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凯旋
“冉竹姑娘,你真的不跟大军回去吗?” 另一边,洛青漪为一个伤兵送完了药,不由起身看向了一旁忙碌的身影。 冉竹摇了摇头,目光凝重地看着这片焦土,“不了,这里的伤民还需要我。等这里的情况好些,我就回去看看。请代我向青辞问个好。” 洛青漪点了点头,“那好吧,我来告诉姑娘一声,明日我要就随大军回去了。” “洛大小姐,”见面前之人正欲离去,冉竹突然想到了什么,“你此次回去,可做好了准备?” 冉竹并没有说明这“准备”指的是什么,洛青漪已然会意。她点了点头,便径直离去…… 翌日,大军班师回朝,离开这片待了快三个月的土地。 谁也不会知道,这片受到摧残的贫瘠土地,发生过怎样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 …… 五日之后,大军抵达令夏。 这五日间,大军一路被百姓夹道欢迎。到了令夏,此景更甚,刚到城门,便有羽林军引道,御前侍卫前来迎接。 “黎将军此番大破蛮族,真是英勇无双啊!” “可不是,此次不仅收复了百里河山,更打消了东榆的嚣张气焰,简直是大快人心!” “黎将军英勇!我等在此恭候将军凯旋!”…… 道路两侧,百姓团团围着,喝彩、欢呼、叫好、喜悦,似乎都不足表达此刻城中百姓激动的心情。 那道道目光中,满是赞扬与恭敬,恍然在迎接一位天神。 洛青漪坐在马车上,看着这热闹的一切,不由看向了前方那道高大的身影。 她这才知道,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黎平章等人走进宫门,远远便看见一道站立的身影。他们知道,那是他们的君王在迎接他们的归来。 “臣黎平章率大军归来,此行剿灭蛮族,收复南岭失地,幸不辱命,特奉上兵符。” “好!” 皇上高声一语,豪气凌云,“定远大将军和诸位将士一路辛苦,眼下天色已晚,还请诸位爱卿回府休息,明日朕为诸位摆庆功宴,不醉不归!”…… 大军凯旋,家家户户亮着灯火,等待着那幸运存活的身影,或者,告慰那长眠在千里之外的英魂。 奔波的士兵匆匆敲着那扇思念之门,已掩盖不住要在灯下与亲人畅谈、拥抱的欢喜。 在洛府的大门外,同样站着两道人影。 焦急的等待之中,终于传来了一道马车声。 紧接着,一辆马车出现在街头。当马车上那道身影走下之时,众人的悬着的一颗心都落了地。 洛青漪看着那两道等候的人影,眼眶已湿,随即走了上去,“爹爹。” “回来就好。” 一声呼唤,似是化开了侯爷心中惆怅。 他点了点头,便转身离去,似是害怕自己的眼泪被人瞧见般落荒而逃。 见状,洛青辞眼中一笑,一把便抱住了面前之人,甜甜地唤了声,“阿姐。” 爹爹脸皮薄,她可没有。 感受着怀中温暖,洛青漪心中一笑,恍然一路的劳累奔波在此刻全然消散。 良久,她这才松开了面前之人,“祖母呢?” “祖母受不得寒,在里面等你呢。”洛青辞笑着,便将阿姐拉进府中。 洛府大小姐的归来,让全府上下莫不欢喜。 祖孙几人絮叨着流了几回泪,又享用了一顿丰盛的晚膳后,姐妹二人这才有了时间说说话。 洛青辞打量着面前之人,眼中有些心疼,“阿姐,你都瘦了。” 洛青漪亦是打量着面前之人,“还说我?你是不是也没有好好吃饭?你就是这样照顾自己的?” “阿姐哪儿有一回来就数落我的?”听着话中的责怪,洛青辞不由嘟着嘴,“阿姐那晚暗算我的事,我可还生着气呢。” 洛青漪眼中一顿,随即笑了笑,“好,是阿姐不对。我见你晚饭没怎么吃,这就去给你做好吃的,算是给阿辞赔罪好不好?” “阿姐,我不饿,”洛青辞亦是一笑,她哪儿能真的生阿姐的气啊,“阿姐快来看看,我给你准备了些什么。” 二人走进房间,桌上摆满了首饰、脂粉、衣裳、糕点……都能出去摆个小摊了。 洛青漪不由摇了摇头,“阿姐什么都不缺,你买这些做什么?” “阿姐若真的不收,我可就真的生气了。” “好好好,”洛青漪敲了敲面前之人的脑袋,“只要是阿辞送的,阿姐都喜欢。” 洛青辞立即便拉着阿姐坐了下来,“那阿姐就给我说说这几日都发生了什么。” 在这好奇的目光下,洛青漪笑着开了口。 渐渐,姐妹二人畅谈开来,房内不时传出几声笑语。 “阿姐觉得明日庆功宴上黎少将军会请求皇上赐婚吗?” 闻言,洛青漪眼中一顿,收起了情绪,“阿辞,此事还未有定论,一切还要看皇上的意思。” 洛青辞笑了笑,“可我倒是觉得经此一事,阿姐与黎少将军能修成正果也未可知。” 听着话中的戏谑,洛青漪的脑海里闪过一丝念头。 可她又不敢深想下去,“好啦,都聊到半夜了。你也该回去休息了,阿姐明早过来看你。” “才不要!”看着阿姐一副要赶人的架势,洛青辞忙上前抱住了枕头,“今晚我要同阿姐睡。” 还真是没有办法呢。洛青漪笑着摇了摇头,“好。” 这一声“好”里,充满了宠溺。 这一晚,姐妹二人相拥而眠,一夜好梦。 …… 翌日一早,宫人早起忙碌着,仔细布置着宴席上的每一个细节。不久,众人便已到场。 这其中,庆王的到来并没有让众人觉得意外,国公府倒了,可庆王没有倒。 皇上坐在上方,酒意微醺,可以明显看出很是高兴,酒过三巡之后,终于进入到正题,“黎爱卿此次剿灭蛮族有功,朕敬爱卿一杯,不知爱卿想要什么赏赐?” 天子敬酒,于一个臣子而言,这是莫大的荣耀。 黎平章面色恭敬,立即便走了出来半跪在地,“多谢皇上,臣此行拦下朝云郡主和亲的队伍,破坏了两国联姻,自知有罪,甘愿受罚,不敢奢求赏赐。” 众人未料到黎平章会率先提及此事,一时议论纷纷。 一个是无上军功,一个是欺君之罪,似乎让人难以抉择。 “此事一出,东榆当即发了国书过来说要南楚给一个交代,黎少将军此举确实有些欠妥啊。” 议论之中,一官员的碎语传入众人耳中。若是仔细观察,会发现那官员是庆王的人。 “我倒是觉得,朝云郡主自请和亲,黎少将军拦下和亲队伍,都不失民族大义,不仅打消了东榆的嚣张气焰,更彰显了我南楚儿女的胸襟与魄力,不该受罚啊。” 闻言,众人看向了说话之人。 永淮王,这个闲散王爷的一番笑语,并没有让人觉察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