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包围汉城
书迷正在阅读:莽穿岁月、全民领主:开局招募黑影兵团、神话制卡师:从黑无常开始、夜的第一章、我家娘子才不是魔教妖女、木叶:人设崩塌系统、夺冕、梦起于秦时、长生道,我只想安静做个武道宅男、穿越从赛博朋克开始
徐妙锦闻言澹澹一笑道,她好像猜到朱允炆会有这个疑惑,她一边给朱允炆倒茶,一边道:“皇上,平安元帅百战老将,他选择去围攻仙州和钟城。” “想是有他的理由。” “嗯!”朱允炆微微点头,道:“朕相信他。” 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作为穿越者,朱允炆深知这个道理。 既然现在平安是平朝的大元帅,那这个仗该怎么打,那就让平安自己去决定,至于朝廷还有他这个皇帝,给大军做好后勤工作就行。 比如朱允炆现在虽然人在欧洲,但是他这些天所做的事情,还不是在帮助前线将士扫清障碍。 欧亚非突然这么多私造武器的部落和势力,这不就是朝鲜人故意想要搅乱欧亚非吗? 如果这些地方真的被他们给搅乱了,到时候朝鲜战场必然吃紧,因为朝廷没办法全力支持朝鲜战场,反而还会调动兵力增援欧亚非。 因为相比于朝鲜,欧亚非朱允炆更加看重。 朝鲜再狂,他也只有这么大,但是欧亚非是一块很大的疆域,这里住着很多个民族,大明朝好不容易打下来,怎么可以轻易拱手让人? 经过这段时间的折腾,还有今天这场公开审判,朱允炆算是基本处理了欧亚非这个烂摊子。 朝鲜人的如意算盘,恐怕是要落空了。 “妙锦!” 朱允炆想了想,道:“让萧世孞也去朝鲜吧!” “啊” 徐妙锦先是一愣,萧世孞现在执掌南洋舰队,目前驻扎在瓜哇岛。 “朝鲜虽小,但是却如鲠在喉!”朱允炆说着,叹息一声然后才说道:“尽早解决朝鲜问题,天下也才能进入新的时代。” 世界一统,现在就剩下一个朝鲜。 对于朝鲜,朱允炆原本是不打算动武的,毕竟都是老邻居,而且朝鲜也一直承认大明的宗主地位。 和平解决,这是朱允炆的第一选择。 也是因为这个原为,才三番五次派使臣到汉城去见李思高,希望他能够识大体,或者说是识时务。 天下都已经完成一统了,你朝鲜国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可是啊! 朝鲜虽小,但是他也是一个国啊。 况且人家这些年,可是并未躺平,而是在暗地里图谋发展。 现在双方已经开战,朱允炆也就不去想什么和平解决,既然是战争,那就最好是速战速决。 ...... 数日之后。 朱允炆的诏令就送到了瓜哇岛。 “出征!” 神威舰上,五十六岁的老将萧世孞,他长剑一挥,百余艘战舰扬帆起航。 南洋舰队,原本是用于出海贸易,将中原的商品,贩卖到欧亚非各地,为大明换取金银钱财。 瓜哇岛,曾经让萧世孞做了几年的大蜀王。 当然,这个大蜀王,却是人在曹营心在汉。 征战数十年,最后皇帝还能任用自己,萧世孞是非常的兴奋。 一百三十五艘战舰,八艘铁甲舰,这也是大明现在装备最为尽量的一支舰队,原本南洋舰队驻扎在瓜哇岛,目的是提防欧亚非生乱。 但是经过这几个月的治理,欧亚非暂时不会用什么问题,当然在欧亚非明朝还有百余万兵马驻防。 “父亲!” 萧阳躬身道:“此战孩儿愿做先锋!” “你?”萧世孞一脸的嫌弃,道:“此番你是第一次上战场,这打仗可不是儿戏,好好跟前辈们多学学。” 萧阳闻言退至一旁。 对于自己这个儿子,萧世孞还是了解的,让他去经商做生意,或许还可以一用,让他领兵打仗,还是歇歇吧。 这一次带他上前线,也只是为了让他看看战场的残酷。 ...... 汉城。 朝鲜皇宫。 数次击退大明北洋舰队,这让朝鲜国王李思高,突然觉得大明也不过如此,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的可怕。 大明也是可以战胜的。 但是,这几日,他的心情却有一次沉重起来。 “诸位!” 李思高看向众人,问道:“现在盛靖率领三万明军日夜攻城,诸位可有良策?” 平安攻破义州后,让盛靖率领三万大军攻打汉城,而他与方瑛则率领主力去攻打仙州、钟城。 平安的想法很简单。 汉城很重要,那是朝鲜的国都。 但是仙州和钟城如果不及时攻占,即便是汉城被攻下,这朝鲜也不一定就能全面占领,或许这两地的朝鲜军会趁机捣乱。 再说了,在仙州与钟城的北面,还有两支明军。 大明一朝,在此之前还未与朝鲜人打过仗,但是这一次,平安算是真的体会到了,这些朝鲜人,也不是怂包软蛋,打起仗来也一个比一个牛叉。 别的不说,就说义州、仙州、钟城这三座城,之前明军也按照打探过,这三座城的驻军都只有三四万人。 但是他们愣是把明军挡在城外。 相比起来,义州方向因为是明军主力,平安连续强攻城池,造成的损失要大一些,倒是攻打仙州和钟城的两路明军,他们更多的是与朝鲜人互相对射。 双方互有伤亡,但是损失并不是很大。 平安的意思是,让盛靖先率精兵三万到汉城牵制住朝鲜人,而他则是去配合另外两路军,快速打通仙州与钟城的通道。 一旦攻破仙州和钟城,朝鲜距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因为真到了那个时候,明军就能集齐近二十万人围攻汉城,朝鲜方面虽然也还有十几万兵马,但是仅凭一座汉城,又如何能抗住明军的攻击呢? 面对李思高的问询,大殿上的文武百官,全部陷入了沉思。 这些大臣也都希望战胜明军,但是现在明军杀来三万人,这让朝鲜人有些腹背受敌。 最让他们郁闷的是,这盛靖早不来晚不来,就在朝鲜人很快就要彻底歼灭北洋舰队的时候,他们就杀来了。 击败北洋舰队很重要,但是国都的安全可就更加的重要。 “陛下!” 大司宪崔元喜道:“眼下看来,只能必成坚守。” 说着,他停顿了一下,道:“战前陛下从周围各城征调的粮草足够我军使用一年,眼下盛靖来势凶勐,不宜与其争锋。” “微臣......”说着他叹息一声道:“微臣现在,更加担心的是钟城与仙州,若是这两城被明军攻占,则我军危矣。” 崔元喜的话,让李思高有些郁闷。 眼下的局势很明显,大家都看得见。 但是拖,对于朝鲜来说,弊大于利。 因为朝鲜是小国。 而且最近他也得到消息,欧亚非的那些部落势力,基本都被明朝官府查处,想要让欧亚非的人捣乱,看样子是不行的。 就在这时,一个三十多岁的官员出列道:“陛下,事已至此,或许只能派人去跟明廷讲和。” “” 这人话音刚落,整个大殿顿时鸦雀无声。 “金成生!”李思高冷冷的道:“你是想要朕向明朝投降吗?” 金成生是朝鲜御史,平时不爱说话。 但是这个时候,他居然提出了议和。 明朝人的目的,在朝鲜三岁孩童都知道,明朝要的不是议和,而是要将朝鲜纳入大明的版图。 称臣李思高没有意见,但是要让他将祖宗留下的江山,拱手送给明朝的人,他是一万个不愿意。 金成生道:“陛下!” “现在朱允炆已经解决了欧亚非的问题,明廷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与我朝鲜争斗,以我朝鲜现有的实力,焉能抗衡大明?” 金成生的话有些刺耳,但却是少有的真话。 虽然这满朝文武,都琢磨要死战坚守。 但是李思高其实心里也清楚,朝鲜人是打不过大明的。 只是他不甘心而已。 就在这时,大司宪崔元喜道:“金成生,我大朝鲜国立国数百年,现在岂可轻易将国祚交给明人?” “你是不是害怕了?” 金成生无奈,只得退下。 朝鲜国虽小,但是大臣们的意见却出奇的一致。 可称臣,但绝不投降。 这是朝鲜君臣的底线,此时突然冒出一个金成生这样的异类,他说得虽然很有道理,但是却得不到一丝响应。 “传旨!” 李思高道:“紧闭宫门,闭城坚守!” 说完,瞪了金成生一眼,道:“从今往后,再有言和者,杀无赦!” 李思高虽然年少,但是那股子血气还是有的,他宁愿战死沙场,也不愿将国家交给别人。 有这样的君主,既是朝鲜人的福气,也是朝鲜人的晦气。 接下来,朝鲜人注定还要死更多的人。 ....... 随后的半个月里,盛靖不断加强进攻汉城,同时也与北洋舰队的陈星取得了联系,陈星收拾残兵败将,也终于从汉城港登陆。 包围汉城。 明军三万六千人,分成八路将汉城的八道城门团团围住,而汉城城内,则驻扎住十二万朝鲜军。 盛靖在连续勐攻半个多月之后,汉城依然还在朝鲜人的手里。 盛靖有些懊恼。 “陈将军!” 盛靖向陈星一拱手,道:“现在我们该如何是好,如今已经围城半个多月,但是这汉城就是拿不下来,这该如何是好?” 陈星也是摇了摇头,叹息一声。 如果在开战之前,陈星绝对拍着胸脯道:“小小汉城,本将三日内必破此城。” 但是现在,他却没有了这份底气。 他带领的四万海军,经过这段时间的激战,现在就剩下六七千人。 也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侍卫小跑进帐,欣喜的道:“禀将军,元帅已经攻破仙州,方总兵也以攻破钟城。” “此言当真?” 陈星与盛靖异口同声的道。 “是真的!” 那侍卫肯定的道:“元帅已派人来通知两位将军,只需围住汉城,大军克日便可抵达汉城,皆是汉城可破。”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换源app】 闻言,盛靖与陈星皆是长舒一口气。 钟城与仙州攻破,大明的主力将长驱直入,如今朝鲜的主力全部都在汉城,到时候等到元帅到来,就算不打,围着汉城即可。 汉城有多少粮米? 仅仅军队就有十几万人,再算上城内的百姓等等,怎么也得三四十万人,就算李思高提前有所准备,他们又能坚持多久? 半年? 一年,还是两年。 现在对于大明来说,只需围住汉城就行。 ..... 五日后。 汉城北。 盛靖与陈星一左一右,他俩是满面春风,在他们的对面,是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头的明军。 大明的主力都来了。 “末将拜见元帅!” 陈星与盛靖皆是躬身道。 平安微微抬手,道:“两位将军免礼......”说着,他与两人一前一后向中军大帐走去,他们一边走,平安一边问道:“现在战况如何?” “回元帅!” 盛靖道:“按照元帅的意思,将汉城八门已经全部堵住,朝鲜人就算是长翅膀,他们也飞不出去。” “好!” 平安满意的道:“现在整个朝鲜的兵马,都已经汇聚在了汉城城内......”说着,他顿了顿,然后道:“我们也不必多费功夫,这汉城现在是朝鲜人的国都,但是将来这里就是我大明的城池。” “咱们得爱惜它!” “哈哈哈!” “元帅说得是!” 两人也是呵呵笑道。 回到营寨内,平安喝退其他诸将,独留盛靖与陈星。 “二位将军!” 平安道:“本帅现在决议对汉城采取围而不攻之策,两位意下如何?” 朝鲜的军队都在汉城,此前只有盛靖与陈星在此围城,朝鲜人也不敢出城挑战,他们采取的是闭城不战。 如今明军主力都到了,怕是朝鲜人更加的不敢战斗。 现在胜利的天平已经倒向了大明,明军只需要一直都在各道城门外就行,等到城内没有粮食,到时候他们都不用打,自己就会开城投降。 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兵家上策。 “元帅英明!” 两人齐声道,平安闻言,满意的点头,道:“那好,本帅这就向朝廷上书,围困汉城,只围不攻。” “是!” 两人皆是附和应是。 ...... 半个月后。 北平,奉天殿。 太子朱文奎,看完平安的奏疏,不由得眉头微皱,似乎有些不满意的道:“我大军已经包围汉城,正可以一举攻下城池,彻底解决战斗。” “殿下!” 都御史陈祎出列道:“以我明军现在的实力,攻占汉城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但是殿下......”他说着,顿了顿道:“此番朝鲜人死战至今,即使现在强攻拿下朝鲜,或许也不久治!” 闻言,朱文奎顿时一愣。 什么意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