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后门自荐(求追读(??))
“能不能弄点电视机票,最好是彩电的?” 马景澄突然的提问,让李宽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眼神。 “你当我是神啊,电视机票,还彩电的?” 李宽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我告诉你啊,这次能够弄来粮票,主要还是靠这群人里有几个人,其次,这原来是家得到各种政策优惠的厂子,现在虽然所有人便了,但是厂子性质没变,哎,知足吧,要其他票,自己找去!” 说完,李宽用手里的文件拍了拍马景澄的肚子,不等马景澄开口,径直离开,“有事找我,别忘了米钱还没付~” 刚才说的这件事,马景澄肯定是要办的。 不过他也不着急,等工作都准备好了,再开始也不迟。 见李宽没了身影,马景澄才开始转身往里走。 车间里面,还在排着长长的队。 “你们有谁愿意帮我登记一下,来几个人,要不这得弄到啥时候去?”马景澄站在高处喊着。 “我~” “我也可以~” “还有我~” …… 一会儿就站出来十来人。 马景澄立即命和尚停下手里的工作,去搬来本子,再交代登记的人怎么记。 随后就去厨房那边看了一下。 除了烟囱之外,厨房基本也快完工了。 工人都是老手了,干活不但快,而且利落。 等到马景澄回车间时,只见一群人围在一起争论。 他赶忙走去,扒开人走到里面,看着魏和尚,“怎么回事儿?” “老板,这老丈,不登记,非要俺告诉他,这家厂子要干啥,俺哪知道啊?” 和尚等着黑漆漆的大眼,一脸委屈。 马景澄缓缓转过头,魏和尚口中的老丈,看起来精神很好,戴个眼镜,头发疏得很整齐,衣服虽然朴素,但也透出一股子整洁干净的味道。 “老人家,你想问什么,我们到那边谈,让后面的的人继续好吗?” “好!” 老人点点头。 这时,一个自带几分飒气的姑娘,留着一头短发,身穿白色衬衫加棕色马甲,斜挎着一个背包,跟了过来。 马景澄一扭头,唇红齿白,有点像王祖贤。 但他也没太在意。 “老人家,你有什么事情,就跟我说吧!” 马景澄和那老人走出厂房,来到无人的走廊。 “昨天,小李告诉我,这个厂房重新开张了,我以前是这个厂子的员工,所以我过来,就是想要看看,你准备做什么?” 老人家话语很慢,听着非常舒服,说话的时候盯着马景澄的眼睛,眼里透露出耐心。 马景澄能够从他身上感受到,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的高知分子的温和气息。 “方便说说您以前在这个厂子做什么工作的吗?” 马景澄语气也同样温和。 而那姑娘此时却十分认真地看着老人,眼里有些激动。 “我啊,我以前在师范当老师,后来应高进先生的邀请,到这家厂子跟着红港人学习新奇的服装设计,就在这儿干了一段时间的设计工作,正当我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高先生给我,厂子经营不下去了,我也就回家了!” 老人仿佛在回忆自己的过去,讲到学设计时,眼里明显有光亮,语气中透露这谦逊,谈到厂子经营不下去时,眼里又浮现暗淡之色,继而叹息道: “红港人就是比我们先进啊,在这里,我可以根据厂里的指示,安心地设计出非常新奇的衣服,并且他们能够把它变成产品,卖给那些有钱的或者外国人穿,看着他们穿上我设计的衣服,我就高兴。” 老人扭头看向马景澄: “然而,厂子倒闭了,武营服装厂,衣服单一,也不需要我这种人,我成天呆在家里,没事儿干,设计一些图稿,也只是聊以自娱罢了,所以我就过来看看…” 马景澄算是听明白了。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有五个需求。 眼前的老人已经处在其中最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即第五个自我实现需求。 这年头,能够追求到第五个需求层次的人,可以说寥寥无几啊。 只有那种家境比较好,不为生存等资料奔波的人才会有这种需求。 从这里来分析,这老人,不但自己过得顺风顺水,子女也过得非常不错。 要不然不可能有这样的需求。 在老头眼神中充满期待看向马景澄的同时,那个长得和王祖贤很像的女孩也很紧张地看着马景澄。 马景澄也看出了两人都希望他说出两人心中那个期盼的答案。 马景澄转向女孩,看着她斜挎的背包,“你这是相机吗?” 女孩有点惊喜,笑着露出洁白的牙齿,“你怎么看出来的?” 马景澄这下心里有了底。 眼前这人不就是李宽口中的后门吗? 看她那样子,似乎是为了旁边这个老头而来。 “猜的!” 马景澄这么一说,女孩有些许的失落。 她还以为找到了一个同样懂摄影人呢。 而那老头,则还是满眼期待地看着马景澄。 “老先生,那您可来对地方了,我这儿,就是要做设计,要设计世界上最好奇特的服装!” 马景澄知道,这什么奇异的服装,不一定能够卖出去。 要不然类似于皮尔卡丹这样的中档品牌也不会要在十年后才进入这片市场。 一件几百上千元的衣服,有几个人买得起的。 “只是,我怕我雇佣不起您啊!” 马景澄之后扔出这么一句话。 “他们多少,我就多少,我不在意钱的!” 老人连忙回应。 “可,我怕你有您一个人太劳累…” 马景澄依旧要拉扯一下。 “我,我可以!” 马景澄话音刚落,旁边的后门就立刻举手,后门自荐。 马景澄看了她一眼,语气有些担忧,“就算加上你,这几百人当中,恐怕也只有二位会做设计,这还是不够啊。” “如果你是担心人不够的问题,那很好解决,我认识很多师范设计院的学生,可以让他们过来一起工作!” 老人补充。 “那,行吧!” 马景澄听老人的语气,似乎在学校也有一定的威望,与是向老人伸手,“欢迎两位加入我们!” 老人愣了一下,想起了那红港人高进的行为,脸上露出笑容,伸手和马景澄紧紧握在一起。 女孩脸上也露出了花儿一样的笑容。 马景澄没有表现出兴奋的样子。 但心里却是窃喜的。 在接手这家厂子之前,他并没有想好自己要在攀州做什么。 可夜晚的时候,突然想起齐灵的衣柜,再联系起这家厂子。 又见到了攀州一些穿着前卫的人在大街上行走,这才有了做衣服的这个想法。 要不然,这家厂子,原本是要用来装煤炭的。 马景澄知道。 服装本身并不赚钱。 然而,在无数专柜商品冲击之下,很多有钱人开始学着电视海报上红港人的穿着打扮。 这就有了隐藏的需求。 一个人想要只是通过产品赚钱,那他是做不大的。 这一招,是马景澄读本科的时候。 教他们的教授曾上过这么一课:解析为什么有的品牌店铺,在网店的冲击下,还坚持支付高昂的实体店租金,这背后的义利关系! 这一课对马景澄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重要在于他思维开始转变,从看得见的钱,转向了看不见却更多的钱。 简单来说就是,有的东西,它本身并不是很重要,它背后那些普通人想不通看不透的东西,才是人家主要的工作所在。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只看见某家上市公司老板整天陪着人吃吃喝喝的原因。 随后马景澄给两人做了自我介绍。 又得知了两人的姓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