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九步成圣
书迷正在阅读:我在诸天当up主、神秘复苏之诡闻记、霸武、地球启示录、寻的是什么道?、从九品芝麻官开始、美漫:从疯人院毕业后做蝙蝠侠、我,升级了、全球废土:从废弃基地开始升级、我彼得三世,鹅国六边形皇帝
林志用是真没想道张妙之会来寻他,说起来当初的约定有些草率。 他也是病急乱投医,见着不错的年轻才俊就想着能否说服对方,帮衬一下自己。 不怪他,这次玉林之行,也是林志用好不容易下定的决心。 他是怕死,但他更怕死的不止他一个人。 所以在得知那些人为了阻止他,竟然把七境武修都找来。林志用立马让阮真告知张妙之,不用来了。 这是必死之局。 来了,也不过是徒增一具凄凉的尸体而已。 可眼下看着张妙之,他却是热泪盈眶,感动的说不出拒绝的话。 “张天师,何必如此,我不过一小小的县令而已,何必为了我而涉险?” 张妙之见着他,不过月余间,林志用就老了许多,鬓间的长发成了灰白。他愁眉紧皱,细密的纹路在他额头形成了个“川”字。除此之外,张妙之还瞧出他面堂发黑,隐隐有颓败凋亡之相。 显然是已经心存死志。 “不是约好的吗?我若不来,岂不是成了失信小人。林大人,你可莫要误我啊。” “这......” 林志用苦笑了下,拿出糕点招待起张白鹤他们,随即给张妙之满上一杯苦茶。 他摇摇头,有些无奈,“我近来心乱,还真不知怎么回驳你。天师,难不成你没有收到我让阮大爷告知你的消息?” 张妙之道:“阮城隍尽职尽责,很早就告诉我了。” “那你还怎么敢来?!” “既然当初就说好了,我总要来看看,如果事不可为,也能替你收尸不是。” “呃.......” 见张妙之还有闲心打趣,他兀自愣了下随后微微笑着,“天师,你又不一样了。” “哦?”张妙之忽的来了兴趣,杨太平之前也说他变化很大,他倒是没怎么在意。可林志用也这么说,他反倒是好奇起来。 就见林志用上下打量了眼他,笑道,“虽说相貌无甚变化,可天师你的气质却是变得越来越沉凝。若是不看你的脸,我多半会以为你和我是差不多的年岁。” 合着自己是变老了?张妙之心想。 林志用又说道,“这种感觉并非是觉得你少年老成,而是说你已然具备有那些大人物才有的威严,那种沉淀下来的厚重可不是随时随地都能见到的。” 张妙之笑着点头,不枉费自己跑来一趟,好歹是句好话。 他摆摆手,推辞道,“行了林大人,恭维的话还是等伱安全活过这次诗会再说吧。话说,你这次玉林之行究竟想要干嘛?为什么会惹上一名七境武修。” 闻言,林志用沉下脸来,思付良久。 才抬头望着张妙之长叹了声,“本来这事我是不能说的,但天师千里迢迢赶来助我,我若是不说,岂非寒了天师你的心。” “不过,这事有些复杂,我就挑些重要的告诉你吧。” 听着这话,张妙之甩出几张符咒贴在房内各处,隔绝了所有声音后,才凝神倾听起来。 以下是林志用的简述。 我本是长衢县一农家幼子,本名林正,这名字在我们县乡还算耐听。好歹我那大字都不识得一个的老父亲,没有信那贱名好生养的话。再加上,县口有条河叫正河,所以我老爹索性以这正之一字给我取了姓名。 直到后来我才知晓,原来那河叫针河,是说它又急又窄,像根针似的,所以叫针河。只是叫久了,才成了正河。得知这事时,我还颇为庆幸,没有被叫林针,而是林正。 七岁那年,长衢县来了个教书先生,是个老头,为人和善的很,叫荀道真。他在长衢县开授学堂,分文不取。尽管如此,还是没人愿意来学。那個时候,哪怕是县里的人也都活的不富裕,更别说我们了,哪里有时间去学那些没什么用的东西。 当时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我爹却好似忽的开了窍,非得把我给送过去。于是,我成了那学堂的第一个学生,荀道真也成了我的老师。 三年后,我靠着一手好字在县里赚了银钱。才有人意识到,荀道真教的是真本事,是可以吃饭的大本事。 于是乎,学堂瞬间多了不少人。老师也没有觉得这些人势利,而是喜笑颜开的欢迎他们。这么一晃,就是五年过去,老师说他的本事就这么多,教完了会与不会他也无法主宰,只是说不会就记着,总有懂的时候。 我问他为什么不能解释清楚,他却笑着说,学问这东西解释出来的都是别人的,只有自己去搞明白,才是自己的。 他说着这叫格物。 我当时不明白,只晓得这两个字意思大概跟我爹下田耕作差不多,得亲自去播种,才能在秋天收获到粮食。 后面,老师准备离开,我也跟着他一起走了。 五年间,我们走过许多地方,九州大地,十方裂谷,甚至是禁制之地也留下我们的脚印。老师没有在停下来教导学生,而是不断的行走在旅途中。 一路上我们见着许多新奇的东西和事物。 直到一年后,老师他走不动了,我们一起来到陵安,在圣人庙前,他驻足良久。我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只听他说,读书人也太没用了些。 随后,老师在城外办了所学堂,无论何人愿意来听,他都愿意倾囊相授。 这一教就是九年的时间。 那时,我已经在大周朝当了五年多的官,因为老师的名气,再加上我本身学问也不算差,所以混的还不错。 可忽然间,老师一封书信将我召回。他没有说什么,只是呆呆的看了我许久,又笑了笑。他说,不枉费我给你取的名字,学以致用,你把这些年积攒起来的学识都发挥的不错,可就是少了些志气。 于是乎,我的名字又从林致用变成了林志用。 至此,老师关闭了学堂,把自己锁在屋子里。就算是我也难以见到他一面,直到一年后的一天。老师将我找来,交给了我一本他亲自撰写的书。 随后嘱咐道,“志用啊,有一事,我办不到,这天下人也办不到。但唯独你可以,我问你,这事你愿不愿意去做。” 我问,“会死吗?” 老师说,“九死一生。” 听着这话,我没有说话。其实不瞒你说,我当时怕的要死,因为老师从来不曾说谎,他说九死一生,那到我这里多半是十死无生了。 见我不说话,老师也没有责怪,而是说起了当初那番话,“不懂的话就记住,总有弄明白的一天。” 之后,他走出了学堂,我跟了一路。老师来到了圣人庙,抬步就走了进去。 他枯槁的身躯每走一步都变得高大一分,当他踏进圣人庙的时候,整个天都呈现着紫色,文气如风云汇聚般向着他涌去。丝竹之声萦绕在耳边,我看见了孔圣,孟圣还有颜圣的高大身影。 他们都静默地等待着,向我老师拱手微笑。 我当时都看呆了,我老师他,一步一境,九步便成了......圣人! 张妙之瞪大眼睛,这事他好似听说过,张元化曾给他讲过,有一位当世大贤,九步成圣。 不过可惜的是,他最终也只是伪圣,离真正的圣人还差了些。张妙之之前还很好奇,曾问他差了什么?记得张元化说,差了一世功德。 在看林志用,张妙之怎么也想不到,这位不怎出奇的县令,竟然是荀夫子的关门弟子! 他错愕的好一阵,才蹙眉道,“林大人,你还是没说,你究竟要干嘛啊?” 林志用笑了下,低声道,“我也是第二年才想明白,老师想让我做的事情。”他苦笑道,“说来有些丢人,我足足用了四年的时间才下定决心。” 说着,林志用站起身来,走到一旁,神色肃穆的道。 “我老师曾言,读书人太过没用了些。” “因此......” “我要为儒门再开一境!” 张妙之没有说话,整个屋子里都回荡着林志用的这句话。 这话峥嵘,入耳的瞬间,就让张妙之感觉到一股浩瀚伟力。 就好似真的见着了圣人一般。 他怔住了,饶是他想破脑袋,也不敢相信林志用竟然想要打破儒门历久来的修炼体系,再开一境界! 而且,他觉得林志用多半不止这一个想法,他还有事没有告诉自己。 兹事体大,张妙之没有追问,欣许是自己多想了,亦或者这事他说不得。 屋子里很是安静,这爆炸般的消息,张妙之花了许久的时间才消化下来。他忽的想到林志用的意愿本该是一件好事,可为何会被针对呢? 思付些许,他还是有些不明白。直到张妙之将之自己带入他的情况设想了下,忽的眼眸颤动。 原来如此,儒门若是十境圆满,必然其整体实力会得到提升。 对于这种情况,想必不是所有人都乐于见到的。 难怪,他会被追杀。 难怪,他都快四十了还在安河这偏远之地做县令。 原来,眼前这个瘦削的读书人,竟是想把天都给捅破了。 张妙之心头忽的觉得敬佩,这种勇气,他用了四年的时间才积攒起来。如今,那些想要阻止他的人,光是一个七境武修恐怕是不够的。 暗自点头,张妙之又升起疑惑,如果真如自己所想,那为何儒门内的人不相助林志用?从他如今的处境来看,似乎不仅没有得到帮助,反而是成了阻力之一。 那位七境武修究竟是谁找来的? 仙门?佛门? 还是儒门? PS:台风来袭,我需要镇守重地!这几天时间都不怎么抽得出空,各位道友随便养着吧,不用把票子留给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