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抓人
书迷正在阅读:影视都市从四合院开始、重生之玩味人生、火之意志,救不了忍界、我的恋爱交换物语、从美食俘虏开始吞噬掠夺、海贼:从和之国开始、末日后的我超凶、流落女尊世界,开局被人带回家、治愈系画师、奥特世界里的亚极陀
昨夜,失踪多日的许飞找到了方华。 “公子,我查到了陷害先生的元凶了。” “谁?” “徐维纪。” “你想怎么做?” “杀了他。” “不可能,如今魏国公府戒备森严。” “我有办法。” “什么办法。” “听闻你也想抓他?” “是” “我们合作。” ...... 诺大的魏国公府,七个弯八个绕。 好在有崔盈盈带路,方华带的一众上元县衙差才不至于迷失方向。 徐维纪被打一百棍虽结实,但也没有真正伤及筋骨,大夫说,只需好好休养个把月,便不会有什么大碍。 趴在床上,百无聊赖的徐维纪听到了外面的动静,今晚的国公府热闹的很,他虽有心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却自己无法动弹,便扯着嗓子喊着女婢。 喊了三声,没人应话,徐维纪登时怒了,张口便要骂人时,大门被猛的一脚踹开,方华带着人哗啦啦的就冲了进去。 “你们是什么人,敢闯我魏国公府。”徐维纪看着这群气势汹汹的家伙,不免色厉内荏。 “徐二爷,好久不见呀。” “是你。”徐维纪看清了方华那张俊俏的脸,不由吓的一哆嗦。 “你...你想要干什么?” 方华拿出了方博谦签署的票牌,怼在了徐维纪的脸上。 “徐维纪,现在怀疑你跟大溪村、大饶村三十八条人命案有关,请跟我们走一趟吧。” 说完,便让老邢去把徐维纪拖下床。 “你们不能抓我,我是魏国公亲弟弟。”徐维纪发出杀猪般的哀嚎。 “你就是皇帝的亲弟弟,今天我也要抓,给我带走。” 老邢找了一张床单,将徐维纪一裹,抬着就走。 呼呼啦啦一群人,正出院门,却被徐维志带人堵在了门口。 “放下为了我弟弟。”此时的徐维志脸黑的像一个锅底。 “国公爷,我们这是请徐二爷回去协助调查,请您让开。”方华走上一步挡在了徐维志面前。 “国公府有太祖爷亲颁的丹书铁券,除非皇帝下旨,任何都没有理由抓捕国公府家眷。”副将罗永桓上前说道。 “如果我不呢。” 徐维志冷冷的看着方华等人:“方博士,我敬你的老师,叫你一声博士,但别给脸不要脸,你看看你们今天还走的出去吗。” 徐维志一挥手,刷的一声,一百多支锋利的长矛对准了他们。 杀!羽林卫齐步向前,发出一声怒吼。 月光下,看着面前那渗人的锋芒,方华的手心不经捏出了汗,他们的动作还是太慢了,让徐维志反应了过来。 “公子,怎么办?”崔盈盈一呲溜躲在了方华后面。 “别着急,我们还有援兵。” “呦,国公爷,这里好热闹呀。” 便在这时,陈有年带着神机营的兵也围了过来。 徐维志乜视着陈友年,语气冰冷:“陈大人,你们兵部也想来管我魏国公府的闲事吗?” 陈友年丝毫不惧,“国公爷哪里的话,我兵部可没这个闲功夫。” 自永乐皇帝迁都后,南京城里真正掌握实权的有三个人,镇守太监、南京守备(魏国公)、和参赞机务(南京兵部尚书)。徐维志即使想发作,却也并不能真拿兵部的人怎样,只好忍着怒意说道。 “那就请陈大人带着你的人离开这里。” 陈友年没有理会徐维志,而是径直走向了裹在了被褥里的徐维纪。 “徐二爷,我听部里的一个郎中说,是你当时派人举报的徽商通倭一事。” 徐维纪不知他为何提起这事,正欲答话时,忽的看见了他身后的许飞,脑袋只听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他...他竟然还没死! “二爷,您不会不认识认我了吧?”许飞看着他,目眦欲裂。 “你...没死。”徐维纪哑口。 “在为先生报仇前,我不会死!” “徐维纪,这个叫许飞的家伙举报你为一己私利,勾结倭寇,行构陷之事,杀害徽商汪永亨全家,你可有话要说。” “你...你胡说...是他们通倭,与我何干。” 方华是时站了出来,“事关通倭大案,国公爷,我们现在要带二爷回去问话,这您总没有理由阻拦了吧。” 通倭?事情的性质从现在开始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自嘉靖朝后。通倭便等于叛国,如果此事为真,那么免死金牌也免不了徐维纪的罪。 这时副将罗永桓凑到了徐维志耳边提醒,“事涉通倭,事情不可闹大,还请国公爷三思。” 徐维志一脸阴沉的看着捆的像个粽子一般的弟弟,他的大脑在飞速的运转,想着各种的可能性,一阵权衡利弊后,方才说道: “我弟弟你们可以带走,但人只能进县衙,不能进刑部。” 这是他的底线,只要人没进了刑部大牢,那事情就还有转圜的余地。 陈友年已经达到了他的目的,自是没有进一步激怒徐维志的意思,暗暗跟方华使个眼色,欣然同意道:“人犯去哪里来审,刑部没有意见。” “那国公爷、陈大人,下官告辞。”方华拱手,带着一众衙役,裹着徐维纪匆匆离去。 今晚算是涉险度关。 ...... 徐维纪被投进了上元县大牢,马上在全金陵城引起了轰动。 满城的百姓都冲到了上元大堂,他们都想亲眼目睹堂堂国公府二爷受审的模样。 上元县衙, 此刻的方博谦已顾不得外面那群闹哄哄的百姓,徐维纪是抓来了,可怎么判便是个大问题。 徐维纪杀人屠村,证据确凿,按《大明律》判他十次凌迟处死都有余,但问题是,作为县官,方博谦只有审案之权,没有勾决之权。像这样的人命大案必须经过一级级的复核,有一级过不了,便得打回重审。 就算这些中间的复核官司都过了,徐维纪的案卷真的呈上了皇帝的案头,皇帝会不顾免死金牌,拿起朱砂笔,勾决徐维纪的名字吗? “华儿,你说徐维纪通倭可有证据?” 如果能证明徐维纪真的有通倭情事,两罪并罚,便是免死金牌也保不了他。 “现在只有人证。” “真倭抓到了吗?” “没有。” 方博谦不由皱眉,在房间里不停踱着步。 “只凭这些定不了他的罪。” “叔父放心,侄儿自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