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出名
黄三藏坐在桌子边发呆,秦淮茹推门进来收拾,看了她一眼,又低着头想事情。 突然,秦淮茹说到:“黄科长!你要老婆不要啊?” “啊!我们不合适吧!年龄相差有点大啊!” 黄三藏不知道这女人发什么疯, “你想什么呢?”秦淮茹心头一跳,也有点这个小心思。 “我是说,我三叔家有个女儿,排行老六,叫秦京茹,人长得可漂亮水灵了,你还没个对象,姐可替你着急了,你们要不要见个面?” 他想了想,也不是不行,“可以,你叫她过来吧!车费我来付,这2块钱拿去。” 秦淮茹搭上车费也愿意,见有车费可拿,也不客气,“事成之后也得给我点好处吧!” 上下打量了一下,看的她都脸红了,一脸的娇羞模样,“我给你买一件呢子大衣吧!” “就这么说定了!” 秦淮茹见有这么大的好处,立马手脚麻利的收拾起来。 黄三藏还没有脸大到要娶一个国色天香、倾国倾城的媳妇。 再说这里是什么地方?燕都啊! **子弟,**二代多如牛毛,他这种角色多如过江之鲤。 秦京茹的颜值还是很高的。 物质嘛也多少有点,不过哪个女人不物质? 有机会能坐宝马车,谁会坐自行车。 有机会坐自行车,谁会走路。 农村女孩嘛想过好日子,可以理解。 人很单纯,要不然也不会那么容易被许大茂骗, 他每天工作都够用脑子的了,在家还要算计来算计去,太累了。 关键是人很听话,一切以丈夫为主,说啥是啥,过日子应该会很舒服。 她和秦淮茹也是塑料姐妹情,不会被拿捏。 秦京茹心地也很善良,许大茂打她赶她,她都不走,许大茂扑街了秦京茹还原谅他。 她的缺点是文化不高,不过这个可以和黄三藏多少学点。 文化太高要是和黄三藏寻找什么精神共鸣,再谈什么风花雪月,琴棋书画什么的,他可就要伤脑筋了。 黄三藏一个泥腿子出身,哪懂那么多,顶多会点书法和围棋。 要是再不做家务和他玩高雅,他都要疯掉。 “日可抚琴听音,夜有娇妻伴读”,黄三藏有后者就行。 有句话说得好啊,“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 最重要的一点,“颜值即正义”,黄三藏娶了也不错。 娶老婆不能太强势,妻族势力不能太大。 黄三藏本来就有娶个农村媳妇的打算,一个是安全,二是以后还有一个大计划还有用, 三是有个隐藏的好处,万一他有个好歹,她会同生共死,不会蝉过别枝。 秦京茹家离这也就二十多里地,就在三、四环外,以后她也是燕都户口。 虽然说秦京茹是农村的,可再过个二三十年她们家拆迁款可能都吃不完, 再随便造几栋楼,每天提着秤去收房租,谁还看不起谁都不一定。 也算是另类的富家千金,一点也不辱没他。 和秦淮茹家扯上关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管他住哪里的四合院,邻居鸡毛蒜皮的事就少不了。 已经知道她们家的为人,针对性的出招就行了。 黄三藏也仔细的想过,想娶漂亮媳妇还真只能到农村找, 又漂亮又有文化的凭什么嫁给他,他可不想当什么舔狗。 城市户口的也就多领十多年工资,到了改开的时候他又不会缺钱花。 秦京茹的农村户口就更不是问题了, 他当干部了过几年找机会迁到街道来就是了, 反正他收入高,吃几年高价粮无所谓。 第二天一大早,黄三藏提着包上班,刚进轧钢厂。 门卫大爷喊住了他,递给他一封信,和一张汇款单,然后上下打量一会儿,“小伙子真有出息!” 来到办公室坐下,先看了下汇款单,1000元。 再打信一看,《隐伏》卖得不错,这是今年的稿费,想了想。 明年估计只能领半年的了,要提前去,一定要记得,否则就没有了。 这时于海棠也来上班,看着桌子上的汇款单,一看,嗯,再仔细一看,惊呆了,“黄科长!你发财了!” 听到于海棠的尖叫,有人看了过来了,“嘘!小点声!” “嘿嘿!你得请我吃饭!” “行!你想吃什么?” “老莫!” “什么?你可真敢想!” “那么便宜坊!” “你是看着我的稿费眼红吧。行! 就便宜坊,那你找机会和杨为民说一下,我可不想被他打黑棍。” “那什么时候去?” “就今天中午休息的时候去,我本来今天中午去买自行车的。 先去买自行车,然后骑车去!” “好!” “你们俩人在嘀咕什么呢?于海棠手里拿的什么?给我看看!” 老程上班进来后神不知鬼不觉的站在他俩身后。 “坏了!”两人对视一眼, “要大出血!”黄三藏心里咯噔一下。 于海棠不情不愿的把汇款单递给老程,“不错!你小子行啊!不声不响的成了大作家。你得请客啊!” “行吧!今天中午便宜坊,我们科室五个人都去。” 黄三藏苦笑着,大出血免不了了。 “好!局气!” 这时许大茂也上班来了,知道这事嫉妒的不行,眼睛滴溜溜转,不知在憋什么坏主意。 汤小兵这个话痨知道了心里藏不住事,到处找人分享,也就彻底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了。 公开了也好,他以后花钱大手大脚也没人怀疑了。 中午食堂,通过汤小兵这个大嘴巴,大家都知道了这个事,都震惊了! 易中海开始后悔自己干的事,以后要和黄三藏搞好关系。 刘海中开始准备上赶着舔了,说不定可以弄个小官当当。 后厨刘岚听到这个消息,跑到傻柱面前求证,“听说黄科长是你们院里的,有媳妇吗?” “是啊!怎么,有想法?啧啧!你年纪大了点吧!” “呸!” 黄三藏和于海棠搭着公交车来到百货大楼,看着里面琳琅满目的商品和熙熙攘攘的人群,有点小惊讶。 两人径直来到卖自行车的地方,掏出自行车票,上次修好机床杨厂长私下给的,这样的高级人才得拉拢啊。 其实李怀德也给了他一张收音机票,也在拉拢他。 对售货员说:“给我来一辆凤凰自行车(自行车票上标明了种类,没得选)。” “185元!”售货员也不废话。 黄三藏掏出一把钱,于海棠看了眼都红了。 数了19张大团结,售货员找钱开票然后夹好,挂着一根钢丝绳上,啾的一下就飞了过去,“去那边拿吧!” 在炮局给自行车打了钢印,上了牌照,缴了3元费用,自行车可以合法的上路了。 黄三藏出来载着于海棠来到便宜坊,老程、帽哥、汤小兵早到了,找了个位置等着。 也不废话,一人一只烤鸭,这时候人肚子里没啥油水,小意思,饭量大的可能还不够。 小酒肯定没有,程科长说了几句开场白。 然后都化身干饭人,埋头苦干,吃完了,一结账好家伙一人8块,5人40块,普通人一个月工资没了。 汤小兵和程科长把鸭架也打包分了,拿回家炖汤,许大茂当然不会要,怎么能在厂花面前丢份呢。 吃好了黄三藏载着于海棠,帽哥载着汤小兵,程科长自己骑着自行车回去上班了。