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处心积虑
书迷正在阅读:勇毅笃行、全能奶爸:开局双胞胎、狩魔猎妖修仙路、莽荒纪之赤芒、大唐男保姆、国泰民安、五灵修仙传奇、重返2000:大国机长、剑衣行、星际养娃种田忙
只念半生正文卷第二百二十二章处心积虑自从那天发现了海盗船,杜宇便让一个员工去申请了分销商,然后下单买了几样商品。 收到货以后,杜宇验了验,还都是正品。 3月21日,星期一。智信达的会议室坐满了人。 这是每周一的例会,除了锦城的全体员工,虎子在大连也需要通过视频同步会议。 在例会上,徐冰把在海盗船新买的几样商品拿出来给同事们展示,依然都是正品。 段诗瑶说,后台显示有好几个活跃的分销商已经连续三天没有产生新交易了。 尤其是才过了周末,这几名分销商周末的销售业绩一直很稳定。 段诗瑶又给陈耳东看了看分销商的新增数据,相比之前,增速呈断崖式下跌,周末两天一个新增分销商都没有。 这两个异常,令陈耳东和杜宇有所警惕,难道这些人未卜先知?还是他们从什么渠道知道了新版本叫停的消息? 虎子说梁秉宽寄的贝壳粉已经通过了检验,下午他就去拿报告,可以订货了。 陈耳东在会上重点表扬了徐冰、虎子和段诗瑶。 徐冰和虎子被表扬已经是家常便饭了,两位老板很清楚,其他员工所做的事,他俩都可以干,但惟独徐冰和虎子的工作,他俩做不下来。 表扬段诗瑶是因为她发现了分销商的销售异常,可在庞佳佳等几个员工的心里,却不这么认为。 庞佳佳一直以为那天她发现了老板和段诗瑶的事,只是她们三人小群里的秘密。 但她不明白一个道理,能说的秘密就不是秘密了。 当你把秘密告诉你并不了解的人的时候,就意味着这个前一秒还是秘密的事即将迈向众人皆知的地步。 散会后,段诗瑶便发觉同事们的眼神不太对头,老爱时不时的看她两眼。 员工们年纪都不大,没几个有城府的,他们可没有说好了同时用眼神杀死段诗瑶。 只不过基于各自当下的想法,在差不多的时段关注了她而已。 这样一来,在段诗瑶的感观,她被所有人看了。 她给陈耳东发了微信,陈耳东回道: “分销商的异常,同为客服部,就只有你发现了,不表扬你表扬谁?好好上班,别在意别人的眼光,嫉妒你罢了。” 段诗瑶是当事人,她可不觉得仅仅是嫉妒。 女人的敏感,男人体会不到。 杜宇觉得海盗船不单是抄袭这么简单,总有一种故意针对智信达的感觉。 但注册地在沈阳,看起来又和智信达相隔千里。 陈耳东也有同感,他本想打电话给高红,让他透露一下海盗船的数据,但一想高红的为人,还是算了。 他问了王鹏,王鹏有些为难,客户的后台数据是隐私,不能随便拿出来。 尽管春节时受了陈耳东的好处,但他也拖延了新版本发布的时间,所以在王鹏的认知里,人情已了。 王鹏不松口,陈耳东不想勉强他,他问杜宇: “如果是针对我们,那就必须是在锦城的市场,否则就只是单纯的抄袭。” “是,抄袭不可怕,离得远就当收个干儿子,你想说什么?” 陈耳东没有回答他,而是点开免提,又给王鹏打了过去。 “兄弟,我不为难你了,我只问一个问题,你只要回答我是还是不是。” 王鹏沉默了一会儿,说:“你先问吧,能帮我就再帮你一次。” 陈耳东做了个深呼吸,并不是给自己壮胆问问题,而是怕如果答案和他猜想的一样,那事情就不好办了。 “海盗船的分销商,是不是有很多锦城的用户?”陈耳东小心翼翼的问道。 “我现在去看看,如果是,我给你发1,如果不是我给你发2.” 挂完电话,杜宇惊恐的问:“你怀疑他们故意在东北开店,实际上打锦城的主意?” “对,但我只是猜测,如果他们的分销商以北方人居多,那就没事,你都说了,怀疑他针对我们。” 不到十分钟,陈耳东的短信提示音响了,手机屏幕上显示着王鹏的名字和数字“1”。 答案揭晓,这是一个处心积虑的对手,陈耳东说:“要打仗了。” 两人坐在办公室,各自拿起手机点开海盗船,开始了线索梳理。 去年十一月份上线,界面商品雷同、价格更低、智信达分销商增速停滞。 所有线索都表明,海盗船是有预谋并且有计划的在步步为营。 更可怕的是,从二月份新版本问世,海盗船就从来没有提过三级分销的说法。 而且他们一直都在提倡,只做产品、为人为己。 这句口号俨然已经变成了他们的图腾,每一期海盗船航海日志都会把这句加在显眼的位置。 现在看来,这句口号明显意有所指,只做产品打的就是靠分销获利的智信达。 如果这个逻辑线成立,那么当月底站长终止新版本时,智信达会被口水淹死,而海盗船则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心商家。 “谁会这么干呢?”杜宇问。 “不是分销商就是母婴店的老板,他们觉得我们做得好,而且这微商城只要给钱,人人都能加盟,我们树大招风,技术又不在自己手里,现成的东西摆在网上,随手一抄不就完了。” 这是陈耳东能想到的最有可能的人选。 从去年初开始做贸易,土野的存在,让智信达的货源渠道显得非常强大。 特别是母婴店的老板,如果他们能有这条渠道,那利润可以增长不少,因为智信达毕竟就是个中间商的角色。 “我就好奇他们的渠道?抄袭我们的模式可以,但这渠道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建立起来的,如果有,那干嘛等到十一月份才动手?” 杜宇说道。 “我们可以认识梁秉宽,日本不知道有多少个梁秉宽,要不你去问问他,看锦城这半年来,有没有大客户买货?” 陈耳东让杜宇在他们三人的微信群里问,他说有文字记录,有助于他思考问题。 杜宇把情况编辑成文字发在了群里,梁秉宽又把兄弟俩批了一顿。 他说日本这么多供货商,查不到的,而且锦城又不是港口城市,供货商发货发到国内各个港口,港口再发到锦城,从何查起? 梁秉宽只说了几句话便没有回复,一直到晚上十一点,两人都已回到家中,梁秉宽的信息来了。 他写道:“拿货不难,抄袭也不难,我有一个假设,如果你们的分销商跑到他那里去了,那你们就要想问题了。” 这段文字,让陈耳东从床上一跃而起,他马上回道:“梁兄,展开来说。” 梁秉宽回:“现在的走势,有可能会如我所说,如果真的如此,先从内部查起。” 喜欢只念半生请大家收藏:只念半生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