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站起来了!
“那我们现在该做什么?” 皋月坐在窗前的椅子上,将脚搭在窗沿上,百无聊赖的看着月亮。 没办法,有蜡烛也找不到事做,那些书有的没用,有的则“过于有用”,更何况绝大部分他还看不懂。倒不如多看看月亮,防止离开时乍一接触自然光被刺瞎狗眼。 也得亏艾芙娅的房子在最高处的边缘,相当于阁楼了,窗户居然是跟外面相连通的。 风臣则是舒舒服服躺在大床上,手里把玩着他能cao纵的那一方气流。 猎人不像其他的超凡者,诸如修真者,阴阳师,神学家等等,提升自身的本领要依靠修炼、丹药,又或者基因注射药剂、生化改造等等。 权能在异元刻印刻下第一笔时就已经确定了大致方向,随着容纳的秘宝越来越多,刻痕也将不断增加,相应的权能也会越来越强,甚至反馈到容纳的秘宝当中。 这也就意味着其实猎人真正需要修习的,只有对自身能力的开发和细节掌控。 用刀工来举例,风臣已经学会切滚刀块了,下一步就是切方块,再然后是片、条、绒、丝,更换材质等等等等。如果算上月之酒,那就是会用刨丝器了,甚至还会开泥头车,给那些构建幻觉的卑鄙小人愉悦送走。 但还是任重而道远啊。 风臣也不知道现在能做什么。艾芙娅临走时告诉二人,她要从月亮在东边一直工作到月亮运行到西边,在这期间他们只能在大图书馆里活动。“观者”与“山夫”还算理性,出了门那安全可就得不到保障了。 白色的“咖啡豆”二人也尝试了一下,但是怎么说呢?果然是很寡淡。 确实是很美好的味道,但是太腻了。只能说不幸各有千秋,幸福千篇一律了。 但好处在于确实顶饿。一杯下肚皋月感觉自己三天不用吃饭,而且胃里暖洋洋的,没有难受的胀腹感。 然后就一个坐着,一个躺着,开始摆烂。 “看书去吧看书去吧?”泽弗尔在耳边碎碎念。 其实也没什么重要的书让他看,主要是这种吃饱了就躺着的态度咱高低有点儿看不惯。多走走总是好的,万一撞大运了呢? 风臣觉得有道理。 嗯,吃饱喝足果然还是要出门走走啊! 一个鲤鱼打挺没打起来,风哥差点儿又撂床上,还好及时用风托了一把,也算是有惊无险成功起身。 “走吧,咱去逛逛图书馆。” …… 房间没有留钥匙,确切地说连锁也没有。为了增加二人的安全感,也是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门口的小桌子上放了两枚“认证手环”,拿起他们房门自动打开,放回原位置则会自动上锁。 而戴上它们,则会被影国居民的气息浸染。 说起来艾芙娅不愧是大图书馆的秘史馆馆长,这种东西都能随手用“咖啡豆”捏出来。 几十岁能学到那么多东西的观者可不多见,很难想象她在现境的实体,内心深处会有多么强烈的学习欲望。 左手手腕上已经带着个人终端了,风臣将他待在右手上,皋月这个右撇子自然是带在左手。反正他也没申请这破烂玩意儿,手上的饰品只有一个用来记录心率的某米手环。 轻轻一推,门便开了,甚至在二人出门后又自动关上。 大图书馆算是影国难得一见的亮堂地方了,书墙上每隔一段就会有一盏昏黄的油灯,在灯罩中摇曳着火彩。 虽然观者们可以像幽灵一样飘荡在上上下下的各种地方,一边阅读、一边记录,无需光源,但山夫们在整理书籍时还是需要光源的,而且这儿也零星有一些别的种族在这儿工作,比如负责清洁的“纳垢”,顶着一个硕大的光头,走过的地方像被打磨过一样光洁如新。 看着二人的到来,山夫完全无动于衷,观者则会好奇的看一眼。但能在图书馆工作,都不用读书,就每天听听高危书籍中流淌出的知识都能增长见闻,普遍都算是高级知识分子,自然是见多识广,完全没有一惊一乍的氛围。 这儿的建筑结构特别凌乱,再加上风臣老路痴了,刚拐了几个弯,下了几个楼梯,再回头看,眼前全是各种各样的书架、书籍和向上的阶梯,已经完全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其实问题也不大,毕竟哥们儿会飞。 这个区域还算是比较大,至少有数十个书架的大小,将近七八百平方,相较于一路走过来的小房子、一两块地砖大的平台,算是非常大了,甚至还有椅子和吧台。 风臣抬头看了一眼门牌。 “餐饮区……中式面点.点心区?” 嗯,听起来就非常的和平。 皋月对这玩意儿不是很感兴趣,奈何只有风哥懂这边儿的方言,他自己走了也不好问路。风哥干脆趁这点儿功夫在个人终端转录了一份“影国语”,然后直接把个人终端塞给皋月了。 别说,思维转录那是真滴快。 真别说,装备开发部可能就这点儿好处了,虽然这破玩意儿信号不稳定,资料不全面,内存不大,重量不小,离了奥瓦哈尔系统就基本全废,但至少没整什么滴血认亲灵魂绑定之类的烂活。 “阿嚏!” 总部,刚刚又被被骂得狗血淋头的部长骂得狗血淋头的前段程序员狠狠打了个喷嚏。 灵光乍现,灵感汹涌而出。程序员一拍自己光洁如新的脑门儿。 有了!给个人终端加个血液绑定好了!我果然是个天才!趁着智慧源源不绝,他兴奋地写了一份报告拿去给部长看,果不其然,又被兴奋的部长狠骂了一顿。 只能说这么有用的功能如果没被集体投诉过那肯定早就上线了……基因检测,对猎人。 呵。 虽然接到风臣扔过来的个人终端有些惊讶,但皋月还是把它戴上了。语言不通确实很不方便,到影国一天多了,他也就学会一句“在那边”。 皋月把个人终端调节为耳麦模式,个人终端自动变形成了一个戴在脖子上的运动耳机,又打开实时翻译功能,就跑到一边的山夫那儿问器械搏击区在哪儿了,问到后,左拐下了楼梯,一下就看不见了。 艾芙娅给的手环上,一个箭头正在指着皋月的方位,只要跟着箭头走就能找到他。 太善解人意了,我的管理员小姐。 风臣忽然想到,在小时候,他曾经跟父亲一起去动物园。那次他很想去看豹子,但走到一半,累的实在是走不动了。于是他留在原地歇脚,父亲自己去拍照。 那边是狮虎园,但动物园很穷,只有一只老狮子无精打采的趴在那儿。幼时的他好奇的蹲在笼子跟前,看着里面的狮子,狮子也看着他。 他已经忘了狮子的眼神了。 就像父亲忘了他一样。 随手拿下一本书,风臣也不见外,坐到正在做记录的观者旁边。 风臣看到这位观者小姐只有三张脸。 修行还不到家啊。 按泽弗尔的说法,当求知欲旺盛至极时,观者就会长出新的脸,试图看到、听到更多的知识,但新的脸无眼、无耳、无鼻,只有空洞的口器。得到强化的,只有她们哭泣时的哀嚎。 观者瞥见风臣,也只是把堆的乱七八糟的纸笔和书籍稍微收了收,以示礼貌。一旁的山夫为他递上一杯水。 纵然是在影国,水也总是清澈的。 风臣把随手拿的一本《季汉面点志》放桌上。封面画着摇着羽扇的诸葛亮,果然无论哪个世界,一说到三国那就肯定是诸葛亮了。 出厂时间倒是不早,四十年前才有的,应该是有观者进行的翻录。该说不说,这种纸张手感确实好,四十年了一点都没发黄,纸浆也很细腻,整本书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在这个轻型纸肆虐的年代简直是国货之光。 打开一看,经典作者佚名。 风臣慢慢翻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