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再到熊寨
书迷正在阅读:一介凡俗入圣超神、从集结号开始、摊牌了,我的卡组来自东方、我成了女频修仙小说中的炮灰、末世重生大佬她不想努力了、食气者,神明而寿、氪命武神、神话解析,知道剧情的我无敌了、瞎眼十年,徒弟皆是妖王、天掉馅饼比较甜
虽然在家人眼中,熊巧安静乖巧听话,长得好看,做的一手好菜,家务活干的也很有条理。 但是,就不下地干活这一个缺点便足以将所有的优点掩盖。 他们可不会像家人一样包容熊巧。 多个人就多一份花销。 这年头,就算是小孩子也不能吃白食。 在能够干活的时候,三四岁五六岁的时候就开始帮着家里干家务活了,再大些就打猪草换公分。 一个成年女子再怎么也比小孩吃的多,却只做些家务活,那怎么行? 其他村子是如此,他们熊寨更是如此。 女人都是当男人使的,又怎么会怜惜她的meimei? 之前李明军离去后,爹娘还吵了几句。 爹说不该那么着急,就是是养女儿一辈子也愿意。 娘说他们早晚要死,总不能他们死了后还让岳儿敏儿灵儿养他们的meimei/jiejie吧? 那是他们父母的责任,不是其他儿女的。 一连几天,李明军都没有来。 这让家里认为他可能只是一时冲动,被熊巧的美丽惊艳后下的冲动决定,回家后和家里说了,家里不同意娶这样一个残疾还不下地的女孩子。 这种事情在他们家也算正常。 以前,她娘着急meimei的以后,不断的张罗村里的后生相亲。 他们在看见meimei的样貌后便想要娶她,虽然不下地干活,但是这么一个美人养在家里,自己干活也卖力觉得不累。 但回家一说却立刻引来了家里人的反对,然后赶紧给他张罗媳妇,生怕他一时想不开...... 将他和新媳妇关在屋里几天,培养出了感情,才放出来。 李明军的事情。 家里因此陷入了静默之中。 娘尴尬的不知道该怎么做,觉得这可能伤到了女儿的自尊心,但一个当娘的怎么好给女儿道歉? 所以只是不断的问要不要吃这个,要不要吃那个,冷不冷,热不热...... 尴尬而笨拙的想要在别的方面给自己台阶下,表达歉意。 爹沉默的干活,想说两句,但媳妇心里已经很难过了,正在别的地方找补回来,而且毕竟是好意。 meimei依旧和往常一样的生活,毕竟她早就习惯这种情况了。 无所谓高兴或者难过,有那个功夫不如多看些书。 她和她丈夫倒是依旧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 公公婆婆很开明,家里几个儿女虽然住在一起,但结婚后都分了家,平时一户出些粮食到他们手里。 每户的女人轮流做饭,虽然偶尔有些摩擦。 比如这个喜欢吃辣的做的辣了些,喜欢甜的放了甜菜丝...... 但是,比起村里其他打生打死,甚至反目成仇的妯娌已经算很不错了,遇到事情也会搭把手。 她看了眼外面正在和母亲说话的李明军,不由得崇拜丈夫有先见之明。 以前家里给meimei安排了相亲,他们在睡觉前聊天也会说道,但丈夫也只是当普通的聊天来看,聊几句就睡着了。 这次说起李明军,他却破天荒的让她带他去看看李明军长什么样。 哗啦~ 熊巧没有说话,只是走到一边的水缸舀出一瓢水。 仿佛不经意的看了眼窗外。 正巧,李明军也往这边看来,看到熊巧,沉溺的笑了笑。 熊巧仿佛没有看到,依旧有条不紊的做着厨房内的活,将瓢里的水倒在锅里。 只是,她那微红的耳尖证明她的心并不像她所表现的那样平静。 以外,那些相亲的人也只是像看一件精美的看她。 这是第一次有除家人以外的人对她展现宠溺的笑容。 还是个男性。 以后可能和她过一辈子的男人。 他来真的? 真的要娶她? 他家里人同意吗? 熊巧平静的心突然乱了。 “巧儿?巧儿?够了,水够了。”突然,身边传来jiejie熊敏的声音。 突然惊醒,才发现,锅里的水都快满出来了,干饭变成了稀饭。 这种低级的意外,在她独立掌握厨房后便再也没有出现过。 她,这是怎么了? 摸了摸自己的脸,已经guntang的吓人。 看向jiejie,她正在处理锅里多出来的水,倒是没有注意到她的异样。 所幸,她不是那种会红脸的体质,不然的话,jiejie再忙再急恐怕也会发现,到那时恐怕又是一阵调笑。 她这个二姐从小就喜欢逗她,无论是逗哭还是逗笑...... 这两年嫁了人方才稳重了一些。 这才让她松了口气。 说起来,她的淡定从容佛系有很大一部分是jiejie训练出来的。 一边帮着jiejie干活,一边侧耳听着外面李明军他们的讲话。 “叔,婶,我回家和奶奶说了我和熊巧的事,我奶奶她没有意见,只要我们两个过得好就行了。”李明军将奶奶的话美化了几分说了出来。 毕竟,哪有人在媳妇还没过门就开始催生孩子的。 奶奶在原身的记忆里,《幸福合家欢》的电视剧中,还是他自己所接触的行事方法来看。 奶奶是和蔼的老人,她不应该会是那种孙媳妇还没过门就要曾孙的人。 面对奶奶前后的变化,李明军心中有所猜测。 也是,朝夕相处的亲人变了怎么会不知道。 一点点小的习惯都可以看出来变化。 或许,他很早之前就引起了怀疑,但是最后让奶奶真正意识到孙子的变化还是在他家具厂的工作后。 赵伟民送来的应该不止是工作单,还有他那张伪造的父亲的信。 前世,他见过字画界的一些大佬,能够看出字里行间人的性格,为人处世等等。 两幅在外人看来一模一样的字,让两幅字的主人上来说几句话,他们便可以断定那副字是谁的,极少出错。 而那样的人,在后世一只手都数得过来,无一不是文艺界的泰斗级人物。 这样的人物,虽然这个年代或许比后世多,但怎么也不会存在于一个小小的村子里。 他也没有想到这一茬。 说到底,还是他不够小心。 急于摆脱土里找食的生活,仿造了父亲的信,让奶奶确定了这件事情。 不然的话,他的一些异于原主的变化,在奶奶的心里也会自己给自己找理由,骗过自己,自己的孙儿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