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诱人火锅
书迷正在阅读:莽穿岁月、全民领主:开局招募黑影兵团、神话制卡师:从黑无常开始、夜的第一章、我家娘子才不是魔教妖女、木叶:人设崩塌系统、夺冕、梦起于秦时、长生道,我只想安静做个武道宅男、穿越从赛博朋克开始
完成天下一统之后,朱允炆其实也不在意百姓怎么评价他,这一点他其实早有预料。 一切留给时间吧。 等若干年后,或许人们从此拥有长时间的和平后,他们就会明白朱允炆发动的这一场场统一战争。 “现在天下形成一家,从此不分彼此!” 朱允炆笑着说道:“只要天下从此不再有战争,百姓怎么评价朕,朕已经不在意了。” “陛下圣明!” 百官们齐声道。 “诸位爱卿!” 朱允炆突然看向大殿上的文武,严肃的说道:“今天借这个机会,朕也有很多话想跟大家说。” 这倒是真的,朱允炆今天过五十九岁生日。 但是,这个生日怎么过,朱允炆还真的不是很在意,做了快四十年的皇帝,每年他都会过生日。 或许说,从来还没有像今年这么热闹过,或者说,从来还没有像今天来了这么多的向他祝寿的人。 但是,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想要借此机会,见见这天下百官,他是真的有很多话想跟他们说。 大臣们闻言,一个个立即肃然起敬。 皇帝有话说,而且语气那么严肃,这个时候,自然没有人敢于有敷衍的心思。 “诸位爱卿,都给朕记住了!” 朱允炆朗声道:“打天下易,守天下难。” “这是古人从血泪中总结的教训。” “如今我们实现了天下一统,真正的天下一统。” “你们都是这个壮举的见证者,也是缔造这个壮举的参与者。” “我们为了实现天下一统,历时数十年,死伤数千万人,才实现真正意义的天下一统。” “爱卿们!” 朱允炆说着,缓缓从御座上齐声,缓步走下御台,在百官们的中间来回穿梭,他一边穿梭,一边朗声说道: “我们打下这份基业不容易!” “我们决不能轻易破坏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定。” “在此,朕告诉你们!”朱允炆说着,突然顿了顿,然后才又说道:“想要让这份安定千秋延续,我们需要做到的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一心为民。” “这个民,不只是汉人,他包括整个世界的人民。” “我们要真心实意的为百姓着想。” “别再自欺欺人,觉得底层百姓可以随意欺压!”说着,他看向左右两侧站立的王朝高官,冷声道:“古人曾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朝廷就是舟,百姓就是水。” “百姓技能拥护我们这个朝廷,他们也能推翻我们这个朝廷。” “所以,都给朕记住了!” “想要保住你们的地位!” “都把心思放在为老百姓谋福祉上!” “若是有人想要站在百姓的对立面,或者肆意妄为,觉得自己在统一天下立有大功,就可以为所欲为。” “哼!” 说着,他退回到御台上,看向大殿,沉声说道:“如果有人是真的活腻歪了,不妨来试试,看看朕手里的屠刀,砍不砍得动他的脑袋。” “这,也就是今日,朕最想对你们说的话。” “朕平定燕王叛乱之后,一直都想着要实现天下统一!” “现在这个理想已经完成。” “哼!” “若是谁想跟朕过不去!” “朕必诛他十族。” 嘶—— 朱允炆的话是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惊得整个大殿都是鸦雀无声。 今日是皇帝的大寿。 皇帝却在这个时候,告诉大臣们这些。 很多人都有些紧张。 并不是说他们想要跟皇帝过意不去,而是他们发现,他们的皇帝说出的这些话,不是虚情假意,而是真实的想法。 在此之前,确实有些人觉得,他们都是为了大明一统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都感觉自己的脚丫子,长到脑袋顶上去了。 但是此刻,绝大多数人都有一些后怕。 他们觉得皇帝说的这些话,其实就是说给他们听的。 看着整个大殿无声的安静,朱允炆内心窃喜。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就是要让那些勋贵们知道,你们为大明立下大功,朕是记得的,但你要是因此嚣张跋扈,那你就是找死。 当然,很多人其实也明白一个道理。 正所谓兔死狗烹。 在姓朱的皇帝当中,又不是没有这个先例。 “好了!” 朱允炆觉得见好就收,该说的他也说得差不多了,有些事情,还是点到为止比较好,毕竟这些都是见过世面的朝廷重臣。 “今日是朕五十九岁生辰!” 朱允炆笑呵呵的道:“今日略备薄酒,请诸位爱卿畅饮!” 严肃之后,就应该和悦一些。 “臣等恭谢陛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气氛很快由紧张,变得轻松了起来,这也让很多大臣,终于长舒了一口气,他们今天是来皇宫吃皇帝的寿宴的,不是来这里听皇帝的训斥,或者教育的。 随着百官们山呼万岁,很快晚宴就正式开始。 此时正值寒冬,北平的气温有些寒冷。 相比于这奉天大殿里,殿外的平台,还有广场就显得寒冷许多。 这一点,朱允炆早就预料到了。 大冬天的在露天吃席,估计菜品刚刚上桌,很快就会冰凉。 进皇宫之前,很多人其实都提前在家吃了些东西,垫垫肚子,就是担心在露天吃席,可能会吃一肚子冰疙瘩。 但是—— 真当开席时,百官们却是眼前一亮。 当百官们逐一入席之后,等着御膳房给他们上菜。 可是意外的是,宦官们端过来的,首先却不是菜肴,而是一个奇怪的东西。 “内侍!” “这是何物?” 广场上,一位中年官员,看着桌上的奇怪东西,有些疑惑的问道。 那宦官笑呵呵的道:“回大人,此时正值寒冬,陛下担心诸位大人吃了凉的食物,很容易生病。” 说着,他顿了顿,指向桌上的奇怪物品,笑着道:“于是陛下就发明了这个火锅。” “火锅?” 同桌,还有邻桌的人,都是一脸懵逼,心说什么是火锅? 那内侍笑着道:“火锅,就是一种可以一边吃,一边煮的炉灶,就是这个!”说着,他指着桌上的火锅炤说道。 正当他说话间,又有一些宫女宦官,端了一些东西过来。 官员们都是一脸稀奇的看着他们的cao作。 一块油乎乎的东西,里面好像有很多调料,被扔进了火锅炤顶层的锅里,接着就有宦官,将一壶热水倒进了锅里。 “这里面有火乎?” 有一个官员指着那火锅炉问道。 “回大人!” “是的!” 那宦官,站在桌前,笑着介绍道:“这火锅炉分为内外两层,里层是放置炭火的,炭火燃烧,这上面的锅里就会沸腾。” 说着,又有宫女们端着一盘又一盘的食物,他们将这些食物逐一放在桌上,很快官员们就发现了问题。 这些食物都是生的,比如那些rou类,只是将它们切成了片摆放在在盘子里,当然,现在桌上摆着的,基本也都是各种rou类。 “诸位大人!” 每桌都有一个专职宦官,他们非常耐心的讲解火锅的使用方法,还有如何烹调食物。 “这是油碟!” “大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自行调制,喜欢辣一点的,可以直接盛一些锅里的原汤,如果不喜欢太辣,或者不能吃辣的,就不用增加原汤,食物就在这边的清汤锅里涮食物。” ...... 奉天殿内。 朱允炆的御桉上,也摆着一个火锅炉,旁边的两名宫女,她们娴熟的为朱允炆和马恩慧调制蘸碟,还有往锅里添加食物。 大殿上,则有宦官教百官们怎么涮火锅。 “诸位爱卿!” 朱允炆笑着说道:“诸位可曾试过?” 他的意思是面前的火锅。 所有大臣都是回答,没有。 “天气冷了!” “朕寻思给诸位爱卿们,暖暖胃!”朱允炆笑着道:“此物名为火锅,是冬季美食佳品,火锅可以涮各种食物。” “多谢陛下!” 大臣们皆是感谢道。 “诸位爱卿为国事cao劳,朕自当善待诸位爱卿们的胃!” 说着,他看到锅里已经开始翻滚,于是轻轻夹起一片烫熟的羊rou片,放在马恩慧的碗里,然后才自己夹起一片,蘸了蘸调料,很是享受的将食物放进嘴里。 完美—— 数年之前,大明征服美洲后,朱允炆就在美洲大陆发现了大量的辣椒,虽然之前吴王朱允熥也让人带回来了一些,但是数量有限,而且其他调料也不够齐全。 但是征服美洲后,朱允炆可是获得了大量的辣椒,还有不同品种的辣椒,这就让他想起了要研制出后世吃喝们的宠儿,麻辣火锅。 只有辣椒,自然是无法做出火锅来。 此前在西征欧亚非时,他又获得了不少的调味品,什么茴香等之类的香料。 半年前,天下一统。 朝廷的事情,大多数时候,朱允炆是将朝政之事,交给了太子朱文奎去cao办,而他则躲在后宫研制各种美食。 这火锅就是其中之一。 有了丰富的香料,辣椒等材料,作为前世是吃货的朱允炆,想要做出一道美味的火锅,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只用了几天时间,朱允炆就研制出了十分接近后世火锅的火锅底料,然后他便将制作火锅底料的方法,传授给了御膳房。 总不能以后想吃火锅,还得皇帝自己来吧。 有了火锅底料,朱允炆就在琢磨,如果冬天要举行什么宴会,让百官们吃吃火锅,其不是非常完美。 刚好,今日是他的五十九岁大寿。 所以早在几个月前,朱允炆就根据前世的记忆,做出来后世涮锅用的火锅炉,做出成品之后,便专门成立了一个制作作坊,然后大肆生产这种火锅炉。 大冬天的,吃着热气腾腾的火锅。 即便是殿外平台,广场上的那些官员们,此刻也没有感觉到一丝丝的寒冷。 很多人吃到高兴时,干脆直接挽起袖子,那场面别提有多带劲。 特别是那些第一次进入中原的异族官员,对于这种火锅,更是赞不绝口。 “陛下真乃神人也!” 一个黑人官员,吃得是满头大汗,虽然觉得很辣,但是他却感觉非常的过瘾。 “没错,没错!” “陛下真乃神人也!” 旁边的官员,也跟着附和道。 “要是陛下能给我们一人赏赐一个火锅,我们回到地方,没事时也可以涮涮火锅,这感觉才霸道。”那黑人笑着说道。 只是那黑人话音刚落,旁边伺候的宦官欠声道:“大人不必担心,陛下早为诸位大人备下了。” “当真?” 那黑人顿时站起,一脸期待的看向宦官问道。 “当然!” 那宦官肯定道:“每位大人可领取火锅炉一口,火锅底料半斤......”说着,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然后才补充说道:“以及火锅炉的制造方法,还有火锅底料的制作方法。” “真的?” 又有几位官员,几乎异口同声的问道。 “真的!” 那宦官点头道:“火锅炉,还有火锅底料,以及方子,都已经送到了大理寺,诸位大人出宫后,随时可以前往领取。” “太好了!” 一众官员,顿时欣喜。 虽然只是小小的火锅炉,还有火锅底料。 但是第一次品尝过火锅的滋味后,他们已经是欲罢不能,若是拥有火锅炉,还有火锅底料的制作方法,他们不但以后可以自己吃,还能让这道美食传遍全世界。 如此一来,以后走到任何地方,他们都可以吃到火锅。 方便! 美味。 这是在场大臣们,给朱允炆制作的火锅,一直的评价。 大殿之内。 百官们虽然没有去纠结要不要问皇帝要一口火锅炉,再要一些火锅底料,他们都在忙着向皇帝敬酒。 看着吃得热火朝天的大臣们,看着他们脸色洋溢着的笑容,朱允炆那是心满意足。 美食收买人心。 美食拉进彼此距离。 整个晚宴持续了两个时辰,才宣告结束,百官们酒足饭饱之后,才离开奉天殿出宫去了。 晚宴结束后,百官们都离宫散场。 但是还有一些人,约莫有数十人,他们在散席之后,并未离开皇宫,而是全部来到了奉天殿后面的乾清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