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何为清官明臣
魏升坐在马车之中,神色阴沉。 祭祖大典已经结束了,但是他此刻的心情十分恶劣。 自己大半月未能上朝,虽然陛下曾说让他好生休养,可是今日见到自己,只是冷冷一瞥之后,竟是对他这个宰相再无一句言语。 若是再这般下去,他这大兴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宰相,可能马上就会变成最先掉脑袋的宰相了。 马车在街道之上缓缓行驶,百姓们对于魏升这个宰相还是十分敬爱的,时不时就能听到有人在高呼着什么。 魏升为官二十余载,虽说上位的手段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但是他治理国家方面却是真的有真才实学的。 百姓吗,才不会管你们这些官场里的弯弯绕绕,只要能让他们吃得饱,穿得暖,那就是好官。 人声嘈杂之中,车队突然停了下来,魏升皱起眉头,听着禁军首领在高声呵斥着什么。 他自己的门客,在刚才的刺杀之中,已经全部死完了。 “小子,敢拦魏相的马车,你怕是活的不耐烦了!” 那禁军首领坐在高头大马之上,睥睨着前方那个打扮寒酸的书生。 事实上,若是换做魏升自己的门客,对于这种敢当街拦路的刁民,早就一刀斩了。 但是禁军直属与皇帝,此次也只是奉命护送魏升回府而已,也才懒得动手。 那书生听闻首领的厉喝,却是全然不惧,他要背挺的笔直,自由一股读书人的风范。 只见他弯腰作揖,高声喊道: “草民宋书,乃是一无名书生,今日斗胆拦下宰相车驾,概因听闻魏相乃是大兴的清官明臣,有天大的冤屈,还请魏相为草民做主!” 魏升坐在马车之中听得此人的言语,心中只觉得一阵烦躁。 他今日又是遭遇刺杀,又是在官场之上遭受冷落,本就心烦意乱,如今竟然又不知道从何处窜出一个书生,拦住了他的车架。 当真是诸事不顺! 他魏升近些年来可谓是顺风顺水,然而近段时间的事情,却让他颇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想到此处,魏升正要出声赶走此人,却是突然想到了些什么,犹豫了一番,从马车之中钻了出来。 他想起了先前那女侠对自己所说的话语。 “魏相为国为民,乃是大兴百姓的希望,还望魏相日后莫要寒了大兴子民的心。” 魏升决定听一听这个书生到底要说些什么。 他走出马车,站直了身子,开口说道: “你觉得我是清官明臣?” “是。” “何为清官明臣?” 魏升缓缓开口问道。 他是在问那书生,也是在问自己。 魏升一路从寒苦书生走到现在的位置,若真的是清官明臣,又怎么可能在这厮杀激烈的官场之中存活下来? 他做的好事很多,但是背地里做的那些龌龊事情,也不少。 甚至有些事,他别说说出口了,连回想都是觉得耻辱。 但是他不这么做,就不可能有今天的魏升。 他不这么做,就不可能有今日的大兴! 两人的对话此刻已是引起了众人的围观。 他们站在街道两旁,冲着那书生指指点点。 然而那书生一人落在人群之中,却是怡然不惧,云淡风轻。 他缓缓开口: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他一字一顿,魏升的眼睛却是越来越亮。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不正是我穷其一生想要做的吗?” 然而那书生却还未说完,他低着头,看不清表情,说出的没一个字,却都让魏升的心头止不住的狂跳。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魏升愣在了原地。 “为万世开太平……为万世开太平……” 他宁愿背负这勾结大夏的污名,也要以一己之力阻拦大兴与大夏开战,这不正是他想要做的吗? 繁华的街道,此刻却是鸦雀无声。 本是在议论纷纷的民众,虽是听不懂那书生的言语到底是何意思,但是看宰相魏升的表情,他们知道,这个书生,好像并不是那种愣头青。 魏升平复了一下心情,看向那书生的眼神也变得带着些许的赞许。 “若有冤屈,可去县衙报案,自有官员会为你做主。” 听到魏升的回应,书生缓缓探起了头。 只见这书生眉清目秀,面若冠玉,更是有着一双好看的桃花眼。 若是夏瑜等人在此,哪能认不出这就是日日与自己相伴的憨厚夫君——宋书! 宋书嘴角露出一抹浅笑,他方才故意对那魏升说了那些话,就是为了此时此刻。 “大人,我今日要状告的,正是那县衙里的县令,王明峰!” “什么?王明峰?” 宋书此言一出,本是安静下来的群众再一次喧哗了起来。 “这个人好大的胆子啊,竟然敢跑到魏相面前状告县令,真的不怕掉脑袋吗?” “你怕掉脑袋,人家不怕,那王明峰平日里作威作福,老子也早就想告他了!” “你也就在这装模作样,”人群之中伸出一只手推了一把刚才出言的男子,“你有本事出去说。” 那男子尴尬的挠了挠头,退回了人群之中,嘿嘿笑道: “这种事吧,还得读书人来,我大字不识一个,不行。” 而此时的魏升心中却是升起了一丝好奇,那些百姓们的谈论他同样能听见。 看来这个王明峰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确实做了不少好事。 “你要告王明峰何事?” 宋书直视着魏升的眼睛,这本是极其冒犯的事情,但是魏升却也是毫不在意。 他现在很欣赏这个读书人。 很像刚入京城的自己。 他被压折了腰,但总有人还会挺身而上。 “我要高那王明峰,草菅人命,贩卖人口,逼良为娼!” 人群再一次sao动起来! 宋书口中的每一个罪状,放在大兴的刑法之中,那都是要砍头的! …… …… 县衙。 王明峰舒适的躺在躺椅上,两条腿交缠着架在桌上,正悠闲的哼着小调。 今日是中兴节。 他只有八品官职,故而不用去。 那些爱凑热闹的百姓们都去皇城看庆典了,他倒是乐的清闲。 正想到此处,门外便传来了擂鼓声。 “咚咚咚!” 那一声声鼓声像是锤在了他的心头。 “他娘的,今天都不让老子安生!我倒要看看是哪个不开眼的,先赏他二十个大板!” 王明峰站起身,满身煞气的朝着前堂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