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北齐建立
书迷正在阅读:红楼大名士、我有一张航海图、星界漫游指南、穿成外室后我只想种田、我不是恶魔、从白骷髅开始模拟、虚拟入侵现实:欧皇的超凡土特产、全球震惊:我竟是深渊之主、重生娘亲认怂不认命、张伟德的爱情故事
段韶跟斛律金来到府里,斛律金拉着段韶说 “孝先,你也跟我一块劝劝齐王吧!” 这个时候斛律金进了府内就跟高洋抱怨道 “大王,您杀了宋景业就差不多,这个人纯粹就是想当官,没别的!要是您逼陛下禅位,我们这跟曹魏、晋朝、还有南朝有什么差别呢?” 高洋知道斛律金想表达什么,他说 “我知道你的意思,可是哪一天元氏得势了,那我们这些人不都得死吗?现在到了这个地步,还是当皇帝比较好!” 斛律金不吭声了,他瞅了一眼段韶,段韶却说 “嗯,阿六敦叔叔说的好像也不错,我还是先去问问别人的意见吧!” 斛律金“唉?孝先,你?” 段韶又去拉了些别的将军,进入府内,高洋问 “段将军,你拉这么多人进来,是什么意思啊?” 段韶说 “大家在老夫人面前谈一谈就知道了。” 高洋很无奈,只好请娄昭君出来,跟着一群鲜卑勋贵还有汉族大臣们议事 “老夫人啊!当皇帝好!当皇帝啊,您就是皇太后!以后啊,咱们好好孝敬您!” “对啊对啊!当皇太后也能活得更长寿一些!” 反对的大臣们说 “不行啊!大家想想,搞禅代的朝代,历来结局都不好,还是别这么干了吧!” “对啊!还是别搞禅代了!” 这个时候娄昭君拍拍桌子,彭乐说 “别吵别吵!老夫人说话了!” 娄昭君说 “是高德政老是挑唆我儿子当皇帝,你们也仁慈点,别老是自己人吵自己人!” 大家不欢而散,高洋脑壳疼,他回到齐王府内,这个时候高德政走了过来,对高洋说 “其实,禅代的事情,文襄(高澄)在的时候就这么想了,只是谁知道兰京这么可恶啊!反正谈禅代的事情,杨愔也在场,不如我亲自去一趟邺城,跟杨愔说清楚吧!” 高洋道 “那你赶紧去!” 高洋等不及,还未等到高德政在邺城把杨愔的消息带回来,他带着大军往邺城赶回去了,半路上,杜弼跟高洋说 “哎呀不行呀!大王!现在宇文泰那边都没消灭,如果现在行禅代的事情,那不就是给宇文泰口实了吗?他可以立刻带兵来讨伐我们!这样子怎么可以啊?” 旁边的大臣徐之才对杜弼说 “杜大人,担忧过头了,你以为宇文泰自己不想当皇帝吗?这就像是在集市上两个人追一只兔子,一个人抓住后,其他人也就不想了。如今如果先接受了魏帝的禅让,关西自然也就放弃这个念头了。即使他们不同意,也只当是逼我们称帝,必须见机行事,可别受别人的影响啊!” 回到邺城的时候,高洋得到了所有东魏重臣勋贵关于此次禅代的决定,连在黄河以南带兵的大将军高岳也反对称帝,高洋闷闷不乐,一些重臣又跟着过来见高洋了,高洋躺在榻上,说了句 “你们别来了,我知道你们想说什么!” 这些重臣都走了,高德政和宋景业走了进来,宋景业说 “大王,五月适合禅代!赶紧吧!这些都是占卜师的结果,很适合禅代啊!” 高洋心窝子很痒,他很想当皇帝,又说 “快,命令秘书监魏收,写禅代的文书!” 此时来到了五月,高洋命魏收写好了加九锡、禅代等等的各类文书,又使东魏朝廷加封自己为相国、总百揆、备九锡之礼,加紧进行篡位的准备。 高洋在外巡视,回到邺城时,准备篡位,结果刚刚到了城门,马不知为何惊动了起来,高洋整个人摔到马下,身边的近臣大惊,司马子如和杜弼把高洋拉了起来,高洋说 “不行啊!刚刚回到邺城我就摔了下来!肯定不吉利!不行不行,你们去邺城城内探探风声如何啊?问问大臣们的意见!” 司马子如说 “我们一块去吧,来,辅玄(杜弼的字)一起去吧!” 司马子如先进入了邺城,很快东魏的内外侯官就把事情告诉给了邺城朝廷内的大臣们,他们争议起来 “看来大王真的想称帝啊!” “算了算了,别劝他了,他想当皇帝就当吧,到时候我们升官就是了!” 高德政进入了朝廷内,对大家说 “各位,我跟大王商量过了,以后你们就有俸禄了!你们支持大王称帝吗?” (注:此前几十年,北魏朝廷的官员是没有工资的,因为不发工资,加剧了北魏官员的贪污现象) 这时候许多官员一听,终于又可以发工资了,大喜,纷纷来到高德政面前揖礼说 “我支持齐王!” “臣附议臣附议!” 这话一出,大家都不吭声了,既然都确定高洋要当皇帝了,大家也没意见了。 高洋告诉段韶 “你征调一些民夫,建个受禅台!” 段韶“是!” 与孙腾、司马子如、高岳合称“四贵”的重臣高隆之来到了受禅台旁,他反对高洋篡位成为皇帝的做法,便问高洋 “欸?大王,这么圆这么大的一个太子,您是不是想看人跳舞啊?” 高洋大怒道 “我干什么关你什么事!” 底下的近臣在偷笑,高隆之自讨没趣,只好来到一边的茶馆,要了杯茶,看着受禅台的修建。 到了五月初十的时候,邺城的群臣都支持高洋称帝了,禅让书送到了元善见的手中,元善见大哭起来 “呜呜...你们真的就没有一点为臣的良心了吗?” 侍郎崔劭说“诏书已经写好了,陛下,齐王美德,天下俱知,早日禅位,也是尧舜一般的美德!” 元善见哭着签字了,又问 “你们把我安排到哪里” 杨愔回答“在城北已经安排了府邸,还准备了仪仗队。” 元善见走下了御座,徒步走到大殿东面的回廊,哭着念着范晔《后汉书赞》∶“献生不辰,身播国屯。终我四百,永作虞宾啊!!!” 元善见走出云龙门,百官身穿朝服拜辞。 元善见说“今日我的待遇不比常道乡公、汉献帝差。“ 高隆之和王思政流下了眼泪,就这样,元善见住在北城司马子如的家,派遣太尉彭城王元韶等人将皇帝玉玺送给了高洋。 五月初十,时年二十三岁的高洋在邺城南郊登基即位,大赦,改元天保,高洋被称为大齐文宣皇帝。而自北魏孝庄帝以来,官员们都不拿俸禄,从此以后,才开始有俸禄。五月十一日,高洋封孝静帝为中山王,可以不称臣。并追尊高欢为神武皇帝,庙号太祖;高澄为文襄皇帝,庙号世宗,尊娄昭君为皇太后。 对于元魏宗室,高洋对其爵位予以贬降,而高氏功臣一律升迁,那些从西魏和南梁归降的武将文臣,则不在升迁和贬谪的范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