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4章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刘辨自然清楚。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史子眇是他的养父。 可是...... 他们俩的这种关系毕竟只维持了三年。 虽然,在刘辨回到皇宫以后,依旧与史子眇有联系。 但母亲何后明显在避免这种事情发生。 毕竟,董后抚养长大的刘协,颇具帝王气质,而史子眇抚养长大的刘辨,却行为轻挑,如果再让刘辨跟史子眇接触,恐怕遗患无穷。 正因如此。 在往后的日子里,俩人的关系越来越浅。 甚至在最近这些年里,俩人几乎没什么联系。 刘辨也因为摸不准史子眇的脉,不敢轻易搭这条线。 可不曾想,今日这枚竹简上的内容,着实吓了刘辨一跳。 在没有刘辨允许的情况下,朱彤竟然搭上了史子眇的关系。 虽然,刘辨不清楚具体过程如何,但他却不由自主,产生了一抹不安的感觉。 “辩爷别担心。” 此刻,军师联盟的声音再次响起:“虽然史子眇的可信度没办法揣测,但毕竟你们之间有过父子关系,总体情况应该不会太糟。 如果辩爷实在担心的话,就让朱彤把俩人相识的过程,写一份具体的汇报上来,包括时间、地点、两人对话内容,全部要交待清楚。” “不过辩爷......” 说到这里,军师联盟补充道:“既然咱到现在都没有出事,证明史子眇暂时是可信的,以咱们目前的情况而言,还是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虽然,史子眇仅仅只是一个道人,但能作为汉灵帝的御用道人,能把府邸搬到内城的道人,其能力绝对不能小觑。” “如果你能得到史子眇的鼎力相助,对于咱们接下来的计划而言,大有裨益,这条线绝对不能轻易放弃。” 直播间的网友们同样表示肯定: “没错辩爷,帝王之道实际上就是用人之道,不管对方是干什么的,只要能为自己所用,那便是最好的。” “辩爷,你现在充其量只有个史阿、朱彤,力量太薄弱了,史子眇这种助力是必须要争取的,我相信即便没有这枚竹简,以后军师联盟也会想办法帮你搭上这条线的。” “就是就是,史子眇最大的优点就是手里有人,刚才军师联盟不是说了么,雒阳皇城地下管线情况不明,正好可以让史子眇派人潜入啊。” “咦?这想法不错,给你点个赞。” “点赞 1” “点赞 2” “......” 对啊! 刘辨目光一亮。 自己现在缺少可用之人。 想要探查雒阳皇城内的地下管线情况,总不能让史阿、朱彤去办吧? 朱彤需要在朔平署当值,史阿也要给自己充当保镖、信使。 他们俩一定是没有时间的。 “老师~~” 刘辨试着问道:“探索雒阳皇城地下管线的事情,可以交给史子眇去做嘛?” 军师联盟的声音跟着响起:“联盟里的专家刚才讨论了一下,决定可以让史子眇尝试,他们对于史子眇的判断,还是可以信任的。” “好。” 刘辨内心狂喜:“既如此,那我便让史阿传信了,反正地下管线全都是相连通的,由内到外与由外到内是一样的,只要能走通,想怎么走,就怎么走。” 军师联盟:“可以。” 在得到军师联盟的肯定后,刘辨迫不及待地道:“爱妃,准备笔墨,孤要给朱彤发信,史子眇来得太是时候了。” “好。” 唐姬点点头,急忙取来砚台、竹简:“妾身帮殿下研墨。” 刘辨嗯了一声,皱眉构思内容。 不多时。 他提笔疾书,写下“按图探渠,可否出逃”的字样,旋即吹干墨迹,然后取出皇城给排水详图,放在一起。 “爱妃~~” 刘辨吩咐道:“待孤离开后,找个机会,将它传送给史阿。” 唐姬接过平面图和竹简:“好的,不过殿下,您就这样安排史子眇做事?” 刘辨皱了皱眉:“爱妃,你这是何意?” 唐姬轻声道:“殿下,史子眇对你情真意切,在此时仍愿意襄助殿下,您难道不应该给他写封信,回忆一下当年的日子嘛?” “这......” 刘辨沉吟了片刻:“爱妃提醒的对,的确应该,让孤好好想想。” 与此同时,他立刻请求援助:“老师,唐姬妹子说得没错,我的确应该给史子眇写封信,至少应该表示感谢,可我这脑子里,没有半点小时候的事情,该怎么办?” 听到刘辨的话,直播间网游顿时沸腾起来: “靠!不会吧,一点东西都没有?” “看来这个刘辨挺没情谊的,难道一点都不记得了?” “他才待到三岁啊,你能记住多少三岁以前的。” “不是回宫以后,还有过联系嘛?总不能一点记不住吧?” “我若是史子眇,非得被气死不可,养了个白眼狼啊这是!” “......” 刘辨也很无奈。 他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穿越,导致原本身体的部分记忆消失。 但他非常确定,这具身体脑海里真的没有半点,关于史子眇的回忆。 像这样的信,内容必须情真意切,否则便失去了它的价值,甚至一旦被史子眇察觉到有错误,还可能会适得其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正当刘辨犹豫不决时,军师联盟的声音响起:“辩爷放心,没有具体事情,大不了显得空洞些,但应该不会引起副作用。 联盟里的文学专家,已经发来一些临时撰写的文章,我从中挑选了一篇内容还算不错的,现在念给你听,你拿笔记下来便好。” “太给力了。” 刘辨内心狂喜,毫不犹豫提起秃笔:“我已经准备好了,老师开始念吧。” 军师联盟:“好。” “史父大人如唔:启信谨祝安康......” “......” “圣人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 “今得史父大人相助......” “......” “不孝子辨礼敬。” 洋洋洒洒,便是数百字文章。 一旁唐姬忍不住称赞:“妾身若是史子眇,也一定会被殿下的情谊感动,有此信在,相信史子眇一定会全力襄助殿下。” “嗯!” 刘辨点点头,收起书信及竹简、地图,交给唐姬:“爱妃,靠你传信了,孤必须要走了,否则李方会起疑心的。” 唐姬颔首:“殿下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