个白眼,欣赏一下这大殿的棚顶。 妇道衙门,昆衙,妈呀,这都什么词儿啊,简直让人受不了。 皇帝见她每个名字都摇头,便直接问她 “镇国长公主,可是有了什么好提议?” 提议就没有,定义就有一个, “回皇上,臣觉得直接就叫妇联吧!” “妇联!妇字子朕可以理解,这联又是何结啊?” 李家柒一本正经,好吧,这本来就是一件很正经的事。 “回皇上,廉乃是,勤俭节约之意,意思就是说让那些妇人们省着点花钱。 别一天到晚净想着花钱买首饰。 然后,多为他们夫君的官路着想,多出去交际,莫要伤了和气! 嗯,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她已经想好了,先这么说,到时候真到了提笔,定下这两个字的时候,她就写成那个联。 皇帝和众位大人听了不由点头 “廉字甚好!” “这廉字取的当真不错啊!” “那众位大人这么说,就是同意了单独增设一个女子衙门。 这个衙门的名字就叫妇联,日后就专门用来辅佐县令等,专门处理女子的事!” 见整件事的基调大概定了,就有人道: “哎呀,咱们在这里将这些都给想好了,还不知道有没有那女子能够当真考过春闱, 一路考上来,这实在是难了,不知道这妇联的位置,要空下来等多久,才能等到那样一个奇女子!” 被这位大人一提,其他那些大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都觉得这位大人说的对,自古就没有女子读书上学的说法。 就算是那些世家中的小姐来参加村委,那时还不知道人家父母会不会同意呢! 毕竟大户人家的小姐,都是自小教导诗书礼仪,又恪守本分。 怎么能会主动参加这种氛围的考试? 毕竟就算是来了也不一定能考过,岂不是丢人? 反正他家闺女,是肯定不会让来参加科举这种事的,赶来?直接打断腿! 同他一样心思想法之人不在少数。 李家柒可不管那些,反正她手中有三个之前隐瞒下来的女子。 虽然他们三个三位女子都嫁人了,可经过这几年的悉心教导,考个春闱应该可以考进。 京城南边一条巷子中,第三户人家,女主人正在逗弄着四岁小童。 这时听到有人敲门,便上前开门,见到来人愣了下,随即跪下行礼 “见过长生长公主殿下!” 李家柒看着她笑道: “不必多礼,之前学的那些,这几年也一直有派人教导你们,若是让你下场参加科举,你可有把握?” 这女子名叫夏萱,正是之前李佳琪见的三位女子中的一位。 夏轩听李佳琪这么说,当即又跪下道: “公主抬爱,小妇人自当竭尽所能! 只是这若当真考上了会如何?” 李家柒一笑: “自然是要为官的,你可愿意?” 夏萱愣愣地瞪大双眼,有些不可置信。 她听到了什么? 刚才公主竟然说,让她为官? 不,不对,是让考上了的女子为官? 惊讶地瞪大双眼 “怎么可能?” 四个字脱口而出。 因为在他她的认知里,就不曾有过女子为官的先例。 这让女子为官怎么可能? 而且还让考上了的女子去为官,这,她什么都不会哪里能当官呢? 可就若说自己什么都不会吧? 这万一自己考过了又说不过去! 一时间有些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李家柒,看他这样子微微挑眉刀,你也别想太多。 为官不过是干点像媒婆那样的事。 听皇帝说官媒那边就缺人,到时候你如果你考过了的话。 就可以去官媒那边当个职,工作简单又轻松,好歹还是个官身。” 小仙灵眼眼睛唰的就亮了, “真的吗?要是那样的话我可以的!” 李家柒点头道: “那行,那我就先跟你说好了,之后我还要再去找一下另外两人,这便离开了!” 听他还要去找另外两人,夏轩叫住她道: “长公主殿下,张氏之前和我是一起被李大人选去学习的。 只是她的夫君故去如今一人守寡,还要被家中人刁难,您可以先去找她。” 李家柒,听她这么说心中就有底了,然后问 “那另外一个,田易双呢?” 说起田氏,夏萱眉头皱了皱叹口气道: “要不长公主殿下,你还是先去找她吧! 成亲后我们三个经常来往,他那个婆婆不是个好相与的,经常搓磨她。 她要一边跟着李大人派来的人学习,又要一边应付着她婆婆。 这几年,我看她整个人都憔悴的很。 更不要说,她还有一个经常找事的大姑姐和刁难她的小姑子。 唉,要不怎么说这女子嫁人就是第二次投胎呢? 嫁的好了能过点好日子,嫁的不好了,就要应对婆家的各种糟心事。” 李家柒听她这么说,点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同的境遇。 如今看来三个人中,就她,算是嫁的最好的了。 “行,那我便先去找田氏。” 建见李家柒离开,夏宣屈伸行礼,恭敬的道一声 “恭送长公主!” 李家柒没有直接去田易霜嫁的人家里。 而是派了杜小若去同田易双说,她自己去了张氏那边。 张氏和离后一直住在娘家,出嫁由父母做主,再嫁由自己做主。 她一直没有再嫁,家中兄弟嫂子们,看她就越发堵的慌。 “我说小姑你这一天到晚待在家中绣个花,可真是享不了的福气呀! 可是女子到底还是得找个好人家,总不能一直赖在家中,这时日常了,我们可养不起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