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天牢司狱
我在修仙界长生不死一代宗师第三百一十章天牢司狱 周易身形如鬼魅,磅礴真气化作手掌,将纪岳拉到身前。 擒龙功。 真气运转技巧,可以隔空摄物。 寻常高手也就用来隔空取刀剑,或者对付三流武者,显得潇洒帅气。 周易磅礴如海的真气,一经施展如浪涛汹涌,纪岳这等绝顶高手毫无反抗之力,当真是化腐朽为神奇。 纪岳脸面憋的涨红,很想硬气的怼回去,却心底发虚。 脖颈上力道越来越重,几乎听到筋骨咯吱咯吱作响,若是再激怒易公公,明年今日就成了祭日。 镇抚司同知陆维见此情形,长啸一声。 说话间纵身跃起,挥手洒出数十根牛毛针,根根绽放蓝绿光芒,显然涂抹了剧毒。 段中当值的镇抚司力士,纷纷抽出雁翎刀,合围扑杀过去。 东厂番子挡在周易身前,刀锋交击声连绵不绝,镇抚司正殿顿时乱作一团。 纪岳再不敢强撑,求饶道: 周易发出得意怪笑,挥手将纪岳扔出去,撞在墙上断了几根肋骨。 纪岳咳嗽几声,在陆维的搀扶下勉强站起来,说道: 周易说罢,起身离开。 番子们带着扶着、抬着受伤同僚,亦步亦趋的跟在身后,诸多镇抚司力士面露恼羞之色。 镇抚司乃太祖年间成立,三百年来何曾受过此等羞辱! 纪岳望着番子离去背影,神情怨毒,今日之事定然成为国朝笑话。 陆维劝说道: 纪岳呵斥道: 陆维连忙躬身致歉,眼底却是闪过鄙夷之色,此等蠢货竟然能担任镇抚司指挥使。 平日里纪岳经常宣扬,曾与陛下一起流放北疆,以彰显从龙之功。 殊不知此乃取死之道,陛下九五之尊,流放之事乃污点,非但不帮着遮掩,反而揭陛下伤疤。 陆维心思电转,琢磨着怎么借东厂的势,将纪岳扳倒。 ...... 监察司。 周易落座,立刻有干儿奉上茶水。 温同知说道: 周易微微颔首,宫中三司是左膀,宫外监察司是右臂,将这内外权势经营好,将来可图大事。 温同知眼珠一转,说道: 周易诧异出声,赞叹道: 温同知说道: 镇抚司乃皇帝耳目,正统帝登基之后,空降心腹纪岳担任指挥使,陆维只得屈居人下。 周易说道: 温同知会意道: 周易说道: 宁可单打独斗,也不能与蠢人为伍。 周易深知蠢货的危害,当年二皇子犯蠢,失去唾手可得的皇位,毁了多少支持者的前途。 温同知提醒道: 周易吹了吹茶水热气,不急不缓的品了一小口,只觉得香气扑鼻。 干儿小荣子接受了小曲子的事务,负责记录御用司贡品商贾,连忙上前回答道。 周易吩咐道: 小荣子躬身领命,胡家私下里供奉了五千两银子,也就够在督公面前提一句。 同时开始琢磨,哪几家茶商送的银子少,列入抄家名单。 自从周易屠了云台书院,且安然无恙,还顺手扳倒了崔尚书等人,整个大庆惹不起的人已经没几家。 纵使亲王府国公府,听到东厂督公的名号,也会面色发紧。 所以,监察司抄家不必看靠山! ...... 东厂督公大闹镇抚司,纪指挥使跪地求饶。 消息传出,立刻成了国朝热搜第二。 第一自然是陛下清量田,这是涉及亿万百姓的大事,莫说打了纪岳的脸,当真杀了也超不过。 议论此事的不止官员,百姓茶余饭后也品头论足。 东厂和西厂究竟谁更厉害,原本没有定论,如今大多数人认为阉党更胜一筹。 毕竟是皇帝家奴,论关系比有根的人近多了! 纪岳听闻此事,自是大发雷霆,命令镇抚司上下调查监察司。 什么行贿受贿,什么冤假错案,写成秘奏上报陛下! 镇抚司传承三百余年,密探遍及全国各地,或许街边车夫,或许酒楼伙计,甚至邻居老大爷,都有可能是探子。 无孔不入的探子,监察司当然防不住。 一封又一封的秘奏送去养心殿,尽数查有实据,周易在殿外跪了三天三夜,方才得了正统帝宽恕。 回到监察司。 周易按照奏疏所写,将所有涉案内侍、番子,全部关入地牢审讯。 其中有六个干儿子收授银两,数额巨大,也是一视同仁的从重发落,丝毫不念父子之情。 周易与新收的干儿子说道:补齐了的十八干 儿,纷纷躬身受教。 短短三个月时间,东厂督公死了六个干儿子。 幕后黑手纪岳面露得意,命人将消息传出去,狠狠的将面子寻了回来! 果然。 民间议论此事,又说西厂底蕴深厚,远非东厂能比。 朝中官吏见此情形,倒也不似百姓那般短视,坐等东厂督公再出手。 大多数官吏认为,凭运气上位的纪岳,斗不过从底层一路厮杀爬上来的易公公。 正统三年,六月中旬。 烈日炎炎。 养心殿中放了许多冰块,宫女摇动宫扇,冷气在殿中循环,凉爽堪比秋日。 正统帝翻看奏折,一连几封都是关于量田案。 清查田亩仍然在进行,各地官吏、豪族为了隐瞒田产,与官吏相互勾结,瞒报谎报真实田亩数。 为了填补空缺,将百姓的房屋充作田地,甚至祖坟也哪来充数。 如此量田,自然引起了巨大民怨,地方屡屡出现百姓集体抗议,严重的杀死胥吏,冲击县衙。 这等做法正合官吏心思,纷纷上书,言称百姓反对量天,请陛下念及黎民苍生收回旨意云云。 正统帝曾流放北疆,亲眼见过百姓之苦,那时候便立志革新税赋。 登基之后没有急于改革,而是筹措千万军饷西征,再携灭国开疆之威清查田亩。 圆公公躬身侍候,拍马道: 正统帝嘴角微翘,继续查看奏折,随后见到监察司抓捕地方贪官污吏,督促推进量田事宜。 圆公公听到称赞,阴阳怪气道。 正统帝瞥了眼圆公公: 圆公公吓得面色苍白,跪在地上连连叩首。 正统帝没有继续克色,如今易公公权势滔天,需要个针锋相对的内侍,免得将来不受掌控。 圆公公顿时松了口气,手伸到袖口摸了摸,半寸厚的银票。 昨晚易公公托人送来十万两,请圆公公帮着安排奏折上下排序,顺便再打个小报告。 顺手顺嘴的事,这生意做得值! 片刻后。 值守内侍进来禀报,易公公求见陛下。 正统帝正念着周易的好,为了新政得罪了文武勋贵,吩咐道:「以后小易子来,无需通禀,直接领进来。 周易很快进来,三呼万岁后说道。 说着从袖口取出一叠证词,高举过头奉上。 圆公公瞥了眼首页,上面写着镇抚司、千户等字眼,立刻明白十万两银子谁来买单。 堂堂锦衣卫指挥使,抄家时怎么也能回本。 正统帝接过证词,逐页翻过,面色rou眼可见的阴沉下去。 按照证词供述,镇抚司倚仗监察百官之权,与地方官吏、家族勾结,自上而下形成一张大网。 借助朝廷量田之机,故意欺压百姓,逼迫其闹事。 之后镇抚司负责抓捕镇压,闹事百姓判谋反罪,砍头抄家,夺得田亩卖给地方大族。 镇抚司既得了功劳,又捞了银子,一箭双雕! 正统帝问道: 监察司与镇抚司出来的犯人,经历不知多少酷刑,供词或多或少有水分。 正统帝当然知晓此事,不过都是睁只眼闭只眼,两司污蔑、陷害的犯人,都是他想要整治的官吏。 周易直接说出实话: 正统帝看向证词末页,合计涉案上百万亩田地,心中仅存的情谊消磨殆尽,当即下令道。 周易眼底闪过快意,六个干儿的仇总算是报了。 ...... 转眼半月过去。 天牢。 昏暗阴森,惨叫声、喊冤声不绝于耳。 周易换了身常服,在狱卒的引领下,来到最里面的牢房。 三十九号牢房。 狱卒打开门锁,躬身谄媚道: 周易迈步进去,见到刑架上钉着个人,蓬头垢面,血rou模糊,仔细辨认许久才确定是纪岳。 刺耳怪笑声在牢房回荡: 纪岳颤颤巍巍的抬头,脸上一道道烙铁烫伤,嘴里没剩下几颗牙齿,说话声囫囵不清。 周易笑着说道: 纪岳双目赤红,嘴里说出各种咒骂。 周易面上笑意不变,人家都***了,骂几句也无妨。 这时。 一个绿袍官儿急匆匆的跑过来,就要跪下行礼。 周易将周雄扶起来,打量片刻说道: 周雄调入天牢做管营,没几个月就升为书吏。 从未读过书,大字不是一筐的周雄,花银子雇了个落魄秀才,负责抄录犯人卷宗。 去年周易建立监察司,周雄搭顺风车升任司狱,成了天牢的一把手。 官儿升的快不快,全看靠山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