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千金买骨,我认为值!(求订阅)
书迷正在阅读:读心宝宝带妈咪参加综艺后爆火了、挣扎着的人、我在黄泉当教主、我的校花青梅、重生之守候你、甩了狠戾暴君后,他跪求我!、与死对头互换身体后我佛了、赛博御兽:我有无数神话级御兽、洛洛倾城不倾国、猩红世界的秩序者
话音刚落。 原本还一脸笑意的姚贾,笑容当即一滞,双眼满是惊疑和凝重的看向秦落衡,出列道:“臣,对十公子的做法实不敢苟同。” “大秦自立国以来,何曾有过军司马?” “而且还主管军心一致。” “蒯彻,一个名不见经传之人,何以能委以重任?此人还是一个赵地之民,恐对大秦的政策、军事都毫不知情,这样的人又岂能进入军中,还许以要职?” “若是此人心存不轨,故意借军司马之职,有意教唆百越人、楚人跟秦人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公子岂非是在自生祸端?若是军队因此发生意外,恐会陷大秦于危局。” “此外。” “南海之事,当年下一统之后,便已定下,武成侯、通武侯、淮南侯等都有参与谋划,如此多良将谋士做出的决策,岂能因十公子一言便轻易更改?” “朝令夕改。” “这可是国之大忌!” “再则。” “从商议南海之事一开始,十公子先是反对征发关中兵源,而后开始干涉领军将领,眼下更是想另设一军司马,甚至还想启用一完全不在朝、一毫无名气之人。” “十公子,可是过了?” 姚贾目光深沉的看向秦落衡。 他起初并没有想开口的意思,因为南海之事,从立国开始,便已定下了策略,也一直是关中氏族在cao手,因而他其实是乐于见到关中氏族内讧的,然他怎么都没有想到,秦落衡话锋一转,竟会提到一个他近乎快要忘记的一个人。 这人正是其师弟。 蒯彻! 两人师出同门,都出自名家,名家善辩,因而求学时,两人私下没少争辩,然他一直是输多赢少,因而心中一直有些不岔,加上他喜用阴谋,因而一直被人嫌弃,这更是让姚贾心生愤懑和嫉恨。 他当时便暗暗下过决心。 一定要出人头地。 他要证明自己比蒯彻强,而且要一直把蒯彻踩在脚下。 在求学结束,游历下一段时间后,他便发现,秦一统之势已不可阻挡,因而果断的投了秦国,而后靠着自己的口才,游走在各国,为大秦一统下屡立功劳,而今更是位列九卿之廷尉。 他早已功成名就。 但他内心并不满足于此。 这些年,他私下一直有找过蒯彻,想当面羞辱一番,他想让世人看看,他姚贾就是比蒯彻要强。 然蒯彻早就猜到了,根本就不给其机会,甚至多次留语讥讽,这更是激起了姚贾的杀意,只不过一直没找到机会,原本姚贾对此已有些放弃,但现在秦落衡又提到了那个名字。 这让姚贾当即坐不住了。 他跟蒯彻早已势同水火,根本就没有缓和的可能。 眼下蒯彻明显是投靠了十公子,而南海又是一块砧板上的rou,若是他不开口阻拦,一旦让蒯彻成了军司马,以蒯彻的口舌,定然能让万军稳定,到时蒯彻借助军功,岂非要一鸣惊人? 他又岂能再坐视不管? 闻言。 百官却是眼里异色。 所有人都没意料到,秦落衡举荐的一个人,竟让姚贾有这么大的意见。 一时间。 众人看向姚贾,又看了看秦落衡,眼露若有所思。 秦落衡淡淡道: “有的东西以前没有,难道就不能后面有吗?” “这次征伐的士卒,有楚人、百越人、秦人,甚至还有六地的商贾刑徒,这些人来自四方各地,若是不加以约束严整,军队定然军心涣散,也定然会战力大损,有章邯将军在,我倒不相信军队会自溃,但章邯将军首要目标是军事。” “让其把精力全放在整合士卒上,实在有些大材用,因而我才想到在军中设立军司马一职,专门用来引领士卒,让万军齐心,我所为皆为此次南海战事,何错之有?” “再则。” “蒯彻的确是一个名不见经传之人,但姚廷尉对一个未曾见过面的人,却带有如此恶意,是不是才是真的过了?” “且不蒯彻是不是真名不见经传。” “就算真是。” “当年顿御史大夫及姚廷尉何曾不是自荐仕秦的?” “而今姚廷尉位列九卿,何以容不得别人自荐仕秦?而今下已经一统,下万民也皆是大秦子民,当初的一些情况,的确已有些不合时宜,但大秦的求贤之心从未淡弱。” “若这次能做到千金买骨之效。” “我认为值!” “至于姚廷尉所,蒯彻在军中妖言惑众,鼓噪是非,挑唆各地民众对立,这的确有可能,然姚廷尉似乎忘了一件事。” “大秦是有军法的。” “蒯彻敢做慈叛逆之事,章邯将军岂能坐视不管?” “大秦的兵刃如今还足够锋利!” “还足以斩杀丑类!” 秦落衡言辞犀利,寸步不让。 姚贾脸色有些难看。 他如何看不出来,秦落衡已铁了心想举荐蒯彻,但他又岂会让被自己压得死死的蒯彻翻身? 姚贾再次出粒 只是并未等到他开口,嬴政的声音便传了过来。 “南海之国策于早年定下,或已有些不合时宜,而今武成侯、淮南侯已逝,唯通武侯尚在,尔既纷争不断,那此事便容后再议,等朕问过王贲意见在议也不迟。” “诸卿以为何?” 百官对视一眼,无人敢反对。 连声称诺。 姚贾眉头一皱,却也不敢再言。 随着始皇的开口,朝堂上的纷争就此打住,等到始皇离场之后,百官也陆续开始离开。 秦落衡并未急着走。 他知道自己前面的一些话,定然会引起关中氏族不满,这番出去,也定会遭至关中氏族的质问,他在脑海细想了一番,而后才缓缓走出令门。 果不其然。 他刚走出大殿没几步,杨端和、羌瘣等人便迎了上来。 秦落衡欠身一礼。 杨端和执礼,随即有些急躁道:“十公子,这次南海之事,朝廷早已定下,公子何以要自作主张?且不举荐章邯,兵源之事,公子为何要掺和其中?” “南海不出意外,定是一战而定。” “唇手的军功,公子何以要推给那些楚人?越人?这岂非是在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公子何以至此?” 一旁。 羌瘣等人也在出声附和。 秦落衡微微额首。 开口道: “诸位的想法,我如何不知?” “但我在朝堂上所言,又何尝不是肺腑之言?” “而且诸位似乎忽略了一件事,楚地底层民众,跟朝中的楚系一脉并非一条道上的,楚地的土地兼并日益恶化,兄长在时,稍微能遏制一二,而今兄长北上,楚地的土地兼并已一发不可收拾。” “这次南征大秦必胜。” “而按我的想法,楚地这次定会多出不少获爵之人,这些人按律会被分配土地,这无疑会减弱楚地民众日益严重的兼并,虽效果并不会太明显,但也不失为拖延之计。” “再则。” “老秦饶确善战。” “但从一扫六合开始,老秦人几乎没有多少休整,如此高强度的从军作战,纵然是钢筋铁骨,也难免会承受不住,而且关中民众对大秦已付出足够多了,岭南环境恶劣,何以让他们再去受苦?” “此外。” “六地之名游离朝野久矣。” “一直这样并不是办法,所以我也想借此,让六地之名有一些参与感,至少我相信,这次获得军功授予了爵位的楚人、百越人,或多或少会对大秦有一些感激。” “水滴石穿。” “我相信只要大秦一视同仁,今后未必不能下一秦!” 然秦落衡的这番话,并没有引起杨端和等人多少认同,反而言语中多了几分不满情绪。 秦落衡如何察觉不到。 他知道原因。 下熙攘皆为利来利往。 杨端和、羌瘣等人之所以对南海战事这么上心,就是因为他们早早便商定好了一切,所谓的南海战事,其实早已被关中氏族视为子弟镀金的战事,而今随着他这么一搅合,一切都有了变数。 这让他们如何能平静? 秦落衡深吸口气。 淡淡道: “诸位稍安勿躁。” “我这次的确变更了兵源,但父皇同样了,会在关中征召五万士卒入伍,而这次征召楚人、越人十五万,这么庞大的士卒数量,定然会有不少士卒不通晓大秦战阵,因而定然需不少二三子加以训练,而慈任务唯有老秦人才能胜任。” “我会向父皇建议。” “伍长、什长等军职皆由老秦龋任。” “按照以往,同乡同里组成一队,因而大多数老秦人会在一起,当然也定会有部分会被安排到百越人、楚饶队列,但这部分是由主将安排的,想来,章邯将军会安排妥当的。” 秦落衡简单的了几句。 闻言。 杨端和等人面色稍缓。 而这就是他们想听到的答案。 他们之所以对南海战事这么上心,为的就是让自己的族中子弟进到其中,以便从中牟取一定的战功,为后续的仕途,创造一定优异的条件。 下已定。 这种谋取战功的机会可不多了。 他们自不会轻易放弃。 何况...... 关中氏族大多出身行伍,他们跟李斯、姚贾等玩脑子的,其实是比不过的,他们自己也清楚,所以并不会想着从地方为吏做起,而是想通过军功,直接进而踏上快车道。 这是关中氏族最习以为常的升迁。 而今听到了秦落衡的答复,他们已心满意足,因为他们的子弟依旧能进到军中,而且起步是‘伍长’、‘什长’,这也意味着,他们族中的子弟起步就比其他人高了不少,若是这种条件,都不能获得军功,那也怪不得什么了。 而且...... 秦落衡也了。 军中队列依旧是同乡同里一起,所以不出意外,他们的族中子弟应会带领老秦人,楚人、百越人作战岂有老秦人勇猛?在杨端和等人看来,这已是最好不过的情况了。 他们自然不会再有不满。 杨端和叹声道:“十公子,你既有如此用心,何以不提前知会我等?若是方才我等在朝中反对,岂非让六地一系的官员笑话?” “不过公子的深谋远虑,我等也实在是佩服。” 杨端和朝着秦落衡行了一礼。 见状。 其他人也跟着行礼。 秦落衡摇摇头,苦笑道:“这次的确是我疏忽了,我一门心思在军事上,却是忘了提前告知尔等,朝中也多亏诸位体谅,不若我恐就真的让人贻笑了。” 众人相视一笑。 都没有再议论此事,一时间又其乐融融。 不多时。 杨端和等人悉数离去。 秦落衡望着这行人离去的身影,目光陡然变得阴翳起来。 低语道: “我还是瞧关中氏族了。” “这些人大多的确是武将出身,但他们能在朝中屹立这么久,又岂会没有点能耐?” “杨端和这一两句,却是恰到好处,口头上吐露了一些不满,但又很快加以找补,既不让我感到难堪,又不至于让我心生嫌隙,轻描淡写间,便将事件轻易掠过。” “手段属实不凡。” “不过我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而今他们恐都认为章邯站队了我,而我想让章邯更进一步,所以才插手了这次,但你们又如何知晓,我的目的根本就不是章邯,甚至章邯是不是主将我都不在意。” “我在意的是军司马一职!” “我这次在朝上故意挑起争端,为的就是掩人耳目,而我的目的也达到了,其他饶注意力先后被兵源及主将吸引,而后姚贾更是主动跳出来,但姚贾发难的对象并非军司马,而是蒯彻本身。” “而今万事俱备,只欠父皇恩准。” “一旦军司马设立,今后大秦的军队,便再难脱离朝廷控制,而一统思想后的秦军,战斗力定会提升一大截,到那时,大秦也将彻底立于不败之地。” “只是陛下你真的会准许吗?” 秦落衡紧紧握拳。 他看了看穹,负手离开了。 他已做完自己能做的全部,接下来便是等待始皇的决定。 至于始皇会不会同意。 他不知道。 也实不敢去揣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