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一天不打上房揭瓦
石头村说大不大,说小还真是小。 吴尚晋醉倒在刘大江家后的第二天。 一个劲爆的消息,席卷了这个北方大地上的偏远小山村。 吴尚晋这个穷困潦倒的单身汉,之所以能一夜暴富,混得人模狗样的。 是因为,他在老王家菜园子里挖到了宝。 有人说是袁大头,有人说是金银珠宝,还有人说是价值连城的古董。 到底是啥宝贝,版本不同,莫衷一是。 但是,有一个共同的说法,就是王泉分了大头,吴尚晋占了小头。 与吴尚晋的招摇过市不同,王泉这两天一改往日走街串巷,宣传大棚种菜,四处借钱的作风,反而是闭门在家,足不出户。 事出反常必有妖,必有妖。 这便更加坐实了老王家菜园子里挖出了宝贝的传言。 于是,这两天到老王家帮忙干活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 这些人不仅是免费义务劳动,还格外勤快。 搬砖、挑水、筛沙子、和水泥、截钢筋,给啥活就干啥活。 最主要的是忙里偷闲,还不忘帮着老王家翻地。 不光是大棚区域,就连整个菜园子的犄角旮旯也都是挖了个遍。 那劲头,那阵势,那不下去半米深都不算干活。 就连外表强壮似牛,内心柔弱如水的刘小霆,也是翘着兰花指,握住了铁锹,铆足了劲头,美滋滋地干了一个下午。 连晚饭都没吃,最后垂头丧气,耷拉着脑袋走了。 他走了,晚上却是有很多人来了。 既有前院的朱大嫂,也有隔壁的老米头,也就是小米粒他爷爷。 还有村东头的于大爷,王泉要给人家娶新娘的那位。 以及村北头的赵老五,这位是村里出名的铁公鸡。 最后一位是铁道南的林大奎,身材魁梧,力大不亏,这位正是王泉死党林俊逸他爸。 王泉爸妈立刻端茶倒水,热情招呼。 这些人,平日里与老王家关系也是不错,常来常往。 而这一刻,反倒是拘谨起来。 烟不抽,水不喝,只是一个劲地笑。 顾左右而言他,笑容也是不自在。 “她朱大嫂,你来这是有事?” 老妈一句话立时把现场尴尬的气氛推到了顶点。 “没,没事。” 朱大嫂搓着衣角,“我这能有啥事,就是过来坐坐。” 其他几人,也是连声称是。 虽然不是问他们,但是看他们的神色一点也是不必朱大嫂轻松。 王泉一拍脑门,心中暗道:“不愧是尬聊大型社死现场!” 脸上微微一笑,问了句,“妈,我二姨那钱这两天能汇过来吗?” 老妈一愣,随即摇摇头,“她正凑着呢,可能还要等两天。” “噢”王泉应了句,又是皱眉道:“可是,这两天咱就得进方管了呀!” “没事”老爸接口道:“车到山前必有路,我再想想办法。” “喝水,喝水。”王泉老爸又是招呼客人。 听了这两句话,客人哪里还顾得上喝水呀。 眼睛“刷”一下,都亮了。 朱大嫂率先表示,“远亲不如近邻,她愿意慷慨解囊。” 米老头也哈哈一笑,“他正好有个存折到了期,可以先应应急。” 于大爷搓了搓一双枯瘦的大手,也是说,他手头上,攒了点给大小子娶媳妇的钱,也可以先拿来用。 一毛不拔的铁公鸡赵老五,也是大方了一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好钱用在刀刃上,平日省吃俭用等的就是今天……” 林大奎也是大嘴一列,一拍胸脯,“花要叶扶,人要人帮,缺钱你就说话。”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表示要借钱给老王家。 王泉老爸和老妈连连出声感谢,脸上也是笑开了花。 王泉则是把两份协议往桌上一拍,“感谢大家关键时刻能仗义援手,但是你们的钱我家也不能白花。” “借款协议和入股协议,你们看看想签哪份?” “不用,不用。”几人连连摆手推脱,“乡里乡亲的,谁还用不着谁啊?不用这些。” 嘴上说着,他们的目光还是不自觉地从桌上瞟过。 王泉微微一笑,道:“俗话说的好,亲兄弟明算账。” “要是不签协议,你们的钱,我家坚决不用!” 这话,斩钉截铁,不留余地。 几人听了,面上为难,心中却是一松,无奈地点了点头。 王泉又给几人重新解释了两份协议的内容。 借款大家基本都懂,主要是入股。 这对他们来说,是个新鲜玩意。 “入股就是风险共摊,利益共享。” “简单来说就是,要赔一起赔,要赚一起赚。” …… 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吐沫星子横飞,王泉再一次把石头村的牛全都吹上了天。 他足足讲了两个多小时,听得大家一头雾水,哈欠连天。 王泉无奈摇头,自嘲地笑了笑,“多亏上辈子没上师范,看来自己还真不是当老师的料。” 果不其然,最后,几人都是和老王家签了借款协议。 然后,一脸兴致勃勃地走了。 屋里就只剩下了王泉,和他老爸老妈。 meimei王英呢,明天还得上学,早去自己屋里睡觉了。 老爸一拍王泉肩膀,笑道:“行啊,大儿子。你这一下就借了一千二百块,还是主动送上门来的。” “前几天,我东奔西跑,求爷爷告奶奶的,才借了八百来块。” “那是,也不看看王泉是谁的儿子。” 老妈也是笑了,连日来心中的愁云一扫而空。 王泉更是得意道:“山人自有妙计,我这个妙计还不错吧?” 老爸和老妈异口同声,“就你小子,鬼主意多!” 这次两人倒是出奇一致,没有相互唱反调。 王泉哈哈大笑,“不是鬼主意,这叫聪明才智。” “也叫小荷才露尖尖角,还叫大风起兮云飞扬。” “拳打南山虎,脚踢北海龙,上天遁地,无所不能!” “我的本事大着呢,往后……” “停,停!” 老爸打断王泉的话,郑重地点了点头,“我信!” “别的不说,单就是‘说你胖,你就喘‘,这顺杆爬的本事,你要说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 老妈脸上不见喜怒,也不说话,只是四处踅摸。 老爸配合地问了句,“江琴,你找啥呢?” “咱扫炕笤帚哪去了?” “大晚上的,找那干啥?” “干啥?揍人!” 老妈作生气状,“这小子,我算是看明白了,一天不打就想上房揭瓦。” “我今天就给他点颜色瞧瞧,让他知道,天多高,地多厚!” “省得他日后再给我惹出啥幺蛾子来!” “不要呀!”王泉立时求饶,刚翘上了天的尾巴又乖乖地落了下来。 “哈哈哈……” 老爸和老妈笑了,心中那份开心再也掩饰不住。 暗暗道了句,“这小子不靠谱的鬼主意,还真就有效果了。” 但是,他们错了,不是有效果,简直就是太有效果了。 因为,第二天,老王家的门槛差点被人踢烂了。 来王泉家的人络绎不绝,这回不是来免费帮忙干活的。 而都是主动来借给老王家钱的。 这石头村说大不大,说小还真是小。 根本就没啥秘密。 昨晚上有人和老王家签了借款协议的事,很快就传遍了全村。 谁都不比谁傻,人们立马就咂摸出了里面的滋味。 与其大海捞针,瞎猫去碰死耗子,什么满村满菜园子的挖宝。 还不如来分老王家一杯羹。 管你是种菜还是养花,管你挣钱还是赔个稀里哗啦。 反正你家有钱了,到年底了,能连本带息地还上钱就行。 不挣多,还不挣少吗?时间也不长,风险也不高,怎么不赚个过年钱。 大家想通了其中关节,纷纷主动上门,慷慨解囊。 建大棚两千来块钱的资金缺口一下就堵上了。 王泉表面沉静如水,心里则是暗暗乐开了花。 这眼前的火爆,自然是出自他的山人妙计。 那夜,他在自家菜园子的东北角,埋下了一个破铁皮箱子。 转过天来,他便大张旗鼓地要搞什么大棚奠基剪彩仪式。 美其名曰,这是石头村有史以来的第一座温室大棚。 不能马马虎虎,必须隆重,必须大搞,特搞。 于是,他和老爸亲自出马,去乡里搞来了一众物件。 又是吃的又是喝的,又是鞭炮又是彩带,还有租来的大喇叭、录音机、照相机。 来来回回,两次途径大柳树微型广播站。 向全村发出了最热情的邀请。 新鲜新奇,热闹好玩,又有吃又有喝。 免疫力不强的石头村村民,自然是架不住这赤裸裸的诱惑。 于是,王泉精心策划的名场面出现了。 众目睽睽之下,吴尚晋挖出了铁箱子。 王泉这边遮遮挡挡,欲盖弥彰。 本来就是一个空的破铁箱子,一下变得神秘起来。 在不少有心人的心里种下了一粒怀疑的种子。 王泉又邀请吴尚晋进城,从头到脚给他拾掇了一遍。 用王泉的话讲,“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要想娶媳妇,咱就得装。” 媳妇迷吴尚晋,在村民的眼中向来是一无是处。 又何曾受到过这种待遇,王泉不光是给他花了钱,还答应帮他找媳妇。 最主要的是尊重,是价值,单身汉吴尚晋算是认准了王泉。 对王泉的话,言听计从。 于是,回到村里之后,吴尚晋又演了一出戏。 酒后吐真言,醉话梦话,总之,一句话,他发了财,王泉家菜园子里挖出了宝。至于,具体是什么,值不值钱,他则是云遮雾罩的,不肯言明。 醒了之后,又是打死也不承认,只说那是醉话。 醉话?骗鬼呢? 当刘大江是傻瓜吗?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在村民嘴里,眼里,心里都成了真。 于是,老王家出现了空前盛况。 贵客临门,钱落纷纷,王泉种菜计划最大的一个难题解决了。 一个难题解决了,但是随之又一个难题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