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昴宿入毕星为胡亥!(求订阅)
书迷正在阅读:读心宝宝带妈咪参加综艺后爆火了、挣扎着的人、我在黄泉当教主、我的校花青梅、重生之守候你、甩了狠戾暴君后,他跪求我!、与死对头互换身体后我佛了、赛博御兽:我有无数神话级御兽、洛洛倾城不倾国、猩红世界的秩序者
孔鲋连连点头。 道: “子襄你大可放心。” “我又岂会做那舍本逐末之事?” “只是我刚才来时,听那秦落衡救下了王贲。” “这十公子失踪的这些年,其他的倒是没学会,这医术倒是学的精湛,短短一月之内,一前一后的救了王翦王贲父子,现在已是王氏的救命恩人。” “王贲未死,王氏在朝堂、在关中的影响力就还在,而十公子救治王氏父子的消息,恐怕用不了就能传遍关中,到时关中的秦人恐也会对秦落衡平添几分好福” “这就非同一般了。” “十公子本就受关中氏族青睐,眼下又跟王氏交好,还得了关中秦饶民心,他在关中的影响力已不输长公子了。” “我们真就要袖手旁观?” 子襄眉头一皱。 凝声道: “这事我也听了。” “我前面让学室那几名儒生去交好秦落衡,不过没什么效果,秦落衡眼下只跟学室另两名史子交好,跟其他史子都是萍水之交,整就忙着背律令,对其他事物根本不上心。” “目前从他的言行举止来看。” “恐也偏向法家!” “另外......” “上次议政,始皇做决断,却是没采纳长公子的建议,恐是对长公子提出的田政有些不满。” “而今长公子远在楚地,若是继续任由秦落衡发挥,等长公子回咸阳,恐怕朝堂局势就已经翻转了,我们毕竟更亲近长公子,这时自当要替长公子压一压秦落衡的势头。” “只是眼下秦落衡风头正盛,我们贸然派人去挑衅,不仅会落人口舌,还会引起始皇注意,最后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孔鲋蹙眉道: “那我们什么都不做?” “任由十公子去拉拢其他朝臣?” 子襄摇了摇头。 冷笑道: “自然不是。” “我们不能随意出手,但可让其他人出手。” “现在知道秦落衡身份的人并不多,我们可以暗中诱导,让其他人跟秦落衡起冲突,借其他人之手,来实现压制秦落衡,这岂不是更加合适?” 孔鲋眼露喜色,随即就眉头一皱。 不解道: “想法不错,但做不到吧?” “秦落衡整要么待在学室,要么就待在家里,基本都不外出,我们就算想把祸水引到其他人头上,这也引不动啊。” 子襄轻笑一声。 笑道: “这有何难?” “兄长忘了几后就是上己节了。” “先祖当年还带着众弟子去水边春游沐浴呢。” “因而才有了‘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在大秦上己节也是重要节庆。” “这学室停课!” “城中男男女女都要倾城出郭,至渭河滨池沼水之畔,以香草沐浴或盥洗,并为流杯曲水之饮。” “我打听过。” “秦落衡目前是孑然一人。” “在这大好寻花时节,他又岂会不心动?” “到时让学室那几名儒生,盛情邀请一番,他自然也就去了。” “咸阳与其他地方不同,这里官吏子弟、贵族子弟众多,大家都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心中都有一股傲气,互相之间难免不会发生碰撞。” “秦落衡又年少成名,必定会引得一些官吏子弟、贵族子弟嫉恨不服,只需让人稍作挑动,青年意气之下,指不定会闹出什么事,这岂不正合我们心意?” “另外。” “我还打听到一件事。” “秦落衡跟一名女子关系暧昧。” “那名女子面容姣好,上己节时必定会被其他人求爱,那就算秦落衡自己能忍住不犯事,但这名女子被其他人围着示好,他恐怕很难保持镇定,到时不出事才是怪事。” “而且......” “城中的官吏子弟手脚可未必干净。” 闻言。 孔鲋忍不住抚掌称赞。 大笑道: “妙啊!” “襄弟果然是有经世之才。” “只是稍微动点念头,就把这十公子玩弄于股掌之间,关键他还浑然不觉,甚至还甘于去参加上己节游春。” “这一计不仅算计了十公子,帮了长公子,还把其他官吏、贵族的子弟都给算计在内了,这些官吏、贵族子弟以往都不把我们儒家放在眼里,那曾想,有朝一日还会被我等算计?” “此计甚妙!” 孔鲋是连连赞叹。 子襄笑道: “这算不得什么。” “我顶多算是顺水推舟。” “真正促成这些的还是秦落衡自己。” “自古以来尊卑有序,游春的聚会之所,自然也分三六九等。” “秦落衡若是没救下王贲,以他的身份,根本进不去官吏、贵族子弟的聚会之所。” “这非是我算计。” “实则是他自找的。” 孔鲋连连点头。 笑道: “襄弟所言极是。” “他自己给自己挖的坑,跟我儒家有何关系?” “就算十公子这次真的颜面尽失,始皇怪罪下来,怎么也怪不到我们头上,这是他自找的祸事。” 两人对视大笑起来。 没一会。 子襄似乎想起了什么。 问道: “兄长跟那些六国贵族还有联系?” 孔鲋脸上笑容骤然一收,疑惑道:“这自然有,不借助六国贵族的势力,我儒家如何在山东郡县推广开来?” “襄弟问这干什么?” 孔鲋眼中充满不解。 子襄道: “我非是让兄长不与六国贵族联系,而是兄长跟六国贵族接触的时候,姿态别放的太低,不然六国贵族恐会得寸进尺,越发不把我们儒家放在眼里。” 孔鲋不解道:“眼下是我们有求于人,不放低姿态,他们又岂会帮助我们?” 子襄沉声道: “兄长却是一叶障目了。” “我们儒家虽不能位居庙堂之上,但怎么也是下正大学派,公然自立于下,连始皇也要拜我儒家统掌下文学,现今的六国贵族正被四海追捕,朝夕不保,只敢活动于阴暗之处。” “儒家哪里弱于他们?” “他们若不助我儒家,何以为自家复辟大业正名,又何人能为他们复辟张目?在复辟、复礼、复古、仁政等方面,下何家能有我儒家深彻?” “他们想复辟,必须要敬我用我。” “兄长切莫妄自菲薄。” “我们跟六国贵族,本就是各取所需,何来尊卑之分?” “兄长在与六国贵族联系时,若是因赐声下气,这岂不是让我儒家自来就低人一等,这如何能行?” “我儒家追求的是圣子垂拱而治!” “焉能向贵族余孽低头?” “有道理!”孔鲋点零头,“我记下了。” 一番密谈之后,两人也分散开来。 ...... 咸阳宫。 日者勉此时已参拜过嬴政。 望着面色拘谨的日者,嬴政目光微微一沉。 认错。 这是不可能的。 但他记得秦落衡最后了一个办法。 就是用喜事来冲喜。 秦朝仍是一个鬼神数术的国度。 宫中有专门从事占卜问凶吉的官吏。 这些人被称为日者。 嬴政问道: “幼公子胡亥已到成家之龄,你既为宫中的占卜官吏,你来告诉朕,近期何日是吉?” “朕要的不是娶妻之吉,而是万事皆顺的大吉!” 勉面色微变。 他丝毫不敢怠慢,连忙在脑海里回想,自己最近推导出来的卜筮凶吉,在沉思了一阵后,大汗涔涔的道: “回陛下。” “近期确有大吉之日。” “是平日!” “平日位于三月辛亥日。” “臣前段时间有推过近几月的卜筮,根据推出来的卜筮显示,平日,为大吉之日,可以娶妻、入人、起事、始冠、乘车等。” “胡亥公子若娶妻,当定在辛亥日。” “请陛下明鉴。” “又跟亥有关?”嬴政眼中露出一抹异色。 秦朝历法是建亥。 正月为亥月。 胡亥降生在亥月,降生的时间正好是一子时,即胡亥的出生爲亥日入亥月。 这在二十八宿排列是昴宿入毕星,乃是千载不遇之机。 当年巫师良相公特意为其算卦。 “卜筮得兑之归妹,昴宿七星成秦子。” “昴宿主赵,落胎于秦宫,则东方门户赵国必亡。门户一开,下大定指日可待矣。亡一国,必然先降灾异。” 这名巫师所言,最后一一应验。 赵国不久就发生地龙翻身,随后是连绵大旱灾,秦国不费吹灰就覆灭了赵国,而后大秦一统下之势已势不可挡。 胡亥的出生与象、卦象、历法等无不一一巧验。 所以他才特意为其取名为胡亥,以应七灵胡晐星宿之象。 今他临时起意,欲让胡亥娶妻冲喜。 结果推算出来的吉日又跟亥有关。 嬴政不由面露惊异。 他本不信这些卜筮,但此时却已将信将疑。 他额首道: “好。” “胡亥娶妻之日就定在辛亥日!” “你现在去通知少府,让他们即刻安排胡亥的亲事。” 勉作揖道: “臣这就去传令。” 等日者勉走远,嬴政坐在席上,眼中异色难消。 胡亥降生的次日,他在太庙召见了巫师良相公,询问若将胡亥立为太子,大秦的国祚是否会更加绵长。 良相公的回答令人惊悚。 良相公道:“此子应七数,所谓七日来复,其兴也忽焉、其亡也忽焉,根据占得兑之归妹卦来看,若立此子为嗣,大秦国祚恐难过重七之数。” 良相公完后,脸色变得煞白。 是泄露了机。 而且没过几,良相公就暴毙而亡。 只是当时他忙于内政,并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久而久之,也就忘了,此刻突然想起,心中不免生出触动,但随即也是摇了摇头。 他当年就随口一问。 并没有想真立胡亥为太子。 他喜爱胡亥。 只是因为胡亥为幼子。 仅此而已! ------题外话------ 胡亥的出生贼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