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牵扯
只要是开战,齐军就必胜。 但是这个胜利,或许要付出不少代价。 “朝中大臣可有主和派?” 李衡突然话锋一转问道。 听闻此话,冯段微微一愣。 迟疑片刻,冯段回答道:“回陛下,朝中确实有些官员主张与越王谈和,和平收复淮江各州。” “把这些人的名单交给朕。”李衡淡淡说道。 “遵命。” 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李衡怀疑,在大齐朝廷中,有越王李瓒所安插的势力。 因为当初李衡还是傀儡皇帝时,就有不少充当藩王细作的大臣隐藏在朝中,不断为他人提供情报。当初即便是陆晟这般谨慎的人,也被细作所蒙骗。 李衡不得不小心。 “三日之内,将藩王各部队的部署情况,交到朕手中。”李衡又是吩咐道,“青州边境,多加增派斥候,时刻监视青州流寇动向。” “微臣遵命。”冯段跪地。 “退下吧。”李衡道,而后注意力放在书案上的折奏上。 “传吕布。” 约莫半个时辰,禁军统领吕布前来觐见陛下。 “吕布,朕命你亲率三万大军,奔赴峻城,即可出发。” “卑职遵命。” 吕布跪道,起身离去,准备带兵出战。 峻城乃是前往青州的必经之路。 既然李瓒诚心求援,那身为皇上的李衡,自然不会坐视不管。 黄巢率军入青州,无形之中替李衡施了一道驱虎吞狼之计。 倘若齐军入主青州,黄巢命人不作抵抗,大齐便可兵不血刃收复富庶的青州之地。 但现在问题就是,如何让黄巢军选择不抵抗。 李衡目前唯一能做的,便是召见专业此刻荆轲。 只有荆轲,才能够迅速将命令传达。 根据安插在青州探子禀报,农民军大军已经抵达青州与江州的边境,正与藩王军展开激烈交战,相信黄巢也会身在其中。 事不宜迟,荆轲再一次带着李衡的亲笔手谕,前往青州,寻找黄巢。 大齐能否顺利收复青州,就看这一次。 李衡的目光,再一次停在了越王的求援信上。 他再次提起笔,写上一封手谕。 “朝廷大军即将发兵,增援江州。” 李衡放下笔,吩咐道:“将此信,送到江州越王手中。” …… 李瓒身处江州督战的消息,早在当初求援前,便被朝廷得知。 此刻江州内,不知有多少朝廷派来的细作,他们搜集着每一个有用的信息,为齐军后面收复淮江六州做准备。 当李衡的亲笔手谕传到江州时,黄巢大军与藩王军已经激战了十日有多。 藩王军拼命守住江州防线,以至于农民军无法继续占据更多城池。 这支由普通农民组成大军,经过数场战争,早已经疲惫不堪,甚至军中有将领要求固守青州为王,无需再向其他州府进攻。 即便是猛攻不下,黄巢依旧没有停止对江州的进攻,简单休整过来,再次亲率大军前往。 由于战线往后收缩,故此藩王军的后勤补给更加容易,相反农民军人数壮大后,粮草供应时常出现不足,要等待后勤运粮部队将青州府的粮草运往前线,才能继续往前推进。 李瓒试图指挥一支水师大军,从青州海岸登陆到农民军的后方,突袭青州州府。 但这个计划过于冒进,遭到不少部下的一致反对。 李瓒很愿意听从这些人的建议,但此刻僵持的局面,对大军很是不利,他急需要一场胜利,来稳固整个占据。 很快,一天之后,兜兜转转间,李衡的亲笔手谕,终于传到了李瓒手中。‘ “朝廷同意增援!” 李瓒此刻内心,不知是该欢喜,还是担忧。 既然朝廷愿意出兵,那李瓒所要承受的压力将大大减少。 有齐军在青州西面牵扯起义军兵力,那藩王军便可趁此机会休整大军,发起反攻夺回青州。 可一旦齐军进入青州,以后就别想再离开。 李瓒深知这一点,故此特意强调要速战,赶在朝廷大军前面占领青州州府。 除了青州,李瓒需要放弃的,还有半个江州三州领土。 不过这些领土对于青州而言,本就相对贫瘠,先前又是燕军与藩王军战争的前线,饱受战火摧残,人口稀少。 甚至江北三州都可以给,至少夺取战略价值更大的青州,李瓒就自认为可以跟朝廷较量。 作为承诺,李瓒立即命令守在江北的部分军队撤出,转而增援江州。 在李瓒看来,起义军的攻势已经陷入颓势,等到齐军在西边发起进攻,藩王大军便可以发起反攻,北上夺回青州。 可李瓒担忧的问题是,青州西边究竟有多少流寇的守军兵力,倘若守军过少,朝廷军岂不是可以长驱直入…… 现在已经无法想这么多。 命令下达后,李瓒静静等待消息传回。 三日之后,关中的探子果然回报,说是齐军有约莫四万的兵力,向着青州出发,看来确实是准备收复青州。 得到此消息,李瓒马上命令江北三州的部队加快脚步,增援江州。 经过几日的静战,休整过后的农民军,对江州防线发起了又一轮进攻。 此时李瓒已经得到确切消息,齐军大军抵达峻城,随时可以发起对青州的进攻。 如此一来,农民军后方收到威胁,必然会班师返回,抵御齐军…… 但事与愿违,这支农民军完全没有撤退的意思,反而是增加了兵力,势必要拿下江州。 “回王爷,匪军再次发起进攻,我军急需增援。” 部下匆忙赶到越王面前道。 “朝廷大军逼近不去理会,仍要进犯江州?这群流寇是疯了吗!” 李瓒心中不解,听得农民军全线进攻,不由得多了几分无奈。 两方交战才不过停歇两日,李瓒怎么也没想到这群流寇如此拼命,似乎完全不需要休整。 “可知道这叛军头领是谁?” 与农民军交战如此之久,李瓒竟还不知道对方头领身份。 “回王爷,流寇首领名叫黄巢,乃关中人士。”部下回答道。 “本王可要看看这些个什么人物……”李瓒左脸微微抽搐,话罢,愣了许久,才转过头对部下说道:“准备战舰,回安州。” “是。” 前线危急,江州已经不是安全之地。 只有退回安州,依靠淮江之险以及水师优势,李瓒可感到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