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 收服多尔衮
,明末最强族长 第192章 多尔衮大吃一惊,连忙跑上城门楼看, 只见山下架设了一个火炮阵地, 密密麻麻的铁筒子,看着就让人胆寒, 昨日,就是这些火器, 把鳌拜率领的一万三千精锐尽屠于阵前, 多尔衮手上只有三千五百正白旗的旗兵, 加上包衣奴才和家权,可用这的人不到六千人左右, 连昨日的一半也不到, 这点人去冲锋,跟送死没有差别。 每一旗的旗兵,满编时有7500人, 不过那是生死决战才会满编, 大多时间,常调动的旗兵只有三千左右, 战时为兵,闲是为农,他们还得养家糊口, 守老寨时,多尔衮只带了三千五百人。 放眼望去,原来骁勇好战的手下, 一个个面色苍白, 当他们察觉旗主盯着自己时,都把头低下, 生怕下令让自己出去突围。 没有一丝胜算,上场就是送死, 勇猛和送死,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本王还有多少时间?”多尔衮突然开口问道。 苏克萨哈连忙说:“回管主的话,还有三刻钟左右。” 多尔衮点点头说:“事态紧急,佟斯,召集有所佐领在关帝庙前空地开会。” “奴才遵命。” “苏克萨克,本王命你为特使,去跟明军谈判,只要他们肯撤走,好马和金银财货都好商量,记住,一定要拖住他们。” “奴才遵命。”苏克萨哈领会多尔衮的弦外之音,马上应下。 二人走后,多尔衮转过头,对心腹昆木打了一个眼色, 昆木会意,很快退了下去。 大约一盏茶的功夫,正白旗的四十二名佐领已经集中在关帝庙前。 很多人都人心惶惶,不知多尔衮准备怎么办? 在关帝庙前誓师死战? 多尔衮一出现,所有人都恭恭敬敬地跪下行礼, “都起来吧”多尔衮开口道:“事态紧急,这些礼都免了。” 众人谢过后,这才站起来。 多尔衮开门见山地说:“明军太凶残了,巴图鲁鳌拜率领一万三千大清勇士,也不能撼动明军的防线” “他们不仅训练有素,还有大批cao作方便、杀伤力巨大的火器,贸然行动,只是白白送死” “本王考虑了一整晚,选择跟明军硬拼,离亡族绝种也就不远了” “有句话叫识事务者为俊杰,本王决定投靠明军,为大清保留一丝血脉” “本王不喜欢强迫,要是有不愿意跟随本王投靠明军的,站出来,放你们自行离开” “当然,明军切断了去路,能不能逃出生天,看你们的运气。” “好了,开始吧。” 旗主和旗人的关系,是主人和奴隶的关系, 做决策时,旗主可以一言堂, 心情不好时,任意处置旗人、家奴的生死, 多尔衮这番表态,只是给部下多一个选择, 不是跟他们商量。 “奴才誓死追随管主”奎克第一个双膝跪下,一脸紧定地说。 “奴才誓死追随管主” “奴才誓死追随管主” 有人带头,不停有人跪下表态, 地上很快跪下一大片,只有三个人没跪, 多特、库罗、巴尔马, 三人相互望了一眼,库罗单膝脆下:“奴才是八旗人,宁可战死,也绝不向明狗投降。” “请管主成全”多特和巴尔马一起单膝跪地请求。 内心的骄傲,让他们选择战斗, 向一直瞧不起的明军投降,他们心里不能接受。 要不是多尔衮是他们的主子,都想杀人夺权了。 三人心里都是一个想法:从其它方向突围出去,禀明皇上后,再向皇上申请移旗, 这样一来就不用跟随多尔衮这个胆小如鼠的人。 多尔衮挥挥手说:“走吧,从后门走,能不能逃出生天,看你们自己的造化了。” 多特、库罗、巴尔马三人闻言大喜,连连谢过, 站起来,飞快地跑了, 他们没注意到,多尔衮眼里闪过一抹残忍的神色, 很快,外面传来几声惨叫声, 接着又听到有兵器相交的声音, 看到众人惊慌的神色,多尔衮镇定自若地说:“清理一些吃里扒外的奴才,本王的那位好八哥,可是在我手下安插了不少眼线。” 皇太极一直很忌惮阿济格、多铎和多尔衮三兄弟, 可又得借三兄弟的力量替他打江山, 当年调整八旗时,暗中安插了不少眼线, 多尔衮一早就知道了,只是一只眼开、一只眼闭罢了, 现在要投靠明军,不对, 准确来说要投靠陆长乐,先把队伍中的眼线、还有那些不是一条心的人清理掉, 剩下的三十九名佐领心有余悸地再次行礼:“奴才誓死追随管主。” “起来吧,知道尔等忠心了。” “谢管主” 这时一阵惨叫声、咒骂声传来, 众人抬头一看,只见佐领昆木带着一队正白旗士兵, 押着披头散发侧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往这里走, 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的情绪很激动,拼命挣扎,不停踢咬押送她的士兵, 因为她是福晋的身份,那些士兵真不敢把她怎么样, 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也看到多尔衮,马上转移目标:“老十四,你这是要干什么?敢对本宫无礼,就不怕皇上惩罚你吗?” “反了,反了,多尔衮,你就是一条养不熟的白眼狼” “这们这些贱奴,要造反吗?” 侧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不停地咒骂着, 多尔衮一言不发走过去,挥手一巴掌重重扇在她脸上, 啪的一声,现场一下子安静了, 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整个人都呆了,一双老眼睁得大大的, 半天没回过神,好像不敢相信有人敢打自己耳光, 回过神,顿时怒了, “老十四,你竟敢打本宫,祖宗律法都忘了吗,本宫一定要禀报皇上,让皇上治你的罪。”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大声地咆哮道。 “啪”的一声,多尔衮反手又是一记大耳光作为回应。 出手不留情,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那张保养得很好的老脸出现十个指痕。 “多尔衮,你这个阿其那,不得好死” “早就知你有反骨,先汗没把位置传给你,就是看出你是白眼狼” “阿巴亥那戝人,生的儿子都是戝种” 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不停地咒骂, 多尔衮人狠话不多,一巴一巴抽着她的耳光, 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是草原出来的彪悍女子, 脸都被抽肿了,牙也打出二颗, 还是不肯住口,不停咒骂着,越打越骂, 脸仲牙掉,说话都不清了,还是没有放弃, 她知道,多尔衮向来心狠手辣, 这般对待自己,明显是对自己起了杀心, 求他没用,还不如痛骂他一顿。 多尔衮抽得手都有些麻了, 看到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还在骂, 骂自己最尊敬的母亲,当场怒从心起,大声吩咐道:“按住她,把她的衣裳都扒了。” “你们这些狗奴才,不要动本宫,不要...” “多尔衮,不,十四阿哥,不要,不要,啊...” 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一下子慌了起来, 可她是一个女人,还是一个年近半百的妇人, 哪里是多尔衮那些如虎似狼亲卫的对手, 被二名强壮的亲卫强行架着, 另外二人暴力撕扯身上的衣裳, 很快,这名高贵的老福晋被扒了一个精光, 多尔衮指着一脸不知所措、悲羞欲绝的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大声对手下说:“你们看,这老妖妇和那些大白羊,有何区别?” 多年养尊处优,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皮肤比普通人白, 倦成一团的样子,看起来像一只白羊, 还是一只无望的白羊, “奴才看,没有区别” “这老白羊,太老了,看,皮都松了。” “别看老,这老白羊sao着呢,说不定别有一番滋味” 八旗制度下,旗人只知旗主、不知君王, 最起码在大清初期就是这样, 多尔衮说要投降明军,这么大的事, 四十二名佐领, 只有多特、库罗、巴尔马三名佐领反对, 其中多特和巴尔马是后来从其它旗调过来的,只有库罗是原正白旗的人, 这些人太天真,真以为多尔衮会放任他们离开, 昆木早就做好了准备,他们一出偏门,马上遭到血腥的屠杀, 皇太极在正白旗中放的眼线、那三名佐领的部下, 还有侮辱过多尔衮的侧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和她的心腹, 这些人都要清洗, 多尔衮不想有人在自己背后捅刀。 看到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被手下嘲笑,惊恐万分的样子, 多尔衮内心大爽,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 感觉还不够解气, 大声喝道:“来人,把这头下贱的老白羊送给马厩的马夫享用,都是又臭又下贱的人,正好配对。” 天天把黄金家族挂在嘴边, 时刻彰显自己的尊贵, 多尔衮就把她赏给最下贱的马夫,让他们把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的颜面扔在地上踩踏, 这就是侮辱自己最尊敬母亲的下场。 几名亲卫哄然应好, 强行把快要崩溃的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拖下去。 多尔衮终于把内心憋了多年的气出了, 脸上也多了一丝笑容。 当年母亲阿巴亥被迫殉葬, 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也有份参与。 明军...不对,陆长乐部明军势不可挡, 与其玉石俱焚,还不如是追随强者, 明军在建南肆虐这么久,牛毛寨也没有了, 现在也不见皇太极派兵增援, 多尔衮也对这位八哥寒了心,决心投降, 投降前,自己先把内部的不稳定因素清除, 还要替母亲报仇, 怕误了时辰,遭到明军炮击, 特地派苏克萨哈前去稳定一下, 这时昆木走上来,小声地说:“管主,一切已办妥。” “很好”多尔衮自己动手,把沉重的盔甲解下,随手扔在地上: “走,随本王去会一下那位福建总督。” 现在,该自己去拜见那位可怕的福建总督。 都投降了,也没必要再披盔甲。 二刻钟后,多尔衮跪在陆长乐面前, 双手奉上自己的佩剑,大声地说:“爱新觉罗·多尔衮,愿向陆总督投降。” 眼前那个高高在上的年轻男子,比自己还要年轻, 剑眉星目,文质彬彬,看起来就是一位翩翩少年郎, 可多尔衮不敢有半分怠慢, 就是这个少年,把拥有重兵的海上霸主郑芝龙干掉,取而代之, 从旋城登陆,一路进攻到老寨赫图阿拉未逢敌手, 当着自己的面,把大清第一勇士鳌拜率领的一万三千人全歼, 这一仗,让一向傲慢的正白旗将士胆寒, 太可怕了。 多尔衮打量陆长乐时,陆长乐也在打量这个饱受争议的悍将, 现年32岁的多尔衮,身体高大,圆脸,慈眉善目, 下巴留着浓密的络腮胡,给他平添了二分威严, 看起来就像一个友善的胖子, 要不是知道身份,很难想像眼前这个颇有几分面善的人, 是建虏有名的悍将, 八旗中最彪悍正白旗的旗主, 建虏的风云人物。 陆长乐强忍内心的激动,对一旁的贴身侍卫陆长严点点头, 陆长严会意,把象征权力的、镶了宝石的佩剑送到陆长乐手上。 陆长乐拿起来简单看了一下,随手摆到一边,淡然地说:“多尔衮,是你归顺,还是你率正白旗归顺?” 看到传说中名人跪在自己面前,俯首称臣, 这一刻,陆长乐有一种很玄妙的感觉。 收服多尔衮,意味着历史在这一刻发生重大转变。 “回陆总督的话,小的愿率正白旗全体上下归顺总督大人,还会劝镶白旗为总督大人效力,恳请总督大人收留。” 当年阿巴亥深得努尔哈赤喜爱, 努尔哈赤对阿济格、多尔衮、多铎非常宠爱, 把正黄旗的兵力分给兄弟三人, 当时正黄旗是八旗中最强大的,有四十五牛录, 而正白旗仅有十五牛录, 后来皇太极上位,用了不少手段, 最后他把自己的正白旗升为正黄旗, 而阿济格、多铎、多尔衮三人换成正白旗、镶白旗, 多尔衮独占正白旗, 镶白旗的大旗主是多铎,小旗主是阿济格, 正是这样,现在正白、镶白两旗的人对皇太极很不满, 正白旗还好一些,还是属于上三旗, 镶白旗最惨,由上三旗降旗,成了下五旗。 陆长乐开口问道:“哦,有信心劝服你两个兄弟吗?” 要是把多尔衮三兄弟都争夺过来, 建虏这场仗,省心多了。 让他们狗咬狗,远征军将士的伤亡也可以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