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章 知己知彼
兰岚兴趣寥寥地打开那个纸盒子。 熟悉的logo出现在眼前。 打开特制的袋子。 那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衣服,静静地躺在里面。 她激动得有点说不出话来。 兰树云对这件衣服也是印象深刻,他曾多次去那个窗口望过。 不过,此时,他心中升起了一种警觉。 如果自己meimei不是陶彩的设计师。 如果今天不是自己meimei的生日。 他一定会多想,也一定会把这件衣服退回去。 或者他一定会想办法把钱还上。 “喜欢吗?” 兰树云虽然这样想,但是没有表露出来,而是宠溺地看着自己meimei。 “嗯嗯嗯~” 兰岚抬头,不住地点头,“喜欢~” 随后不停地抚摸着那件衣服,“哥,你知道吗,这是陶彩的第一件衣服啊,是我有机会参与设计的第一件衣服,我太喜欢了!” “喜欢就好~”兰树云笑着,然后说道,“你先去穿穿看,看是不是合身,哥出去一下,马上就回,帮我看着点锅!” “好!” 在兰岚答应之后。 兰树云从一架上拿下自己衣服,离开了家。 等他赶到陶铃街时,却得知马景澄已经带着人去别的地方考察了。 兰树云看了一眼人来人往的店铺,暗道:“难道是我想多了?” 临江小镇。 这是一座很特别的小镇。 这里和花镇一样,不属于什么区,名字就叫临江小镇,位于大江之北。 临江小镇分南北,南岸停靠客轮和商务船只,北岸停靠运输船只。 但是南岸的人不承认自己属于临江小镇,而是叫自己东风港。 东风港有着一个超大的码头,能够容纳多艘万吨以上的轮船。 马景澄三人乘着拖拉机到北岸的时候,白色四层客轮正响着汽笛声从远处驶向对岸。 而北岸,相对来说就比较简陋。 尽管被称为运输港口,可大多数还是木船。 下了车之后,马景澄伸了个懒腰。 和攀州城里是两种不同的感觉。 船夫脖子上挂着草帽,缓缓将船靠岸,直接开始交换起了货物。 岸边。 卖凉粉的人特别多,不管是不是冬天,只要太阳出来了,有什么就卖什么。 马景澄一块五买了三碗,坐在路边的石头上,吃得津津有味。 码头上人来人往,除了魔芋豆腐、凉粉,米粉。 还有卖零食、水果、袜子,小商品之类的人。 马景澄一边吃,一边问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 卖凉粉的看来知道不少,也当闲聊讲给他们听。 据卖凉粉的人说,从临江小镇到东海,要七天左右。 距离他们这里不远的前方,就是大货轮码头,大多数从东海运过来的东西都那里装卸。 乌州的小商品也是通过那个码头卸载,再分发到西南其他地区去。 马景澄还了解到。 对岸的客轮,二等舱票要1000块左右,尤其是现在,春节临近,一票难求。 据说,客轮里有电视、浴室、餐厅、录像厅、游戏厅等等,一般人想要坐,那想都不要想。 除了钱,还要各种信件才能买票。 马景澄也只是多说了几句,没想到,那人讲话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仿佛这是件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一样,一股脑就朝着三人倒了出来。 马景澄听着听着就开始没什么兴趣了,可另外两个听得却是津津有味。 难得出来。 吃完之后,三人就在岸边走走逛逛。 那魏和尚,见到什么新奇的东西都要瞪着大眼睛,兴奋地上前去左看看右瞅瞅。 反倒是张莘月似乎一点兴趣都没有。 这里的环境,脏乱差,比不得陶铃街。 不过三人似乎都没有不适应的感觉,到底是从小镇出来的,穷苦孩子。 马景澄也化身吃货,见着什么吃什么。 不一会儿,便打起了饱嗝。 只能学着那些穿得筋筋啰嗦的人,找个还算干净的干草斜坡,躺下,手枕着头,闭眼晒太阳。 这一躺下,竟然就睡着了。 直到海风吹过,马景澄才悠悠地醒来,“几点了?” “俺也不知道,天都快黑了~” 和尚看着快黑下来的天回答。 马景澄这才揉揉眼站起来,带着两人离开岸边,往人家多的地方走去。 晚上,灯火亮起,狗叫声响起。 马景澄站在某家旅馆,看着窗外路过的船只,陷入了沉思。 他已经确定,李宽来了临江小镇。 他本来迟早也是要来这边办事的。 得知李宽来这边之后,索性就跟了过来。 一来看看能不能找到一家大一点且可靠的航运公司,在未来可能会合作,多做几手准备才能无患。 二来,李宽的行为超出了他的预料。 从自己离开彩虹路二十五号,到李宽离开,中间间隔如此短暂,说明李宽没有和自己的上级讨论,而是在自己离开之后,直接来到了临江小镇。 那么他来这儿干什么呢? 会不会是自己的计划写得过于详细了,让他觉得可以单干? 马景澄靠窗思索着。 从收集的信息来看,李宽曾经在这个叫临江小镇的地方工作过。 似乎还一个叫李树根的人关系密切。 看起来这个李树根是个关键人物啊。 马景澄决定明天去会会这个李树根。 老实说,信息收集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其中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巨大的。 李宽和李树根这条线索能够得到补充,还得多亏马景澄在‘游手好闲’组成立时提出的那个人才战略。 直到现在,在经过预算核定之后,‘游手好闲’的人数还在增加,目前在京城,东海,姑州,乌州,甽州,都有让人去发展几个人。 等到收入增多之后,应该还会增加人数。 尽管针对不同地方,他们收集的信息会不一样,但都是信息记录者。 在京城的主要是政策资源信息的记录,在甽州的就主要是经济发展。 同时,马景澄准备依托欧阳信凭,尽早在红港也安排人做好市场调查。 攀州的事情完结之后,就会借助甽州过渡到红港。 没有提前做准备可不行。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是对战的描述。 而商战也是战。 那么了解竞争对手就很有必要。 陶彩厂的有一部分服装工作人员是从姑州来的。 材料也需要从那边采集。 这才在临江镇建立起了自己的一个材料存储点。 因为这边有人,打听起来也比较容易。 从而知道了李宽在这里的工作经历。 不过他和那李树根的关系,倒是没人知道。 资料上暂定的是‘父子’,不过有待查证。 马景澄要保证自己的战线不会出现问题,要不然,光凭陶彩的那点利润,想要完成自己的计划,是很难的。 同时,外面的世界可不等自己将计划无限延长。 所以,必须要快、准、狠!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我真是煤老板啊更新,第六五章知己知彼免费阅读。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