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袁绍的决断【求订阅】
冀北,易京城外。 袁绍军帐连绵数十里,此番已围困公孙瓒不短时间,只不过公孙瓒这厮屯粮数百万斛与城内, 并且这易京易守难攻,袁绍无论是堆土坡互射,又或者地道掘之,皆无济于事,只能两军互持。 又正值酷暑,袁军少有进攻。 此刻,大营帅帐内。 袁绍听着部下读完,不由眉头微皱,看向麾下众文武道:“诸位,孙策依附曹cao,正攻取寿春,尔等有何建议?” 田丰当即傲然道:“主公,公孙瓒死守易京,短时间攻之不下。而曹cao虎踞中原,丰断言,三年内主公与之必有一战。” “所以,丰以为,不妨遣一员上将,率部直取许昌,逢迎天子,由主公来奉天子以令不臣,岂不美哉?” 语出,袁绍认可点头。 见袁绍表情,逢纪眸子一眯, 当即道:“主公,曹cao交好主公,表主公为大将军,邺候,更是把青幽并冀四州归主公名下,攻之岂不为天下人耻笑?” “更何况,幽州不平何以安天下?如今公孙瓒已然是困兽之斗,当调兵围死此人,以绝后患!” “只要平定公孙瓒,到时候就算与曹cao一战,主公有青幽并冀四州,带甲百万,灭曹cao轻而易举罢了!” 袁绍闻言,又是认可点了点头。 这逢纪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公孙瓒乃猛虎,焉能纵之? “主公,如此良机就在眼前,只需一支精锐直取许昌,便可不战而胜。主公不可听信此等庸人之言误了战机。” 田丰高呼,双目怒视逢纪。 袁绍表情不悦,这田丰还真是不给自己面子,这话一出,就好像自己不听田丰的话自己就是傻子一样。 “呵呵,若非吾等知晓,否则该以为田别驾是这冀州之主了呢!”逢纪冷哼,阴阳怪气说道。 逢纪这话,直接干到袁绍心窝。 其怒视田丰,叱喝道:“哼,田丰,吾尚未昏庸,还辩的出忠贞善恶,攻取许昌一事暂且不急!” “主公,此小人之言啊!” “够了,到底你是主公还是我是主公?再敢僭越无礼,罚尔杖责。”袁绍怒不可遏,甩袖怒斥。 “属下不敢!”田丰作揖。 “田丰,曹cao谲诈,关隘必然有守军镇守,若是派轻军奇袭,且不说补给线问题,单单如何拿下许昌就是问题。” “此事就这样吧,全力攻取易京。”袁绍解释了句,沉声道。 “!”田丰感叹,此乃大好的战机。袁绍之名响彻天下,只要袁军临城,许昌焉能不叛? “呵呵!”逢纪看着田丰,冷笑了声。 那仿佛是在挑衅,气的田丰冷哼一声,不予理会。 而后世,田丰死于牢狱就拜逢纪所赐,其谏言袁绍田丰会因为官渡败了嘲弄,当然,主要还是袁绍憨批! 自己没打赢,倒头来因为羞愧把建议怎么打赢的人给处死,一个字,秀,果然这袁氏兄弟同出一门。 沮授至始至终并没有说话, 其实这两种方案都没问题,一种是稳一点,一种是一口吃个胖子,只能说袁绍容易被他人左右思绪。 喜欢问计,却不能明断。 只希望日后不会如此,否则不是好事。 ―――― 数日后,寿春城下。 孙策披甲亲登,口中还衔着一柄钢刀。 看着城头上砸下的石,孙策单手抓这云梯,险之又险的避开,接着手脚并用,飞速登上城头。 “杀!”孙策高呼。 城头上已然有孙军奋战。 此刻孙策亲登冲了上来,也是振奋人心。 其手中战刀力劈,转眼砍翻数人,而这片刻功夫,孙军又有几人登上城头。 这边的情形俨然让守军发现,百夫长当即带人过来驰援,十数人挺着长枪冲了上去,城头逼仄狭小,孙策难以发挥。 仅仅是十多个长枪手,就让他频频招架,最后忽然抓住一个机会,直接栖身冲了上去,砍翻几人。 只不过因为他亲登,敌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他逼来,身边的甲士也多数战死,又战了片刻, 孙策见事不可为,只好闪身退下城头。 城头三三两两箭矢射来,不过孙策身披两层坚甲,难以射穿。 随着孙策退下,孙策军再一次如同潮水般退下,城下丢下了数百具尸首,这已经是孙策军这几日来第十三次进攻。 每一次孙策及麾下众将都会亲登,有的被围困退下,有的被突然出现的连弩给逼退,总而言之没打赢。 孙策自己也是郁闷,这寿春城可真是让人厌烦,为何如此难攻,他必须的在楚枫回来之前给拿下, 这样他才能手刃楚枫妻妾。 “主公,缓缓吧,兄弟们多有怨言了!”程普衣甲染血,感叹说了句,孙策这几日太过疯狂。 孙策铁拳怒握,阴沉着眉头。 他恨不得现在就杀进去,可这几日各部损失惨重,再加上吴郡那边消息不明确,很多人已无战心。 “主公,公覆将军说的是,各部将士已经怨声载道,若是在这么下去,恐怕激起哗变。” “更何况,曹军修整数日,不防让曹cao率部主攻几天!”周瑜也是开口,他知晓孙策报仇心切,可这东西急不得。 “!也罢!” 孙策烦躁说了句。 “这事公瑾你去和曹cao说吧!”孙策说完,大步离去,他准备搞些酒水买醉,这近在咫尺的感觉太烦了。 “蒽!”周瑜看了眼孙策背影,叹了口气。 孙策变了很多,可能是家族变故让他不能接受,当年的孙策意气风发,现在其却被复仇填充着内心。 ,这可不是好事。 只希望他能早日走出来! 否则,其就算报了仇,也会郁郁而终。 更何况,他让孙策投曹cao,并不是一直效忠曹cao,他是看中曹cao敢与用人,因为他清楚,河北袁绍和曹cao必然有一场大战, 只要在这之前孙策博取信任,获取一隅之地,等到时候孙策在自立还是有几分机会的。 至于地点他甚至已经有了规划,东面的徐州,或者南面的扬州,亦或者关中,总而言之,机遇很多。 前提是孙策不能自暴自弃。 想到这,他径直赶赴曹军营地,把攻城事宜交接一番,也简要诉说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