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实验变成实战了(求投资追读)
两辆车带着设备远离疗养别墅,也远离几公里外的景区。 司机找了一条去其他山的环山公路,众人准备在环山公路的某处地方进行首次测试。 山林环境复杂,如果在山里也有效果,那陆晓的软件就成功了。 多日跟着彭方存学习雷达知识,陆晓早已将他们带来的声呐雷达和自己的软件结合起来。 现在数据连接不存在问题。 “我的电脑运算能力比较弱,要是能连上服务器在云端计算更好,超算的话更快!”陆晓在后排对身边的两人说道。 彭方存拿出手机,看到有4G信号,知道这边的山区应该覆盖了信号基站。 周围毕竟是景区,基础设施还是比较完善。 点头道:“如果待会有必要,我帮你申请超算的使用权限,数据上传过去计算也没问题,我也期待待会你的软件到底能不能处理声呐数据。” 陆晓自然拍胸脯保证肯定没问题,模拟器模拟出的东西,还没出过毛病。 开了二十几分钟,车速突然减慢,陆晓问开车的保镖司机道:“王猛怎么回事?” 赵汉的面包车在后面,上面运载着设备,国内基本没有太多安全隐患,所以两人更多的时候还是司机,并不需要怎么保护陆晓。 听见陆晓问话,王猛解释道:“不知道怎么回事,前面有很多车堵起来了,应该是山上出了什么事,我看到有蓝天救援队的人在。” 陆晓打开窗户探头往外看,果然看到穿着蓝色衣服的救援队人员。 这里还是半山腰,陆晓让王猛停车,他下车透透气,其实是打算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外面并没有下雪,现在已经三月底。 不过因为这边海拔比较高,远处都是雪山,天气还是很冷。 陆晓全身包裹着羽绒服,脑袋也缩在帽子里,现在他的耳鸣基本消失了。 专注写代码,让陆晓专注力控制更加灵活。 比如现在,他下车后,就稍微放开一些听力,很快遥远处的声音,陆续传到他的耳中。 其他人也都下车,王猛看了看前方堵住的车道,明显不能开车了。 王猛对后车的赵汉交代一声,让他保护陆晓后,便朝着前方走去。 作为助手、司机、保镖,这种情况下,自然要问清楚情况。 不需要陆晓单独提醒,他都知道该做什么。 西岭雪山常年冰雪覆盖,最高的地方海拔5364米。 大多数超过5000米的高山,都会被大雪覆盖,经纬度不同雪线也会不同。 陆晓眼前的无数大山,就有一半山峰在雪线之上。 他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已经是半山腰,再往上就能看到到处都是白色。 往上一直开,还可以到西岭雪山海拔最高的大雪峰山脉,不过基本上是开不进去的,半路就需要下来步行。 这里的山很有特点,上半截白茫茫一片,下半截因为海拔降低,又是三月底,气温升高可以看到很多绿色。 陆晓的耳朵接收到大量信息,可能本身接收频率就和正常人类已经不同。 之前陆晓甚至在想,他是否能听见声呐的超声波。 这要是自己能在大脑里运算,岂不是能自动模拟建模,相当于耳朵也是眼睛? 当然这要后续验证。 现在陆晓在专注听路上到底出什么事了,难道是出车祸。 山顶下雪半山腰又下雨,路会很滑。 有些地方还是悬崖,要是不小心车子冲出去,也确实需要救援队出马。 一千多米外,公路连接大山的地方有一条山路。 这里建立了一个搜救指挥部。 无数人正沿着这条山路全副武装地上山。 有两位搜救人员一边走一边聊天道:“这雪山的天气说变就变,待会估计又要下雪了。” “是啊,你说我们这次能不能找到人?听说一共六人,已经突然失联两天,情况可能非常不妙了。” “王教授经常带着地质学院的学生上山研究环境,也算是经验丰富的人,如果是刚好卫星电话、定位装置出问题,他们又恰好迷路,应该会找个洞xue之类的地方等待救援。” “不好说,前些年听说别的地方出现过意外,当时吃喝都没什么问题,但夜晚失温,找到他们的时候,人都走了。” 陆晓重新屏蔽杂音,他已经大致了解情况。 原来真有人出现意外,好像是地质学校的老师学生。 看着远处茫茫大山,陆晓心中一动。 他们的声呐成像装置,也可以用来寻人啊! 即便迷失在山林里的老师学生藏在山洞,也有概率找出来,这可不是什么热成像、图像识别技术,而是比B超强无数倍的超声波识别技术。 陆晓去面包车内,拿出无人机,准备放到天空拍摄记录一下。 这次测试超声波成像,不用实验就直接实战了,要是能找到人,那陆晓的软件会引起轰动,各方面也会更加重视。 赵汉疑惑道:“领导,您这是要干什么,我来帮您。” 两名保镖现在都称呼陆晓是领导,陆晓纠正过几次,结果都没有成功,也就随他们去了。 “我拍一下看看情况。”陆晓说道。 他实际早已知道是怎么回事,不过没有表露出来。 很快陆晓就拍摄到想要的画面,随后收起设备。 大冷天大疆的无人机一点都不好使,本来可以飞30分钟,这种环境下飞10分钟估计都会坠机。 王猛很快回来,带回来更详细信息。 众人围在一起听他说情况。 “三天前西南矿业大学的师生进山实地考察,结果两天前失去联系,这种进山情况,每天都需要汇报,前天晚上失联后第二天就有官方搜救人员进山,后来蓝天搜救队的也来了。” “现在距离失联已经过去36小时,情况很危急,山上大雪封山,如果没有找到庇护所生火,他们会冻死,在稍微海拔低一些的区域,有可能因为下雨打湿衣服失温。” “那边的搜救专家推测,王教授他们的设备应该是被雨淋湿,这才对外失去联系,定位装置也失效,而且山里雾大,只要一场雪掩盖进山环境,极容易迷路。” 王猛说这些的时候,陆晓一直在拍摄记录。 他对自己模拟器里拿出的技术迷之自信,相信自己能帮搜救队找到人。 但陆晓也不敢保证失联的人现在是死是活。 作为穿越人士,陆晓听过类似的新闻,比如几年后也有科考队迷失在山林,结果失温去世,那时候只是山林没有雪。 还有一次马拉松,也是因为天气冷,运动员跑着跑着出了汗,又失温,好多人没能下山。 “走,我们去帮搜救队的人!这次我们不用实验了,直接实战!”陆晓快速的说道。 为了救人,不能耽搁时间,彭方存很信任陆晓,同意这个决定,他马上开始分配任务。 两位壮汉抬着超声波发射仪器,还有拆解后的声波接收仪,陆晓帮着提发电机用的柴油,还有背自己带的电脑等设备。 搜救队的指挥部就在不远处,但他们太匆忙根本没有什么发电机。 用的电是接的车载电瓶。 超声波声呐整套装备,耗电量很大,小电瓶根本带不动,所以需要发电机。 张兵和彭方存抬着发电设备,一行人快速前往指挥部。 别看彭方存五六十岁,但出身西北保密基地,隔几天甚至会拉练,身体外表看起来文弱,实际上却有肌rou,而且体力很好,比张兵厉害得多。 走几步路张兵气喘吁吁,彭方存还像没事人一样,最后陆晓仗着自己年轻,搭了把手这才把东西运到搜救队指挥部。 说是指挥部,其实就是一顶临时搭建的帐篷,搭在公路边上的缓坡处。 帐篷内收拾了一個平台,摆放着不少设备。 这是必须要有的东西,指挥部要随时确定进山的人搜索了那片区域,避免搜救人员也失联。 找到人,要马上通知搜索的其他人员返回。 彭方存不喜欢瞎逼逼,找到领头的人,掏出特殊证件亮了亮说道:“我是xxb队xxxxx,这里我现在接管,请你们配合,我们将用最新的搜索设备搜寻失联人员。” 刚才彭方存报的是j衔和自我介绍,听起来就很牛。 陆晓拍摄到了这一段,不过后续准备在视频里掐掉这段,他怕视频被河蟹了。 当然要是彭方存不介意,陆晓很希望放出来给网友看。 彭老刚才实在太霸气了,不愧是那地方出来的人。 刚才的情景也让陆晓回忆起前世他在魔都底层当公务员,也是最艰难的时刻,无数j机从天而降,那一刻真的让人热泪盈眶,很有安全感。 既然彭老亮明了身份,那就要全力以赴,一定要把人救出来! 陆晓马上开始着手搭建设备,先在半山腰试一试,后面估计要用直升机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