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盛世之相
书迷正在阅读:轮回九世:证得永生、我的生活有旁白、人在三国,岳父董卓、诸天合成:从青云开始、柯南之我在酒厂抓卧底、从绝世唐门开始一统天下、从废土开始的星际执政官、见月之路、人在火影,开局吃下面子果实、皇商传
李元吉就是看上他的一脸凶相,所以出来带着他,带一个狠人,尤其是外表看着极狠的人,有时候真的可以省去很多事。 比如此时陈武坐在那里,根本没有人敢靠近那桌,李元吉赶紧扶着万贵妃坐了下来。 店家是一对夫妇,都是中年人,男人看着有些瘦弱,倒是女人显得人高马大。 李元吉看了,有些感叹,这男的估计晚上不好熬啊!这体型差距一目了然,和一般夫妻正好相反。 李元吉甚至有点恶意的想,这若不是男人在上,估计能压出内伤。 那男的看着瘦弱,也着实没什么胆子,看了眼陈武,没敢过来,那女人用腰间的围裙擦了擦手,倒是径直走了过来。 李元吉看了眼陈武,陈武自然领会意思,一口标准的关中腔。 “三碗rou面,再来一壶酒。” “好,马上就来,三位客官稍等。” “大姐,你这的生意可好?” “好,这一天天的,忙的不可开交,基本一桌人走完,马上又来一桌。” 李元吉刚才留意这个摊子,就注意到这里生意确实好,此时问了,果真如此。 临关镇人流量大,进出关中,都会从这里过,而且这些人中,普通人最多,所以吃汤面的就多。 “这么忙,家里的地怎么办?” “家里地都是请人在种,我家里有两个男娃,都分了地,加上我男人的,我和男人出来在做一些小生意,确实两头照顾不来。” “两个男娃,好福气!” 那壮妇朗声笑了起来,李元吉也笑。 这个时代,生男娃确实是福,一来重男轻女是这个时代的主要社会基调,二来就是均田制,只有男娃生下来才能分到国家给的田地,女娃可没有。 土地就是农民的命,你说要男娃好还是女娃好。 当然,这只限于武德年和贞观年,到了贞观晚期,土地在许多地方就不够分了,男丁已经分不到足够的土地,甚至是分不到土地,为何,人口暴涨。 人口暴涨是社会稳定,经济繁盛的象征,但也确实是均田制走向没落的一个主因。 而到了开元年间,唐朝诗人的诗中已经在写。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和老板娘随意说了两句,老板娘已经指挥他男人在下面了。 此时关中主要的主食是小麦,南稻北麦的粮食结构已经基本形成。 面食此时主要有两种,一种就是汤面,一种则是饼。 看老板娴熟动作,一会三碗面就端了上来,老板娘又从隔壁酒家打了一壶酒送来,原来这里没酒,不过需要酒,老板娘可以去临近的店铺帮忙沽酒。 李元吉看了看端上来的面,面上是几片羊rou,这里的rou面选择的是羊rou,确实讲究了。 “不知道大姐能不能吃的习惯?” 李元吉看了看万贵妃,轻声问了一句。 “真以为大姐没吃过苦么,吃苦的日子,别说汤面,干巴巴的饼子也吃了不少。” 李元吉本想万贵妃会说草根树皮也吃了不少,谁知是干巴巴的饼子。 好吧,人和人的吃苦是不一样的。 李元吉大口扒面,陈武则抓了一把蒜,剥开蒜衣狠狠咬了一口嚼着。李元吉见状,也拿了几粒。 “大姐要么?” “我可吃不来这味!” “这味好!” 此时的大蒜,早已普及,没有辣椒的时代,葱姜蒜可是主要的佐料,当然,后来的关中地区,吃蒜就面也是一种风俗,只是这味,着实有些冲了。 李元吉扒拉着面,嚼着蒜,着实没任何亲王的风度,万贵妃倒是细嚼慢咽,估计对她来说,这一碗羊rou汤面也确实不好吃。 不过来了,不吃也着实不像话。 吃面,看着这市井繁荣,镇上居民乐业安居,李元吉也切切实实感悟到武德年的好了。 李渊执政时期,看似没什么大的做为,只是那些政令法制颁布下来,已经稳定了原本混乱的社会秩序。 均田制,大力发展农业,适当鼓励小作坊和商业,至少在李元吉看到的地方,大唐已经在大步走向繁盛,走向伟大,走向这个时代的世界之巅。 如果这个国家能够解决一些后来的问题,比如门阀,比如均田制带来的问题,比如分权导致的国家实际分裂,那这个国家必然会走向繁盛,并将延续下去。 李元吉陪着万贵妃在小镇走了许久,晚上宵禁之时才回了驿馆。 第二天出潼关,过了风陵渡口,就到了并州地界。 此时这里可没桥,而是渡船。 一行人进了并州地界以后,李元吉也是叹了口气。 老李家起家于并州,当年晋阳起兵,老李家一举取代了老杨家,成了这个国家的皇族,这个时代的统治者。 而对于李元吉,并州又是他失去一切的地方,当年就是做并州都督时,李元吉见了叛军以后,直接逃回了长安,让他失了军心民心,从此成了一位真正的大唐闲王。 老爹不敢再指望他做什么正事,别惹祸就好。 李元吉也是从这里开始淡出李家的真正统治核心,当年做这个并州都督,可以看出老爹对他还是很期待的,给兵给将给权,奈何那时候的李元吉,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 李元吉此时一声叹息,踏着并州的土地,回望风陵渡口,也是心中感慨万千。 到了并州,一行人的速度就慢了下来,李元吉是亲王,万贵妃是贵妃,无论到了并州哪里,当地官员可都要殷切接待。 李元吉就是想不打扰本地官员,也根本做不到,朝廷将他到并州的通文早分发了并州各地。 其实这一趟来并州,有些代父巡查的意思。让并州的老百姓和官员看看,老李家可没忘记并州,可没忘记晋阳和太原。 而在进了并州以后,李元吉发现,杨妃的神情这几天总显得有些不对。 当队伍在一个小镇停下,一行人被安排进小镇最显眼的一处建筑以后,李元吉特意走进杨妃的住处。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两位皇兄请上路,大唐有朕照顾更新,第一百六十六章盛世之相免费阅读。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