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封赏
天光大好,微风无雨,是个上朝的好日子。 此刻。 金銮殿上。 皇帝赵济高坐在龙椅上,神情淡然,望着下面的臣子。 黑压压的,跪了小一半的人,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请赵济收回抄没淮南柳家的旨意。 剩下的一半人,有事不关己的,有冷眼旁观的,还有怕受到牵连的,反正彼此对峙了起来,整个大殿内,一片寂静。 赵济手指轻轻敲击在龙椅上,发出哆哆的沉闷声响。 许久,他开口道:“柳正业私制龙袍,冶炼盔甲,又勾结藩国,更重要的是杀了朕派去的巡抚,还霍乱国朝,乱我朝纲。 这等人,这等家族。 这等大逆不道之事,你们要朕放过他们? 嗯?” 说着,他身体前倾,一愣冷哼,犹如惊雷,在大殿之中回荡。 听到赵济的话,那些跪在地上的臣子,一个个也是脸色难看。 但他们不得不这么做,各个世家,各个大族,同气连枝,这些年来没少给皇帝添堵,若是被逐一打破,他们的下场不会太好。 而且,他们此举,也不真是为了柳家。 而是因为他们要保住柳家一丝血脉,只有这样,人心才不散。 所以,哪怕到了现在这个地步,他们硬着头皮,也不敢不求情。 赵济见他们不说话,用沉默来应对自己,轻笑起来。 笑声森冷,犹如一把把刀子,刮在众臣的心里。 “朕为了武朝,殚精竭虑,煞费苦心,本想诛杀柳家一家,不想牵连他人,从而使得国朝动荡。 但......你们啊~~为何要逼朕?” 赵济一脸的悲伤,叹道:“朕很心痛,既然如此,你们这些人的意思朕也明白了。 不就是造反吗? 不就是谋逆吗? 来! 放心大胆的来! 朕的百战武将何在?” “臣在!”x2 哗啦~~ 南成候和阳启候单膝跪地,恭敬回应。 跟在他们身后的一群勋贵和武将有些懵逼,这是要搞什么? 但是随着南成候和阳启候的暗示下,一个个依葫芦画瓢,纷纷跪地出声: “臣在!”xN 赵济提高声量,气沉丹田、声若洪钟道:“如今武朝,以文抑武,本是二十年前那场动乱所牵连。 朕本以为,如此这般,可以维护武朝永盛。 可万万没想到今日之举。 区区一个世家,区区一个文臣,谋逆犯上,罪不容诛,你们这群人竟敢逼宫请求? 既然如此,朕也不管什么大局,开战吧。 成王败寇,是死是活,看看是你们这些人厉害,还是朕的刀够锋利! 所有为柳家求情的,全都下狱,即日凌迟问斩。 还有诸位大将们,回去调动兵马,裂土封王,封公封侯,这是你们的机会。 反正这武朝,朕说的话不顶用,不如一起毁灭” 赵济的声音,在金銮殿回荡着。 百官们先是茫然,而后猛然惊醒。 尤其是之前那些跪在地上的世家大族的官吏们。 他们震惊的抬着头,张大着嘴,完全说不出话来。 一国之君,怎么能说出这等话? 他们本以为为了皇位,赵济会稍微退后一步,但是皇帝的魄力,完全超乎他们的想象。 另一边,武将们有激动的,有兴奋的,还有迫不及待,乱瞄在场文臣的。 赵济站起身来,居高临下,俯视所有人。 道:“朕,一国之君,上天之子,岂能受你们的胁迫? 当年的皇兄如此,朕亦如此。 只不过,当年有不安分的武将在前面顶着,如今你们轮到你们文臣。 杀上一轮,这国朝,朕相信,总有太平的一日!” 皇帝这些话都说了出来,一群世家大族们,面面相觑。 有不甘想要就此拼一把的,有眸光闪烁暗中算计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世家就是世家,他们不是反贼! 战乱一起,首当其冲,倒霉的就是他们。 所以,他们更怕武朝乱起来。 “臣万死!” 一众官吏乖乖认错。 有大臣道:“陛下,我等......我等只是因为陛下杀戮过多,有伤陛下仁德之名,绝不是为了柳家求情,还望陛下明鉴!” “陛下,我等也是为了国朝安稳,柳家在淮南根深蒂固,徐徐图之才为上策!” “陛下,老臣一片赤诚之心,忠心为国哇!!” “陛下啊~~~” “......” 一群人立即找出各种借口与柳家分隔,一时间,风声再变。 本来抵抗皇帝的人,纷纷迎合起来。 见此情况,那些武将们又是鄙夷,又是失落。 因为但凡聪明点儿的都知道,只要那些文臣世家们认了错,后退一步,皇帝就不会斩尽杀绝。 毕竟,这江山是姓他们赵家的,需要安稳。 但,哪怕很多人知晓如此,也不敢去再逼迫皇帝。 因为真到了鱼死网破的时候,在场的将没有一个可以幸免。 龙椅上,赵济冷笑的望着下面的一群人。 都是一群活在安乐窝多年的人,让他们冒险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将那些人拿捏住。 只不过这样的话,只能说这么一次,也只有这一次最有用。 说多了,那些人将不会惧怕。 可一旦真这么做了,他又对不起列祖列宗。 一番博弈,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算不得多高明,但是很顶用。 “柳家除了镇淮伯柳盛一家,全族族灭,你们......可有异议?” 赵济沉声道。 “陛下圣明!” “如此,这件事通过,接下来兵部左侍郎---纪左,迁升兵部尚书,诸位可有异议?” “......陛下圣明!” “再通过,南成候赐兵部左侍郎,阳启候赐兵部右侍郎,你们不会有异议吧?” “陛下,我......” 纪左迁升,并无人阻隔。 可是两位老侯爷,还是皇帝的人,他们本能就要怼两句。 可是很快就被人给拽了下去,刚刚赵济的恐吓还历历在目,为今之计,就是赶快散朝,别再挑起那个令人心惊的话题。 于是,这一番封赏,很是顺利。 武将勋贵们对此也是很高兴,两位老侯爷被封赏,他们这边,总算有抗旗(个高顶祸)的人了。 再然后,是对北羊同一千三百万两的赔偿,还有吐蕃霍乱武朝等一系列事宜。 基本上是一提就过,不存在什么反驳。 ...... ...... 鸿胪寺。 林府。 不同于金銮殿,他这边也有封赏。 老太监吴闲罗里吧嗦的念完又臭又长的圣旨,递交给林皓。 吴闲恭贺道:“驸马,您现在提前获封驸马都尉,陛下这是认准了你这位女婿” 林皓愣了一下,旋即反应过来:“同喜,同喜,二管家,去账房哪里拿一两银子,给吴公公沾沾喜气儿!” 吴闲听到一两银子,老脸忍不住抽了一下。 看不起谁呢? 自己好歹也是皇城司的大统领,还不够塞牙缝。 林皓没管那么多,他现在是养一大家子,正愁不知道从哪里搞钱。 连忙问道:“吴公公,驸马都尉几品官?有没有俸禄领?” “从五品,有俸禄,而且还不少” “哦?” 林皓眼睛一亮,转身朝后院喊道:“再加一两喜钱!” 吴闲:...... 他想甩袖离开这个地方,简直太侮辱人。 但是想到事情还没结束,继续道:“驸马,稍后宗人府也会送来一笔月银,你放心大胆的收下就好” “我还能在宗人府领银子? 吴公公,你不是骗我吧,吴能那小子可是说,我没有记录在册,不可能领到俸银的” “你是陛下认可的皇亲国戚,他们不敢不记录,放心” 正在此时,二管家擦着热汗,跑了过来。 林皓本能的就要向他要银子。 可是二管家一脸懵逼,望着林皓道:“驸马爷,您是不是忘了,您还没有往库房里放银子? 那两个账房,直嚷嚷库房一贫如洗。 您看......为了平日里花销所需,要不往里放点儿银子?” “我床头有个小匣子,小匣子旁边有个小钱袋子,那里面有点儿钱,拿去拿去。 本驸马今后是领双份俸禄的人,不差那点儿钱。 对了,千万别动我那个匣子!” “是是” 二管家答应一声,朝后院走去。 林皓跟管家说完话,回过头,刚想和老太监吴闲继续说说话,交流交流感情。 却没想到,人已经离开了。 对此,林皓又省了二两银子,不禁感叹道:“吴公公,廉洁奉公,好人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